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困难挑战显著增多的一年,也是转型发展成效明显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系统性谋划、高效率干事、项目化攻坚,全区社会和经济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综合经济】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7.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2亿元,可比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216.52亿元,可比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180.58亿元,可比增长4.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9∶52.3∶42.8调整为4.8∶51.9∶43.3,三产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3404元(现价,按常住人口计算),比上年增长1.5%。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5.67亿元,其中税收收入33.5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1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7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住房保障支出、国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节能环保分别比上年增长183.6%、140.1%、124.4%、116.9%、41.5%。年末就业人口19.9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3.66万人,第二产业8.07万人,第三产业8.25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9345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348人。
【农业、农村】
2018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37.47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4.17万亩,比上年减少2.91万亩,亩产453千克,比上年增加11千克;总产15.49万吨,比上年减少0.89万吨。秋粮种植面积20.32万亩,比上年减少1.08万亩,亩产547千克,比上年增加11千克,总产11.12万吨,比上年减少0.36万吨。其中水稻种植15.64万亩,比上年减少0.6万亩,水稻单产611千克,比上年增加4千克,水稻总产9.56万吨,比上年减少0.3万吨。全年出栏生猪14.93万头,比上年增长34%;全年实现肉类总产量1.88万吨;禽蛋产量0.43万吨;牛奶产量0.59万吨。全年水产总产1.7万吨,比上年增长0.6%,实现渔业产值6.6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全年茶叶产量340吨,产值1.7亿元。
2018年,我区拥有农业龙头企业49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市级28家。全年新增农产品“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数35个,新增认定面积745亩。至年底,全区“三品”有效数为98个,认定面积12.9万亩。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完善。2018年组织实施“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总投资3809万元;实施2018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专项整治项目,对我区高桥镇六支河进行整治,工程总投资为200万元;实施了水土保持项目荣炳环山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540万元。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3.09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930台,小型拖拉机1449台,排灌动力机械7737台,水稻插秧机942台,联合收获机481台。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8350吨,同比下降4.9%。农村用电量54459万千瓦时。
【工业、建筑业】
整体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但我区工业经济运行依然保持平稳增长。2018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356.4亿元,比上年增长4.1%。采矿业产值3.7亿元,比上年增长28%;制造业产值318.5亿元,比上年增长3.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5.2亿元,比上年下降6.1%。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工业产值0.58亿元,比上年下降14%;国有独资工业产值16.7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工业产值77.93亿元,比上年下降6.3%;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产值17.58亿元,比上年下降30%;私营独资企业工业产值3.65亿元,比上年下降41%;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工业产值1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私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工业产值11.32亿元,比上年增长5.0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8.96亿元,比上年增长65%;港澳台工业产值39.89亿元,比上年下降6.3%;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44.04亿元,比上年下降2.9%。在总计中: 20家大中型企业工业产值152.08亿元,比上年增长2.4%,大中型企业比上年减少13家。
受市场需求影响,我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其中醋及醋代用品261562吨,比上年增长8.9%;服装945.2万件,比上年下降16.6%;钢材5901吨,比上年下降13.97%;饮料酒39524千升,比上年增长36.9%;食用植物油572吨,比上年下降51.03%;酱油3301吨,比上年增长3.6%;原盐863181吨,比上年增长60.34%;饲料31805吨,比上年下降3.3%;铸铁件4099吨,比上年下降22%;商品混凝土496851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6.2%;轴承4749万套,比上年增长10.3%;汽车18218辆, 比上年下降17.2%。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4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实现利税总额5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利润总额39.3亿元,比上年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2.8%,比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0.8亿元,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列统的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41家,从业人员15257人;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5.93亿元;房屋施工面积203.5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0.06万平方米,营业收入112.8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
2018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3.55亿元;服务业投资40.45亿元;工业技改投资18亿元。45个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0.8亿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5.12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商品房施工面积2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56.89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10.7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8.77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6.9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3.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32.1亿元,其中住宅29.19亿元。
【国内贸易、开放型经济】
2018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04亿元,按行业分:批发业5.87亿元,比上年下降25.6%;零售业5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住宿业2.2亿元,比上年增长18%;餐饮业7.32亿元,比上年下降3.7%。按规模分: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18.23亿元,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53.81亿元。
年末拥有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2个,完成成交额7.17亿元,比上年增长4.2%。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758万美元。全年进出口总额7762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进口总额61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5%;出口总额7146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6%。
【交通】
2018年,全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5.27亿元。干线公路和支线公路路况好路率分别达到99.3%和81.9%。全区公路总里程1061.891千米。其中,高速公路48.407千米,一级公路148.735千米,二级公路90.297千米,三级公路72.833千米,四级公路701.619千米。全区城乡公交全覆盖,镇村公交全覆盖。全区拥有营运车辆3025辆31928吨位,全年新增货车27辆799吨位。2018年,全区境内公路客运量19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0600万人/公里;全区货运量1372万吨,货运周转量153599万吨公里;水路货物运输量368万吨,货运周转量101157万吨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192万吨。
