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23-06-13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聚焦“五大任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稳中求进、难中求成。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4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1242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9263亿元,比上年增长2.2%。三次产业比例为11.5:48.5:40.0。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9%、62.3%、25.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6474元,比上年增长4.2%。

全区年末常住人口2401.1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47.20万人,乡村人口753.9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8.60%,比上年末提高0.39个百分点。男性人口1224.74万人,女性人口1176.4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3.40万人,出生率为5.58‰;死亡人口18.80万人,死亡率为7.8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0.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8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分城乡看,城市上涨1.7%,农村上涨2.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2.0%,衣着类上涨0.3%,居住类上涨0.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2%,医疗保健类上涨0.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8%。从工业生产角度看,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8.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11.2%。

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9%。非煤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8.5%。新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3.6%,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3%。新动能继续壮大,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9.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91.6%,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7.5%。新能源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79.0%。

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分区域看,东部地区生产总值7076亿元,比上年增长3.3%,占盟市合计的比重为30.7%;中部地区生产总值13710亿元,增长5.0%,占盟市合计的比重为59.4%;西部地区生产总值2295亿元,增长2.4%,占盟市合计的比重为9.9%。

二、农牧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69.0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95.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98%。粮食产量3900.6万吨,比上年增长1.6%。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277.8万吨,比上年增长2.8%。其中,猪肉产量73.7万吨,增长9.3%;牛肉产量71.9万吨,增长4.6%;羊肉产量110.2万吨,下降3.0%;禽肉产量22.1万吨,增长7.6%。禽蛋产量62.6万吨,比上年增长1.7%。牛奶产量733.8万吨,比上年增长9.0%。年末生猪存栏597.1万头,比上年增长5.6%;牛存栏820.4万头,增长12.0%;羊存栏6124.1万只,下降0.2%;家禽存栏5496.8万只,增长1.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8.1%,股份制企业增长8.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6.8%,制造业增长1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5%。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8.0%,食品制造业增长9.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1.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9.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2.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4.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3%。

全年原煤产量121354.3万吨,比上年增长13.4%;发电量6619.2亿千瓦时,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中,焦炭产量4672.5万吨,增长0.3%;单晶硅产量41.2万吨,增长25.7%;钢材产量3041.9万吨,增长2.1%;原铝产量611.4万吨,增长2.9%;乳制品产量415.2万吨,增长12.6%。

年末全区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装机容量16811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9.1%。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0496万千瓦,增长6.8%;水电装机容量238万千瓦,与上年持平;风电装机容量4564万千瓦,增长14.3%;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478万千瓦,增长10.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1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实现利润4060.0亿元,增长18.3%;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4.4%。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6.6元,比上年下降1.0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76.6元,增加0.3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3%,比上年末下降2.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6%。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0%。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239家,比上年增加49家。有工作量的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04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0%;房屋竣工面积1096万平方米,下降17.0%;房屋建筑竣工率为15.6%。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876.9亿元,比上年下降4.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17.9亿元,增长3.5%;金融业增加值981.7亿元,增长5.3%;房地产业增加值830.3亿元,下降1.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3%,利润总额增长31.1%。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20.8亿吨,比上年下降1.9%。货物运输周转量5187.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0%。全年旅客运输总量4103.2万人,比上年下降43.6%。旅客运输周转量89.0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46.0%。

年末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712.3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0.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7%。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56.7万辆,增长5.7%。民用轿车保有量399.3万辆,增长4.7%。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385.5万辆,增长4.5%。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58.7亿元,比上年下降6.7%。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429.7万件,包裹业务10.1万件,快递业务量24213.5万件,快递业务收入48.3亿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93.8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年末全区移动电话用户总数3013.1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901.0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25.5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868.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1.9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2577.0万户,减少88.2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439809.9万GB,比上年增长8.6%。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71.4亿元,比上年下降1.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390.0亿元,下降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81.4亿元,下降1.3%。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4408.5亿元,下降0.1%;餐饮收入562.9亿元,下降12.8%。分区域看,东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0.2%,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2.5%,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2.1%。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4.2%,饮料类增长8.8%,烟酒类增长4.8%,日用品类增长16.3%,中西药品类增长12.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8.8%,汽车类下降8.8%。

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44.4亿元,比上年下降1.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9%,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8%。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7.6%。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分区域看,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12.7%,中部地区投资增长19.1%,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6.2%。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3.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4.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3%。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8%,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54.0%。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35.3%。按项目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13.6%,中央项目投资增长57.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78.3亿元,比上年下降20.7%。其中,住宅投资771.0亿元,下降20.6%;办公楼投资7.4亿元,下降6.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0.0亿元,下降26.1%。商品房销售面积1380.5万平方米,下降25.7%;商品房销售额868.0亿元,下降28.5%。

七、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5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出口总额630.3亿元,增长31.9%;进口总额893.3亿元,增长17.8%。从主要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额982.4亿元,增长21.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5%;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283.0亿元;加工贸易进出口额116.8亿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935.5亿元,比上年增长29.6%。

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4.5亿元,比上年增长58.6%,折5.4亿美元,增长70.6%。年末全区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3289家。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0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24.4亿元,比上年增长20.2%,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7.0%。其中,税收收入2134.4亿元,比上年增长27.7%,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7.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5.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2313.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0195.3亿元,增长17.8%;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6753.9亿元,增长17.7%;机关团体存款余额4021.4亿元,增长10.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6919.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8%。其中,住户贷款余额8344.4亿元,增长6.8%;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8572.0亿元,增长8.3%。

