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24-01-13来源:台州市统计局

2022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台州“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重要嘱托20周年。这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台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锚定“三高三新”建设任务,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经济运行稳进提质,人民生活福祉持续增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一、综  合

经初步核算[1],202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040.72亿元[2],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0.06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2639.10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3071.56亿元,增长3.8%;三次产业结构为5.5:43.7:50.8。市区实现生产总值2138.90亿元,比上年增长2.6%。

经最终核实[3],2021年,台州市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5794.89亿元,比上年增长8.3%;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5.4∶44.1∶50.5。

二、农  业

全市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4.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其中,种植业产值191.08亿元,增长2.1%;林业产值6.64亿元,下降2.5%;牧业产值39.55亿元,增长16.9%;渔业产值329.58亿元,增长2.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69亿元,增长6.1%。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8.96千公顷(133.44万亩),比上年增长1.4%;粮食总产量56.67万吨,增长1.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14.57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2%。蔬菜产量238.91万吨,比上年增长3.1%;油料产量1.49万吨,增长11.1%;水果产量142.17万吨,下降2.4%。

全年完成造林更新面积609公顷。全市有森林面积603千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1.46%;有自然保护区(含小区)32个,面积134.15千公顷。

全年水产品产量145.68万吨,比上年增长0.3%,其中,海洋捕捞产量81.15万吨,增长0.5%;海水养殖产量55.01万吨,增长4.3%。

全市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8031家,其中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100家。共认证有机食品66个,绿色食品304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227个。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10家。

全市完成河道疏浚清淤118.5公里,其中,市区40.5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94平方公里,新增高标田范围内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44.5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238.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5386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538.71亿元,比上年增长0.3%。 

全市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29.16亿元,比上年增长2.6%;重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09.55亿元,下降0.9%。轻重工业比例为34.4:65.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在前五位的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汽车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232.46亿元、176.32亿元、160.46亿元、158.77亿元和139.5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1%、20.4%、-0.7%、5.4%和-1.6%。

全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001.59亿元,比上年增长0.3%;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79.42亿元,下降0.2%;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384.27亿元,增长11.2%;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89.48亿元,增长6.5%。

表1  2022年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2021年增长(%

啤酒

万千升

30.86

-4.7

罐头

万吨

9.59

-13.6

冷冻水产品

万吨

29.53

-8.0

电工仪器仪表

万台

294.21

50.4

家具

万件

4505.87

-13.7

服装

万件

104.20

15.8

皮革鞋靴

万双

20824.40

4.4

化学药品原药

万吨

8.06

20.9

塑料制品

万吨

232.48

-6.2

白银(银锭)

千克

19524.30

62.6

铜材

万吨

15.77

-1.0

金属切削机床

万台

7.70

-6.5

交流电动机

万千瓦

2239.60

0.1

万台

4757.47

-18.5

水泥

万吨

432.13

-4.3

电动自行车

万辆

442.51

57.5

汽车

万辆

20.05

-14.3

摩托车整车

万辆

112.44

13.4

民用钢质船舶

万载重吨

117.34

23.1

变压器

万千伏安

2808.92

17.7

家用冷柜

万台

104.68

-10.5

家用电冰箱

万台

69.82

-13.4

日用塑料制品

万吨

55.89

-7.6

眼镜成镜

万副

16713.03

-3.1

模具

万套

6.39

7.6

阀门

万吨

26.81

-6.4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7.42%;新产品产值2532.38亿元,比上年增长5.3%;新产品产值率为37.31%,比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68.58亿元,比上年下降11.8%,其中,利润总额399.52亿元,下降13.8%。

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01.98亿元,比上年增长3.7%。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在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375.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841.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4550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544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6.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性投资比上年增长22.3%,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9.7%;公共服务投资增长5.8%;民间投资与去年持平。

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市域铁路S1线、杭绍台高速等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杭台高铁温岭至玉环段、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甬台温高速公路(G15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临海青岭至温岭大溪岭段、甬台温高速公路(G15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三门麻岙岭至临海青岭段、台州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1%。房屋施工面积4835.3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2%;房屋竣工面积534.70万平方米,增长2.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65.4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89.21万平方米,下降21.5%。

五、交通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132.09亿元,比上年下降0.8%。

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260.1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6.3亿人公里;完成水运货物周转量1774.2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1659.5万人公里。台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240.82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1082.33万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7.36万标箱。民航完成旅客吞吐量92.7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275吨。

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达210.46万辆,比上年增加11.54万辆;其中,私人汽车191.87万辆,比上年增加10.42万辆。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027.19亿元;邮电业务收入106.88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收入93.62亿元,邮政业务收入13.25亿元。年末国际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09.96万户,比上年增加26.73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842.00万户,比上年增加56.1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为955.11万户,城乡固定电话用户为103.02万户。

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13.98亿件,同比增长5.7%;业务收入完成73.27亿元,同比增长1.73%。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5.98亿元,比上年增长3.2%。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2248.68亿元,增长3.6%;餐饮收入337.30亿元,增长0.8%。按经营地分,城镇零售额2089.42亿元,增长3.6%;乡村零售额496.55亿元,增长1.5%。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6%,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6%;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0%。

