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由特供走向市场

2005-10-22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余胜宏 郝正清 陈思
    历史,有时犹如一杯耐人寻味的咖啡,愈品愈香浓。在回顾“中华”卷烟的生产历史时,我们越来越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凝聚在“中华”上深厚的历史韵味和品牌内涵。

   “神秘”的卷烟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华”卷烟一直作为我国政府用于招待中外宾客的指定品牌。外交部门每年向上海卷烟厂定购一批“中华”卷烟,主要规格是五十支听装和二十支软包装,既用于国内接待又分发到中国驻外使馆招待来宾。为了运输方便并确保“中华”卷烟的品质及口感,包装要求特别讲究。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原中华烟草公司)厂务科的陈宝兴回忆道:“当时的‘中华’烟是用飞机送到我国各个大使馆的。为了保证卷烟的质量,每十条软包‘中华’用镀锌铁盒密封,并抽氧使其达到真空;每十只镀锌铁盒再用木箱包起,然后用铁皮紧固,最后用锡封住。这种包装即使遇到水也不会受潮。‘中华’进入大使馆后,在国内的名气越来越响,它还作为国烟被用于国宴上招待来自五大洲的贵宾呢!同时,通过外国使馆的招待会,‘中华’也逐渐被外国朋友所熟悉。”
   “中华”烟自开始生产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直作为特供烟招待中外宾客,因为产量一直偏低,无法在市场上销售,这就使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当时,“中华”烟作为特供商品进入外轮供应公司、友谊商店和华侨商店,外宾、华侨与外国海员在我国国内购买“中华”烟需用外币或外汇到这些商店购买,所以被称为特供卷烟。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原副局长沈江彪介绍说:“‘文革’期间,‘中华’烟的产量甚至低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业部按照‘照顾特需、照顾边远、兼顾一般’的原则在全国进行分配。1984年上海烟草公司成立时,它还是作为特供烟,消费者仍不能从市场上买到。”
    1968年中国民航总局向上海卷烟厂定制硬盒十支装与硬盒五支装“中华”烟作为中国民航航班纪念品,赠送给中外乘客,1978年才停止赠送。据说,特制听装“中华”烟还曾作为礼品赠送给东欧国家领导人,每年1000听。

    浓浓中华情

    中华儿女遍布世界各地,然而,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割舍不下那骨肉亲情和浓浓的中华情。建立这种浓厚情感的一个重要纽带便是文化因素,而这又表现在方方面面甚至一件物品上。 
    “中华”卷烟出口始于1954年,受到海外华侨和华人的喜爱。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中华”卷烟总是供不应求,到目前为止,“中华”卷烟出口份额仍居国内出口卷烟首位。
    上海烟草公司的老干部刘崇阳介绍说:“作为国产高档卷烟产品,‘中华’是较早进入香港市场的,并迅速站稳了脚跟。直至今日,‘中华’卷烟还在香港颇受欢迎。据说,‘文革’期间,港商在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期间,身上往往要放两包烟,一包‘中华’,一包‘555’,自己抽‘555’,招待客人时才抽‘中华’。台湾同胞回台湾时,总要带着‘中华’烟,作为贵重的礼品送给友人。”这或许是因为“中华”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吧,为了解除思乡之情,台胞对“中华”自然有一种偏爱。

    走向市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上海卷烟厂“中华”烟的产量迅速上升,1989年“中华”烟产量比1984年增加了3.6倍。1988年全国13种名烟放开价格上市供应,“中华”烟终于和消费者见面了。
    沈江彪同志说:“上市第一天,一条“中华”烟从40元涨到65元,上市不久就被抢购一空。”那天他陪着当时的上海市副市长走访市场,回去后立即商量对策,为保证“中华”烟的市场供应,使消费者能真正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在“中华”上市的第二天,价格定在72元一条,市场开始平静。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成立后,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中华”卷烟产量节节升高。
    五十多年来,“中华”卷烟的品质、声誉和效益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这些成就的取得凝聚了几代上烟人的汗水和智慧。
    五十多年的岁月,对“中华”卷烟而言,是一段值得自豪的历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