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磴口县国民经济运行分析

收录时间:2013-01-20来源:磴口县人民政府网

    今年以来,磴口县以招商引资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以保障民生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牧业进程,工农业生产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消费需求保持旺盛,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整体经济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一、总体情况

  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3.2亿元,增长7.5%。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7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7.7亿元,增长7.3%,(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2.8亿元,增长5.3%,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9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8亿元,增长7.7%。

  (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畜牧业生产势头良好

  1、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据秋季农作物产量调查结果显示:今年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33952.8万斤,增长12.2%。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制种玉米面积占玉米面积较上年比重小;二是今年气候较为适宜玉米后期生长,水情状况良好,奠定了增产丰收的年景。葵花总产量10352.8万斤,增长8.8%。黑瓜籽总产量1156.3万斤,下降12.9%,黑瓜籽减产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籽瓜生长前期,降雨量较少;二是籽种逐年退化,新品种没有大面积应用。番茄总产量73160.7万斤,增长10%,番茄增产主要是番茄生长后期没有出现大面积晚疫病,且雨水较少,给番茄高产奠定了基础。西瓜总产量3366.4万斤,增长11.6%;甜瓜总产量10672.1万斤,增长1.3%;白瓜籽总产量215.8万斤,下降13.3%。

  2、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

  据统计,2011年日历年度全县牲畜期末存栏头数为40.1万头只,增长为0.2%。其中大畜期末存栏4.0万头,增长为0.04%;羊期末存栏34.1万只,增长0.4%;生猪期末存栏1.99万头,下降0.2%。

  今年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1)羊存栏增加。受羊肉的市场价格几年来较高的影响和大型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对羊肉等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广大农户在保证畜群优化的前提下,加大了羊的出栏,同时较大的育肥羊基地扩大了养殖规模,增加了存栏头数。

  (2)生猪存栏减少。今年猪肉市场价格虽然较高,部分散养农户没有买仔猪,不愿意再对这种养殖上相对费工、费料,周转速度比较慢的生猪养殖增加投入。

  (3)牲畜出栏头数增加,周转速度加快,效益明显。受蒙牛、得利斯、乌兰布和、草原兴发和汇源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加大对原料需求影响,全县牲畜周转速度明显加快,牲畜出栏进一步增加。据统计,2011年牧业年度全县牲畜出栏头数达38.6万头只,牲畜出栏率达95.5%。

  (4)奶牛存栏稳步上升。据统计,2011年牧业年度全县奶牛存栏2.8万头,增长11.4%。

  3、设施农业进展顺利

  今年以来,我县继续把设施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在推进设施农业建设上,我县采取了由农民自愿流转和政府收贮土地相结合,以招引社会资本及企业等多种方式发展规模化设施农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1年全县已建成设施农业2265亩,其中温室1546亩、大棚719亩,完成任务的113.3%。其中建成:巴彦高勒镇北滩村连片大棚319亩、隆盛合综合试验场山东寿光第六代高智能冬暖半地下式温室200亩、补隆办事处河壕村华通高新生态农业园区温室846亩、补隆夹道村连片高标准钢架大棚300亩、巴镇城关村山东寿光第六代高智能冬暖半地下式温室500亩。设施农业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我县在“十二五”期间顺利完成设施农业建设任务开了好头,也为加快全县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增加农牧民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工业生产增长趋缓,企业效益继续增加

  1、工业产销低速运行。截止12月底,磴口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2.24亿元,同比增长4.76%,完成销售产值50.1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产销率95.9%,同比下降2.78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18.6亿元,同比增长5.5%,工业经济增速呈现平缓态势。

  2、三大支柱产业继续支撑磴口工业。以蒙牛、黄河铬盐、金牛煤电为首的农畜产品加工业、化工业及电力业三大行业支撑作用明显共完成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45.99亿元和16.69亿元,同比增长12.7%和9.5%,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88%和89.7%。其中农畜产品加工业完成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26.73亿元和8.04亿元,同比增长8.6%和2.6%,化工业分别完成产值和增加值7.89亿元和2.51亿元,同比增长17%和10.8%。电力产业完成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11.37亿元和6.14亿元,同比增长20%和19.1%。

