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宁城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3-01-10来源:赤峰市宁城县统计局

2009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年里,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认真落实县委十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富民”主战略,紧紧围绕增加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两大目标,实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两大举措,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推进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强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努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顽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宁城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根据赤峰市统计局的初步核算结果,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5亿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4.8%。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亿元,实际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35.6亿元,实际增长25.9%;第三产业增加值25.1亿元,实际增长9.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999元。

一、农业

种植业克服了历史罕见的旱灾和其它多种自然灾害,农作物获得较好收成,粮食作物小幅度减产,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成效明显,蔬菜和部分经济作物产量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加强。2009年,粮食生产超过5亿公斤,六月末家畜存栏接近100万头只。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09年完成(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505976 -3.1

其中:水稻 7411 5.3

小麦 6054 2.7

玉米 394869 11.5

谷子 23418 -35.9

高粱 64162 -22.3

豆类 1831 -57.8

油料 439 -56.2

甜菜 29142 5.7

烟叶 1370 -35.4

蔬菜 902419 9.1

林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6%。木材蓄积量有所增长。

畜牧业继续以牛和肉鸭为龙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牲畜存栏及出栏再创历史新高,牧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2009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量如下:

2009年实有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71754吨 17.9

其中:猪牛羊肉 21248吨 6.1

鲜奶产量 11000吨 -9.1

禽蛋产量 37120吨 78.0

六月末家畜存栏 997209头只 3.3

其中:大牲畜 283667头 0.4

小牲畜 479770只 1.5

生 猪 233772口 11.2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880吨,比上年增加27吨。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09年年底,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0.8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13148万千瓦小时,农田施用化肥(折纯)3.1万吨。

二、工业、建筑业

在“工业强县”的政策指导下,工业企业顽强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给上游产业带来的消极影响,食品、能源冶金、化工三大主导产业拉动作用明显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继续壮大,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进一步成熟,保持了全县工业经济的企稳回升和持续发展。2009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7.4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26.0亿元,重工业产值71.4亿元。在工业总产值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80.9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16.5亿元。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0.5亿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2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5.6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比上年增加31.0%。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2009年完成 比上年增长%

(鲜)冷藏肉(吨) 82926 4.9

铁精粉(万吨) 115 -2.6

原煤(万吨) 54 -11.5

白酒(千升) 7117 0.0

啤酒(千升) 37289 3.1

水泥(万吨) 6.7 6.3

黄金(千克) 59 11.3

混合饲料(万吨) 29 3.6

化肥(万吨) 18.3 10.9

受招商引资和扩大投资政策的拉动,建筑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1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3.3%。

三、固定资产投资

受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在注重效益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3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9.0亿元,比上年增长22.5%。

四、交通运输、邮政和通讯

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以及公路运输和城市交通营运车辆的迅速增加,使公路和城区客货运输能力继续改善。公路里程继续延伸,国道306线在境内里程82.4公里;省道“平双线”56.1公里,境内各类公路总里程超过2200公里。公路客货运输量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继续大幅度攀升,运量和周转量均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公路客货运输量如下:

2009年完成 比上年增长%

货运量 301万吨 19.9

货运周转量 14577万吨公里 20.0

客运量 403万人 15.1

客运周转量 7782万人公里 15.0

邮政和通讯事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政和通讯业务收入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5万户,与上年持平。固定电话普及率为每千人91部。

五、贸易与物价

国内贸易市场活跃,主要商品供应充足,商品销售额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是历史最高水平。

按平均汇率计算,全年工业品出口40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6.7%。

物价水平从低位逐渐回升,全年物价指数保持基本平稳。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和文化用品、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出现不同幅度回落。2009年各类物价与上年相比的指数如下:

物价指数类别 与上年相比的指数%

1、商品零售价格 100.2

2、居民消费价格 100.5

其中:食品 100.2

衣着 100.6

家庭设备及用品 100.5

医疗保健用品 101.9

交通和通讯工具 99.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99.2

居住 101.9

3、农业生成资料价格 96.6

六、财政、金融

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上游经济,在财政增收十分艰难的形势下,严格执行积极财政政策,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支付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47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财政支出161428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在财政收入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660万元。

金融危机背景下执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业保持了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4.8亿元,比上年增加16.1%。各项贷款余额为28.6亿元,比上年增加25.2%。

七、教育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220所,其中高中(含完全中学)5所;初中30所;小学122所。各种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政策的全面推行,使教育教学质量都得到极大的提高。2009至2010学年度,全县初中升高中入学率86.9%,小学升初中入学率100%。

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和毕业生人数如下:

高中在校学生(人) 11427

高中毕业生(人) 3855

初中在校学生(人) 17814

初中毕业生(人) 6544

小学在校学生(人) 32313

小学毕业生(人) 6752

应往届毕业生报考高等院校6318人,达到本科三批以上录取分数线的3664人,其中达到本科一批录取线680人。

职业中学6所,全年招生2273人,在校学生4831人,毕业生1112人。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成人教育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学前教育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等均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八、文化、体育、卫生

文化领域保持了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成功举办了“第三届辽中京”文化节。广播、电影、电视和文化艺术团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民间艺术和群众娱乐场所活跃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全县文化馆站16处,全年举办展览12次,举办培训班8期,组织群众性文艺活动24次。公共图书馆藏书4.1万册,全年借阅0.7万人次。博物馆馆藏文物5000余件,参观者达8万人次。专业文艺表演团体全年演出332场。全县37个电影院队全年放映电影4273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7.0%,城乡有线电视用户5.8万户,其中农村有线电视用户2.5万户。

全县经常参加健身活动人口占总人口数的40%,2009年举办体育活动55次,参加活动人数2.5万人。

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居民合作医疗有序展开。2009年年底,全县卫生机构69处(不含村医疗所),病床床位1833张,卫生技术人员2260人,平均每万人拥有病床床位30.3张。

九、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96元,比上年增加1130元,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2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09元,比上年增加385元,增长8.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36元。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1.5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2.8平方米。

全年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7.5亿元,比上年增加42.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530元,增长21.4%。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根据环保部门的初步统计,全年废水排放量453万吨,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661吨,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257吨,工业废气中粉尘排放量1361吨。

十、人口和就业

2009年年末,全县总人口为604454人。其中,蒙古族人口72028人,占11.9%,其他少数民族人口8943人,占1.5%。全年出生人口6561人,出生率为10.9‰,全年死亡人口4180人,死亡率为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总人口的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8.3。

年末农村从业人员24.1万人,其中农林牧渔劳动力15.1万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28709人,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4.3%。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