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阿城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4-01-25来源:哈尔滨市阿城区统计局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的热潮中,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发展主基调,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奋力谋划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较快发展,为更快实现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

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45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44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81.69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32.32亿元,增长10.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211元,增长11.6%。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88.7亿元,增长11.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7.23%。

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撤市设区当年的12.5:33.9:53.6调整为12.1:33.6:54.3,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增加。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53.44亿元,增长8.7%。粮食总产量实现12.02亿斤,增长0.03%。转移农村劳动力10.7万人,实现收入11亿元。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7129公顷。粮食种植面积69197公顷,比上年减少944公顷。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7334公顷,增加1081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8840公顷,增加105公顷;大豆种植面积2012公顷,减少2048公顷。蔬菜瓜果种植面积7351公顷,增加57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7公顷,减少7公顷。其他作物种植面积1555公顷,增加194公顷。年末常用耕地面积79568公顷,与上年持平。

全年水产品产量9500吨,增长25%。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9305吨,增长25.7%;捕捞水产品产量195吨,与上年持平。

农业机械总动力44.35万千瓦,增长1%。拖拉机10061台,其中大中型2840台。

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4.06万吨,增长2%。

农田实际灌溉面积达20810公顷,机电井1741眼,年末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23.58万人。

全年木材采伐量29933立方米,增长19.1%。

三、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8.29亿元,增长12.8%。全部工业增加值74.08亿元,增长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8.93亿元,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82.35亿元,下降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55户,规模以上工业利税-0.3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建设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5.54亿元,增长30.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7.73亿元,增长92.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4.33亿元,增长23.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3.48亿元,增长32.4%。在建项目551个,计划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1个,减少2个,实现投资31.62亿元,计划投资1000万元至亿元项目(含设备购置)565个,实现投资196.51亿元。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6.29亿元,增长7.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0.3%。其中,商品房投资21.84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92.98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63.46万平方米。

以山水新城建设为重点,累计投资20亿元,先后完成山水路、东环大街等6条主干路建设。投资2600万元完成延川大街、会宁路等6条主街路升级改造。金都大街、会宁路沿街17栋楼体立面改造工程全部竣工。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综合整治,启动污水处理厂二期和5个镇街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4000万元,新装路灯475杆,改造巷路52条、5万平方米,维修破损路面5万平方米,亮化彩化6条主街路,改造延川大街两侧8万平方米人行道。

村镇建设投资总额达1.88亿元,村镇实有住宅面积804.78万平方米,住宅砖瓦化率达93.13%。累计完成泥草房改造2440户,新建建筑面积19.52万平方米。投资1603万元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0处,解决了2.7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90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供热面积735万平方米

维修旱厕18座,新建占地80平方米水冲式公厕两座,购置大型垃圾压缩车15台,吸污车1台,更新垃圾箱70个,新增垃圾桶2400个。完成东湖带状公园绿化结转工程、长江路绿化结转工程、哈阿快速干道绿化等工程,城区绿化率达到38%,绿地率由2006年的20.69%提高到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4平方米提高到7.29平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859.61公顷。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66亿元,增长16.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实现0.66亿元,增长9.9%;非国有经济实现82.00亿元,增长16.2%。非国有占全部零售额的99.2%,非国有经济中,个体私营经济实现69.69亿元,增长11.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70.77亿元,增长15.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11.89亿元,增长18.1%。

实际利用域外资金65.7亿元,增长12%。利用外资5517万美元,增长24%。进出口总额4966.38万美元,增长5.54%。其中:出口额4921.5万美元,增长6.13%;进口额44.88万美元,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货运量1947.06万吨,增长7.1%。其中,铁路货运量1194.56万吨,比去年略有下降;公路货运量752.5万吨 ,增长24%。全年发运旅客1194万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94万人次,公路客运量1100万人次。平均每14人拥有一部小汽车。

全年实现电信业务收入3亿元,增长18.6%。拥有固定电话9.6万户,增长13%。移动电话用户为39.3万户,增长8.6%。互联网用户达到5.2万户。

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41.5万人,增长15%。旅游总收入实现10.2亿元,增长20%。“十一黄金周”期间,横头山、吊水壶两个景区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创造了单日进入景区车辆超5100台记录。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6.58亿元,下降13.6%。地方财政收入12.14亿元,下降19.5%。其中,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73亿元,增长13.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29亿元,增长18.3%。全口径财政支出28.89亿元,下降11.8%;地方财政支出18.22亿元,下降18.7%。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7.32亿元,增长5.3%。其中,企业存款40.78亿元,下降12.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3.39亿元,增长12.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5.93亿元,增长12.4%。其中,短期贷款34.72亿元,增长21.6%;中长期贷款27.50亿元,增长6.7%。

八、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年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各类专利373项,获得国家授权210项。投入应用技术与研发资金1300万元,组织实施本级科技项目30项。我区年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

