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和现代化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907743人,比上年减少6375人。全年出生人口3719人,人口出生率为4.1‰;死亡人口9081人,人口死亡率为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全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67人。年末常住人口87.00万人,同比下降0.5%,城镇化率达69.57%,比上年末提高0.81个百分点。
年末人口数及构成
指标名称 |
年末数(人) |
比重(%) |
年末户籍人口 |
907743 |
- |
#18岁以下 |
100199 |
11.0 |
18-34岁 |
145890 |
16.1 |
35-59岁 |
367035 |
40.4 |
60岁及以上 |
294619 |
32.5 |
#男性 |
447195 |
49.3 |
女性 |
460548 |
50.7 |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3.09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10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25.94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541.05亿元,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9:52.6:41.5调整为5.7:54.0:4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3980元,增长9.7%。在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创新百强县(市)榜单中分别列第20位、第11位。
年末,全市登记的私营企业35153户,其中法人企业32415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35.15万人。全市登记的个体工商户88884户,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14.24万人,注册资金89.89亿元。
全社会用电量67.83亿千瓦时,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33亿千瓦时,增长20.1%;第二产业用电量51.46亿千瓦时,增长13.8%,其中工业用电量50.91亿千瓦时,增长13.9%;第三产业用电量7.10亿千瓦时,增长19.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94亿千瓦时,增长7.7%。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2.90亿元,增长5.9%。其中,农业产值61.30亿元,增长7.5%;林业产值0.41亿元,增长3.0%;牧业产值48.68亿元,增长3.0%;渔业产值16.84亿元,增长9.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67亿元,增长5.8%。粮食生产全省“十六连冠”,全年粮食总产62.37万吨,增长0.02%;粮食综合单产521.15公斤/亩,下降0.1%。全年蔬菜总产量74.34万吨,增长5.0%,油料总产量1.57万吨,增长0.4%,水产品产量4.87万吨,增长2.6%。生猪存栏33.70万头,增长16.6%;生猪出栏61.15万头,增长34.3%;家禽存栏1366.00万羽,增长1.1%;家禽出栏1302.57万羽,下降1.5%。现代农业高效发展,获批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市),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主要农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
单位 |
总量 |
增速(%) |
粮食 |
万吨 |
62.37 |
0.02 |
油料 |
万吨 |
1.57 |
0.4 |
水果 |
万吨 |
6.23 |
4.9 |
蔬菜 |
万吨 |
74.34 |
5.0 |
生猪存栏 |
万头 |
33.70 |
16.6 |
生猪出栏 |
万头 |
61.15 |
34.3 |
家禽存栏 |
万羽 |
1366.00 |
1.1 |
家禽出栏 |
万羽 |
1302.57 |
-1.5 |
猪肉 |
万吨 |
4.89 |
45.1 |
禽蛋 |
万吨 |
13.83 |
-6.3 |
水产品 |
万吨 |
4.87 |
2.6 |
全市农业机械原值10.56亿元,净值7.71亿元,较上年增加0.75亿元,农机总动力71.14万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7万台(套)。其中,小型拖拉机3300台,大中型拖拉机1661台,联合收割机1462台,水稻插秧机2120台,植保机械1.10万台,机电排灌泵站近3900座,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本级监测达92.1%。
全市完成机耕面积115.50万亩,机播面积123.09万亩(含机直播和机插),机灌面积73.22万亩,机收面积118.56万亩,机植保面积125.11万亩。全市农机经营总收入6.58亿元,比上年增加800万元。全年引导跨区作业联合收机1200台次,完成跨区机收面积90万亩;引导跨区作业高速插秧机780台次,完成跨区机插面积85万亩,全市农机跨区作业总收入1.13亿元。
全年水利工程项目总投资3.8亿元,实施重点水利工程项目7个。其中,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项目,疏浚整治县级河道1条、乡级河道2条、村级河沟31条,拆坝建涵(桥)156座;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项目,整治农村河道、沟塘黑臭水体61条(处);实施圩口闸闸门改造项目,改造圩口闸钢闸门171座;实施险工圩堤培修达标项目,圩堤退圩加固15公里,新建圩堤护岸2.5公里;实施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程项目,打造生态河道18条,长51公里;实施红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整治输水渠道9条,长度15.31公里,建设护岸长度30.41公里,疏浚引排沟渠长度8.74公里,拆建灌溉泵站3座;实施海安市2021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堑南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河道整治3条,长4.11公里,种植乔灌木2803株,撒播草籽固坡3.83万平方米,开展保土耕作的耕地面积1.25平方公里。
三、工业、建筑业
年末,工业规模企业数、亿元企业数均居全省第一方阵,应税销售超10亿元、20亿元、50亿元、100亿元企业分别达28家、15家、8家、3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15.07亿元,增长21.3%;实现利润总额130.95亿元,增长75.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7.3%,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2%。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家。成立南通首家县级工业经济联合会。中洋集团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联发集团获省长质量奖。全年实现工业应税销售2370.10亿元,总量南通第一,增长0.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
