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六稳”“六保”落地,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精准高效调控到位,全区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
一、综合
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7.83亿元,比上年增加74.6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3%。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90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58.86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546.07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2:21.8:75.0。
二、农业
农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区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25.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2%。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7%。其中,农业产值26.75亿元,增长0.6%;林业产
值0.83亿元,增长0.8%;牧业产值4.66亿元,增长12.0%;渔业产值4.90亿元,增长15.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95亿元,增长2.5%。全区小麦种植面积30.27万亩,总产12.08万吨;水稻种植面积28.82万亩,总产19.07万吨;蔬菜播种面积7.76万亩,产量30.34万吨。年末生猪存栏量6.75万头,全年出栏量15.44万头;家禽存栏78.94万只,出栏285.13万只。
加快培育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导扶持、培育发展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区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63家、家庭农场517家、农业龙头企业17家,其中区级以上示范农场、示范社120家和47家,省级以上示范农场、示范社19家和9家。大力推广农业信息化应用,数字农业经营主体达40家,物联网设备达205组。创建绿色优质农产品面积25.9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6.18%,超省定目标任务,创成首批部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稻麦)生产基地1个、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稻麦)基地5个、核心示范片35个。
绿色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全区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总额达8116万元,增长47.5%。全年农药使用量下降0.56%,肥料使用量下降0.63%。设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2个,全区棚膜回收率99%,地膜回收率77.93%,农膜综合回收率94.18%。全区规模场资源化利用率98.62%,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设备配套100%,治理率1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恢复。全区规上工业企业123家实现产值419.88亿元,增长6.1%;实现营业收入415.32亿元,增长7.9%;实现利润总额43.93亿元,下降2.6%。累计实现增加值增长4.7%。分行业来看,医药制造业、设备制造业产值占比较大,是拉动全区工业产值增长的主要动力。医药制造业企业5家,实现产值164.39亿元,增长4.0%,占全区产值的39.2%;设备制造业企业46家,实现产值124.09亿元,增长14.8%,占全区产值的29.6%;能源企业7家,实现产值56.58亿元,下降2.2%,占全区产值的13.5%;农副食品、食品制造业16家,实现产值32.72亿元,增长0.7%,占全区产值的7.8%;非金属矿物制造业20家,实现产值23.8亿元,增长18%,占全区产值的5.7%;金属制造业9家,实现产值6.47亿元,增长13.08%,占全区产值的1.5%;纺织及其他行业20家,实现产值11.82亿元,下降10.5%,占全区产值的2.8%。
建筑业稳定健康发展。全区在库建筑业企业105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3.6亿元,增长2.0%,其中超亿元企业19家,实现总产值55.30亿元,占全部产值的75.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3.14亿元,增长6.8%。其中,项目投资完成183.23亿元,增长18.4%,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9.91亿元,下降6.1%。工业投资完成88.23亿元,下降3 %;工业技改完成42.73亿元,下降1.1%;高技术产业投资完成41.13亿元,增长34.6%;服务业投资完成212.18亿元,增长10.5%;制造业投资完成76亿元,下降7.8%;建筑安装投资完成240.3亿元,增长7%。
房地产销售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73.52万平方米,增长1.8%;商品房销售额186.26亿元,增长4.3%;房屋施工面积743.04万平方米,下降1.4%,其中新开工175.159万平方米,增长25.0%;年末待售面积26.25万平方米,增长20.8%。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8亿元,增长10.0%。批发业实现销售额435.49亿元,增长18.7%;零售业实现销售额460.34亿元,增长16.6%;住宿业实现销售额4.48亿元,增长11.1%;餐饮业实现销售额36.97亿元,增长27.5%。
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10家,数量居全市之首。开展专项调研20余次,加大楼宇项目招引培育,新增入驻楼宇企业900余家,实现税收12.38亿元,税收过千万元楼宇达20栋。完善街区配套,发展月光经济,举办商业街区月光经济活动启动仪式,助推夜间经济发展。陇海步行街、盐河巷、民主路等6条街区年销售总额达23亿元,创历史新高。电商交易额突破260亿元,占全市总量近40%,位居各县区第一。
