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营销对烟草行业的启示

2010-09-28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陈渊源

    “跨界”的英文为Crossover,在市场营销理论中专指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之间的合作。在当前的竞争态势下,许多企业不再单纯满足于邀请明星代言、赞助体育赛事等常规营销策略,开始寻求行业外的合作伙伴,通过发挥不同类别品牌的协同效应为自身品牌赢得发展机遇。

    通过实施跨界营销,汽车与牛仔裤、饮料与化妆品……这些分处不同领域的事物,一旦实现了角色“客串”,便使得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互相渗透融合,形成了一种别致的美感,从而间接扩大了宣传效应,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打破传统营销模式

    跨界营销不同于传统的营销模式,它依据不同产业、不同产品、不同偏好的消费者之间所拥有的共性特征,将一些原本没有联系的要素予以融合、延伸,从而突显某种产品与众不同的特性,最终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传统的企业营销战略只考虑如何使用自身资源,而在跨界营销实践中,企业将眼光扩展到了如何与合作伙伴协同使用共享资源等问题上。在传统营销模式已经无法打破竞争僵局的今天,跨界营销为企业开辟新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

    笔者认为,跨界营销之所以悄然风行,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现有市场日渐成熟,新型消费群体开始崛起,他们对产品的消费不再仅仅停留于基本功能的满足,而是渴望获取一种独特的生活体验或价值体现。二是企业在跨界合作中,中小企业可以借助大企业的资源和品牌实力扩大自己的消费群体,拓宽产品的传播路径,而大企业也能借助小企业品牌的独特风格和活力,为自身注入新鲜血液。比如,吉利汽车在销售中就通过强调“使用丰田8A发动机”这一核心元素,迅速提升了自己的市场份额。三是产品应用范围不断延伸,行业之间的边界已经日渐模糊,有些情况下我们已经很难分辨某一种产品应该属于哪个行业,如“霸王”洗发水,既属于日化用品又从属于养护用品;如“王老吉”凉茶,既属于中草药衍生品,近年来又成为大众饮料。

四大“必杀技”

    跨界营销以其独特优势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具体说来,它具备四大“必杀技”。

    跨产品创新。产品跨界主要是指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企业通过借鉴同行业或行业外的经验,实现自身产品的功能跨越。产品跨界主张积极向其他行业、其他产品学习,奉行有取舍的“拿来主义”,让自身产品做到与众不同。与其他行业类似,烟草行业也存在以模仿为主要手段的盲目跟风势头,这使得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如果企业仅仅依靠简单模仿维持生存,其发展之路只会越走越窄。只有那些能够准确把握消费需求、不断创新产品的企业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跨人群拓展。对目标人群的选择与深挖,是企业持续获利的关键。如今,企业产品序列的扩展使得目标消费群日渐扩大,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营销难度、带来了一些潜在风险,但也为产品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通过产品延伸或增加产品序列为卷烟品牌实施跨人群拓展,既能增加卷烟销量,又能有效提升卷烟结构。相比于其他“必杀技”,跨人群拓展存在一定风险。因为这种方式虽然拓宽了消费面,但要成功跨界并取得目标消费者的认同,并非易事,一旦某一环节出现纰漏,很可能引发产品的深度危机。

    跨渠道合作。渠道跨界是指合作品牌基于渠道共享的目标而开展合作。时下,商品已经极大丰富,企业面临的渠道选择越来越多,传统意义上的渠道概念正在被推翻,产品通过各类渠道出现在与消费者产生关键接触的任何地方。比如,在美术馆卖奢侈品,在便利店卖报刊,在药店卖化妆品等。跨渠道合作使合作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从而达到了互利共赢的目的。

    跨媒介传播。现在的消费者每天都被各式各样的广告围追堵截,弄得眼花缭乱,使得购买决策充满变数。“我的广告有效吗?”困恼不已的企业管理者常常这样扪心自问。身处“广告围城”之中,企业该以何种方式开展营销?跨界营销给出了答案。目前,企业借助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介开展营销传播已不新鲜,利用SNS(社交网站)、微博、虚拟世界开展跨媒介传播,也开始被众多企业所接受。笔者认为,当以往百试不爽的传播手法逐渐失灵时,企业选择跨媒介传播不失为明智之举。

跨界营销的三项原则

    跨界为企业营销带来新思路,成为企业撬动市场的有力杠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企业将跨界营销简单地理解为联合促销,忽视了双方在品牌、消费群体、资源等方面的匹配度,使得跨界营销效果大打折扣。笔者认为,企业要成功实施跨界营销,必须遵循三项原则。

    首先,体现差异化特征。跨界营销的目的是通过个性的吸收与融合,让品牌形象更为立体、更有纵深感,从而提炼出区别于其他品牌的个性风格,让产品在竞争中更具优势。因此,跨界营销首先要找准能够突显自身产品个性的合作伙伴,确保跨界双方在技术、渠道、团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次,找准合作对象。开展跨界合作,需要考虑合作双方在战略、实力、市场地位、目标群体等方面是否具有对等性,两个品牌在优劣势上是否能够互相补充,以及传播效应是否能够互相叠加等问题。

    再次,迅速抓住机会。现代竞争法则中,“快鱼吃慢鱼”的案例屡见不鲜。竞争的激烈决定了商机会转瞬即逝,企业要具备清晰的思维与快速决策能力,遇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时,应当果断抓住机会,迅速进入角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