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县域经济发展稳步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测算,地区生产总值805468万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2647万元,增长7.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0160万元,下降39.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2661万元,增长8.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1.2:3.7:45.1,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0.3、-5.2、4.9个百分点。第一、二、三次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8%、-47.3%和68.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3.75、-2.25、3.26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851元,同比增长5.1%。(见图一)
图1:2019--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图
图2:2019--2023年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年末户籍人口总户数为164686户,同比下降0.5%;户籍总人口为451221人,同比下降0.4%。其中:0-17岁人数为47702人,18-34岁人数为79843人,35-59岁人数为202746人,60周岁人数为12093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0.6%、17.7%、44.9%和26.8%。
在总人口中:乡村人口 368838人,城镇人口82383人,分别下降0.02%和2.0%;男性人口229649人,女性人口221572人,分别下降0.4%和0.3%,男女性别比为103.6:10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18.3,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出生人口1386人,比上年增长20.4%,死亡人口1648人,增长50.6%;人口出生率3.07‰,死亡率3.65‰,自然增长率为-5.8‰。全县人口密度为123.2人/平方公里。
表1:2023年全县户籍总人口及其构成
指标名称 |
单位 |
年末人口数 |
比重% |
总人口 其中: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其中:男性人口 女性人口 其中:0-17 岁 18-34 岁 35-59 岁 60 周岁以上 |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
451221 82383 368838 229649 221572 47702 79843 202746 120930 |
100 18.3 81.7 50.9 49.1 10.6 17.7 44.9 26.8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644人,同比下降26.3%;失业人员再就业3469人,同比下降22.7%;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1445人,同比下降18.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5%以内。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78.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农业产值42.9亿元,增长4.4%;林业产值1.1亿元,增长7.2%;牧业产值33.5亿元,增长11.5%;渔业产值0.2亿元,增长18.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84亿元,增长20.1%。农业机械总动力77.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全县播种面积29.5万公顷,其中机耕面积25.6万公顷,机播面积28.6万公顷,机械植保面积27.5万公顷,机械中耕面积25.4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28.9万公顷。拥有整耕地机械732台套,免耕播种机械8174台套,水稻种植机械1805台套,大型收获机械1371台套。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8.4%,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
粮食总产量127.1万吨,同比增长3.6%,连续14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其中,水稻、玉米和大豆分别为13.5万吨、86.1万吨和25.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9%、6.3%和7.2%。
表2:2023年度粮食作物产量一览表
作物名称 |
产量 (吨) |
±% |
面积 (亩) |
±% |
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 玉米 谷子 高粱 大豆 杂豆 马铃薯 |
1271150 135237 41 861220 5 13 255933 12136 6565 |
3.6 -8.9 -65 6.3 66.7 -99.6 7.2 -47.5 98.9 |
4123099 295215 156 1789732 24 36 1898844 122681 16412 |
0.01 -8.2 -61.3 5.1 60 -99.6 0.2 -34 94.0 |
全年畜禽饲养量963万头(只),规模养殖场25家,被列为全省高端肉牛产业优先发展区和国家白鹅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核心县。连续14年被评为“全国生猪生产调出大县”,“依安大鹅”入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生猪、牛、羊、大鹅存栏分别实现34.5万头、9.6万头、28.9万只和38.2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5%、28.9%、-0.2%和3.9%;生猪、牛、羊、大鹅出栏分别实现54.4万头、7.1万头、47.3万只和278.3万只,同比分别增长0.6%、15.8%、6.7%和-4.8%。肉产量实现7.5万吨,增长4.8%。禽蛋和牛奶产量分别为1.3万吨和4.3万吨,分别增长-3.0%和19.2%。
全年降水量682.2毫米,年平均气温3.4℃,平均风速2.5米/每小时,日照时间2428.7小时,10℃以上积温2928.8℃。