全区普通高校1所,在校学生3620人;中等职业教育2所,在校学生2445人;普通中学34所,其中,高中6所,高中在校学生8265人;初中28所,初中在校学生13836人;小学80所,在校学生25994人;幼儿园59所,在园幼儿7443人;特殊教育1所,在校学生98人。高考全区应届超过600分的考生达33人,重本录取率达17.8%,普通高校毛录取率91.3%以上,高中毛入学率为93.5%。

文化体育长足发展。2012年10月22日金上京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随着《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保护规划》的公布和实施,我区加快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此次考古共计揭露面积3427平方米,初步确认该处为皇城北侧宫殿建筑群基址。2012年我区新建图书馆正式开馆,面向广大读者提供阅读服务。图书馆藏书五万册,年入藏2500册图书。截止年底,投入560万元资金对全区所有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设备扶持。依托区清真广场舞台开展百日广场演出活动,举办了百人器乐演奏会、秧歌大赛、第三届金源版画展等大型文化活动。5支农村电影放映队深入乡镇村屯,全年送影下乡1500余场次。争取全民健身工程25项。其中健身路径15套175件,新农村示范点3处,乡镇体育活动站3处,体育示范社区配置2处,棋类园区1处。在2012年哈尔滨市四年一届的第十八届运动会上,我区体育健儿共获得46枚金牌,40枚银牌、57枚铜牌,团体总分列八区十县第六名。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区共有卫生机构(不包括村卫生室、个体诊所)40个,其中:公立医院、民营厂企医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5个,乡镇卫生院1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结核病防治所)4个,卫生管理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2个。卫生技术人员177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10人,注册护士594人。全区全年总诊疗人次82.7万次,医院和社区卫生院床位1450张。290582人参合了新农合,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为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37309人次;全区2632名孕产妇住院分娩得到救助,3333名孕妇服用了叶酸;疫苗接种率为100%,为全区8月龄至2周岁查漏补麻疹的164人次免费接种麻疹疫苗,15岁以上791人次免费接种麻疹疫苗。

九、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对阿城区环境空气进行监测,共监测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三项指标,经监测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09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3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为0.044毫克/立方米,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获得监测数据1500个;对建设项目验收、限期治理单位验收监测了75家。共出动现场执法检查人员453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266辆次,检查各类企业806家,对3家超标排放烟尘、废水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对75家环境违法问题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对66家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

全区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98起,死亡27人,受伤99人,直接经济损失667.4万元,与去年相比分别下降15.4%,下降35.7%,下降23.3%,下降54.1%。其中,发生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9起,死亡9人,直接经济损失621.35万元;发生火灾事故43起,直接经济损失9.7万元;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46起,死亡18人,受伤99人,直接经济损失36.4万元。

全年化解信访积案51件,接待群众信访19437件。

突出抓好“3531”惠民工程各项措施的推进落实。全区连续六年,每年拨款200万元,现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200余万元,主要用于安装单元电子防盗门、增设技防探点、封闭小区(庭院)等硬件设施建设。截至年末,城区共新安装单元电子防盗门1055樘、维修1005樘,安装楼道灯7520盏、维修2602盏;新封闭小区43个、封闭庭院67个;安装庭院灯2064盏、广场灯107盏;建成技防监控小区10个,安装探头493个。农村建成技防监控村59个,安装探头475个;安装村民门前灯45573盏,配备专职治安员3640人。全区“三无”社区、村创建率分别达28%、48%。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区年末总人口为57.6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为23.58万人。全区总户数22.52万户。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9.1万人,性别比为101.9。全年出生人口4313人,出生率为7.5‰;死亡人口5355人,死亡率为9.3‰;人口自然增长率-1.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627元,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新体制)9817元,增长15.0%。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区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37平方米,增加0.0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4.66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全年用电总量161731万千瓦时,增长4.2%。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新增就业62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10万元,全区参保职工享受与哈市城镇职工同等医疗待遇,基本医疗报销标准由6万元提高到10万元,大病医疗救助标准由12万元提高到25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7205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620人,退休职工月均养老金由2005年的523元提高到1166元,失业人员月均失业金由2005年的163.8元提高到735元。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360元提高到41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到1718元。积极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松纺经济适用住房首期交付1100套,投资6500万元配建了廉租房60套、2983平方米,公租房500套、2.88万平方米。投资6.35亿元实施棚户区改造,建成回迁房7287套、49.7万平方米。

注: 1、本公报数据均为年度统计快报数据;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主营业务收入由2010年的500万元及以上调整为今年的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3、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均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固定资产投资范围由2010年的50万元及以上调整为今年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5、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范围为今年新口径,即:批发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为500万元及以上、住宿业为200万元及以上、餐饮业为200万元及以上。人口数字为公安部门户籍统计数据;
6、各行业数据均来自各主管部门的年度统计报表。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