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秀洲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24-05-22来源:秀洲区统计局

今年以来,面对内外部严峻形势,秀洲区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大盘,激发市场活力,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综 合

秀洲区总面积547.73平方公里(大口径),户籍人口43.57万人(大口径)。据初步测算,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2.31亿元(小口径,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按三次产业完成情况看:一产增加值为19.18亿元,同比增长2.1%;二产增加值为342.55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工业增加值为310.82亿元,同比增长6.6%;三产增加值为260.57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3.6%、5.9%、6.1%和2.6%。三次产业比重从2021年的2.9:53.2:43.9变化为3.1:55.0:41.9。

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8.71亿元(大口径),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3%。按三次产业分:一产增加值为19.18亿元,同比增长2.1%;二产增加值为455.86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14.39亿元,同比增长4.7%;三产增加值为383.66亿元,同比增长1.5%。三次产业比重从2021年的2.1:51.4:46.5变化为2.2:53.1:44.7。

二、农业和农村

2022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29.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2%。实现农业产值13.66亿元,可比增长1.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4.0万亩,同比增长3.5%,粮食产量14.92万吨,同比增长0.3%。实现牧业产值3.24亿元,可比增长7.5%。生猪存栏2.97万头,出栏4.42万头;羊存栏1.34万只,出栏1.14万只;家禽出栏154.93万只;禽蛋产量1068吨。

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获评全省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优秀案例,连续三年荣获全市粮食安全县(市、区)长责任制考核优秀。调整优化粮食功能区16.04万亩,累计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2万亩。成功创建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启动建设莲藕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新列入省级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创建单位1个,建成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3个,目前全区获得绿色农产品认证26个,完成农田退水“零直排”1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2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8.46亿元,同比增长9.0%。按轻重工业分:实现轻工业增加值90.47亿元,重工业增加值147.99亿元。从规上工业支柱行业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累计实现增加值49.60亿元,同比增长44.2%;纺织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5.78亿元,同比下降12.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4.45亿元,同比增长32.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3.35亿元,同比增长8.9%;化学纤维制造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2.47亿元,同比增长1.9%。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全区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32.32亿元,同比增长22.0%;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86.94亿元,同比增长12.2%;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5.67亿元,同比增长16.6%;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5.96亿元,同比增长7.2%;规模以上时尚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9.46亿元,同比下降14.6%。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1.8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1%。2022年,全区73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72.4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省内产值149.5亿元,同比增长10.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2022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4.03亿元,同比增长23.5 %。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82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5.33亿元,同比增长14.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7.88亿元,同比增长31.8%。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全年实现民间投资126.04亿元,同比增长12.8%;项目投资141.0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9.1%;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1.50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8.5%。

大项目支撑有力。2022年,全区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66个,本年完成投资118.06亿元。本年新开工项目159个,累计完成投资69.75亿元。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2.0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6.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1%。实现商品房销售额59.72亿元,同比下降4.4%,其中住宅销售额55.50亿元,同比下降6.2%。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3.01亿元,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421.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竣工面积13.2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3%。

五、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2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71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09.21亿,同比增长5.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3.67亿,同比下降13.4%。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实现零售总额为31.67亿元,同比增长3.9%。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87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全年全区新批外资项目26个,其中总投资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有7个。

六、财政和金融

2022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55.91亿元,同比下降1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70亿元,同比下降15.0%。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04亿元,同比增长10.9%。

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缓缴政策,全年累计落实留抵退税17.18亿元,减免非税收入1.27亿元,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33.0%;扎实开展国有房产租金减免工作,累计减免租金5097万元,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576户。支出坚持有保有压,预算集中调剂压减及收回预算资金1.65亿元,盘活存量资金2900万元。全年民生支出36.36亿元,占一般公共支出77.3%,其中:卫生健康支出和科学技术支出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65.0%和21.2%;兑现各类涉企资金3.6亿元,助推经济稳进提质。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58所。其中高中1所,在校学生1996人,教师151人;义务教育段学校24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初中7所,小学10所(下设完小及校区15所),在校学生44840人,教师2846人;幼儿园33所(下设园区22所),在园幼儿16385人,教师2084人。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校际差异系数分别达到小学0.152、初中0.179,列全市第一,走在全省前列。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68.8%,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2.5%,全区等级园覆盖率100%,省二级及以上优质园覆盖率达到81.0%,走在全市前列。

