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场占有率的几点思考

2009-04-05来源:福建长泰烟草作者:陈育南

  品牌,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商品的商标。从其外延看,有知名品牌、著名品牌、驰名品牌等;从其内涵看,有新注册品牌、整合品牌、老字号等。联系烟草实际,国产“三十六种名优卷烟”多为老字号且著名品牌。前几年的品牌整合,已将过去的一万多个品牌整合成一百多个品牌,突出了品牌的集大成性,为品牌做大做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广告轰炸的现实中,有人会关注名优品牌,有人则热衷自身习惯,有人喜欢尝鲜,有人固守旧习,尤其受卷烟发展及卷烟本身的魅力,许多行为值得探讨。

  一是老字号品牌。80前的人都会记得“中华”“红梅”“阿诗玛”“大重九”“良友”等一些风靡全国的知名品牌,时过境迁,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华”已然成为身份的象征和馈赠的佳品,“红梅”仍然独傲枝头,而“大重九”“良友”等品牌则从人们身边销声匿迹。二三十年的变更我们无法得知品牌消失的具体原因,但“中华”“红梅”等品牌的做大做强则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和其自身的生命力。对这类卷烟只有维护的需要。

  二是异军突起的品牌,比如“红金龙”“黄鹤楼”“粤产双喜”“黄果树”“哈德门”等,对生产企业来讲急于扩大市场,对于商业企业则是替代品牌的绝佳选择。对这类卷烟不但要培育而且要维护,与生产企业一同做大做强,实现双赢。

  三是待开发的品牌,比如“南京”“大红鹰”“利群”“小熊猫”“红河”“云烟”“兰州”“中南海”等,这类卷烟也算知名品牌,而且许多商业企业很早就开始经营,但经营效果不明显,系列不丰富,同档次竞争力较低。对这类卷烟应维护原有的基础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培育力度,扩大市场份额。

  同样是名优卷烟,但市场反应不一,与卷烟本身的质量和烟草发展的历史息息相关,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历史遗留的地方保护主义。烟草组建以来自世纪初,各省为保护自己的品牌实现“半闭关政策”,主营省产品牌卷烟,一方面保护了自己的品牌,一方面给自己品牌走向全国设置了障碍。到目前为止,区域不同主要消费的品牌仍有所区别,就如笔者所在地仍以本省卷烟消费为主。

  二是生产企业发展不均衡。上世纪九十年代,玉溪卷烟厂以其烟草的优质,通过品牌推广,造就了一批举国知名的品牌,比如“阿诗玛”“红塔山”“恭贺新禧”等。上海集团更是以“熊猫”“中华”“红双喜”等主打品牌,打下了卷烟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其他很多品牌则是在九十年代末世纪初才迎头赶上,错失了先机。

  三是品牌冗杂、系列单薄。品牌整合之前,一个生产企业要不主打高档产品,要不各个档次都有自己许多的品牌,给商业企业难以抉择和消费者眼花缭乱的感觉,造成了许多品牌经营了数年仍不见效果的局面。

  四是受消费习惯的影响。就好像湖南、江西、四川你不让吃辣还不如叫他不活一样,许多地区由于纬度、地理等因素影响,对卷烟消费的需求和要求都不一样。就笔者所知的黄河流域一带的卷烟多以“旱烟”味(权且这么称呼)为主,相对南方的吸食“醇香淡雅”的格格不入,比如之前的“北京”、“哈德门”,现在的“兰州”“红旗渠”就不是南方人所喜欢的。反之亦然。

  了解了品牌的相关情况,我们可以从中得出我们想要得到的一些启示。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品牌投放。消费群体的差异造就了从二元一包起到数百元一包的不同消费群体,而二元一包到二十元一包又占据了本地市场的半壁江山,因此,在品牌投放时,二十元一包以上的卷烟投放应有的放矢,求精而不能求多,二元一包到二十元一包的卷烟在投放量并不稳定的情况下应增加品牌量。

  二是品牌的选择。云贵高原多优烟,后起品牌多优质,意思是说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烟叶质量本来就比较好,生产出来的卷烟也比较优质,另外像广东的“粤产双喜”“好日子”等品牌由于后起急需扩大市场,其生产的卷烟质量更胜一筹。类似卷烟在投放时应多考虑。

  三是开展积极的宣传攻势。消费心理是决定消费结果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在日常品牌推介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因体裁衣、有的放矢,除了在介绍卷烟的品性、特征外,还要给消费者一种“这种烟不输同档次的XX卷烟”或“比同档次的XX卷烟还好抽”的心理,(当然不能欺骗消费者说比其高端的还好,这样不但是误导消费者,而且是一种欺诈行为),通过现场试抽,讲解该卷烟特别之处,并与同档次的卷烟对比,最后通过一传十、十传百的群众效应,做大广告效果。

  四是保持替代品牌的货源稳定性,切忌朝三暮四。笔者这几年也碰到过零售户反应某种品牌卷烟消费者反映很好,销量也不错,但投放不到一个月就停货了的情况,以致造成某些品牌市场刚开拓而且效果不错,只因为货源无法持续供应,时间一过,市场开拓效果又消失了,又得重新开始。

  五是要坚持品牌培育、维护的连续性和长期性。由于营销工作的繁杂性,常常容易产生一段时间培育维护某些品牌,而忽视其他品牌,无法实现培育维护的持续性,也容易应为货源原因就放弃对该品牌的维护,无法实现维护的长期性,以致该品牌重新投放市场效果不甚了了。

  综上所述,要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首先要整合品牌或者整合档次,其次考虑品牌与品质之间的结合性,第三要保持货源投放、品牌培育维护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切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第四要提升营销策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营销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营销效果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