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秀洲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24-05-22来源:秀洲区统计局

2020年,面对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秀洲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打造重要窗口最精彩版块中的秀美新区,严格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争先创优,推动经济稳步向好发展。

一、综 合

    秀洲区总面积547.73平方公里(大口径),户籍人口41.97万人(大口径)。据初步测算,202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03.21亿元(小口径,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3%,按三次产业完成情况看:一产增加值为14.17亿元,同比增长2.5%;二产增加值为251.43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工业增加值为222.98亿元,同比增长0.1%;三产增加值为237.61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3%、3.5%、8.2%、2.0%和1.7%。三次产业比重从2019年的2.8:51.7:45.5变化为2.8:50.0:47.2。

2020年和201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

 按大口径核算: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为704.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7%。按三次产业分:一产增加值为14.17亿元,同比增长2.5%;二产增加值为338.91亿元,同比下降1.1%,其中工业增加值为304.15亿元,同比下降1.2%;三产增加值为351.45亿元,同比增长4.7%。三次产业比重从2019年的2.0:50.0:48.0变化为2.0:48.1:49.9。

二、农业和农村

2020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22.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可比增长2.7%。实现农业产值14.03亿元,可比增长2.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17万亩,同比增长2.7%,粮食作物产量14.79万吨,同比增长2.8%。畜牧业“减量提质”持续推进。全年实现牧业产值1.51亿元,可比下降8.3%。生猪存栏数2.58万头,是上年的5.3倍,出栏数1.11万头;羊存栏数1.37万只,同比减少5.5%,出栏数1.94万只,同比下降18.1%;家禽出栏数135.73万羽,同比下降9.6%;禽蛋产量1456吨,同比增长14.9%。水产品总产量为3.23万吨,同比增长9.4%。

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全区共有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2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3家,家庭农场累计1401家;无公害农产品在有效期内25个;新增绿色食品2个,在有效期内累计17个;创建美丽农业基地41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7.36亿元,同比增长0.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3.94亿元,同比下降4.2%;实现销售产值683.18亿元,同比下降3.2%,产销率为97.05%。按轻重工业分:实现轻工业产值367.74亿元,下降13.4%,重工业产值336.20亿元,增长8.3%。从规上工业支柱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06.27亿元,下降3.6%;化学纤维制造业实现产值59.43亿元,下降17.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产值72.72亿元,增长18.7%;纺织业实现产值161.87亿元,下降19.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产值62.73亿元,增长36.7%,五大行业累计实现产值463.01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65.8%。

    产业升级取得新成效。全区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67.13亿元,同比增长7.6%。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13.85亿元,同比增长4.8%。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2.16亿元,同比增长12.0%。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6.37亿元,同比增长11.2%。规模以上时尚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3.72亿元,同比下降2.6%。

工业经济效益保持平稳。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33.05亿元,同比下降0.9%;实现利税总额70.2亿元,同比下降1.3%,其中利润总额54.46亿元,同比增长0.02%。龙头企业稳步发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达134家,实现营业收入549.4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部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的74.9%,其中年营业收入超十亿元企业13家。

建筑业总体平稳。年末全区具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53家,完成产值122.84亿元,同比增长14.7%。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845.7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59.6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2020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6.21亿元,同比下降2.3%。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9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8.11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工业完成投资68.11亿元,同比增长18.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6.16亿元,同比下降11.5%。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实现民间投资61.43亿元;项目投资123.68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3.0%;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9.41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为57.9%。

大项目支撑力度明显。全区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47个,本年完成投资92.96亿元。本年新开工项目214个,累计完成投资47.57亿元。

房地产市场趋于平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2.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7.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3%;实现商品房销售额90.67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住宅销售额87.26亿元,同比增长11.5%。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2.53亿元,同比下降13.7%。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313.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竣工面积26.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8%。

五、贸易、旅游和对外经济

2020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19亿元,同比下降6.3%。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02.47亿,下降5.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1.72亿,下降12.0%。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实现零售总额为24.00亿元,同比下降37.3%。

秀洲区2020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达340.75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181.1万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的53.1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8.77亿元。

 全年合同利用外资5.63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实际到位外资3.69亿美元,同比下降3.5%。全年全区新批外资项目34个,其中总投资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有16个。