对外经济超速增长。全年新招引过亿元项目110个,总投资257.61亿元,其中过10亿元项目10个,总投资108.2亿元,招商引资“8010”工程超额完成。实现进出口总额15.34亿美元,增长26.5%。境外投资完成2947万美元,增长13.37倍。实际利用外资12001万美元,增长2.3倍,创历史新高。新增签约项目494个,增长34.6%,总投资达378.22亿元。跨境电商孵化基地投入运营,在点点通跨境电商公服平台备案企业39家,线上成交额1.06亿元,其中“9710”业务实现1.04亿元,占全市的52.3%。
六、城市建设
城乡建设实现新跨越。建成河滨路等4条城市道路,完成50条背街小巷整治。建成5个城市公园、10处口袋公园、10条道路绿化、30处花园式街巷。改造老旧小区60个,解危城镇危房1.1万平方米。完成139个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自然村覆盖率达60%。创建美丽宜居村庄14个,完成农房改善2682户,3个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创建成为“省级示范项目”。推进拆除工地信息化监管,培育第一批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豁免工地17个。对区内6条河道共12.5公里400个入河雨、污水排口进行全面动态排查,完成12个排口截流闸门安装。推进四、六、八、十片区23条道路50.74公里管网建设以及6个小区7.5公里雨污水管网分流改造,完成189家沿街“小散乱”的接管工作。建成河滨路等4条城市道路,新建243个消火栓,完成32条背街小巷整治。改造通院巷片区、解放东路片区、西门涧沟,更换管道,增大管径,修复路面,全面提升排水能力,改善道路条件。实施5大类87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新建改造绿地面积100.76公顷,绿地率达39%,绿化覆盖率达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平方米。建成5个城市公园、10处口袋公园、10条道路绿化和30处花园式街巷。
七、文化、体育和旅游
构筑文体旅产业高地。以重大项目带动行业发展,建成连云港市滑翔伞基地、刘志洲山体育公园,朐山书院新址启用,双龙井文博园成为城市会客厅,文庙打造为“东海民众教育馆旧址”,月牙岛成为海州“城市绿肺”,谢家洋房改造为“孙中山建港指挥部”。全区20个文旅项目入选市重点文旅项目清单,占比达30.7%,其中连云港园博园被列入省级重点文旅项目。
完善文体服务网络。实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建成玉带河体育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新建月牙岛北岛、锦屏山森林公园等沿河沿路体育设施20处。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成社区图书馆分馆20家,实现全区镇街、村社数字文化馆全覆盖。围绕建党100周年重要节点,开展红色主题活动10余场次。以节庆旅游为依托,举办第七届“花漾海州·花朝节”、第四届孔子文化旅游节等大型群众活动50场次。
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积极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完成谢小楼桥、甲子桥等文保单位修缮、区级文保单位“两线”划定、辖区105处不可移动文物复核工作。积极推进非遗电商平台建设,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等传承传播展示活动30余场,惠及群众10万人。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提质增效。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7亿元,增长12.6%,完成年度预算的106.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50.3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8%。
支持创新发展战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综合运用专项资金、政府债券、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手段,打好政策“组合拳”。累计投入各类引导资金近1.9亿元,支持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农业并举的产业布局发展。深化政银企合作,225家农业经营主体获批“政银担”贷款2.5亿元,32家科技型企业申报“苏科贷”1.1亿元。粮食收购共同担保基金撬动银行授信1亿元,全市首家开展“政采贷”合作模式,资金引导作用进一步强化。
保障民生实事推进。拨付1.1亿元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城市更新。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投入4.9亿元,推动镇村污水治理、城区雨污分流、浦南污水处理厂二期等基础设施建设,补足民生短板。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拨付3.5亿元,促进都市农业高效高质发展,建设“四好”农村路和高标准农田,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立应急响应资金保障机制,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安排防疫经费7000余万元,保障核酸检测、隔离点建设和疫苗接种等支出需要。投入2.3亿元,支持创文创卫,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资源加速汇聚。实施技术人才需求“鹊桥计划”,聚焦“三新一高”重点领域,发布武汉科技大学、常州大学等高校的科研成果150项,征集企业技术、人才需求80项;承办2021高校院所服务苏北五市产学研活动,举办“高校专家企业行”“科技金融进企业”等各类活动55场,新增产学研合作成果81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联合申报省成果转化项目5项、市成果转化揭榜挂帅项目5项、省科学技术奖11项,获批省产学研项目6项、省科技副总30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4家,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1.8%。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区有普通高中3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初中10所;小学27所(含宋跳小学,中心校以上、不含九年一贯制),完小15所,教学点5个;特殊教育学校2所,幼儿园幼儿园111所(其中公办园57所,民办园54所),少年宫1所。“营转非”之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5所。全区普通高中在校生5627人(高三1525人),专任教师505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1341(高三单招班84人),专任教师 91 人;中学在校生15016 人(含培智学校学生,其中初三学生 4873人),小学在校生(含培智学校学生)52619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3808人,少年宫在职教师22人;在园幼儿30139人,幼儿园教职工3812人(在编在职教师165人)。