全县拥有中小型水库10座,库容3.9亿立方米,塘坝8座,水闸31座,机电井20822眼,其中:规模以上机电井3930眼,规模以下机电井16892眼。全部水利工程供水能力3.5亿立方米,其中:规模以上水利工程供水能力2.0亿立方米,规模以下水利工程供水能力1.5亿立方米。全县灌溉面积7.8万公顷,其中:实际耕地灌溉面积3.6万公顷,同比增长8.2%;旱涝保收面积1.5万公顷。防堤长度369.8公里,保护人口20.6万人,保护耕地面积10.4万公顷。
三、工业
全县共有规上工业企业27户,与去年持平,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户。受后疫情时代等多因素影响,多家企业生产下滑。总产值实现25.4亿元,增幅从年初的-18.1%一直下降到年末的-29.1%。从行业上看,食品工业实现产值19.1亿元,同比下降33.2%,建材工业实现产值1.2亿元,同比下降54.4%,石化工业实现产值3.9亿元,同比增长15.3%,能源工业实现产值1.1亿元,同比增长11.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6.3亿元,实现税金0.3亿元。
全社会工业用电量实现4023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0%。其中,规上工业用电量实现13154万千瓦时,增长7.2%。
原煤消耗36.5万吨,同比下降6.8%,热力消耗133.4亿百万千焦,同比增长2.5%;生物燃料14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6.3%;综合能源消费13.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1%。
年生产陶质砖18.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0.8%;大米25.5万吨,同比增长0.8%;成品糖1.7万吨,同比下降83.3%;乳制品182吨,同比下降52.8%;鲜、冷藏肉2.8万吨,同比增长16.5%。
四、建筑业
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6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0.4亿元。其中:建筑安装产值实现0.4亿元,竣工产值实现0.3亿元,房屋施工面积25225平方米,资产总计1.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实现0.4亿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开工项目个数45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3个,实现投资201285万元;5000万元以下项目22个,实现投资23743万元。全年共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2.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8.75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4.1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11.3亿元。三次产业分别占总投资完成额的38.9%、18.3%和42.8%。
六、国内贸易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6%,涨幅上升3.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2.8%,涨幅回落78.3个百分点。
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从地域上看,城镇和农村分别占零售总额的43.1%和56.9%;从行业上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占零售总额的20.7%、68.4%、2.7%和8.2%;从消费结构上看,食品类占37.8%,衣着类占24.9%,日用品类占31.5%,燃料类占5.8%。
七、财政与税收
地方财政收入实现52093万元,同比增长7.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实现49965万元,同比增长51.0%,政府性基金收入实现2128万元,同比下降86.3%。地方财政支出实现261597万元,同比下降18.4%。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实现205858万元,同比下降4.7%,政府性基金支出实现55739万元,同比下降46.6%。
税收总收入实现40165万元,同比增长21.0%。其中:增值税收入实现9787万元,同比增长11.1%;消费税收入25万元,同比下降24.2%;企业所得税收入实现15934万元,同比增长131.9%;个人所得税收入实现2053万元,同比下降2.6%;房产税收入2252万元,同比增长27.7%;城镇土地使用税978万元,同比增长1.3%。非税收入合计7871万元,同比下降37.9%。
八、交通和邮政
全县公路总里程2401公里。其中:国道38公里,省道159公里,县道337公里,乡道551公里,村道1214公里;晴雨通车里程1798公里,已绿化里程2383公里。载客汽车87辆,其中:大型汽车61辆,中型汽车26辆。现有营运线路63条,同比下降8.7%,客运线路平均日发班次113次,其中:县内班线42条,同比下降57.1%。开通客运的乡镇15个,其中:开通公共汽车的乡镇2个。开通客运班车的建制村149个,其中:开通公共汽车的建制村18个,开通班车的建制村131个。
邮电业务进一步完善。全县共设有电子化局(所)18处,邮政投递服务网点15处,ATM自动柜员机13台,ITM机11台,邮局信筒信箱18个。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257.1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国内函件2725件,下降15%;国内普通包裹业务3613件,同比增长2.5倍;机要邮件539件,增长2.1%;订阅报纸累计份数95.2万份,增长5.9%,订阅杂志累计份数8.6万份,图书销售册数5690册,集邮邮票枚数5.9万枚。代理保费笔数741笔,同比增长6.9%;代理保费金额3153.2万元,同比增长23.6%;邮政其他业务量471.3万元,同比下降12.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平稳发展,拥有基础教育学校89所,其中:幼儿园48所(包括民办)、小学20所、初中18所、高中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拥有专任教师1995人,同比下降3.3%。其中:幼儿专任教师320人、小学专任教师579人、初中专任教师493人、高中专任教师308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27人。同比分别增长15.5%、-30.0%、-22.2%、2.7%和8%;在校学生总数23358人,同比下降8.1%。其中:学前教育在校生3904人、小学在校生8189人、初中在校生6825人、高中在校生4315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25人;同比分别下降15.4%、10.1%、3.6%、3.1%和13.8%;拥有各类毕业生7554人,其中:学前教育毕业生1602人、小学毕业生2055人、初中毕业生2319人、高中毕业生1532人、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生46人。同比分别增长-1.6%、-16.3%、-6.5%、0.1%和-24.6%。
