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着力做好稳增长、防风险、保稳定、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受住了超预期的冲击和挑战。全年经济运行总体保持恢复态势,市场主体企稳向好,“六园”建设持续深化,消费活力更大激发,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8102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659万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65495万元,同比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238948万元,同比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5:16.9:61.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761元。
全市年末户籍人口104556人。其中,男性53724人,女性50832人。按民族分,汉族27822人,占总人口的26.6%;黎族69759人,占总人口的66.7%;苗族5952人,占总人口的5.7%;壮族378人,占总人口的0.4%;回族128人,占总人口的0.1%;其他民族517人,占总人口的0.5%。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1.12万人。其中,0-14岁人口1.89万人,占比17.00%;15-64岁人口8.07万人,占比72.57%;65岁及以上人口1.16万人,占比10.43%。出生率为7.17‰,死亡率为6.90‰,自然增长率为0.27‰。年末城镇化率为60.43%。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47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18%,比上年末提高0.19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61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172人,城镇就业困难再就业人员225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6%。分类别看,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5.0%,居八大类之首;其次是食品烟酒上涨2.5%。各行业消费价格情况详见表1。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3930万元,同比增长3.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8822万元,同比增长3.2%。从内部行业看,种植业产值102326万元,同比增长16.1%。粮食产量13181.6吨,同比增长0.7%;蔬菜产量66645.8吨,同比增长14.3%;茶叶产量319.1吨,同比增长44.6%;槟榔产量7946.7吨,同比增长14.5%。林业产值14767万元,同比下降13.9%。橡胶收获面积16.4万亩,同比下降8.9%,产量9097.6吨,同比下降8.3%。牧业产值17824万元,同比下降17.9%。禽类出栏66.3万只,同比下降7.0%,年末存栏22.2万只,同比下降0.4%;生猪出栏2.7万头,同比增长11.9%,年末存栏2.5万头,同比下降19.3%。渔业产值3264万元,同比增长2.7%。水产品总产量2318吨,同比增长1.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41万元,同比增长7.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20613万元,同比下降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4.6%。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不含电网)26687万元,同比下降10.8%。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产值同比下降8.1%;水利发电业产值同比增长13.7%;水泥制造业产值同比下降77.4%;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同比下降1.6%;水泥制品制造业产值同比下降0.8%。
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44883万元,同比增长5.9%。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单位2个。2022年全市资质内建筑企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4.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3万平方米,与上年持平。
四、服务业
全年全市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238948万元,同比增长1.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7697万元,同比下降9.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222万元,同比下降5.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6023万元,同比下降7.9%;金融业增加值20184万元,同比增长4.1%;房地产业增加值28329万元,同比增长9.3%;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28222元,比上年增长4.1%。
全年全市货物周转量867万吨公里,同比下降15.3%;旅客周转量4190万人公里,同比下降44.4%;客运量53万人,同比下降42.8%;货运量17万吨,同比下降19.1%。
五、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119万元,同比下降7.2%。按城乡类型分,城镇零售额101272万元,同比下降7.2%,乡村零售额17847万元,同比下降7.3%。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97196万元,同比下降7.3%,餐饮收入21923万元,同比下降7.0%。
全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637万元,同比增长138.1%。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3%。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2.7%;非房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8.3%。分产业投资看(不含跨境投资),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13.5%,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0.4%,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5%。分投资主体看,政府投资同比增长58.3%;社会投资同比下降11.5%。
房地产项目房屋施工面积1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4%。商品房销售面积4.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4.6%。商品房销售额40151万元,同比增长135.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898万元,同口径下降5.7%。其中,税收收入9469万元,同口径下降13.2%,非税收收入11429万元,同比增长2.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9356万元,同比增长6.0%。
年末全市辖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9.05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住户存款68.03亿元,增长13.5%;非金融企业存款11.80亿元,同比下降7.4%。各项贷款余额67.36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住户贷款17.72亿元,同比增长11.2%;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49.64亿元,增长15.7%。
全市原保险保费收入11369.21万元,同比增长13.0%。其中,财产保险收入6180.44万元,同比增长48.5%;寿险收入4187.32万元,同比下降12.2%;意外险收入325.28万元,同比下降21.4%;健康险收入676.17万元,同比下降6.1%。
八、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88元,同比增长2.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71元,同比增长0.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93元,同比增长8.1%。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9.8平方米,同比下降0.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9平方米,同比增长3.6 %。
