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安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3-02-24来源:淮安市淮安区统计局

刚刚过去的2011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振兴崛起、苏北争先”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区,项目支撑”

两大战略,持续突出“工业经济再突破,城市形象大提升,镇域经济快崛起”三大重点,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团结拼搏,埋头苦干,化解矛盾,克服困难,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在“十二五”充满挑战的开局之年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一、综合

经济在转型升级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1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4.8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9.8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17.9%和14.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055元,比上年增长15.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8:44.1:38.1调整为17.0:42.5:40.5。

民营经济彰显活力。年末全区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6347户,比上年增长17.7%;从业人员10.49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注册资本156.72亿元,增长41.4%。个体户30401户,比上年增长13.5%;从业人员5.52万人,增长12.6%。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和困难群体就业。全区城镇新增就业6686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34万人,帮扶“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推进,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0.6万人。

国民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经济规模偏小、人均水平较低;经济结构不优、财政收支矛盾大;镇域经济发展不快、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民生需求难满足、信访稳定压力大。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连续8年丰收,全年总产量达95.04万吨,比上年下降0.7%。其中夏粮35.79万吨,增长0.4%;秋粮59.24万吨,下降1.3%。粮食产量的下降是由于区划调整,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的。全年粮食面积为197.96万亩,比上年减少1.8%;油料面积4.61万亩,减少2.9%;蔬菜面积13.65万亩,增加0.7%。全区高效种植、设施农业面积分别达到71.6万亩和13.2万亩,高效渔业面积达9.14万亩,设施渔业面积1.55万亩。生猪出栏量59.5万头,与上年持平。家禽饲养量780万只,同比增加7.6%。

林业稳定发展,全年新建成片林0.3万亩。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猪、家禽产量下降。全年肉类总产量49104吨,比上年增长6.3%。其中猪牛羊肉产量39276吨,增长7.5%;禽肉产量9800吨,增长1.7%。禽蛋总产量20500吨,下降4.9%。牛奶总产量1600吨,上升21.1%。全年水产品总产量5.24万吨,下降12.2%。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支撑、现代物质装备和现代经营水平,加快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区财政用于农林水支出4.27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建成苏嘴、宋集、流均等一批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完成农田水利建设投入2.4亿元,改造中低产田2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0万亩。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71.37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7.3%。

三、工业、交通

工业生产运行良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92.73亿元,同比增长47.7%;实现增加值64.4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1.3%。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工业实现产值19.42亿元,增长43.5%;集体控股工业产值9.34亿元,增长27.5%;私人控股工业产值208.1亿元,增长43.7%;港澳台控股工业产值36.03亿元,增长7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型工业企业产值45.6亿元,增长43.7%。轻、重工业实现产值167.5亿元、125.23亿元,分别增长44.4%和52.4%。全年新增列统企业43家。

工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盐化工、机械电子、新型建材和新能源等支柱产业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在列入统计的21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12种,下降的有5种。其中,原盐增长16.1%,大米增长68%,商品混凝土增长17%,电子原件增长14.2%,机制纸及纸板增长33.1%;小麦粉下降28.5%,鲜猪肉下降40.3%。

工业经济效益保持增长。全区全年用电量13.3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工业用电7.2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85.64亿元,比上年增长47.2%;实现利税24.07亿元,增长50.7%。规模上工业企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133.43亿元,比上年增长50.7%;入库税金5.32亿元,比上年增长45.4%。

全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17.9亿元,同比增长10.6%。综合交通体系日趋完善。全面启动经一路、纬二路等28条新区道路建设,其中梁红玉路北延、杜康桥路等11条道路顺利竣工或基本竣工。省道新237楚州段、淮金线楚州段竣工通车,马甸高速连接线全面启动,新建农村公路32.4公里。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6亿元,比上年增长33.2%。规模以上(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亿元,增长21.2%;其中城镇投资104.73亿元,增长22.1%;农村投资12.27亿元,增长14%;房地产开发投资30.39亿元,增长49.5%。工业项目投入134.66亿元,比上年增长40%。