单位 |
总量 |
增速(%) |
大米 |
万吨 |
23.55 |
2.2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万吨 |
3.09 |
37.2 |
纱 |
万吨 |
10.49 |
31.8 |
布 |
万米 |
39882.77 |
16.7 |
蚕丝 |
吨 |
4057.54 |
6.4 |
服装 |
万件 |
3243.88 |
6.2 |
化学纤维 |
万吨 |
34.55 |
-7.5 |
金属成形机床 |
台 |
5931 |
1.2 |
水泥专用设备 |
万吨 |
20.64 |
30.8 |
变压器 |
万千伏安 |
2585.99 |
-34.5 |
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 |
万千瓦 |
242.44 |
69.7 |
电子元件 |
万只 |
125810.16 |
27.0 |
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 |
台 |
1724 |
12.3 |
全市建筑企业实现施工产值1901亿元,增长5.6%,完成施工面积2.14亿平方米,入库地方税收17.2亿元。苏中集团、华新集团和达欣集团3家企业入选江苏建筑业百强企业“综合实力类”50强。新增鲁班奖5项、国优奖1项、詹天佑奖4项、“中国安装之星”奖1项,再次实现国家级奖项“大满贯”。积极策应“一带一路”,实现海外营业额10241.6万美元,增长21.4%。
四、旅游、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年末,全市共有国家A级景区7家,其中4A级2家、3A级5家;星级酒店8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6家;旅行社19家。全年A级景区、主要乡村旅游点、星级酒店共接待市内外游客350.5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1.88亿元。
全年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1320.05亿元,下降26.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4.38亿元,增长16.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87.71亿元,增长22.9%。分行业看,实现批发业销售额1121.33亿元,增长19.3%;零售业销售额289.83亿元,增长13.7%;住宿业营业额5.13亿元,增长17.5%;餐饮业营业额65.53亿元,增长23.0%。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09.51亿元,增长19.4%。其中,出口总额161.07亿元,同比增长18.8%,进口总额48.44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服务外包执行额9.7亿美元,其中离岸外包执行额实现3.5亿美元,新认定服务外包企业20家。成功获批南通市跨境电商综试区海安产业园,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正式获得海关总署批准。实现境外投资中方协议额2681万美元、境外承包劳务营业额1.4亿美元,全年新增境外投资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3.61亿美元。新批外资项目56个,其中新批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24个。
五、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
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44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特大工业项目27个;新竣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30个,达产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2.08亿元,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2.39亿元,下降6.6%;第二产业投资399.88亿元,增长21.9%;第三产业投资169.80亿元,下降17.7%。完成高技术产业投资228.2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9.9%,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44.06亿元,增长14.7%,占工业投资比重为61.0%。
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64.59亿元,下降15.4%;商品房施工面积619.66万平方米,增长18.0%;商品房销售面积271.23万平方米,增长9.4%,商品房销售额256.92亿元,增长18.0%。商品房待售面积20.27万平方米,增长7.4%,其中住宅待售面积6.51万平方米,增长64.0%,商铺待售面积10.91万平方米,下降10.4%。
六、交通、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7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3738万人公里,分别下降34.7%、26.7%。完成公路货运量1635万吨,货物周转量330617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2.2%、9.5%。完成水路货运量1893万吨,周转量1161543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2.5%、19.3%。
328国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序时推进,353县道、212南娄线、新通扬线4座桥梁改造工程等建成通车,火车站地下通道改造工程投入使用。开通主城区微循环公交线路、高新区园区和开发区园区公交专线、海安至姜堰毗邻公交线路等4条公交线路,新购公交车辆29辆,长江路智能化公交站牌投入使用,“海安公交”APP正式上线。加快推进“多站合一、一站多能”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积极推进交邮融合发展,开通交邮融合公交线路1条。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市),完成农村道路通居工程30公里、农村公路亮化工程150公里以及20座不适用桥梁改造。率先在南通市出台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方案,全面推行“路长制”。完成铁路桥涵限高防护设施专项整治、船舶碰撞桥梁隐患专项治理等专项行动。完成全市106家非法码头拆除取缔工作和55家码头纳规提升工作。
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全年建成中压管线48.31公里,低压管线137.16公里,安全供气23509.19万方。接到污水处理厂的管网长度75公里,接到污水处理设施长度48公里。
