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浩特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3-01-21来源:乌兰浩特市统计局

2010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民生提位、发展提速、开放提质”的工作主题,全面落实市委九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市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全市经济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保持了全市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91216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5.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1622万元,比上年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417106万元,比上年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433432万元,比上年增长18.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8%,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7%,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5%,比上年上升2.3个百分点。

与上年比,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0.2%;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0.7%;居住价格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与上年比上涨了3.3%。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26714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81495人。在城镇就业人员中,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为41812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695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数据提供:市工商局、市就业局)。

二、农业

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种植业方面,2010年开春时节,由于乌市地区雨水充沛,温度适宜,利于农作物播种,虽然后期偏旱,但农作物总体长势良好。据农产量调查显示,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622155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0540亩。2010年全市粮食作物总产量达175000吨,比上年增长43.7%。

林业方面。全年完成退耕还林封山育林1万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2000亩,义务植树5500亩,“四旁”植树4000亩,非重点工程造林500亩,巩固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3万亩。(数据提供:市林业局)。

牧业方面。2010年全市家畜存栏总头数为265372头(只),比上年减少3720头(只),下降1.4%,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栏231241(只),比上年下降1.8%,其中乳用牛存栏41569头,比上年增长1.0%。全年肉类产量达8927吨,全年牛奶产量达120552吨。

农牧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55781千瓦,比上年增长5.2%;各种拖拉机11739台,比上年增长3.3%(数据提供:市农机监理站)。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1.1千公顷,其中: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3千公顷(数据提供:市水务局)。化肥施用量(折纯)13297吨,比上年下降5.6%;农村用电量3101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8.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提速,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67509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43915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08.03,比上年提高76.84点;产品销售率93.65%,比上年提高0.41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9597万元,比上年增长24.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6.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9.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5.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1678万元,比上年增长39.8%。其中:城镇投资完成523817万元,比上年增长52.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7407万元,比上年下降10.2%。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565万元,比上年增长345.2%;第二产业投资276652万元,比上年增长154.2%;第三产业投资234133万元,比上年增长3.2%。

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商品住宅投资60866万元,比上年下降13.0%;办公楼投资476万元,比上年下降55.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2356万元,比上年增长1.1%。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社会公路货运量673.6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59640.3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267.8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23887.8万人/公里(数据提供:市运管所)。

邮电通信业迅猛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收入33214.4万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662.7万元;电信业务收入30551.7万元。全市本地电话用户49466户;住宅电话用户42420户;手机用户303926户;宽带用户37865户(数据提供:邮电通信各部门)。

全年接待游客56.5万人次,增长10%。实现旅游收入5.7亿元,增长19.7%(数据提供:市旅游局)。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势强劲。全年消费品零售额为449491万元,比上年增长2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9%。分行业看:批发业消费品零售额为20703万元,比上年增长27.6%;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为364054万元,比上年增长19.1%;住宿业消费品零售额为4747万元,比上年增长21.4%;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为59987万元,比上年增长29.7%。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19938万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309万元,比上年增长21.7%。财政支出136488万元,比上年增长20.9%(数据提供:市财政局)。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395144万元,比上年增长23.0%;各项贷款余额580471万元,比上年下降11.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37517万元,比上年增长21.1%;人均储蓄存款余额23221元,比上年增长19.7%(数据提供:盟人民银行)。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截止2010年末,全市已有开展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13户,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59689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6607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23082万元。全年保险业各类赔款与给付支出8430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支出7577万元;人身险赔款及给付支出853万元(数据提供:各保险公司)。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普通中学在校生25570人,比上年增长1.1%。初中升学率93.0%。中等职业在校生13462人,比上年增长50.0%,小学在校生18805人,比上年下降4.4%,小学升学率10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0%。全市共有幼儿园87所,在园幼儿5800人,其中公办幼儿园8所,在园幼儿1826人。5所学校开设学前班,在校学前班幼儿211人(数据提供:市教育局)。

全市科技经费支出892.8万元,年内全市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79期,培训农牧民2万人次,培训实用技术10项。全年共申报专利6项,专利实施产值1500万元,发展技术贸易机构1家,技术贸易交易额100万元。全年共推广区级重点技术10项,规模效益达5000万元以上,推广盟级实用技术20项,规模效益达6000万元以上(数据提供:市科技局)。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歌舞团1个,文工团1个,拥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3个,文物站2个,历史文化旧址6个;全市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12.1万册,借阅人次14.7万人次。年末全市有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调频发射机5部,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14%;电视转播发射台2座,电视发射机7部,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69%;有线广播电视用户6.42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39万户(数据提供:盟、市文化局和盟、市图书馆、盟广播局)。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71个,各类医院10个,卫生院7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502张,卫生技术人员2170人(数据提供:市卫生局)。

全市举办综合运动会2次,举办单项比赛20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次,参加活动人数10000人次。在校学生体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3.8万人,占应达标学生的93.8%(数据提供:市体育局)。

十、环境保护

全市环境污染治理本年完成投资总额780万元。全市拥有污水处理厂2座,垃圾处理场1个。全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8363.19吨,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68.35%,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75.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75.2%(数据提供:市环保局)。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平稳。全年出生人口2420人,人口出生率7.69‰,人口死亡率2.63‰,人口自然增长率5.06‰,比上年下降0.74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总人口317790人,比上年增加374人,增长0.1%(数据提供:市计生局、市公安局)。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全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达到29618元,比上年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00元,比上年增加1290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5773元,比上年增加572元,增长1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26.8%,农村为38.1%。

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2296人,比上年末增长8.4%,其中:参保职工为31912人;离退休人员为10384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5474人,比上年末增长7.7%,其中:离退休人员为10654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130人,与上年末基本持平。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17820人,比上年末增长21.0%。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33652人,比上年末增长6.8%。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73626个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上年增长3.6%,参合率达99.33%(按常住人口计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1088.9万元,受益55082人(次)。全市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26117人,比上年增长1.2%;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为10275人,比上年下降1.9%。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拥有床位638张,年末在院人数475人(数据提供:市社保局、市医保中心、市卫生局、市民政局)。

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实有房屋建筑面积1136.5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4%,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8.3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9%(数据提供:市房产局)。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