2022年,参加高考人数1373人,高考文科最高分558分,理科最高分646分,全县超600分的有12人。进入本科段的有1101人,占考生人数的80.2%。其中:实验中学732人,第一中学369人。考入重点本科405人,占考生总数的29.5%,考入普通本科696人,占考生总数的50.7%。
全县事业单位共有226个,同比增加19个,在职专业技术人员4444人,同比增长1.5%。其中:研究生学历的61人,大学本科学历的3101人,大学专科学历的1041人,中专及以下学历的241人。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的57人,副高级职称的1089人,中级技术职称的1405人,助级职称的1528人,技术员级职称的365人同比分别增长46.2%、-3.7%、1.7%、14.3%和-25.8%。
十、文化旅游和体育
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组织文艺活动62次,观众人数达2.6万人;举办训练班233次,培训人数1.1万人次;组织公益性讲座22次,参加人数910人次;举办各类展览15次,参观人数0.8万人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项目1个,代表性传承人2人;市级项目10个,代表性传承人8人;县级项目7个,代表性传承人7人,开展传承人培训班1次,培训人数15人次。图书馆1个,藏书19.8万册,书刊文献外借册次2.1万册次。文物管理所1个,文物藏品69件。龙江剧艺术中心1个,有专业演员29人,演出场次150场,观众人数3.5万人次。
十一、卫生和计划生育
卫生事业不断完善,全县拥有各类医疗机构210个。其中,县级以上医疗机构4个,乡镇卫生院15个,村卫生所149个,各类诊所3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各类医疗机构从业人员1584 人,其中,执业医师378人,执业助理医师573人,注册护士435人,药师59人,各类技师63人,其他技术人员185人。实有床位1247张,其中,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床位919张,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328张。
全县育龄妇女人数112856人,已婚育龄妇女65446人,其中:生育一孩的有45620人,生育二孩的有14969人,生育多孩的有1068人。全年出生人数977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1.4:100。人口出生率2.05‰,死亡人数2068人,死亡率4.34‰,自然增长率下降2.29‰。
十二、城乡建设
城市化建设不断提档升级,城市道路长度100.4公里,道路面积139.7万平方米,道路照明灯盏数4503盏。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1.6平方公里,拥有自来水厂1处,日综合生产能力2万立方米,供水管道长度110.6公里,年供水总量347.6万立方米。其中:生产运营用水123.1万立方米,公共服务用水11.4万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182万立方米,其他用水3万立方米。天然气年供气总量11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1.1%,售气总量109万立方米,主要用于燃气汽车消费,用气户数360户。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363吨,同比增长42.9%,售气总量361吨,同比增长43.3%,主要用于居民消费,用气户数3150户,同比增长12.5%;用气人口1.96万人,同比增长4.8%。年供热能力344兆瓦,同比下降21.8%,年供热总量300兆瓦,同比增长7.1%。
城市绿化覆盖面积335公顷,拥有公园5个,面积69公顷。污水排放总量64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0.7%,排水管道长度83.3公里,同比增长16.2%。道路清扫保洁面积146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清运量2.9吨,公共厕所50个,
十三、人民生活
全年城镇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47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工资性收入14285元,经营性收入3180元,转移性收入9168元,财产性收入1014元,同比分别增长5.0%、3.8%、2.9%和2.9%。人均消费性支出19630元,同比增长13.7%,食品类支出5104元,同比增长11%,恩格尔系数为26%,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类支出3690元,同比增长21.5%,占消费性支出的18.8%。
农村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98元,增长7.0%。其中:工资性收入2320元,经营性收入10276元,转移性收入4736元,财产性收入866元,同比分别增长2.6%、6.8%、10.3%和4.5%。人均消费性支出15468元,增长7.5%。在消费性支出中:食品类支出4640元,同比增长6.2%。恩格尔系数为30%,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类支出2784元,同比增长12.5%,占消费性支出的17.0%。
十四、民生保障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在职缴费人数6131人,同比增长0.9%,退休人员5644人,同比增长2.1%。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169人,同比增长0.1%,离退休人员32755人,同比增长5.6%。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2万人,同比增长49.6%,享受待遇人数7万人,同比增长2.9%。参加失业保险参保户数341户,同比增长8.6%。缴费人数7359人,同比增长5.6%。参加工伤保险户数416户,同比下降15.6%,缴费人数13862人,同比增长1.5%。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93334人,同比下降2.4%。其中,城乡居民参保271771人,下降2.6%。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单位428家,参保21563人,同比增长0.2%。
注:1、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如个别数据与有关资料有出入的,均以2023年度依安县国民经济统计年鉴为准。
公报中总值、产值、绝对值数据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数为公安局户籍人口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