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以总目标统领各项工作不动摇,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经济社会保持稳步健康发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34.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6%,三次产业结构为0.9:38.7:6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亿元,下降21.9%;第二产业增加值245.6亿元,下降3.7%;第三产业增加值383.4亿元,增长13.9%。
二、农业
2021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7亿元,比上年下降12.4%。其中:农业产值10.1亿元,增长3.1%;牧业产值0.9亿元,下降10%;林业产值0.5亿元,下降1.9%;其他产值1.2亿元。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2万亩,下降8.9%,其中:粮食0.3万亩,下降42.9%。全年各类农作物产量16.5万吨,下降10.3%,其中:粮食0.2万吨,下降48.9%;玉米0.2万吨,下降53.5%;蔬菜产量15.9万吨,下降8.7%;瓜果产量0.19万吨,下降16.7%。
全年畜牧业存栏头数4.3万头(只),其中:牛存栏数1.2万头,羊存栏数3.1万只,猪存栏数0.2万头。农村用电量2129万千瓦时,增长1.1%;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0.3万吨,下降58.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56.9亿元,下降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1.8亿元,较上年增长12.5%,工业增加值120.5亿元,下降3.5%。按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产值110.8亿元,增长14.5%;重工业产值691亿元,增长12.2%。按企业规模划分,大中型企业产值602亿元,增长8.7%;小微企业产值199.3亿元,增长26%。产值亿元以上企业58家,实现产值777.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7%。
装备制造业企业2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42.4亿元,同比下降14.5%,占全区总产值比重的31%;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13.6亿元,同比下降8.4%,占全区产值比重的27%;高新技术工业企业2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23.5亿元,同比增长16.2%,占全区产值比重的72%。
在支柱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完成工业产值332.6亿元,增长39.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产值207.9亿元,下降3.9%;烟草制品业实现产值48.1亿元,增长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产值34.6亿元,下降44.8%;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25.9亿元,下降10%。金属制品业实现产值20.2亿元,增长13.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实现产值17.5亿元,增长16.6%。
从主要产品看,钢材693.6万吨,增长3.7%;风力发电机组482.5万千瓦,下降22.8%;商品混凝土422.8万立方米,增长9.9%;卷烟179.4亿支,增长2.9%;黄金8.3吨,下降20.8%;汽车1.5万辆,增长0.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101.8%。实现营业收入988.5亿元,下降12.2%;利润总额26.7亿元,下降39.9%;利税总额69.4亿元,下降15.8%;亏损企业亏损额4.9亿元,增长14%。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8.7亿元,下降4.6%。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89.6亿元,增长7%。建筑房屋施工面积765万平方米,增长6%;竣工面积77万平方米,下降34%。
四、服务业
地区生产总值中,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6.6亿元,增长1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6.8亿元,增长1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7亿元,增长12.5%;金融业增加值46.2亿元,增长1.6%;房地产业增加值91.3亿元,增长36.9%;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31.8亿元,增长7.8%。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08.8亿元,增长8.9%;利润总额34.4亿元,增长80%。
2021年末,全区拥有出租汽车、公交汽车7024辆。其中:出租汽车5749辆,城市公交车辆1275辆。公交营运线路条数60条,运营线路总长度1064.8公里,线网长度454.5公里;2021年全年新开、优化公交线路11条。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2亿元,增长13.1%。按行业划分,批发和零售业贸易额3582.9亿元,增长39.5%;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3.7亿元,增长12.4%。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中,石油及制品业实现销售额1031.9亿元,同比增长34.1%;金属及金属矿752.9亿元,同比增长50.4%;化工产品类562.7亿元,同比增长26.7%;煤炭及制品业实现销售额240.8亿元,同比下降9.2%;棉、麻类166.9亿元,同比增长90.6%;机械设备及电子产品类65.1亿元,下降5.5%;纺织、针织品及原料类58.2亿元,增长1.9倍。
六、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下降3.3%。其中第二产业投资下降9.4%,均为工业投资;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
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下降7.7%;民生投资下降8.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3%。
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8%,商品房销售面积160.6万平方米,增长40.3%;商品房销售额127.4亿元,增长30.4%。
七、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40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出口额177.8亿元,增长12%;进口额62.2亿元,增长11.5%。
全年招商引资项目18项,投资总额241.5亿元,增长27.4%,其中工业项目10个,投资额178.6亿元,增长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53万美元,下降18.8%。
八、财政与税收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3.9亿元,同比下降8.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3亿元,下降11.4%;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4.6亿元,增长63.3%。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54.6亿元,增长1.1倍;非税收入14.7亿元,增长73.9%。分税种看,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增长1.1倍、86.3%、61.2%、1.1倍。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90.7亿元,同比下降24.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8亿元,下降47%;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3.9亿元,增长67.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84%;教育支出和科学技术支出分别增长76%、8.5倍;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2.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区内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学前机构62所,其中:普通普通高中4所,初中6所,小学10所,幼儿园4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职教职工3455人,增长4.22%,其中:专任教师2531人,增长1.08%。
各级各类中小学生、幼儿园在校(园)生4.6万人,增长12.2%;其中:普通高中全年招生1081人,在校生3751人,毕业生1151人;初中全年招生2808人,在校生7952人,毕业生2058人;小学全年招生5051人,在校生22466人,毕业生2253人;幼儿园全年招生4304人,在园幼儿11529人,毕业幼儿3267人;特殊教育学校全年招生94人,在校生307人,毕业生79人。