  3、企业利润大幅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648.7万元,同比增长46.2%。从经济类型看,股份有限公司利润上涨最明显,同比增长69.9%。其主要原因是黄河铬盐公司生产运行正常,原材料购进价格有所回落;从行业看,造纸及纸制品业行业贡献突出,利润总额增长10.8倍。

  (三)固定资产投资小幅上扬

  1、全年投资增速起伏较大,总体呈较快增长。2011年,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105个,其中:本年新开工96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195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其中: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1742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1%;农村限下完成投资4530万元,同比下降1.3%。从3月份以来的投资增幅看,依次为-37.2%、-9.6%、-14.6%、73.9%、41.8%、22.5%、10.5%、10.7%、9.3%、12%,投资增幅平均在11.9%以上,投资呈现小幅增长。

  2、一产投资大幅下降,三产投资额占主导地位。2011年,50万元以上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24310万元,同比下降26.7%,第二产业投资额126007万元(全部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167112万元,同比增长29.5%。三次产业投资额比例为7.7:39.6:52.7。

  3、民间投资活力增强 。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的优惠政策,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领域也进一步放开,极大地调动了民间资金投资的积极性,对拉动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1年全县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完成80397万元,同比增长52.2%,占限上投资的比重的25.3%;民间投资为237032万元,同比增长3%。民间投资所占的比重也不断加大,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73.6%。民间投资对全县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9%。

  4、房地产投资保持稳步增长。近两年,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投资规模过大,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在面对宏观调控政策频频出台的形势下,磴口县房地产开发保持了持续、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稳步增长。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9136万元,同比增长60%。占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28.7%。商品房施工面积707885平方米,同比增长36%。

  5、资金来源情况较好、自筹资金为主。2011年,项目资金来源合计为31742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1%,资金到位率100%,全部为自筹资金。投资资金保持了与投资同步增长的格局,为投资平稳增长提供了资金保证。

  (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持续上升态势

  今年1-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累计实现8.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5%,四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

   1、分地域看:城乡市场均稳步发展,城镇市场增速快于乡村。1-12月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99亿元,同比增长18.5%,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94亿元,同比增长9.5%。

   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是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导力量。1-12月,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8%。其中:批发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3亿元;零售业实现7.1亿元。由于,冬季进入事宴高峰期,再加上国庆、元旦等节日的影响,四季度住宿、餐饮业完成零售额0.5亿元,带动了全年住宿、餐饮业的快速增长。1-12月,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3亿元,同比增长21.5%。

  (五)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2011年预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453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090元,增长1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910.1元,增长15.3%,从分项收入看:

  (1)工薪收入11608.6元,占可支配收入的73%,增长14.9%。主要原因:一是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补发了带薪休假补贴。二是雇佣工工资涨幅较高,按打日工工资算,平均每天涨了10-20元。

  (2)经营性净收入1619.3元,增长18.2%。主要原因是:城乡居民收入逐年提高,消费能力也随之得到显著提升,加之物价上涨,个体经营者净收入也增长较快。

  (3)财产性收入286.9元,增长35%。财产性收入主要是利息和出租房屋收入这两大块,近两年利息增长不明显,但出租房屋收入增长较高,主要是棚户区改造和商业开发,使得房屋租赁较为火热,房屋租金翻了一番。

  (4)其它转移性收入2395.3元,增长13.8%。主要是养老离退休金、抚恤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增加。

  (六)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明显

  1、居民消费价格以涨为主。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3%。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看,价格水平同比呈现出“五升一降二持平”的特点,即食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交通通讯类和居住类价格上涨,涨幅分别为12.8%、0.1%、3%、0.3%和0.7%;烟酒及用品类下降2.4%;衣着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基本保持平稳运行。食品类价格上涨仍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鲜菜和瓜果价格上涨明显,分别上涨15.4%和44.4%,主要原因是本地蔬菜鲜果的逐渐下市及燃油价格的不断上调导致外地蔬菜水果运输成本增加。在市场行情及气候影响的共同作用下,今年鲜菜鲜果价格一直高位运行。

  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明显

  2011年,全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12.5%。在十大类农业生产资料中,产品畜、化学肥料、农用机油涨幅较大,分别上涨79%、24%、13.7%。产品畜价格涨幅最大,主要是仔猪价格及小鸡价格上涨明显。

