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抢抓政策机遇,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转型崛起的动能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地区生产总值提前一年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1亿元,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33.3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178.6亿元,增长7.9%。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653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0.6:50.6:38.8。其中,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4729人,新增私营企业2208户,新增个体工商户8372家。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3亿元,增长2.8%。粮食种植面积339.6万亩,总产量124万吨。蔬菜产量16.8万吨,增长3.9%。生猪出栏37.5万头,下降2.6%;牛出栏0.98万头,增长8.1%;羊出栏26.4万只,下降11.1%;家禽出栏1249.8万只,增长28.9%。肉类总产量6.2万吨,增长0.7%,水产品产量1.2万吨,增长3.1%,禽蛋产量4.4万吨,增长10%。
完成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粮食总产实现“十六连丰”,我县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小麦)繁育基地。培育省市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20个,新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7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2.1%。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值增长7.5%,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下降1.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产值增长6.7%,纺织服装业产值下降37.3%,造纸和纸制品业产值下降14.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增长5.9%,非金属矿物质制品业产值增长4.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值增长138.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增长7.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增长20.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2.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1%,铝基新材料增加值增长14.6%。
企业效益下滑。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下降1.4%,利润总额下降15.3%,应交增值税下降18%。
园区建设成效显著。亚明电子箔、名开机车等制造业项目建成投产,正在建设美信铝业二期等51个项目。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企业6家,口子酒业入选全省制造业综合实力50强。安徽中德(濉溪)国际合作铝基产业园成功揭牌,铝产业基地入选全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县开发区获评“数字智慧园区”“绿色生态园区”,并被省政府纳入“皖北6+2+N承接产业转移试验区”政策支持。濉芜产业园路网、供水、供气等配套更加完善,标准化厂房竣工使用10万平方米。
建筑业发展平稳。加快建设恒大中央公园等高品质商住项目8个、北环欣居等棚改项目25个,中苑大厦、四季广场、宏宇·之心城项目全面复工。污水处理厂二期、雨污分流工程、虎山路人行道改造等项目有序推进,完成改造老旧小区2个、背街小巷14条,建成使用8431个充电桩。年末全县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5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1.2万平方米,下降15%。房屋竣工面积9.8万平方米,下降67%。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3亿元,增长7.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在建施工项目26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39个。理士电源安徽总部、重药控股全球采购平台、皖北煤电国贸物流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建成投产英科医疗等29个项目,华润风电、中远溪二期等新能源项目正在建设。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2%。项目投资增长8.5%,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增长10.3%,500-5000万元项目投资下降1.8%。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9.6亿元,增长33.8%。分产业看,一产投资下降33.8%;二产投资增长5.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1%,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8%;三产投资增长21.7%。
五、国内贸易
全年培育入统限额以上商贸单位33家。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5亿元,增长11%。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17.9亿元,增长13.9%。其中,计算机及其配套类产品增长25.6%,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产品增长18.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02.9亿元,增长11.2%,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6.6亿元,增长8.6%。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总收入5.7亿元,增长12.1%;商品零售额103.8亿元,增长10.9%。
全年新培育电商主体157家,总数达362家,全年交易额17.6亿元,增长40%。新城吾悦广场项目成功签约,中瑞农产品批发市场启动搬迁,濉溪汽博城项目规划启动。
六、外贸外资
出台《濉溪县促进外贸发展实施意见》,加大外贸扶持力度,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5亿美元,增长7.0%。其中,出口3.2亿美元,增长4.0%,进口3121万美元,增长62%。成功举办长三角产业对接会、中国铝产业创新与绿色发展论坛等招商活动。全年引进省外资金160亿元,利用外资1.3亿美元。
七、交通
年末全县公路里程2821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11.6万辆,增长10%,其中私人汽车10.4万辆。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0亿元,增长9%。
S101二期建成通车,南坪船闸、南坪港投入运营,交通网络更加完善。新建和养护农村道路286公里。实现建制村通车率和新能源公交覆盖率100%。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1.8亿元,增长5.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7亿元,增长12.4%。税收收入39.3亿元,增长4.3%。全年财政支出71.1亿元,增长12.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亿元,下降0.6%;教育支出13.9亿元,增长2.2%;医疗卫生支出9.2亿元,增长1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4亿元,下降3.1%;节能环保支出1.1亿元,下降33.3%。
金融服务不断创新,“税融通”业务累计发放贷款2.5亿元。提供担保6亿元,办理过桥资金6.6亿元,减税降费5.4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1.6亿元。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495.4亿元,比年初增加31.5亿元,增长6.8%;住户储蓄存款余额353.9亿元,比年初增加40.3亿元,增长12.9%;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03.9亿元,比年初增加42.2亿元,增长16.1%。金融存贷比61.3%,比上年提升4.9个百分点。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共有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其中普通中专学校1所,成人中专学校1所;当年招生1050人,在校学生2437人,当年毕业学生630人。普通中学50所,当年招生20224人,在校学生57381人。其中高中7所,当年招生5957人,在校学生17588人;初中43所,当年招生14267人,在校学生39793人。小学173所,当年招生15521人,在校学生85918人;幼儿园143所,入园儿童1532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6.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0.5%。年末全县中小学共有专任教师8263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144.8万平方米;普通高中生人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17.8平方米,普通初中生人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14.8平方米,小学生人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5.9平方米,中职生人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17平方米。
全年引进县外优秀教师69名,招聘中小学教师213名,发放资助资金1412万元,受助学生14391人次。建成移交县老年大学、濉溪二中新校区。
全年申请专利1874件,授权专利551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隋堤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县3A级景区总数达5家。依托临涣古镇、韩村小李家等旅游资源,开通红色旅游专线。河西区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体育场等地标建成即将开放,县医院综合门诊楼投入使用。濉溪县城荣获安徽省卫生县城称号,入选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名单。
年末全县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44家,其中医院13家,卫生院18家,执业(助理)医师1641人,注册护士1586人。卫生机构床位数3704张。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人口113.8万人,比上年增加0.9万人,其中,男性58.7万人,增加0.5万人;女性55.1万人,增加0.4万人。当年出生人口16355人,死亡人口3995人。全县常住人口106.7万人。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79元,增长8.9%,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12元,增长10.3%。
实施扶贫项目502个,实现脱贫1048户3044人。改造农村危房947户,完成棚改基本建成任务3307套。
年末全县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9个,拥有床位2814张。全县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7.2万人、5.1万人和4.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5.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2.3万人,续保34.2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76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363人。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符的情况。
[2]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
[3]常住人口来自省统计局反馈数据。
[4]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5]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6]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