构建科研平台新格局。2022年,全区各研究院共引育科研人员290人,其中依托研究院申报国家引才计划18人、省级引才计划29人。培育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新认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嘉兴)、浙大嘉兴研究院认定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数量并列全市第一;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嘉兴)、浙大嘉兴研究院、南科大嘉兴研究院成功认定为市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数量列全市第一;新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7家。2022年,新认定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0家。新认定省科技小巨人2家、高新技术企业87家,高企累计366家;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9家,累计1014家。

八、文化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提升。构建大文化发展格局,深度助力“幸福秀洲”建设。2022年,在嘉兴市文化和旅游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指数测评中,秀洲区位列全市第1名。全年新建文化驿站1个,文化馆企业分馆3个,智慧书房2个,健心客厅2个,礼堂书屋7个,乡村文化名师工作室2个,提升智慧书房5个,完成图书馆无障碍设施改造项目。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11个,覆盖设施700余个,发布活动5000余次。开展送戏下乡150场,送展览下乡15场。开展各级各类全民文化活动7138场,参与群众363万人次。开展全民艺术普及,下基层培训辅导3000多课时,受惠群众近2万人次。上演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经典剧目31场次,观看近3万人次,秀洲被授予“中国儿童剧院嘉兴艺术实践基础”“浙江美术馆流动馆”等称号。秀洲区图书馆获评“首届浙江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212件视觉艺术作品在市级以上赛事中获奖及入选,其中,国家级获奖及入选26件,省级62件。原创舞蹈《带你去远方》获得2022浙江省群星奖。

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区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5.6%,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98.2%。完成省基础体育设施9项、市民生工程“社区运动家”13项,新增体育场地面积22.3万平方米,达到178.5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73平方米。全区已累计注册单项体育协会21家,3A以上体育社团达到11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3家;镇街道社会体育组织65个。秀洲籍运动员参加国家级及以上赛事获得世锦赛季军1人,亚锦赛冠军1人,全国冠军2人,省运会秀洲突破历史最佳,获得金牌17枚、银牌10枚、铜牌16枚,总分468分,金牌数列嘉兴市第二名,奖牌数列嘉兴市第三名。

九、生态环境和城乡建设

生态环境日趋改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2022年,秀洲区实现大禹鼎“三连冠”“四夺鼎”,首获“大禹鼎”银鼎。9个市控及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Ⅲ类及以上水质保持占比100%,石臼漾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为Ⅱ类,达标率保持100%。PM10浓度4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6.4%,全市排名第一。

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聚焦民生实事。以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为牵引,抓城市品质提升,新塍镇、王江泾镇顺利获评省级样板镇,运河未来社区、油车港—王江泾“秀水新区”县域风貌区分别获评省级未来社区和省级风貌样板区。打造美丽镇村,完成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新塍镇康和桥村项目建设。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3处建筑被列入嘉兴市区第五批历史建筑,成功申报7个市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聚焦民生实事,完成新增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6台、建成7台;完成“温暖嘉”驿站建设10座、“桥头跳车”整治4座、路面不平整治4.1公里、新增公共停车位2236个,实施15座公厕和6条道路无障碍设施改造。加快发展保障性住房,出台保障性租赁住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获中央、省级补助资金6243万元,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306套(间),完成率列全市第一。推进增绿添彩工程,新增绿地面积21.89公顷,新建绿道12公里,实现与嘉善县交界面的贯通;推进新塍塘绿道改造工程,提升沿线景观品质,实现新塍塘和秀湖2条绿道的连接贯通。3个小区成功创建嘉兴市园林式居住区,北郊河绿道(正原路-东方路)获评嘉兴市最美绿道。

十、人口、就业、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大口径户籍总户数为141214户,人口435681人,同比增长1.3%,其中城镇人口252740人。全区人口出生率为6.52‰,死亡率7.2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7‰。

年末全区小口径户籍总户数为 117511户,人口378252人,同比增长1.1%,其中城镇人口195311人。全区人口出生率为6.53‰,死亡率7.6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3‰。

坚持就业优先,持续涵养人才生态。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111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206人。加大高层次人才开发,2022年新引进博士51名、硕士515名、大学生9500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96元,同比增长3.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2931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63元,同比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467元,同比增长8.0%。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47:1。

进一步推进全民参保,我区户籍法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8.4%。年末全区拥有养老机构5家,健全“1+5+N+X”养老服务体系,家庭养老床位入选2022年“浙里康养”子场景试点,秀洲区获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