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山西烟草用工分配制度改革

2009-12-15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于立坤 朱永胜

    2009年7月11日,38岁的陈广庆再一次迈进电大考场的大门,这离他上一次参加电大考试,已经隔了18年。

    1990年,19岁的陈广庆怀揣着梦想,走进了山西省晋城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的大门。他利用工作之余参加电大学习。1991年,他通过了电大九门功课的考试,就在离成功只有咫尺之遥时,他突然选择了放弃。在众人的一片惋惜声中,陈广庆没有辩解,因为当时他感到,作为一名聘用员工,他难以逾越的并非是一纸文凭,而是一座无形的大山。

    为什么18年后,他重新走进考场,重新拾起当年的梦想?这要从山西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两年前开始的用工分配制度改革说起。

    “要精心谋划,各单位一把手亲自上,要抓住改革机遇,不改革就不会有动力,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我们推进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看起来只有两年,实际上从2004年李泽华同志到山西省局(公司)担任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以后,有关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的探索就开始了。”主管此项工作的山西省局副局长杜毓志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继网络建设和内部监管之后的“第三次大变革”。

    沿着时间的河流溯流而上,寻找山西省局(公司)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的源头,令人惊讶的是,山西省局(公司)改革前的情况非常复杂和困难,与改革后的效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全省烟草行业机构设置不统一,有的市级局(公司)多达18个科室,有的县级局(公司)有7个股室……”

    “全省烟草行业从业人员7800余人,其中在册在岗人员4000余人,聘用在岗人员3800余人,收入差距较大……”

    “市级局(公司)科级干部配备普遍超编,有的市级局(公司)科室人员基本都是科级,存在着因人设岗、职能重叠、职责不清、工作推诿扯皮的现象……”

    “人员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收入分配不合理,矛盾突出,存在不稳定因素……”

    这些问题不是山西省局(公司)独有,一地求变,可能会有风险。是改革还是观望?山西烟草人毅然选择了改革。

    “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敏感度高,涉及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操作复杂、影响深远,所以各地要精心谋划,各单位一把手亲自上,要抓住改革机遇,不改革就不会有动力,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李泽华最后为改革一锤定音,她明白,这项改革事关山西烟草的未来,这个机遇必须抓住,容不得半点闪失。

    “我们是‘紧烧火、慢揭锅’,在这样的改革中,不能抛下任何一个人!”

    2007年3月下旬,长治市局(公司)和晋城市局(公司)作为全系统试点单位,拉开了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的序幕。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李泽华和山西省局(公司)其他领导几次到试点单位调研,面对面地向员工征求意见,为他们解疑答惑,让大家明白了改革既不是涨工资,也不是降工资,更不是让谁下岗回家,目的是理顺用工分配关系,实现由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这是实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通过广泛动员,山西烟草系统支持改革的氛围日渐浓厚。

    时隔一年,长治和晋城市局(公司)这两个试点单位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效果。2008年3月,山西省局(公司)党组把各市级局(公司)班子成员全部集中到长治和晋城,召开全系统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现场会。

    “那次会议开得真是好:一是通过现场会的方式,介绍了试点单位的经验;二是对第二批改革单位进行了动员,原来的问题得到了较好地解决,改革共识开始形成。”这种试点先行、先易后难的思路为山西烟草改革赢得了宝贵经验,如今杜毓志提起那次现场会时,仍然非常兴奋。

    “要以职工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任何时候都不能漠视群众的合理诉求。即使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人,只要他的要求合理,就应该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在改革过程中,李泽华经常强调,她最看重的是如何解决人的问题。

    为了稳妥地推进改革,山西省局(公司)党组要求,各市级局(公司)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及配套制度完成后,必须先在本单位专题会议讨论通过后,再报省局(公司)党组专题会议研究。李泽华和山西省局(公司)党组其他成员一道,对职工关心的焦点问题,认真地进行了反复讨论。各单位的改革方案只有得到山西省局(公司)党组同意批复后,才能在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并实施。

    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各方沟通的渠道始终保持畅通,山西省局(公司)党组办公室的大门始终向全系统职工敞开着。山西省局(公司)党组成员每月开展一次大接访,接访时间提前公布,并特别承诺:各地市来反映问题的职工不扣工资,按正常上班算。