全年新设市场主体14.41万家,其中,新设企业3.67万家,新设个体工商户10.71万家。年末在册市场主体82.18万家,其中,企业25.44万家,个体工商户55.75万家。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04家,成交额1281亿元,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131家。全年网络零售额1349.3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全市已创设淘宝镇52个,淘宝村421个,电商产业园30个,活跃网络零售网店3.2万家。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6%,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2.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3%。

表2  2022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6

一、食品烟酒

1.3

    食品

0.8

    其中:粮  

0.9

            

1.3

          畜肉类

-2.1

          水产品

-1.3

    烟酒

1.8

二、衣着

2.5

三、居住

-0.4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3.0

五、交通和通信

4.8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1.7

七、医疗保健

0.1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1.7

 

台州府城创成国家5A级景区,全市共有5A级旅游区3个,5A级景区总量并列全省第1;全市共有4A级旅游区17个,3A级旅游区75个,2A级旅游区13个;共有星级饭店32家,客房6000间,床位9324张;旅行社181家,其中,星级品质旅行社68家。方特·狂野大陆主题乐园开园。台州连续5年上榜“中国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榜单。

七、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77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出口总额2526.69亿元,增长15.0%;进口总额245.15亿元,增长20.9%。外贸企业出口708.10亿元,比上年增长36.9%;三资企业出口271.07亿元,增长90.8%;生产企业出口1547.53亿元,增长0.6%。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209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加工贸易出口254.16亿元,增长47.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62.83亿元,增长22.3%;机电产品出口1328.13亿元,增长9.7%。对美国出口411.87亿元,增长3.1%;对欧盟出口552.39亿元,增长12.5%;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900亿元,增长23.1%。有进出口实绩企业7956家,其中有出口实绩企业7557家。全市进出口国家和地区为227个,其中出口国家和地区为223个。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7个,比上年下降17.3%。合同利用外资3.66亿美元,下降50.7%;实际利用外资2.41亿美元,下降50.0%。

全年新批境外投资企业36家,中方投资额2.37亿美元。全市累计境外投资项目785个,中方累计投资额44.18亿美元。

全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0.1亿元,其中出口额11.7亿元,前三大出口领域分别为运输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和旅游服务。服务外包离岸合同执行额1642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6%。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总收入726.54亿元,比上年下降5.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40.75亿元,下降3.2%。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937.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7%;当年新增存款1887.83亿元。年末本外币住户存款余额7878.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2%;当年新增存款1157.31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764.7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0%;当年新增贷款2094.8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比率为98.76%,不良贷款率为0.42%。

全年新增上市公司7家,年末已有上市公司71家,累计资本市场融资总额达到1655.28亿元。当年挂牌新三板企业数7家。年末有小额贷款公司26家,注册资本金总额29.96亿元,全年发放贷款40.25亿元。

年末有证券分公司、营业部116家,全年股票交易额2.88万亿元,比上年下降17.5%。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总收入239.59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7.13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32.46亿元。各类赔款、给付支出91.31亿元,其中,财产险支出69.30亿元,人身险支出22.00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围绕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目标,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全年科创走廊范围内落地83个创业人才项目,全市新引入台州光电创新中心、航天环保工程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载体18家,新认定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新认定省级国际合作载体1家。深入开展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和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计划。全年共获省科学技术奖励19项,入选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24项。加大机制创新力度,开展推进科技成果转移支付体系应用试点建设,仙居县科技特派团工作列入3家省试点之一。浙江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台州)成为全省10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台州在省级第一层次的科创“塔尖重器”实现“零的突破”。

全市共有省级企业研究院17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566家;新增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441家,累计1891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29家,累计6836家。共有市级以上众创空间103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36家。

全年专利授权36556件,其中发明2941件。实现技术交易额223.46亿元。

构建完善五级政府质量奖创奖培育体系,6个工业强镇设立镇级政府质量奖。深化“千企创牌”行动,8家企业品牌上榜“2022中国品牌价值榜”。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全市新制定“浙江制造”标准44项,新增“品字标”企业76家,累计306家。年末全市共有532家单位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年末有各类检验机构183家,其中国家级检测中心3家(其中1家待验收),省级质检中心12家。全市被行政认定的驰名商标累计达到59件。

启动教育提质三年行动,引进好教师22人、名校长5人,签约引进华师大等名校合作办学4所;三梅中学等100个项目开工建设,永宁中学等95个项目完工,全面实现“中小学空调进教室”。学前教育补短提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69%,二级以上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73.17%。学校品质推进发展,创成53所省现代化学校,建立31个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认定首批50所乡村名校。职业教育国家试点取得成效,职技融通改革得到国家层面认可。高等教育提质升级,台州学院首次招收研究生,新增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ESI全球前1%学科1个。高职院校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督导评估中实现整体向前进位,台职院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台州开放大学揭牌成立,成为全省第一个更名成立的地市级开放大学。高校毕业生留台率达41.64%,创历史新高。

