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卷烟新品的开发及培育之道

2018-05-18来源:广东中烟作者:郑东平 邓建乐

  近年来,行业卷烟新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可遗憾的是,很多“春笋”生命周期短暂,并未唤来品牌的春天。究其缘由,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战略高度不够,用试错法赌未来。企业往往打着市场细分的幌子,企图用“暴雨梨花针”的打法,希望试一百个能成功一个。但缺乏战略高度、没有战略焦点,注定产生不了令人惊艳的生命。

  匠人精神不足,用快餐法骗市场。营销部门也好,技术部门也罢,往往以“时间紧,任务急”为借口,用快餐或套餐搭配的方法“高效率”地研发出一堆新品,看得消费者眼花缭乱。可惜千人一面,即使多换两件花衣裳也改变不了本质的平庸,消费者不会为不走心的东西一直买账。

  系统思维不透,用三板斧做推广。营销是个系统工程,一定要用组合拳,但用来用去还是那些旧招式。偶尔有一点创新,很多人便一窝蜂跟上,不顾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特点,一味抄袭。在新时代,不转变思想,不做有前瞻性的创新,那就是期望“天上掉馅饼”。

  针对以上问题,窃以为要做好新品开发和培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少一点“作(zuō)品”,多一点“作(zuò)品”,站上战略高台布大局。好的品牌,经过多年历练,总有各自雄厚的底蕴,这就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出新品的坚实基础。所以,要先把品牌战略做透,把品牌未来的发展格局布好,才能去推新品。也就是说,新品在推出之前,其角色地位、历史使命全要设计好。布局好之后,再为其配套相应的资源,才不至于贪一时之快,跟风逐流,弄出矫揉造作之物。

  其次,要少一点“新品”,多一点“心品”,唤出卷烟“工匠”谱新篇。近年来,“匠心”一词被广泛使用,但又有几人真正拥有?随着消费观念越来越成熟,表面的标新立异也许能短暂地吸引眼球,但用心之作才能最终树起口碑,实实在在地赢得市场。一个用心的卷烟“工匠”,必然熟悉每一片烟叶和每一种辅料的特性,清楚每一道工序的技术价值,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关注每一个可能影响品吸体验的细节,然后孜孜不倦地去寻找最优的结合点。有些事情急不得,有些作品的确需要我们去等待。让时间慢下来,让配方师们找回匠人的步伐,找回那份责任感。某种意义上说,慢即是快,是时候铸就一些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是时候诞生一些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了。

  再次,要少一点“物品”,多一点“人品”,以新生态多元化开创新品营销“心”纪元。卷烟营销如果还停留在新品上市送两个打火机、布两块水牌、发一个朋友圈的层面,那将是没有未来的。作为营销人,一定要跳出小圈子,彻底解放思想,干出一番新作为。这里引入一个新生态多元化的概念,也就是未来卖烟不仅是卖烟,也不只卖服务和体验,而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创造一个多元生态圈的发展模式。卷烟营销也应从原来的以“物”为中心的促销、以“事”为中心的行销,升级到以“人”为本的价值共建。例如,适当引入“众筹”和“共享”的商业模式,引导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建,同时运用生态圈的商业价值,配合大数据的应用和其他消费品搭建营销联盟,价值的兑现可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形成良性循环,改善消费环境、服务体验和消费体验。把烟草的生理性满足提升为社会性满足,很可能是未来烟草的发展方向,更是营销的关键切入点,而培育新品的体系也可以成为这个生态圈的一环。这样一来,新品从孕育之初就有天然的消费洞悉优势,在多重互动中促进品牌基因和消费基因真正结合。于消费者而言,这个新品就像自己的亲生孩子一般,为后续的价值共建营销奠定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因此而积累的“人品”是任何促销品都难以比拟的。

  向“作品”要效益,向“心品”要市场,向“人品”要未来,卷烟新品才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