    “历史遗留问题必须解决好,新的问题绝对不能再出。这样一来,老问题解决一个少一个,慢慢就没有了!”那些天经常有人跑到李泽华的办公室里反映问题。每逢这个时候,李泽华就会停下手中的工作,微笑着招呼他们坐下,耐心地听他们的倾诉,并逐一答复。

    “不管谁来,都给他倒上一杯热茶,认真地听他反映问题,到了中午管顿饭,能解决问题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解释清楚,他要走的时候派个车送他回去。其实大家就是想要个说话的地方。”李泽华告诉记者,对改革过程中的各种诉求不能漠视,更不能压制,只有像大禹治水一样,采取疏导的方法,方能确保各方共赢。

    “我们是‘紧烧火、慢揭锅’,在这样的改革中,不能抛下任何一个人!应该让那些利益暂时受损的人明白,从长远来看,他们终究会成为改革的受益者。”李泽华说。

    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山西省局(公司)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让各方都能发表意见,实现了改革的平稳过渡。

    “收入上有甜头,前途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劲头,改革精彩完成!”

    在这次改革中,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陈广庆晋升为晋城市城区烟草专卖局办公室主任。他深埋在心底多年的梦想复活了:为了使自己尽快适应新岗位的工作需要,时隔18年后,他再次走进了考场。受他的影响,单位另外8名没有大专学历的员工也加入了电大考试的行列,业余充电蔚然成风。

    “改革刚开始的时候,不相信企业会让聘用工参加;报名的时候,不相信企业会让聘用工报名;考试的时候,不相信企业会让聘用工竞岗;结果公布的时候,刚开始不相信,结果竟然是真的。”陈广庆坦言,工作了19年,自认为见识很多了,但这次改革真的出乎他的意料,他原有的“常识”一夜间被颠覆了。

    “从宣传发动到信息发布,从个人报名到资格审查,从笔试到面试答辩,从民主评议到计算得分,从党组拟定到任前公示,从提出异议到调查核实,从正式聘任到交接任职,每一个竞聘环节都有规范的流程和严格的监督,一切都非常透明。”山西省局(公司)人事处副处长刘先明告诉记者,过程可以回溯,一切留有痕迹,此次改革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成功者光明正大地走上来,失利者心悦诚服地退下去。这次改革树立了一种良好的风气,能力和水平受到了尊重,人们不再醉心于各种“关系网”的编织和依附!”杜毓志告诉记者,为确保公平、公开、公正,岗位竞聘的理论考试、面试答辩、民主测评、统计汇总等均由第三方专家组负责,同时山西省局(公司)派出观察员进行全程监督。按照岗位任职条件要求,凡是符合条件的在岗员工,都可在同一平台上参与竞争。

    根据山西省局(公司)的规定,在岗聘用员工竞聘到副科级或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营销师、专卖管理师、物流师、技师岗位者,岗位工资与在册在岗员工接轨;在岗聘用员工竞聘到正科级或高级营销师、高级专卖管理师、高级物流师、高级技师岗位者,岗效工资与在册在岗员工全部接轨。今后各市级局(公司)在新增工资调整时,聘用在岗员工的基数增幅要达到在册在岗员工的1.5倍,逐步缩小聘用在岗员工与在册在岗员工的工资差距,直至持平。

    “理顺各种关系以后,聘用工这个说法已经成为历史了。现在之所以还要提一下,是作为缩小员工内部收入差距的一个参照。”刘先明告诉记者,困扰山西省局(公司)系统多年的“身份认同”问题就此解决。

    在此次改革中,山西烟草人不仅理念到位,而且在技术层面也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做法:建立了科学的岗位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实现了真正的身份认同,都是烟草员工……这些都为改革的顺利推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李泽华介绍,在改革推进过程中,他们十分重视国家局最新精神和要求,不断研讨,不断总结,及时解决面临和存在的各种问题。

    “收入上有甜头,前途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劲头,改革精彩完成!每个人都有了归属感,工作热情被激发出来了,现在大家的关系更加融洽。”陈广庆接受采访时高兴地说。

    历时两载,随着第三批单位改革的顺利结束,山西烟草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的大幕终于落下,留下许多精彩的章节供人回味。这场改革就像在三晋大地上播下的一粒种子,必定会带给人们更多的希望和喜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