全市有幼儿园985所,在园幼儿19.11万人;普通小学343所,在校生42.01万人;初中195所,在校生20.50万人。高中80所,在校生10.8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5所(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7.41万人;高中段在校生18.28万人,初升高比例99.47%。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834人。全日制普通高校招生14607人,在校生44744人,成人高校在校学生33917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台州大剧院、温岭市文化中心等地标性文化设施建设顺利推进,黄岩图书馆新馆、玉环图书馆新馆、路桥博物馆新馆先后建成开馆。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成功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台州1号公路”入选省交通和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名单。全市共有2936个行政村建有农村文化礼堂,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应建村全覆盖。全市共有和合书吧138家。

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医疗卫生体系日趋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向基层不断倾斜。年末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896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73家。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共有民营医院95家。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3674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2455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21483人,注册护士22653人。全年总诊疗7773.34万人次。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30.37/10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57‰,其中,婴儿死亡率1.69‰,户籍孕产妇死亡率3.67/10万。全年有50785人次参加无偿献血。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99%,卫生户厕普及率100%。

坚持科学精准高效的疫情防控策略,全面落实国务院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动态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提高疫情防控科学化精准化水平,打赢天台4.28等疫情遭遇战、阻击战,最大程度保障了群众就医用药,实现有序转段、平稳渡峰。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组织台州市代表团近1300名运动员参加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参赛项目及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成功承办2022年浙江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成功举办2022年台州市新年登高活动、新春网络全民健身大联欢、台州市第二十七个全民健身月、浙江省暨台州市全民健身日活动(玉环主会场)、第三届台州市农村文化礼堂运动会、台州市首届青少年智力运动会等活动共50多场,参与人数达3万人次。

全市运动员参加国际各项赛事共夺得金牌4枚、银牌2枚;共夺得全国、全省锦标赛金牌268枚、银牌221枚、铜牌234枚。

全市共建有市、县级体育社团276个。全年销售各类体育彩票18.41亿元。

十一、能耗、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预计比上年下降0.1%左右。[4]

全市省控以上32个断面中Ⅰ-Ⅲ水质断面占比93.8%,地表水满足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市本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98.02%,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台州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80,同比下降4.8%,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4;PM2.5平均浓度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7%;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天数有350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5.9%。

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58起,死亡48人,分别比上年平均下降37.6%和39.2%。

十二、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根据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6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万人。全市城镇化率为63.9%。

截止2022年11月30日,全市户籍总人口604.9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08.22万人,女性人口296.73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3.9:100。全年共出生3.28万人,死亡4.09万人,人口出生率为5.42‰,死亡率为6.76‰,人口自然增长率-1.34‰。市区户籍人口164.48万人。

全市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15万人;帮扶1.90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8%。

稳步推进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年末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机关事业)、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93.18万人、212.54万人、239.12万人、177.06万人和128.04万人。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163.55万人和366.90万人。

增强困难群众托底保障,年度门诊救助限额从400元提升到2万元,低保和低边困难群众住院救助比例分别提高到80%和70%,全年共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53亿元,医疗救助160.82万人次。困难群众大病保险支付比例85%,居全省第一。全市共资助困难群众参保9.24万人,资助参保资金5175.46万元。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43.29万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

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惠民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2022年“浙里惠民保·台州利民保”投保人数267.09万,累计受益12.28万人、54.7万人次,受益人群覆盖率4.61%;赔付金额2.41亿元,资金赔付率为90.2%。

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6.18万人,全年共投入低保资金5.94亿元。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37个,床位26125张,年末在院老人11503人。有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233家。全年发行各类福利彩票12.15亿元。

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040元,比上年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737元,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00元,增长6.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倍数为1.88。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330元,比上年增长5.8%。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44180和28958元,增长5.0%和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3%和6.2%。

年末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现有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52.0平方米和60.1平方米。城乡居民每百户家庭家用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

表3  2022年末台州市城乡居民每百户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单位

城镇常住居民

农村常住居民

洗衣机

104

94

电冰箱(柜)

109

107

空调

221

149

摩托车

9

14

家用汽车

73

55

彩色电视机

191

179

固定电话

22

16

移动电话

266

253

计算机

94

60

 

注:

[1] 公报中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最终核实数以《台州统计年鉴—2023》公布的数据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 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

[4] 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为初步核定数。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产品产量等数据来自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数据来自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专业合作社、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农业龙头企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等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河道疏浚清淤、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等数据来自市水利局;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等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民航运输数据来自浙江省台州机场管理有限公司;汽车拥有量、户籍人口等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快递业务量等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市场主体、商品交易市场交易额、驰名商标、“品字标”认证企业、专利数、检验机构等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管局;货物进出口、服务贸易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国外经济合作、网络零售额等数据来自市商务局;旅游等数据来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农村文化礼堂等数据来自市委宣传部;体育、体育彩票等数据来自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行台州市中心支行;不良贷款率、商业保险数据来自台州银保监分局;上市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证券交易额来自市金融办;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众创平台、科技交易额等数据来自市科技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环境监测等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各类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等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新增城镇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等数据来自市人力社保局;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低保、养老机构、福利彩票等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数据来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乡居民收支、住房面积、家庭耐用品拥有量、物价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台州调查队;其它数据来自市统计局。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