  (七)节能降耗形势不容乐观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为83.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3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8%。 

  分能源品种看,工业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和电力为主体。在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总量中,2011年原煤消费量为185.6万吨,同比增长14%。原煤消费主要用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两大行业,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耗煤2.8万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消费量为178万吨,分别占原煤消耗总量的1.5%和96%。电力消费量为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电力消费主要用于黑色金属冶炼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两大行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业用电量为0.5亿千瓦时,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消费量为3.13亿千瓦时,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总量的12.2%和76.3%。

  分行业结构看,冶金、化工及电力三个行业集中了99%以上的综合能源消费量。2011年我县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居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2万吨标准煤)、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1.39万吨标准煤)、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73.6万吨标准煤),三大行业的综合能耗合计为79.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3%,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总量的94.7%。

  (八)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民生支出继续增加

  2011年,全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31.7%。其中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33.8%。地方财政支出8.2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8035万元,增长0.7%;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为6.3亿元,增长36%,占地方财政支出的77%,其中教育支出8711万元,增长16.1%;社会保障和就业1.95亿元,增长20.6%;城乡社区事务3718万元,增长43.7%;农林水事务1.17亿元,增长9.9%;住房保障支出9409万元,增长21.8倍。由此可见,涉及民生的各项支出占县财政总支出的规模和比重都呈现出大幅、快速增长态势。财政资金越来越多地用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越来越多地用于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越来越多地向基层和困难群体倾斜。

  (九)职工工资稳步增长

  2011年,全县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32635万元,增长19.6%,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2615.8万元,增长19.6%。人均工资28363元,增长21.4%。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集体和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全面增长。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24826.5万元,增长15.2%;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619.2万元,增长27%;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7189.3万元,增长35.6%。 

  从单位性质看,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速最快。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总额21144元,增长29.4%;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34786元,增长18.9%;机关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38244元,增长12.9%。从2008年开始,我县行政事业单位三次大幅度调整工资,这部分政策性增资是拉动我县工资增长的首要因素。

  从各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看,行业间的工资总额差距越来越大。在涉及国民经济的19个行业中,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大部分与上年相比都有所增加,居前三位的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8311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9727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38325元。居后三位的是: 批发零售业16894元;建筑业13774元,农林牧渔业12958元。最高和最低工资总额相差35353元,最低工资仅占最高工资的四分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具有一定优势的行业工资总额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而传统行业和技术含量低的行业人均工资总额较低,行业间从业人员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增收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农牧民收入受市场需求及价格因素影响较大;农业生产条件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待加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加工业的增值空间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渠道不宽。

  (二)工业企业开工不足,原料短缺,农业生产资料大幅度涨价,间接造成工业生产成本提高;燃料、动力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扩大。由于原料不足,今年全县油脂行业生产进程比较缓慢。此外,重点工业项目进展缓慢等直接影响着工业生产。

  (三)物价的过快上涨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尤其给低收入人群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一是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的上涨,使低收入居民的购买力明显下降。二是食品类支出增加。低收入家庭食品支出比重较大,新增消费主要用于食品支出。

  三、措施建议

  (一)在总量扩张中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实现我县工业质的提升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总量不足仍是我县工业的主要矛盾,因此,构筑一批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强、集中度高的产业集群势在必行,应把抓大项目作为扩张工业经济总量和优化工业结构的着力点,在加速产业扩张的同时进行工业结构调整,在工业总量扩张和调整优化结构中,“扩张”更具有现实紧迫性。

  (二)拓宽发展领域,提升服务业结构层次

  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必然选择。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要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加强管理,加快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使第三产业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增强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能力。

  (三)采取措施,控制物价上涨

  当前,我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较大,主要表现在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肉、禽、蔬菜、食品类价格涨幅较高,给城乡低收入家庭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了保证低收入家庭的正常生活,相关部门一是要加强价格监管,打击投机行为,确保食品类价格的稳定。二是要加大主要农副产品的生产力度,扩大市场供应量。三是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保障低收入群体正常生活。

  (四)鼓励居民自主创业,提高居民收入。近年来磴口县居民的经营性收入有大幅度的增长,但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因此要健全全民创业配套措施,鼓励居民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提高居民收入。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