社区零售店拥抱新消费需求的观察与思考

2023-09-18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连漫

在小区门口的便利店买一份特价早餐,到生鲜店挑选一些应季蔬菜,去便民超市里配两把钥匙、打印一些文件……如今,许多人已经习惯于这种“家门口的便利”,社区零售店日益成为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助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重要一环,包括便利店、食杂店、小超市、生鲜店等不同业态的社区零售店近年来持续拥抱新消费需求、融入新技术元素、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消费体验,努力为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加码赋能。

“圈”出消费需求

便民利民,首先要精准找出目标消费人群,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

社区零售店扎根社区,坐拥“离消费者更近”的优势,也有更良好的条件读懂消费者。

社区零售店依托会员制等运营模式,融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通过现代科技描绘出消费者画像,进一步捕捉个体需求,收获更多“冒热气”“接地气”的一手消费资讯。

在此基础上,社区零售店会依据各自标准对消费人群进行细分。

比如,有的按照年龄,划分出少年、中青年、老年消费者;有的按照家庭构成,划分出单身、三口之家、大家庭;有的按照圈层,划分出健身族、看球党、体验派等消费群体;有的则按照消费频次,区分出低频、中频、高频消费人群。此外,还有按照职业、性别等标准的划分方式。

当然,不管采用何种分类方式,社区零售店的最终目标,都是获取“颗粒度”更小、更精细的消费样本,以便更好地对接消费需求。

从多渠道、多角度收集的消费需求,往往又被细分成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

共性需求更偏向于大众化长期需求,是为社区居民提供“身边的便利”的较为直观有效的途径。消费者对于“一日三餐”“一修一补”“即时配送”等方面的需求都属于共性需求,社区零售店把握好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就抓住了植根社区的“基本盘”。

个性需求更偏向于个性化长尾需求,是进一步强化消费黏性的发力方向。比如,单身人群对“一人食”“预制菜”的需求,健身人群对“低热量、低糖”商品的需求,以及夜班人群对“午夜暖心服务”的需求,都属于个性需求。分批次、有计划地满足这部分需求,对于提升店铺差异化水平大有助益。

摒弃以往靠经验、凭感觉“猜你喜欢”的需求获取方式,以更为科学、精准的方式“懂你喜欢”,社区零售店在需求获取上的精耕细作,为开展便民服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圈”牢线下体验

依托实体店打造“家门口的便利”,是社区零售店的一大优势,也是助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

围绕社区居民线下消费需求,社区零售店聚焦“人货场”三大要素,提供一站到位的便捷消费体验。

通过观看直播课、参加培训班、学习业界优秀案例等形式,不断强化店铺经营者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认识,消化吸收好经验、好做法,学习好技术、好观念,持续加强社区消费服务保障能力。

在商品供应上,充分聚焦品质生活需求,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地填满消费者最中意、性价比最高的商品。选品环节,重点关注生鲜蔬菜、米面粮油、酒水饮料等高频刚需消费品,以“宽品类窄品牌”进货模式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进货环节,与优质供应商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保证商品尤其是生鲜商品的及时、有效供应。销售环节,在做好常规的陈列、销售工作的基础上,推出“半成品菜”“家庭装套餐”“儿童护理套装”等面向不同人群的便捷优惠套餐,让其在一次买齐商品的同时享受更多优惠。

聚焦“第三空间”打造,以多元消费场景提升店铺“引力”。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场景打造让烟火气邂逅科技风,通过设置居家补给站、优品生活馆、零食天地、消费休闲互动区等各具特色的专区,在店铺生活服务主场景下,生发出各具特色、功能各异的分场景。一方面,在各类场景中加入既符合社区特色又真实可感的日常生活元素,拉近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充分运用LED显示屏、自助收银设备、人脸识别系统等,强化场景交互能力以及动态可视化水平,提升购物便捷性、互动性。

围绕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社区便利店还在持续打磨“一便到底”的暖心服务。

在店内打造便民服务驿站,提供代收发快递、充电打气、零钱兑换、小件寄存等基础生活服务,并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段推出诸如免费供应驱蚊水、暖宝宝等服务。一些零售店还在探索打造“解忧杂货店”,积极为遇到难题的居民排忧解难,为其提供聚会、休闲、娱乐的场所。

与此同时,围绕社区居民对于“一修一补”的需求,许多社区零售店积极与社区对接,选择异业合作的方式,集纳周边“一修一补”相关服务人员联系方式、收费模式、运营资质等相关信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搭建居民与服务之间的桥梁。此外,也有一些社区店开始尝试为居民提供简单的维修、安装等服务。

“圈”住即时服务

近年来,“即时零售”的玩家榜单之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社区零售店的名字。

这种以即时配送体系为基础的高时效性到家消费业态,属于典型的零售新业态和新消费模式。社区零售店以其天然区位优势,让“线上下单,半小时甚至一刻钟送达”成为可能。

推广即时零售业务,首先是在社区消费地图上“圈”出自家店铺、“圈”出服务项目。许多社区零售店在电商、外卖、短视频等App以及社交小程序上“点亮”了自家店铺,将主营商品、主要服务项目等信息逐一列明,并重点突出“24小时营业”“实时配送”等关键词,以便消费者能够通过浏览和搜索更快地“锁定”店铺和服务。店铺“上线”,不仅方便了周边居民,还解决了便民生活圈内一些顾客“线下不知去哪买,电商下单来不及”的痛点。

其次,是持续打磨一键到家服务,让送货速度再快一些。在订单接收和备货环节,有许多商家开始配备专人并对其进行严格培训,确保“最先一公里”通畅。在配送环节,依托自身配送渠道或第三方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在手机上“点点就到家”的服务,在配送过程中积极尝试代送快递、代采买商品等免费增值服务。在售后环节,持续关注消费者意见建议以及每单送货时间,寻找进一步缩短送货时间的解决方案。

深入挖掘消费需求的耐心,加之升级消费场景的恒心以及拥抱新消费形式的决心,将助力更多社区零售店把美好“圈”在居民身边,让一刻钟的便利更加真实可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