创新开展排污权抵押贷款服务,累计贷款12笔,合计6000余万元,成功入选“2021年度南通市十佳生态环境治理改革创新案例”。获省级环保资金补助864万元。积极谋划新增“绿岛”项目,东部家具城危废集中暂存和废活性炭脱附再生利用项目成功纳入储备库。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全年共开展12次,抽查企业478家次,立案调查327家。推进排污许可证核发,核发排污许可证268张,占南通核发总量的21%。着力化解环境信访,全年受理信访总量2827件,同比下降7.3%。全市15个市考以上断面(含国省考)水质优Ⅲ比例达到100%。 PM2.5平均浓度为31.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为84.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50亿元,增长7.7%,其中税收收入57.06亿元,增长6.6%,非税收入12.44亿元,增长13.2%。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9.42亿元,增长8.2%。
财政收支情况
指标名称 |
总量(亿元) |
增速(%)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69.50 |
7.7 |
#增值税 |
25.51 |
8.9 |
企业所得税 |
8.78 |
10.7 |
个人所得税 |
2.54 |
-18.0 |
上划中央四税 |
42.68 |
6.5 |
#增值税 |
25.58 |
9.2 |
企业所得税 |
13.17 |
183.3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139.42 |
8.2 |
#一般公共管理与服务 |
11.83 |
10.1 |
教育 |
20.50 |
0.8 |
科学技术 |
7.17 |
1.4 |
社会保障和就业 |
22.48 |
8.6 |
医疗卫生 |
12.51 |
25.3 |
城乡社区事务 |
22.20 |
-6.2 |
农林水事务 |
11.56 |
10.9 |
住房保障 |
9.29 |
34.2 |
其他支出 |
21.87 |
15.5 |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818.74亿元,比年初减少20.18亿元,下降1.1%。其中,住户存款1103.79亿元,比年初增加110.37亿元,增长11.1%;非金融企业存款536.33亿元,比年初减少54.92亿元,下降9.3%;财政性存款20.18亿元,比年初减少2.79亿元,下降12.1%;机关团体存款152.42亿元,比年初减少72.05亿元,下降32.1%;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5.37亿元,比年初减少0.72亿元,下降11.8%;境外存款0.65亿元,比年初减少0.07亿元,下降9.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606.25亿元,比年初增加195.02亿元,增长13.8%。其中,境内住户贷款373.53亿元,比年初增加55.57亿元,增长17.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232.68亿元,比年初增加139.43亿元,增长12.8%;境外贷款436.35万元,比年初增加227.36万元,增长108.8%。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指标名称 |
总量(亿元) |
比年初增加(亿元) |
增速(%) |
各项存款余额 |
1818.74 |
-20.18 |
-1.1 |
#住户存款 |
1103.79 |
110.37 |
11.1 |
非金融企业存款 |
536.33 |
-54.92 |
-9.3 |
各项贷款余额 |
1606.25 |
195.02 |
13.8 |
#短期贷款 |
658.44 |
33.12 |
5.3 |
中长期贷款 |
893.16 |
162.47 |
22.2 |
年末,财产保险机构14个,全年财产险保费收入8.89亿元,增长5.5%;赔付金额5.87亿元,赔付率66.1%。人寿保险机构20个,全年人寿险保费收入22.30亿元,增长9.1%;理赔给付及其他各类给付5.17亿元。
八、教育、科技和人才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8所,在校学生88748人。其中小学48所,在校生37092人;初中25所,在校生16525人;普通高中6所,在校生10293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5897人;特教1所,在校生179人;幼儿园67所,在园幼儿18762人。全市在职教职工9289人。
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4.2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24%,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入学、初中三年巩固率均保持在100%,2021年中高考核心指标均居省市前列。高考全省文理科前100名13人,前1000名60多人,600分以上200多人,南通市文理科第一名均花落海安。中考7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数再创新高。对口高考本科上线109人,本科达线率和上线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坚持科技创新核心地位,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构建“1+13+1”政策体系,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和省级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高位推进。招引培育科创类项目35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5家,总数突破400家。新增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各5家,产学研合作项目227个,原创性科技成果20项。铁锚玻璃入选省创新型企业百强,联发集团获评省科技创新发展奖优秀企业。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10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71人。入选国家级人才4人,省双创人才13人、双创团队2个,“江苏工匠”1人。新增海安籍院士2人。质量强市取得突破,中洋集团喜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联发集团、天楹集团分获省长质量奖、省长质量奖提名奖。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2项,建成省级以上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4个。新增省级知识产权贯标企业18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6件。
九、卫生、文化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98家,其中,医院5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29家,村卫生室207家,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家,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家,门诊部、诊所109家。医疗机构总床位6405张,其中,医院床位5579张,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床位826张。卫生技术人员5817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504人,注册护士2279人。每村均设有医疗点,村卫生室人员81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