【科技、教育】
2018年全年征集企业技术需求82项,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51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家,至年底总量77家;新认定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家,至年底总量分别为19家、29家。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为38.3%。全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2.13件。
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教育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通过“国家级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验收。全年投入2350万元,推进教育场所建设。“茅以升实验学校”和宝龙配套公办幼儿园均已开工建设。高资中心小学、辛丰中心小学被镇江市委、市政府授予镇江市“文明校园”称号。
2018年末,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学校65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职业高中1所、初中10所、小学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含1所民办学校)、幼儿园24所(含7所民办园)、开放大学(含社区培训学院)1所、社区教育中心10所。中小学、幼儿园有在校(园)生34052人,其中普通高中3365人、职业高中1540人、初中6367人、小学15012人、幼儿园7768人。
【文化、旅游】
文化阵地建设日益完善。完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工程42家。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42个;建成自然村小微型文化广场70个并投入使用;建设丹徒区美术馆、丹徒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并于年底落户丹徒区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区图书馆改造提升工程通过全国第六次公共图书馆国家一级馆验收检查,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成开放,80%的农家书屋与丹徒区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
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举办了2018“乐活丹徒”文化惠民、第七届“清风雅韵”广场戏曲周等品牌活动;围绕“悦读越享·书香丹徒”主题,举办第三届“宜文读书节”,提升全民阅读覆盖率、参与度、影响力;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在传统节日期间,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和文化志愿活动,组织锡剧戏曲、舞龙舞狮、荡湖船等传统节目表演。
文化惠民深入人心。全年举办公益艺术讲座 31场、公益培训47期、艺术展示活动 105 场。全区89个固定放映点放映公益电影1290场,观众41万人次。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聚焦发展、关注民生,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区广播电视台制作播发《今日丹徒》新闻2000余条,电台播发新闻2400余条,自办节目400余档;完成市台用稿95篇、省台用稿78篇、中央级媒体用稿7篇,其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录用4篇、中央电视台其他频道录用3篇;制作推出《贯彻全委会 打赢攻坚战》《奋进新时代、共创文明城》《思想大解放 发展高质量》《建功新丹徒 劳动最光荣》《我在丹徒挺好的》等专题报道。
以旅游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一山两岛多点”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以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为重点,做强节庆活动、做大产业经济、做响旅游品牌。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年内,我区成功入选由新华社网络媒体评选的“首批国民旅游休闲胜地”,并入编《国民休闲旅游发展与品质报告〔2018〕》案例篇。世业洲跑步线路被丝绸之路(敦煌)国际徒步节组委会评为“十大最美徒步路线”。
【体育、卫生】
竞技体育连获佳绩。在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青少年部“高邮农商银行杯”武术(散打)项目比赛中我区运动员获得了1金2铜的历史性成绩;在镇江市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联赛少儿田径比赛中,我区总分名列全市第二,这是近十年来在市少儿田径比赛中取得的最高得分和最好成绩。
全年体彩销量突破1.1亿元,比上年增长38.91%。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区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07个,其中区直二级公立医疗机构2所、公共卫生机构3个、建制镇卫生院12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村卫生室4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个、门诊部6家、个体诊所20家,其他厂(矿)医务室、卫生所等10个。全区有卫技人员1098人,其中医师493人、护士513人、其他卫技人员92人,有全科医师138人、高级职称人员156人。区、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有固定资产2.19亿元,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2.5张。全区医疗用房总面积8.83万平方米。
【城镇建设、环境保护】
城乡品质进一步优化。镇荣公路三期开工建设,宜冬路建成通车,朱方湖体育广场、城西公园启动建设,完成恒顺大道、盛园路、长香东大道改造工程。按期完成连淮扬镇铁路镇江段和五峰山过江通道南北接线工程征地拆迁任务。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76公里,改造危桥4座,新辟优化公交线路6条。完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38.1万平方米,争取政策性贷款30.5亿元;“长香水岸”安置小区建成交付,2161户居民喜迁新居。高校园区建设顺利推进,江苏大学京江校区交付使用,市委党校基本竣工,长山派出所建成运行。有序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治理,137个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开工建设,其中86个村庄进入调试阶段。城区可回收垃圾分拣中心和有害垃圾暂存库建成投运。投入3800万元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创成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
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围绕“生态优先、特色发展”战略,以区政府重点工作任务、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要求、全区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为重点,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各项工作。2018年,全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天数比例为66.6%,PM2.5平均浓度为59微克/立方米,国控、省控断面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为100%,全面完成各项减排任务。年内,我区被命名为第一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
2018年全区完成造林面积1881亩,林木覆盖率 23.36%,森林覆盖率21.15%。
【人口、民生保障、社会管理】
2018年末我区常住人口31.66万人,城镇化率为62.44%。2018年末户籍总户数10.35万户,户籍人口29.05万人。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根据住户抽样调查 ,2018年我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53元,比上年增长8.8%,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968元,比上年增长7.8%。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51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工资性收入29367元,比上年增长7%;经营净收入6046元,比上年增长4.3%;财产净收入5082元,比上年增长13.7%;转移净收入7656元,比上年增长12.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447元,比上年增长6.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15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工资性收入13802元,比上年增长8.6%;经营净收入4584元,比上年增长4.1%;财产净收入987元,比上年增长14.4%;转移净收入2942元,比上年增长13.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253元,比上年增长8.8%。
社会保障逐步完善。2018年我区城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98%,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8%,失业保险覆盖率9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以内;年内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调增至2050元/月,企业最低工资调增至2020元/月,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10元。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100%。全区年末拥有养老床位3225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2.16张。
2018年末全区实有社会组织372家,其中社会团体210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62家,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12.7个;全区城乡和谐社区综合达标率98.9%。
注:地区生产总值和增加值指标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