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升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升学率94.45%。
全年投入教育经费5.3亿元,较上年下降26%,其中:落实各类城乡义务教育保障资金2030.83万元,免除各类教育费用536万元,惠及近4.56万名学生;发放普惠性、公益性民办幼儿园奖金补资金1485.3万元;发放家庭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等各类资助215.51万元,受惠学生4165千人(次),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4.15%;新(改)建中小学校3所,幼儿园1所。
全年组织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32项。累计建立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42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7家;科研机构总数超过74家,形成全产业科研机构覆盖。拥有各类科技孵化器7家,其中国家级5家;众创空间14家,其中国家级7家。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41家。
全年专利专利授权总量1735件,比上年增长19%;其中:发明专利865件。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年末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拥有市级特色文化街区3条,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全年投入文化体育活动经费5余万元,创排各类文艺作品2部,开展文艺演出283余场,戏曲进乡等活动1场,惠及群众2万人次。
文体设施不断完善,累计建成14个基层街道文化站、85个社区(村)文化室,健身路径573套。
拥有体育场馆1个,体育场地总面积0.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3平方米。三大球类场地2块,其中篮球场地1块、排球场地1块。社区有健身步道2个,总长度23.8公里。县级全民健身中心1个,85个社区(村)完成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年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4项次,参与人次达0.2万余人,“活力经开·悦动绿谷”健康跑成功举办,绿色健身圈引领运动风潮。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21个,其中:三级综合医院1个,二级综合医院2个,二级专科医院1个,一级综合医院1个,门诊(所)6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1家,村卫生室7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全年总诊疗72.3万人(次)。卫生机构床位数1000张,卫生技术人员241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26人,注册护士845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提升,全民健康体检得到落实,困难群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100%,居民基础医疗需求获得保障,疾病预防控制机制日趋健全。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42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78元,增长9%。
就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年新城镇人员就业1.85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858人,帮扶困难群体就业600人,转移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365人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100%。完成各类职业培训4万人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2人,落实创业担保贷款79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4.5%。
全年为589户788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及救助金854万元。发放各类抚恤及补助金391.67万元,发放节假日慰问金53.45万元。发放伤残抚恤金和生活补助金人数192人,发放抚恤金金额329.72万元,生活补助金79.2万元;发放大学生入伍奖励金107人,金额37.3万元;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95人,金额123.5万元;发放义务兵高原服役补贴6人,金额28.6万元。
十二、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完成道路建设31.33公里,其中国际陆港区新市政道路0.82公里,完成国际纺织品商贸中心区域完成新建桥梁2.9公里,新建市政道路0.67公里;完成开发区一期、二期市政道路建设3.73公里;完成丰田村、百园社区、河南庄片区、东山坡片区等棚户区改造市政道路建设19.9公里;完成两河片区与白鸟湖新区隧道桥梁联通工程约3.3公里隧道桥梁全线主体贯通。完成新建地下管廊及廊道20.4公里,其中国际陆港区新建地下管廊2.55公里,开发区二期完成新建地下管廊0.55公里,新建电力廊道1.7公里,两河片区新建电力廊道9.5公里,头屯河工业园三期新建电力廊道6.1公里。对7个小区1502户完成提升改造,打通4条“丁字路、断头路和节点改造”道路;申报绿色建筑居住面积90.71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公建面积56.80万平方米。
累计建成区绿地面积达53064亩,全年新增绿地面积505 亩,其中:公共绿地158亩,庭院绿地216亩,防护绿地118亩,道路绿地13亩。“树上山”改造提升500亩,“地变绿”新增505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0%,建成区绿地率39.97%。种植乔木1.25万余株,乔灌木49.69万株,新增小游园、街旁绿地5处,公共绿地养护面积26190亩,全年实施园林绿化工程建设项目21项。
全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 55.701吨,二氧化硫(SO2)排放量3341.115吨,氮氧化物(NOx)排放量8634.706吨。全区排污申报核定户数39家,有25家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废水年排放总量 214.88 万吨,固废年产生总量386.96万吨。区域污染天数明显减少,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 282天,优良率达77%,环境空气质量不断优化。
全年办理建设项目审批34件、预审10件,办理环评登记表备案91件,夜间施工许可1516件(其中线上办理617件)。开展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回头看”工作,督察期间共下发调查问卷70份,开展夜查15次,与企业负责人谈话10余次,召开工作例会17次,共办理自治区督察组转办群众投诉13件,办理12369信访平台转办案件50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复验工作进一步推进,《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自查报告》编制完成。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死亡13人,其中,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2人,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6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为统计年报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GDP)、总产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局,其他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其中:招商引资数据来源于区招商服务局;财政数据来源于区财政局;进出口数据来源于商务局;教育数据来源于区教育局;科技数据来源于区科学技术局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文化体育数据来源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卫生医疗数据来源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就业与社会保障数据来源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最低生活保障及社会福利数据来源于区民政局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城市建设相关数据来源于区建设局;林业数据来源于区林业园林管理局;安全生产数据来源于区应急管理局;公交车、出租车数据来源于相关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环境保护数据来源于区生态环境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