全市拥有区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家,农家书屋23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农家书屋1家,省五星级示范农家书屋5家,市四星级示范农家书屋91家。博物馆、纪念馆7家。文物保护单位1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5处、市级6处、县级 3处。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个。图书馆藏书量(不含图书馆分馆及农家书屋)49.62万册,全年阅读量78.41万人次,博物馆接待量40.8万人次。
全年舞台艺术作品获省级奖项3件,市级奖项7件。全年送戏195场,送展览120场,送培训100场。举办农民(社区)艺术节231场,“行万里路、进千家门”惠民文艺演出924场。
全年捐赠体育健身器材1067件,新建5人制社会足球场3片,健身广场3个,健身步道10.2公里。完善农村“15分钟健身圈”服务功能,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先进村配置体育健身器材,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81平方米。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与骨干384名,全市现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407人,晨晚练健身点1643个。举办海安市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分设十个部别的比赛,共计53个比赛项目。结合庆祝建党百年举办“2021海安市第二届线上百日健身跑”活动,以“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日迈向健康人生”为主题,线上历时100天,共计3172人报名,活动期间结合海安红色景点推荐了10条红色跑步线路,并对《体育法》和《江苏省全民健身条例》进行宣传,29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深入报道。承办省级赛事3项、市级2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健身体育服务活动30次,公益培训28000人次,全年免费为6000名群众进行国民体质监测并开具运动处方,城乡居民体质测试合格率达93.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40.54%。全年累计销售体育彩票14838万元,南通乐百年健康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江苏克瑞迪机车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获得省级产业资金奖励270万元。
十、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73元,增长10.5%。其中,工资性收入24417元,增长10.5%;经营净收入7763元,增长11.2%;财产净收入3059元,增长10.9%;转移净收入7734元,增长9.6%。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029元,增长2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799元,增长9.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105元,增长1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04元,增长11.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903元,增长24.6%。
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情况
指标名称 |
城镇常住居民 |
农村常住居民 |
||
总额(元) |
增速(%) |
总额(元) |
增速(%) |
|
可支配收入 |
54799 |
9.5 |
28104 |
11.6 |
#工资性收入 |
31426 |
9.7 |
15604 |
11 |
经营净收入 |
9213 |
10 |
5940 |
12.8 |
财产净收入 |
4614 |
10.5 |
1104 |
9.2 |
转移净收入 |
9546 |
7.8 |
5456 |
12.5 |
生活消费支出 |
32105 |
17.9 |
22903 |
24.6 |
#食品烟酒 |
9024 |
16.1 |
6735 |
21.7 |
衣着 |
2557 |
22.2 |
1264 |
22 |
居住 |
5521 |
11.5 |
4042 |
20.3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1897 |
15.7 |
1501 |
22.3 |
交通通信 |
4522 |
18.8 |
3305 |
31 |
教育文化娱乐 |
5503 |
24.7 |
3896 |
33.2 |
医疗保健 |
2121 |
23.3 |
1665 |
20.7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960 |
15.5 |
495 |
24.1 |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08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1%。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24555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6756人。创业培训1237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3248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45万元。开发171个基层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低收入劳动力等就业困难人员,给予3876名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500.8万元。新增扶持政策到位率100%。
年末,全市新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525人,全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7.4万人、16.6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6.21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31家,其中公办社会福利院1家,农村敬老院20家,民办养老机构10家。养老床位4700张,实际入住老人近2500人。年末全市在册城镇低保对象242户347人、农村低保对象 4868户6615人、农村特困供养对象3771人、城市“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23人。全市婚姻登记处依法办理结婚登记3783对,补领婚姻登记证1501对,离婚登记748对,离婚补领120本。
注:[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相关部门初步统计数。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问题,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调整,较上年不具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