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县域经济下的农网建设升级之路

2023-04-06来源:掌上决策参考作者: 侯梓

近年来,行业在农网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以20支、湘汇636等为代表的的流通品牌深入到县城乡村,极大地提升了农网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如今,随着《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的出台,县域经济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农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农网建设也将迈向新的台阶,成为烟草行业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伴随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农网建设也正在面临着从有到优的重大转型。

当前市场环境下,农网建设如何实现高效转型?

在过去的几年当中,行业通过农网建设沉淀了大量的技术、资金到农村市场零售终端,在丰富农村市场卷烟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在很多农村地区的烟酒店,已经实现了整体形象焕新升级,普及了简单的数字化工具,培养了一批懂经营的优秀零售终端店老板。

尤其是零售自律互助小组的存在,将以往分散的零售户组织起来,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农村地区零售终端的精神面貌,具备了进一步转型升级的基础和能力。在农网建设当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并不在于软硬件的铺陈和使用,而在于零售户习惯的养成。

所谓“现代卷烟零售终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按照现代经济和生活方式的模式管理卷烟零售终端,指导终端经营活动。

从类似“游击战”向“正规站”转型的过程中,不少地区的商业公司都遇到了零售户思想扭转不过来的问题。在零售户看来,终端经营就是“能卖货”。

出于这种朴素的认知,零售户往往采取粗放式经营的模式。直到农网建设沉淀到乡村之中,零售户才养成了按需下单、精益管理、扫码售卖的习惯。

在此基础上,农网建设要进一步将卷烟和非烟产品进行统筹管理。尤其是要结合当地市场情况,因地制宜地统筹生产经营活动。

目前,部分地区零售户在经营当中,已经有意识地在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打造具有鲜明地域风格的卷烟伴手礼,只是在具体操作技巧上尚不熟练。

在卷烟经营过程中,部分零售户主动设置了大客户管理账本,充分利用重点节假日、婚庆寿诞和商务交流活动推动卷烟销售再上新台阶。

但总体而言,这些尝试都是相对零散的、不成体系的。

未来,要想推动农网建设从有到优的2.0升级,则必须充分结合市场风格特征,打通烟草与非烟品牌渠道,通过引入专业的技能人才为零售户进行培育,帮助零售户解决品牌塑造、电商经营、卷烟伴手礼打造等核心问题。

如果说,农网建设从无到有的1.0时代是软硬件的铺陈与习惯养成的话,那么从有到优的2.0升级则应该将重点放在混业经营和正规化、数字化转型上。

只有帮助零售打通线下与线上渠道,帮助零售户塑造独立的品牌,帮助零售户解决专业技能匮乏的问题,才能真正推动零售终端农网建设更上层楼。

县域经济兴起,农网建设将走向何方?

一个地区的农网建设水平,往往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县域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必然是不平衡的,农网建设也必须顺应当地县域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确定不同类型零售终端的发展路径。

首先,在此轮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将获得飞速发展,通过融入大城市集群,为大城市提供配套服务的同时,其消费水平也将迎来大幅提升。未来,这一类县域的农网建设将向着标准化、品质化和体验化的方向大踏步前进。

在品牌形象上,与大城市、主城区零售终端看齐,兴起一批面积大、形象好、品类全、结构高的优质零售终端,成为整个县域市场的样板力量。在这一类终端打造过程中,要积极引导零售终端从软硬件建设到沉浸式体验过渡。

对于高端客户群体而言,面临着大量的社交需求。

将零售终端打造成朋友聚会的社交场所,通过一系列高端、舒适、便利、私密的社交场景,吸引当地市场最优质的高端客户人群,形成若干个独立的圈层,为其提供周到的社交服务、礼赠服务和生活服务,要比单纯的售卖卷烟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对于这类县域零售终端而言,卷烟销量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只有在服务大客户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升客单价,进一步提升终端盈利空间。

其次,农业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县域将会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县域经济。

未来,这一类县域的农网建设则应该与当地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相配套,打造旗帜鲜明、特色突出、长板优势明显的特色化农网,成为联系城镇与乡村的纽带。

目前,在全国各地兴起了一批农业强势县域。这些特色生态县、农业县,是维持大城市集群运转的必不可少的元素。

虽然在经济体量上和城镇化水平上稍显落后,但随着其在服务大城市集群的过程中,同样会产生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高端客户群体,以及一批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产业人群。

在此情况下,当地农网建设必须要与主流产业挂钩,强化混合经营的能力与水平。将农产品、生态产品与卷烟经营挂钩,将物流运输与卷烟销售挂钩,将农业和生态产业服务人员作为核心目标客户群体,为消费者量身定制提供相应的服务方案。

做足特色、做精产品、做好服务,将零售终端作为农产品、生态产品、卷烟产品的展示平台、交流平台和物流平台,在混业经营中不断提升农网建设的标准与水平。

第三,人口不断流失的县域和小县城,农网建设要适当收缩,通过减少零售终端数量、提升零售终端服务能力来不断优化农网建设水平。

今年以来,各类小县城“缩编”的消息不绝于耳。事实上,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小县城的数量和面积都会逐渐减少,人群从大散居走向小聚居,集中将会成为农网建设的主流趋势。

在此情况下,零售终端建设要适时削减数量、提升质量,农网建设的重点要从乡村向小城镇和县城转移,在主要聚居点设置一定数量的零售终端以满足消费者日常需求。同时,这类零售终端服务范围要持续向外扩展,从售卖烟酒食品等快消品向全生活品类转移。

对于消费者而言,零售终端服务范围越广泛、距居民聚居点越近,其竞争能力也就越强。在县域,农网建设要持续强化跨界合作的能力与水平,围绕消费者衣食住行形成一个强大的供应链,以类似保姆式服务来强化客我粘性。

在农网建设中,要敢于打破中老年消费者支付能力较弱的刻板印象,通过全品类的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高品质的服务来赢得消费者认可,将零售终端打造成为消费者身边的生活服务管家,其长期盈利能力和发展空间并不输于城区零售终端。

总体而言,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极大,很难用一种模型来概括农网建设的主体发展路径。

根据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流动情况做出相应的探索,因地制宜打造具有较高服务水平、较强品牌认知和较好发展前景的零售终端,才是农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