十、卫生
持续提升疫情防控能力。按标准储备隔离房间2315间,门磁、呼叫系统等技防手段覆盖率达100%,累计集中隔离2159人,居家监测4.2万余人。新购移动核酸检测车1辆,单检能力提高至9.11万人/日,集中采样点3处,累计检测47.8万余人次;储备流调、检验、采样、消杀各类人员2156人,在全市率先开展5轮342次大规模核酸检测实战演练,参与演练人员达7.5万余人。疫苗接种有序推进,在全市率先启用流动接种车4辆,累计接种149.06万人次,接种率达85.72%,切实筑起全区免疫屏障。
不断强化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新增省市各类医疗服务示范载体26家,其中基层名医工作室7家,创成全市唯一一家省级妇幼健康示范门诊,家庭医生创新试点单位、星级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室创成数量居全市第一。实施智慧医疗,公立医疗机构自助挂号机覆盖率、扫码支付率、线上医生工作站建设率均达100%,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4.36%,超市级标准4个百分点。
不断巩固前期创评成果。强化学科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提供儿童视力服务7.2万人,眼科医院完成二级专科医院复审;提高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打造卫生应急体系,顺利通过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省级卫生应急规范区复评工作验收。成立区国卫复审专班,创成省级卫生镇1个、健康村8个、健康社区14个,以全省最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
十一、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PM2.5浓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4%;空气优良率83%,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两项约束性指标再次实现“双达标”。全区有监测历史以来,PM2.5、PM10、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六项指标浓度首次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确定的二级标准。全区划分为蔷薇河、大浦河、善后河三大流域,覆盖15个国省考断面。完成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450辆的年度目标任务,立案处罚5家汽车环检机构。建成2个汽修喷涂“绿岛”项目,41座在运营加油站完成油气回收和油罐防渗改造,5座加油站、1座储油库安装油气回收在线监测装置。培育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明导向。139个自然村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60%,累计铺设污水管线420公里,接户管线286公里。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2021年末,全区户数25.70万户,户籍人口78.47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9.20万人,女性人口39.27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95%和50.05 %。全年出生6429人,人口出生率为8.24 ‰;死亡2272人,人口死亡率为2.91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2‰。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95元,增长8.6%。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047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27元,增长10.8%。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113,增长18.0%。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980元,增长17.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647元,增长24.3%。
就业体系日益完善。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309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2545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5882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12人,分别完成目标的114%、190%、534%和18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支持成功自主创业1727人,扶持农民自主创业363人,引领大学生创业221人,开展创业培训648人,创业带动就业6535人,分别完成目标的112%、121%、100%、108%和111%。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3809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81人,职业技能鉴定取证523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238%、181%和174%。
社会保障稳步推进。全区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60元提升到193元,对65岁以上高龄参保人员增发基础养老金。全区人均养老金水平达235.71元/月,比上年末增长17.43%,在全市排名第二。涉及被征地安置1个批次,涉及被征地农民309人,全部刚性入保,征缴社会保障补助金2816.57万元。
注: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海州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