年末全区保险机构共有2934家,与上年持平。全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67.0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全年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240.1亿元,增长3.9%。全年人身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44.0亿元,累计赔付100.4亿元。全年农业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7.5亿元,累计赔付支出44.3亿元。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21元,比上年增长5.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95元,比上年增长4.3%。从主要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28090元,增长5.7%;经营净收入8911元,增长2.4%;财产净收入2607元,下降0.9%;转移净收入6687元,增长3.3%。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41元,比上年增长7.1%。从主要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3795元,增长5.3%;经营净收入10718元,增长7.4%;财产净收入500元,增长5.7%;转移净收入4628元,增长8.1%。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298元,比上年下降1.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667元,比上年下降1.9%。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444元,比上年下降1.6%。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1%。其中,城镇为27.0%,农村牧区为31.1%。 

年末全区城镇拥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71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站)2672个。各类社会福利院收养人数1.4万人。全年共有154.3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0.2亿元,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2.0亿元。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95.2万人,比上年增长8.8%。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98.7万人,增长0.9%。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69.9万人,比上年下降1.0%。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86.8万人,增长3.9%。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83.1万人,下降2.7%。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08.4万人,增长6.0%;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6.2万人,增长8.9%。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科技项目中,科技重大专项共安排37项,自然科学基金共安排631项,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共安排710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总规模5.2亿元。科技企业孵化器50家,众创空间179家。全年专利授权量24638件,比上年增长1.1%。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0件。全年全区登记技术合同1527项。其中,区内技术合同登记1296项,下降1.8%。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2.5亿元。其中,区内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6.0亿元,增长25.9%。

年末全区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1个,招生(含非全日制)1.4万人,在学研究生(含非全日制)3.8万人,比上年增长10.9%。普通高校54所,招生16.7万人,在校生53.5万人,毕业生14.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74所,招生6.6万人,在校生18.7万人,毕业生5.1万人。普通高中311所,招生14.4万人,在校生42.6万人,毕业生12.9万人。初中721所,招生22.5万人,在校生66.8万人,毕业生22.2万人。小学1651所,招生20.1万人,在校生138.3万人,毕业生22.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0.7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5.2%。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3个,其中乌兰牧骑75个。共有文化馆118座,公共图书馆117座,博物馆173座。年末全区广播节目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8%,电视节目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8%。自治区和盟市两级出版各类报纸22441万份,各类期刊1021万册,图书5961万册。年末全区共有档案馆120座,已开放各类档案565.0万卷(件)。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9249.1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53.9亿元。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25062个。其中,医院809个,农村牧区卫生院124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2个,妇幼卫生机构116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11个。年末全区医疗卫生单位共有病床167692张,比上年增长0.7%。其中,医院共有病床135193张,乡镇卫生院共有病床21205张,妇幼卫生机构共有病床4542张。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1.7万人,增长2.5%。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8.6万人,注册护士9.2万人。农村牧区共有村卫生室1.3万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3万人。

年内全区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奖牌96枚。其中,国外获奖牌14枚,国内获奖牌82枚。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初步统计,全年总用水量191.5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1%。其中,生活用水下降3.4%,工业用水下降0.9%,农业用水增长4.3%,生态用水下降19.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74.4立方米,下降8.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3.9立方米,下降17.6%。

初步统计,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38.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4.5万公顷,飞播造林2.4万公顷,封山育林3.6万公顷,退化林修复11.1万公顷,中、幼林抚育(作业)面积6.6万公顷。年末全区森林面积272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3.0%。

全区共有自然保护区216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94.7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26.1万公顷。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9%。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3%。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459人,比上年下降32.1%,工矿商贸企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54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085,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1.13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东部地区是指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中部地区是指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西部地区是指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

[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数字创意产业八大产业中的工业相关行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5]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6]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7]高技术产业投资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等六大类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九大类高技术服务业投资。

[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除原煤产量、发电量为全口径数据,其余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口径。

[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10]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11]“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2]2022年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价格计算。

[13]2022年邮政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

[14]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是指报告期末在电信企业登记注册,通过xDSL、FTTx+LAN、FTTH/O以及其他宽带接入方式和普通专线接入公众互联网的用户。

[15]与2021年比,2022年银保监局统计口径调整。

[16]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17]与2021年比,各类社会福利院收养人数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包含老年人福利院、敬老院、儿童福利院数据。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价格指数、居民收入消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猪牛羊禽肉产量、禽蛋产量、牛奶产量、猪牛羊禽存栏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发电装机容量数据来自电力行业协会;对外贸易数据来自呼和浩特海关;实际使用外资数据来自商务厅;注册企业数、专利数据来自市场监督管理局;客货运量、客货运周转量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厅、铁路部门和民航部门;民用汽车、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公安厅;电信数、电话数、移动互联网数来自通信管理局;邮政业务量、快递业务量数据来自邮政管理局;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旅游数据来自文化和旅游厅;档案数据来自档案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厅;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银保监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医疗保障局;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厅;科技项目、合同成交金额数据来自科学技术厅;电视、广播数据来自广播电视局;出版数据来自党委宣传部;体育数据来自体育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委员会;社区服务设施数、福利院、最低生活保障、福利彩票数据来自民政厅;自然保护区、林业数据来自林业和草原局;空气质量数据来自生态环境厅;生产安全事故数据来自应急管理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数据来自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内蒙古局;其他数据均来自统计局。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