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3-01-17来源:根河市统计局

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根河市委、市政府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富民优先的发展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加快经济转型,推进安居乐业,建设大兴安岭北麓中心城。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明显进步,为“十二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综合

经呼伦贝尔市统计局反馈,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1273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9766万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3617万元,同比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39348万元,同比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8.7:26.7:44.6。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9731元,同比增长11.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4%,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4.2%,服务项目价格比上年下降0.3%。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类看,除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比上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均呈不同程度的上涨(见附表1)。

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全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564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187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74人。年内举办职业技能培训18期,培训班人数达920人,经培训后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率达80%;全年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28827人,收缴失业保险金1181万元,年内为585名企业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205万元。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4230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877万元,比上年下降23.5%;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09215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342万元,比上年增长19.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833万元,比上年增长19.1%;医疗卫生支出8674万元,比上年增长2.9%;交通运输支出11405万元,比上年增长320.2%。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46546.7万元,同比增长15.9%;其增加值完成89766万元,同比增长5.5%。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849公顷,比上年增加18公顷,同比增长0.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34公顷,比上年增加265公顷,同比增长16.9%;经济作物油料播种面积699公顷,比上年减少394公顷,同比下降36.0%;蔬菜播种面积149公顷,比上年增加30公顷,同比增长25.2%。全年粮食总产量为5589吨,比上年增加629吨,同比增长12.7%;经济作物产量903吨,比上年减少795吨,同比下降47.0%;蔬菜产量4235吨,比上年增加345吨,同比增长8.9%。

全市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为23551头(只),比上年减少2386头(只),同比下降9.2%;全市日历年度牲畜存栏总头数18404头(只),比上年增加1331头(只),同比增长7.8%;奶类产量1338吨,比上年减少621吨,同比下降31.7%;肉类总产量2908吨,比上年增加143吨,同比增长5.2%;禽蛋产量661吨,比上年减少90吨,同比下降12.0%(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见附表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实现74547万元,同比增长14.5%。

全市14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36729.5万元,同比增长27.2%。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实现产值23452.9万元,同比增长55.8%,重工业实现产值113276.6万元,同比增长22.5%。轻、重工业比重为17.2:82.8(总体为100)。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实现产值10026.0万元,同比增长8.1%,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值126703.5万元,同比增长29.0%。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5.2亿元,同比增长24.7%。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铅选矿产品含铅量17453.68吨,同比增长83.4%;锌选矿产品含锌量16644.01吨,同比增长67.3%;发电量2771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0%;小麦粉30834吨,同比增长38.4%;人造板463917立方米,同比下降1.4%。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2980.8万元,同比增长25.7%;实现利润总额5619.8万元,同比增长116.4%;上缴税金8938.7万元,同比增长12.0%;亏损企业2户,亏损额2092.7万元,同比下降6.0%;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7%,比上年下降1.45个百分点。

全年全口径建筑业增加值完成9070万元,同比增长1.1%。全市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有9个,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4.8%;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523.7万元,同比增长117.6%;实现营业税金及附加2025.7万元,同比增长28.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在工业等投资项目带动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全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288万元(含林业),同比增长36.1%。

全年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0个(地方口径,下同),比上年增加18个。全市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20053万元,同比增长40.4%。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企业投资23123万元,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22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私营企业投资13635万元,其他企业投资29895万元。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8950万元,同比增长331.5%;第二产业投资89880万元,同比增长56.9%;其中,工业投资89880万元,同比增长56.9%;第三产业投资21223万元,同比增长18.9%。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5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仍据主导地位,全年实现零售额108530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86.4%;其次为住宿餐饮业,全年实现零售额17070万元,比上年增长25.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3.6%。

全年全市共引进项目27个,引进国内(市外)资金32940万元,比上年增长20.7%。

全年全市共接待旅游人数达4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4%;实现旅游收入7.1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全年拥有名胜风景9个,星级饭店3个。年内向国家林业局申请建设的大兴安岭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和向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申请建设的敖鲁古雅国际狩猎场项目都获得批准。

截止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5817户,比上年增加533户,同比增长10.1%;从业人员13658人,比上年增长70.8%;注册资金10874.66万元,比上年增长22.2%。私营企业175户,比上年增加19户,同比增长12.2%;从业人员6002人,比上年下降5.0%;注册资金33227.7万元,比上年增长20.8%。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完成22663万元,同比增长10.7%。

全市邮政、电信等邮电通讯全年业务收入实现6232.2万元。年末电话交换机容量达2.3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1.96万户,其中:住宅1.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1.20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达1.5万户。

七、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514126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9.3%;其中:单位存款18511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54.9%;个人储蓄存款余额达327056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4.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92495万元,比上年末增长9.8%,其中,短期贷款78735万元,比上年末下降0.8%;中长期贷款1375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82.1%。