六、财政和金融

    2020年全区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09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上划中央收入24.63亿元,增长1.8%,上划市级收入7.93亿元,下降7.3%,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53亿元,增长1.0%。从区级公共财政预算的主要税种看,增值税8.33亿元,同比下降11.1%;企业所得税3.82亿元,同比下降10.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9.51亿元,其中: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公共安全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卫生健康支出等相关支出得到较好保障,支出分别增长2.5倍、1.7倍、1.5倍和1.2倍。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20年年末全区共有幼儿园(法人单位)36所,在园幼儿数16538人;小学11所(法人单位),在校生30116人;普通中学14所,在校学生12531人。义务教育普及得到巩固,小学、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100%,初升高比例达到98.67%。师资队伍不断加强,全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3897人。

科技基础不断夯实。2020年,新认定5家省级企业研究院,累计21家;新认定5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累计54家;新增18家市级研发中心,累计137家。新增5家通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认证机构认证企业,累计34家。新增授权发明专利336件,累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43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5.7件。新引育市级“精英引领计划”项目21个,累计194个。2020年新增市级孵化器2家,累计拥有区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5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级8家。建成域外孵化器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1家,市级1家;新增区级众创空间3家。建成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家;新增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家。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5家,累计219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12家,累计641家。

八、文化和体育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助力各镇街道“一镇一品”品牌项目,办好大运河文化节、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繁荣基层文化市场。激活42支“三团三社”队伍和895支乡村文艺团队,组织开展村(社区)活动1805场次、区镇(街道)大型活动55场次、送戏下乡246场次、文化走亲56场次。创新推出各类云培训、云展览、云走亲等活动,线上线下结合,文化馆开设 “我的艺术梦”公益培训2243学时,全区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展览活动1413场次,惠及群众达40余万人次。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创建省“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高质量完成省试点“新型少体校建设”、市试点“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建设两个项目。全区现有体育场地面积118.16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2平方米,十三五期间增幅达到149.3%。承办国家级赛事3项,101个村实施了体育进农村文化礼堂,开展镇(村)体育活动350余次,受益人群近5万人。在各级各类比赛全区共获得全国锦标赛金牌3枚、银牌2枚;省锦标赛金牌10枚、银牌7枚、铜牌9枚。在市锦标赛中,共获得金牌60枚、银牌40枚、铜牌42枚,其中羽毛球、跆拳道、体操、武术套路4个项目在全市进入第一梯队;向市少体校输送正式队员17人。

九、生态环境和城乡建设

生态环境日趋改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2020年,全区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优秀,石臼漾水厂取水口水质达标率达100%,9个市控及以上断面Ⅲ类水占比100%,并首次出现2个Ⅱ类水。建成省级“美丽河湖”1条--秀洲区新塍塘;市级“美丽河湖”1条--王店镇庙浜,河湖清淤220万立方米,嘉兴市北部湖荡整治及河湖连通工程(秀洲片)已完工。截止2020年底,秀洲区7个主体、4个工业园区均已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创建验收。深化基层防汛防台规范化体系建设,整治圩区0.67万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7.2%,同比提升7.2个百分点,PM2.5浓度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建设用地土壤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

    城乡建设不断深化,民生工程有序推进。重点围绕“一湖两园三路四中心”,全面推进十大专项行动,全年共实施项目14个,其中已完工5个,完成投资8.24亿元。全力推进美丽城镇建设,获评2020年度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县(市、区),王店镇成功创建省级样板镇。秀洲高新区秀湖公园绿道和王江泾古运河绿道成功入选首届“嘉兴市最美绿道”,成为唯一一个2条入选区(县)。完成省级绿道建设3.5公里,建成骑行绿道13.9公里。完成17个“污水零直排”生活小区创建,完成114个日处理能力30吨以上终端标准化运维,实现日处理30吨以上设施标准化运维全覆盖。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91户、城镇危旧房实体解危73幢。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112户、64.32万元。洪合镇建北村和王店镇花鸟港村顺利通过美丽宜居示范村省级考核,其中建北村获评省级优秀村庄。完成3个农房设计落地示范点建设任务,获评2020年度全市农房设计落地试点考核优秀县(市、区)。

十、人口、就业、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大口径户籍总户数为 131952户,人口419687人,同比增长1.9%,其中城镇人口220691人。全区人口出生率为7.9‰, 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

年末全区小口径户籍总户数为 110379户,人口366477人,同比增长1.6%,其中城镇人口167481人。全区人口出生率为7.9‰, 死亡率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

扎实推进高质量就业和再就业,全面落实富民政策。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7113人(新统计口径,下同),帮助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828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2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915元,同比增长4.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5335元,同比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15元,同比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557元,同比增长2.8%。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52︰1 。

全区户籍法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87703人,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8.12%。年末全区拥有敬老院5家,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


注:(1)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

   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企业指:

     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住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规上服务业是指: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房地产业(除房地产开发):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教育: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

         卫生: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社会工作: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