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端烟酒的“面子消费”

2009-05-15来源:金创咨询作者:陈丽

  智慧人生,品味“舍得”。“舍得”之酒名可谓集千古智慧于一体。“舍得”是中华几千年文明之精髓。舍得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舍之于物,得之于心,舍之于利,得之于义。人生福报,在于舍得。舍得又是一种潇洒,一种境界,一种情义,一种厚道,一种豪放,而这又与酒文化相和谐。因此,可以这样说,“舍得”之为名酒,只可为旷世酒尊专享。

  而“舍得”在品牌成长期就率先亮出了其“标价营销策略”,“舍得”充分认识到高端白酒消费者需求的根本动机就是“面子消费”。“舍得”曾经在武汉市场做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在武汉市场,高端白酒“茅台”和“五粮液”的消费场合主要集中于“公务用餐”、“商务用餐”和“朋友聚会”等这些场合。而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说明了高端白酒消费的观念和态度,白酒与文化,请客吃饭时喝白酒,有助于活跃气氛。例如,在武汉市场,对“请客吃饭时喝白酒,有助于活跃气氛”的看法,近85%的人持同意或者比较同意的态度,这正是高端白酒社交功能的一种体现。同时,高档白酒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有力象征:在这次武汉市场的调查当中,各个年龄段持肯定态度的比例均高于持否定态度的比例,特别是在45岁至55岁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持肯定态度的比例明显增高,他们更倾向于认为高端白酒正是档次和身份的有力体现。此外,高收入人群也更倾向于认为高端白酒正是档次和身份的有力体现。因此,“舍得”在品牌成长期率先亮出的“标价营销策略”,正为“舍得”的成功打响了第一炮。当时,“舍得”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让大多数消费者都知道有一个价格超贵的高端白酒品牌叫做“舍得”,在“舍得”的所有包装和产品上均标注着“酒店建议零售价:980元”,这大大让消费者感到了吃惊:“中国还有一个我以前不知道的高价白酒品牌”,从而使得了消费者对“舍得”的注意从无意上升到了有意,并提升了“舍得”的关注率和记忆率。“舍得”的“标价营销策略”让消费者迅速记住了“舍得”这个品牌名字,并明确了“舍得”是和“茅台”和“五粮液”同一个档次的高端白酒品牌,使得消费者敢于买来“请客”或者“送礼”。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舍得”的市场得到了强力的启动,这小小的“980元”标价竞然让“舍得”在品牌成长期就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奇效。其实,这就是高端烟酒的“面子消费”在起作用。

  面子消费

  钱财事小,面子事大。在消费者行为的众多影响因素当中,包括着群体影响和个体影响。其中,在中国群体影响形成的从众心理和羊群效应,更是成为了制约消费者行为的强大社会规范。中国人往往在消费中更重视于别人的看法和意见,更关注于个人消费的社会群体效应。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也不论是富或者是穷;更不论是在城市或者是在农村,都要追求有脸有面,好面子,将送礼、维系体面和关系等视为基本需要,将争脸、给面子和礼尚往来列入基本行为规范,从而形成了中国人社会中恒久而普遍的“面子消费”行为,而这种消费行为更是淋漓尽致地休现在了传统高端烟酒消费上,“面子消费”甚至成为了高端烟酒消费的一大动机,也是驱动消费的一大动因,并造就了中国这个特殊的消费市场。

  喝茅台,有面子

  穿名牌,有面子;喝茅台,有面子;开靓车,有面子;抽好烟,有面子。不论是在城市或者是在农村,为了有面子一掷千金,为了有面子送大礼等现象屡见不鲜。

  贵州“茅台”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几十年以来,一直雄居着国内高端白酒市场的价格霸主地位。自从进入市场之初,“茅台”就作为特供商品出现,价格一直都不低。以“53度茅台”为例,当同为传统高端白酒的“五粮液”和“剑南春”分别为16.9元和15.8元的时候,“茅台”单价已经达到了35元。此后“茅台”价格更是一路看涨,到2001年,“茅台”更是破天荒地想出按年论价的绝招。当时,茅台集团发布消息:自2001年1月1日零时之后出厂的所有“茅台”,都会在突出位置前所未有地标明出厂年份,以后每年把“茅台”价格上调10%。