全年保险业务收入5092.6万元,比上年下降4.7%,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1061.8万元,比上年下降1.1%;人寿险业务收入4030.8万元,比上年下降5.6%。全年保险赔付支出1336.4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财险赔付支出557.5万元,同比下降22.3%;人寿险赔付支出778.9万元,同比增长62.8%。

八、教育和科技

年末全市有普通中学校8所,其中:初级中学5所,高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中学2所。全年普通中学毕业生2112人,比上年下降7.0%;招生数1697人,比上年增长1.7%;在校生4961人,比上年下降10.9%,拥有教职工数1207人,其中:专任教师770人。年末全市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毕业生25人,招生11人,在校生36人,拥有教职工数57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全市拥有小学校7所,小学毕业生907人,比上年下降15.0%;小学招生468人,比上年下降18.2%;小学在校生3945人,比上年下降13.1%,拥有教职工数1185人,其中:专职教师791人。年末全市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数1416人,比上年下降11.7%,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拥有教职工数273人,其中:专任教师162人。全市共拥有教职工2722人,其中:专任教师1768人。

全年申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一项,申报自治区项目两项,申报呼伦贝尔市项目一个。年内我市《天然林下有机黑木耳开发科技示范与推广》、《蓝莓优良品种选育及育种研究》和《科技平台建设》三个项目分别被纳入国家、自治区和呼伦贝尔科技计划项目中,争取项目资金55万元。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组织各类文艺演出141场。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5个。年末电影放映单位1个,全年电影放映累计400场。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有线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台和差转台6座;有线电视用户1.35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85.81%;广播人口覆盖率90.28%。

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申报工作。全年我市共有熟皮子技艺、鹿哨制作技艺、口弦琴制作技艺三项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自治区级保护名录。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78个(含个体诊所),其中:综合医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个,卫生院6个,门诊部7个,疾病防治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站)5个,采供血机构1个,个体诊所48个。年末全市卫生机构实有床位631张,人员数138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12人。

全市共有体育场馆14个,全年共举办各类体育比赛10次。在各类体育比赛中我市再创佳绩。在全区第四届中学生速滑锦标赛中我市荣获女子1000米第一名、500米第四名的好成绩;在呼伦贝尔市“春茗杯”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我市取得男团第一、女团第二的好成绩;成功举办了呼伦贝尔市第三届乒乓俱乐部联赛,在比赛中我市获得男团第二、女团第三的好成绩。

十、人口

人口呈下降态势。据公安部门资料显示,年末全市总人口157308人,比上年减少2403人,下降1.5%;出生人口514人,比上年减少102人,人口出生率下降为3.24‰;死亡人口1303人,比上年增加33人,人口死亡率提高为8.22‰;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为-4.98‰。

年末全市总户数56661户,比上年减少121户,其中,市区户数22795户,比上年增加176户。

在总人口中,男性80310人,女性76998人,男女性别比为104.3:100.0;市区人口63000人,比上年减少692人。少数民族人口18834人,比上年减少286人,其中,蒙古族9605人,比上年减少284人;回族3035人,比上年减少136人;满族3980人,比上年增加179人;达斡尔族964人,比上年增加19人;朝鲜族448人,比上年减少61人;鄂温克族463人,比上年减少5人。

从年龄结构看:18岁以下人口为26852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7.1%;18—35岁人口为42547人,占总人口比重的27.0%;35—60岁人口为66249人,占总人口比重的42.1%;60岁以上人口为21660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3.8%。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51元,比上年增长13.9%;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388.4元,比上年增长14.8%;城镇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住房人均总建筑面积23.05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情况(见附表3)。

全口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1612.5元,比上年增长22.4%;地方口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8194元,比上年增长18.8%。

截止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677人(其中:职工参保人数19121人,离退休人员12556人),比上年增长16.7%;全年共收缴养老保险金27090万元;全年共为12566名企业离退休职工(含遗属323人)发放养老金,发放金额17462万元,发放率达100%。

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96485人,其中,职工参保51078人,居民参保45407人。全年收缴医疗保险费7662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收入5229万元,个人账户收入2433万元;年末工伤保险参保缴费人数20681人,工伤保险基金收入585万元;年末生育保险参保缴费人数21084人,生育保险基金收入272万元。

年末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0328户,其中,林业3282户,地方7046户;全市享受低保总人数23535人,其中,林业8753人,地方14782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6875.9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全市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3个,床位144个,年末在院人数80人。

年末全市住房公积金归集额4877.9万元,比上年下降19.7%;全年向个人支付和偿还职工住房公积金2135万元,比上年增长22.4%。全年向职工发放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75户,发放贷款金额614.3万元。

注:①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涉及部门数据均由部门提供;

②除特殊标明外均为全社会口径;

③地区生产总值及分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