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系化并不是一个足够新鲜的话题。
一方面,是品牌保持增长、维护状态的现实压力。前些年,长时间的饱和投放再加上提税顺价,让大品牌——首当其冲是大单品——不堪其负,在持续的状态下滑、增长乏力、活力不足面前,以大单品为基础推动品系化,既可以立竿见影地缓解压力、弥补增长,也得益于大单品的市场基础、消费认知都有最基础的兜底,相应地降低市场难度、培育过程。
另一方面,则是细支、中支、短支、爆珠等新品类、新形态的技术成熟。在这些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之前,产品形态往往只有软包、硬盒的区别,随着细支、中支、短支、爆珠技术普及开来,让大单品的产品维新有了更多的空间和途径,围绕细支化、中支化、短支化以及爆珠加持来推进品系化,降低了门槛,丰富了形态,增加了内容。
更直接的推动,则是需求多样化。很多主力品规都是上市多年的成熟产品,优点是熟悉亲切,缺点是太熟悉亲切。面对需求多样化和选择多元化,既要防止现有消费群体流失,又要拉新导流扩大消费群体,通过品系化来保持新鲜感、增加话题性、扩大覆盖面就显得非常必要而又切实可行。包括一些产品走热之后快速系列化,除了以热带热,本质上也是为了拓宽消费群体。
到目前为止,最普遍也是最常见的品系化是从1+1开始到1+N,也就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首先增加一个新的品规,或形态丰富,或价值提升,或题材多样,形成以一主一辅产品格局为基础的系列化,进而再增加、再丰富、再提升,最终建立起1+N产品组合的品系化。做得更坚决一些的品牌,已经将品系按照准品牌化、副品牌化的思路来推动运行。
其中的区别,有些只是产品视角,走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路,不管老产品需要保鲜美颜,又或者追求新产品的网红效应,始终是产品视角的走一步看一步;有些则是品牌思维,从品牌定位、战略规划、技术创新、产品布局等方面有着清晰的顶层设计和路径铺设,用的是一极的思维跳出了一点的考虑,体现出谋篇布局的战略性和整体感。
不同的思路,看似殊途同归,实则毫厘之差千里之失。
做得好的,比如「芙蓉王」。过去,「芙蓉王」一直有「硬芙蓉王化」的压力,不仅品牌增长束缚于「芙蓉王(硬)」,而且品牌形象、价值口碑也因此而被整体压低。「芙蓉王(硬细支)」、「芙蓉王(硬中支)」、「芙蓉王(硬75MM)」不仅完成了「芙蓉王(硬)」的细支化、中支化和短支化形态丰富、题材多样,也把「芙蓉王(硬)」的美感、质感和价格、价值有了新的拉高与提升。
这样高端化、精品化、多元化的努力,不仅在今年上半年直接提供了超十万箱销量和超两万箱增量,也让缓解增长压力之后的「芙蓉王(硬)」修复状态、抓住机会、重启增长,以超3万箱增量、近4%增幅实现超百万箱销量和超550亿元销售收入拿下了商业销量、销售收入「两个第一」,巩固提升了「芙蓉王」作为一类烟第一大品牌的领先优势。
又比如,「中华」对于中支烟的投子布局,显然是谋定而后动。在「中华(金中支)」赢得口碑、塑造声势之后,「中华(双中支)」的紧接而至是一个计划当中的动作。尤其双中支的产品形态和包装样式,不仅体现了充分的原创性,也奠定了中支烟的主流形式。如果仅仅把「中华(双中支)」作为「中华(金中支)」的低配版、亲民版来系列化,肯定达不到现在的热度和高度。
当然,也有一些低于预期的品系化。有的品牌在新产品上市刚有起势,还没有完全站稳脚跟,就急吼吼地推出系列化,看起来是趁热打铁的思路和打算,到头来变成了内部的火力分散与外部的注意力失焦,到头来上得快退得更快。还有一些缺乏客户需求的系列化,要么没有找到真实需求的契合点,要么没有体现出足够的差异化,即便有尝试性消费也很难固化下来。
很显然,品系化是品牌维新的重要途径,却也不是简单的1+1=2,更不可能轻易做到1+1>2。
最基本的要求,品系化不能削弱对原有产品的维护。尤其围绕大单品的品系化发展,品系化固然可以分担压力、丰富题材、增加输出,但大单品才是灵魂,切不可因此放松或者降低对于大单品本身的市场维护。而且,新的品系化产品设计,也要坚持更高端、更细分、更区隔,避免、减少对原有产品形成拉扯和分流。从1到N,首先离不开这个1。
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延展新产品,也不是简单复制或者产品扩充。要实现从1到N的品系扩张,就要始终坚持从0到1的产品思路。在保证「神不散」、有源头、有出处的前提下,系列化需要新技术来赋予新体验、新价值。很多不了了之的品系化,根本原因还是同现有产品从形式到内容的过于接近、缺乏新意,既让消费者没有新鲜感,也产生了不过如此的体验评价。
在完成产品层面的品系化之后,还要有源于大单品又不止于大单品的品牌塑造、品系输出。实现产品的系列化只是品系化的第一步,品系化不止是推出系列化产品。用产品视角做品系建设和,就只能[看山是山];用品牌思维做品系建设,才可以[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那些系列化做得好的品牌,品系本身就可以随时能够拿出来、独立起来。
在前面所讨论这些技术细节之外,推进品系化或许还需要两个基础。
一个是对现有产品线的梳理优化。品系化并不是都可以、都需要,尤其考虑到「AIO」结构下,各家品牌普遍庞杂、臃肿而又包罗万象、面面俱到的产品线构成,推动品系化需要厘清现状和长线布局这个动作前置。在138号文件所主导的大品规格局下,突出主干、聚焦重点是一方面,格局清晰、层次分明是另一方面,建立了这个前提,才有可能实现品系化的事半功倍。
另一个是不能满足于局部的势头和眼前的增长。随着「十六字」调控方针的严格落实,不仅状态有保证,增长也有兜底,除了对品系化的现状有更加理性的判断,要看清楚有些产品增长仅仅来自于市场扩面、终端扩点,尝试性消费也远没有固化下来;推动系列化也更加需要从长计议,如果只是为了指标性止跌、补差来推动系列化,为系列化而系列化没多大意义。
就像「136」、「345」的角逐,更重要的不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而是怎么样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