围绕“加快建设新城区,加速融入主城区,全面对接开发区,优化改造老城区”目标,坚持有特色、高品位地推动城市发展,全年投入79.9亿元,实施153项城建重点工程。建华玖珑湾、宙辉国际花园、一品国际、中央府邸等10多个高品位商住小区和信用联社大厦、华厦商务中心、新城商务中心、新区商业中心等功能性载体建设顺利实施,新城现代形象逐步呈现。老城改造成效显着,完成了漕运广场遗址保护、上阪街历史街区改造等工程。项目建设持续突破。总投资50亿元的燃气电厂一期基本竣工,即将并网发电;总投资17亿元井神60万吨纯碱一期已投产见效,二期已经开工;总投资18亿元的共创产业园一期、总投资3600万美元的淮鑫纺织、总投资10亿元的爱密克机械等项目正加快建设。

五、国内贸易、开放型经济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2.12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72.34亿元,比上年增长22.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78亿元,比上年增长25.3%。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全年实现商品销售额28.72亿元,增长22.8%;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47亿元,增长20.4%。

进出口规模继续扩大。全区进出口总额实现160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8%。外资招商取得较大突破,新批外资项目41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13个。注册外资到帐额2019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4.1%。一批外资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旅游业加快发展。河下古镇、淮安府署、中国漕运博物馆全面开放,“楚州旅游”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亿元。

六、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1年我区除去土地出让金收入实现财政收入33.26亿元,比上年增长38.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79亿元,比上年增长44.5%。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3.86亿元,比上年增长58.4%;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24亿元,增长43.5%;非税收入5.93亿元,增长19.8%。国税、地税收入和财政征收部分比上年分别增长26.5%、68.3%和27.7%。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全年财政支出43.64亿元,比上年增长38.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8.06亿元,比上年增长49.5%;基金预算支出1.88亿元,比上年下降9.5%.财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76亿元,增长30.6%;教育支出8.41亿元,增长2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亿元,增长47.9%;医疗卫生支出4.41亿元,增长88.9%。

金融高位平稳有序运行。金融机构全年各项存款余额176.26亿元,比年初增加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2.26亿元,比年初增加18.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各项贷款余额103.57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短期贷款53.92亿元,中长期贷款47.73亿元。

七、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和卫生

科技事业继续得到发展。年末全区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万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达2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13.5%。

教育优先战略深入实施,实施“育才兴教”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程,教学条件继续改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开工建设校舍安全工程项目68个,建成10所省优质幼儿园。全区现有小学91所(均为教育部门办)比上学年净减少10所,在校学生5.79万人,比上年减少0.16万人;普通中学37所,比上学年减少2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5.59万人,比上年减少0.7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1.43万人,比上年增加0.5万人。幼儿园34所,比上年减少2所,在园幼儿4.76万人,比上年增加0.42万人。

文化、广电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新增省级“非遗”项目2个,新增有线电视用户万户。文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实现乡镇标准化文化活动中心、村级标准化书屋全覆盖。

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启动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工程建设,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2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486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649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058人,注册护士616人。

八、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

人口总量平稳。人口与计生工作协调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生育工作通过省“十一五”考核。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117.68万人,常住人口98.4万人。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城市化率由上年的43%提高到43.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10元,比上年增长16.8%;人均消费性支出12493元,比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8834元,比上年增长19.3%;人均消费支出5570元,比上年增长18.9%。

坚持把民生改善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克服财政压力,大幅度增加保障性投入,确保各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全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资金23.3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1.2%。全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7万人,净增参保职工3638人。实施了农村新型养老保险,适龄参保率、养老金发放率均达100%。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率96.9%,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7.3%。安置房建设不断推进,已交付安置房面积23.9万平方米,在建安置房面积51.1万平方米。

环境保护能力提高。深入实施“清水蓝天”工程,全年环境空气良好天数达标率为94.2%,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1.7%,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344天,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100%。农村环保设施逐步配套,乡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和垃圾中转站建设全面启动,有的已投入使用。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