年末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86人,同比下降30.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31人,同比下降21.8%;农村五保户供养对象218人,同比增长42.5%;全年实施医疗救助9300人次,同比增长1.8%。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7393人。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564人。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457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3354人。参加工伤保险16126人。
全年抚恤、补助各类优抚人员资金222.6万元。发放产业奖励金额635.8万元。冬季瓜菜补贴1086.6万元。投入乡村振兴资金20524万元。全市防止返贫监测对象6273户23170人。
全年全市农村危房改造10户,改造面积789.4平方米;竣工10户,竣工面积789.4平方米,竣工率100%。通过存量商品住房转安居房的方式筹集保障性住房342套,占年度计划100.3%。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22年我市获批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成为海南省唯一的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发放科技创新创业比赛获奖奖励、2021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奖励共50.4万元,落实发放雪茄产业奖励补助40.07万元。推荐3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家通过认定,2家成功入库省级高企培育库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家。推荐13家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通过认定,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3家,同比增长62.5%。面向全国公开遴选39名优秀科技人才,实现人才要素向农村农业的逆向流动。
市辖区内省属大中专学校全年招生人数10409人,毕业生6307人,在校生27531人。市辖区内省属中学全年共招生1646人,毕业1561人,在校4663人。全市各级各类市属学校73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完全中学1所,完全小学10所,教学点3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19所。学生方面,全市秋季小学在校生8046人,秋季初中在校生3443人,秋季高中在校生1053人。教师方面,小学专任教师数753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757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0%。高招全市高考报考人数1297人。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8%。全年深入全市建档立卡脱贫村、部队军区等开展文化惠民演出51场次,受益人数达5000人次。以脱贫户和农村妇女为主要对象,举办线上线下培训班36期,培训人数超1000人次。
2022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总数139.81万人次,同比下降17.4%。其中,接待过夜游客人数72.38万人次,同比下降16.2%;接待一日游游客67.43万人次,同比下降18.7%。
实现旅游总收入10.66亿元,同比下降10.5%。旅游事业方面,五指山市水满乡获评2022年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五指山市毛纳村获评2022年全国乡村旅游点重点村、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五指山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23家。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378人,其中,执业医师372人,执业助理医师64人,注册护士662人,药剂人员58人,检验人员60人。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数1490张。个体诊所数26个,个人诊所卫生技术人员85人。村委会卫生室56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8人。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34869份,农村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61012份,建档率达92.7%。
成功举办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阿陀岭徒步赛,第二届“五指山大力神杯”青少年足球冬令营邀请赛,中国自由搏击超级联赛等比赛。在海南省第六届运动会比赛中,我市斩获群众赛事奖牌38块,竞技赛事奖牌6块。在全面健身方面,升级改造乡镇篮球场10个,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23件套。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全社会能耗8.8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5%。规模以上工业能耗0.8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7.8%。
全年全市造林绿化面积678.6亩。城市绿地面积541.8公顷,现有林地面积146万亩,森林覆盖率90.16%。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质优良比例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97.5%。空气质量优良比例100%。全年完成垃圾填埋量3.9万吨,无害化垃圾处理率100%。无公害防治率100%。
我市今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0宗,死亡0人,与2021年同期相比,事故宗数下降100%,死亡人数下降100%。全年全市组织安全生产执法检查25次,检查人员120人,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25家。全市发现隐患问题1520宗,已整改1376宗,整改率达90.53%,其中,危化品、邮政快递行业、危险废物、燃气安全生产的专项整治整改率、经营性自建房排查录入率及燃气报警器安装完成率均为100%。年末汽车拥有量4.6万辆,同比增长26.8%。全年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65678起,道路交通事故死亡5人(无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从2021年的1.37下降至1.07。
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五指山统计年鉴—2023》公布的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对三次产业进行划分。
3.本公报中部分指标合计数与分项数有出入主要是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均未作机械调整。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五指山支行,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保险业数据来自中国银保监会海南监管局,价格、居民收入数据来自海南调查总队,科学技术数据来自市科技与信息化局,森林数据来自市林业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文化、体育和旅游数据来自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救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抚恤补助数据来自退役军人事务局,公共卫生、绿化数据来自市政服务中心,社会救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社会保险数据来自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就业数据来自市就业服务中心,乡村振兴数据来自市农业农业局、市乡村振兴局,危房改造数据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保障性住房数据来自住房保障中心,空气质量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生活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市水务局,安全生产、交通事故数据来市应急管理局,汽车拥有量数据来自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