  到2003年,“53度茅台”的单价已经达到了每瓶228元。后来,“茅台”更是一路顺风涨价。自从2007年1月“茅台”年份酒涨价之后,3月份,“茅台”再次将出厂价格上调约12%;2007年,“茅台”更是有过7次的提价。然而,即便这样,“茅台”还是长期生意火爆,提价也就有了非常好的市场基础。进入消费旺季后,“53度茅台”单价早已经涨到了728元。2007年,“茅台”的全年销售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比往年提高了许多。2008年,茅台集团实现了自1999年以来连续第10年的跨越式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并提前完成了原定2010年完成的“百亿集团”目标。

  如今,“茅台”已经出口至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1000多万美元,成为了中国出口量最大、所及国家最多、吨酒创汇率最高的传统高端白酒品牌之一。而在“茅台”畅销数十年的背后,除了白酒越沉越香之外,更在于“茅台”的高价营销策略,价格越高,消费者买得越有面子,不论是“请客”或者“送礼”,如果没有“茅台”在撑着,面子上实在是不好过,消费者就认准“茅台”的这个高价。因此,中国人的“面子消费”甚至成为了消费者认准及购买“茅台”这个高端白酒品牌的一大动机,也成为了“茅台”能够成就今日辉煌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

  正如业内人士所分析的,中国消费者购买高端白酒,大多数就是“面子消费”,大多数消费者体验的不是自我的生活方式,而是为了“办事”、“升迁”、“讨好”等等,体验的是别人的生活方式,“欢乐”着别人的欢乐,“成功”着别人的成功。

  抽中华,有面子

  同样,朋友或者熟人之间见面,顺便递上一根“中华”香烟,既是客气,也可以借此机会拉近彼此之间的感情,更让双方都觉得有面子。

  而“中华”香烟自从诞生之日起,其神秘的尊贵形象就备受人们的关注,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华”就一直作为特供烟专供外使领馆和来华外宾享用。“中华”是中国政府用于招待中外宾客的指定卷烟牌号,外交部每年都会向上海卷烟厂定购一批“中华”香烟,用于国内接待并分发到中国驻外使馆招待来宾。其中,“中华”特制听装香烟还曾作为礼品被赠送给东欧国家领导人,每年一千听。还有,“中华”香烟于1954年开始出口,并受到了海外华侨和华人们的特别喜爱,最早的客户则是香港德信行和澳门信中行,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上海卷烟厂的“中华”香烟在当时更是供不应求。

  此外,“中华”香烟长期作为特供商品进入外轮供应公司、友谊商店以及华侨商店。由于“中华”香烟生产数量极为有限,市场上很难买得到,外宾、华侨与海员在国内购买“中华”香烟需要用外币到外轮、友谊或华侨商店购买,所以,“中华”也被称为特供烟。而这些都给“中华”香烟蒙上了一层既神秘又尊贵的面纱。

  因此,“中华”香烟也就具备了“政治烟”和“外交烟”的双重功能,而这种双重功能,无疑加深了“中华”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身份和地位象征的重大分量。

  据《销售与市场》旗下“烟草专刊”2009年1月份刊登的“中国卷烟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中华”香烟确实是当之无愧的礼品烟的首选品牌,36.9%的消费者在送礼品烟时选择了“中华”香烟,其中,烟民和非烟民的比例分别达到了39%和34.1%。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备了“政治烟”和“外交烟”的双重特殊功能,使得了“中华”香烟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就是身份和地位的有力象征。因此,送“中华”香烟更是足以表示对对方尊贵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认可。同时,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中华”一直都是高端香烟中当仁不让的第一品牌。

  2008年,“中华”品牌商业销量达到了47.7万箱,同比上个年度的37.55万箱增长了27.03%,商业销售额达到了488.1亿元,同比上个年度的318.42亿元增长了53.29%。其中,产品批发均价更是由上个年度的380元/条上升到425元/条。如今,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红色的“中华”早已不仅仅是一包香烟那么简单,它代表的更多的是一种身份,一种地位,一种荣耀,一种卓尔不群的尊贵气质。

  总之,不论是“茅台”,还是“中华”,又或是其它高端烟酒品牌,它们之所以能够持续畅销,并受到消费者的特别青睐,“面子消费”无疑在当中起到了重大驱动作用。钱财事小,面子事大。而“面子消费”更是成为了消费者购买高端烟酒品牌的一大动机,也是驱动消费的一大动因,并成就了高端烟酒能够持续繁荣的景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