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东丽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打造国际型、知识型、生态型津滨新城区,锐意进取,奋勇拼搏,国民经济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与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衔接后为250.24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1.5%。第一产业增加值4.15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45.74亿元,增长27.2%;第三产业增加值100.36亿元,增长14.2%。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7%、58.2%和40.1%。三级财政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40.9%;固定资产投资231.5亿元,同比增长37.5%;实际利用内资189.5亿元,同比增长45.3%,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农民人均纯收入12834元,同比增长10.7%。
二、农业
全区粮食播种面积45541亩,粮食产量18784吨;棉花播种面积43601亩,皮棉产量2976吨;蔬菜播种面积48135亩,蔬菜产量167481吨;花卉种植面积308亩,鲜切花1650万枝;年末实有果园面积3482亩,果品产量5757吨。肉类总产量6763吨;禽蛋产量927吨;奶类产量5347吨。水产品养殖面积32583亩,总产量11646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2834元,增加1239元,比上年增长10.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80.3亿元,同比增长34.5%;完成增加值129.1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占全区经济总量的51.6%。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1家,实现利税50.4亿元。超亿元工业企业已达65家,实现产值407.0亿元。
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6.7亿元,比上年增长5.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4.7%,房屋竣工面积62.1万平方米。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65家,实现利润0.8亿元,实现税金1.3亿元,比上年增长58.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1.5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其中生产性投资164.1亿元,非生产性投资67.4亿元。有投资项目39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3个,累计完成投资额158.1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8.3%;三次产业完成投资分别为4.3亿元、102.4亿元、124.9亿元。
五、国内贸易
批发零售业完成增加值3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7%,住宿餐饮业完成增加值5.14亿元,同比增长18.6%。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0.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批发业完成2.82亿元,零售业完成82.47亿元,住宿业完成0.54亿元,餐饮业完成14.40亿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达168家,资产总值110.46亿元,销售总额339.52亿元,其中超亿元的企业有55家。
六、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年内新批三资企业18家,合同外资额2.8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57亿美元,同比增长21.9%。三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71.03亿元,出口创汇6.32亿美元,上交税金9.37亿元。
全年引进内资企业327家,实际利用内资189.45亿元,同比增长45.3%。其中外地投资94.10亿元。外贸出口总值37.92亿元,比上年下降8.3%。
七、仓储、运输业
仓储运输业完成增加值1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注册运输业户达到1309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62家;其中规模在50部以上18家,20部—50部的37家,20部以下的1254家。货运车辆7496部、载重量37880吨,比上年增长16.18%和18.37%。物流企业达626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10家;仓储业79家,与去年持平;水上运输注册企业3家,散货轮9艘,3.3万吨,与去年持平。共有区域客运车辆36辆,200个乡街汽车站点、8条区内客运线路,通车线路达到211公里。
八、财政金融
全区财政收入达到100.2亿元,比上年增长40.9%;区级财政收入59.41亿元,增长84.3%;税收收入68.5亿元,增长13.7%。财政支出54.07亿元,增长74.6%,
年末存款余额439.65亿元,比上年增长41.4%,比年初增加105.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28.77亿元,比上年增长39.1%,比年初增加45.6亿元;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197.8亿元,占全区存款余额的45.0%;贷款余额229.45亿元,比上年增长28.0%,比年初增加49.0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10.3亿元,占全区贷款余额的48.1%。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累计发展产学研联合体55家,取得市级科技成果68项,新建市级企业研发机构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0家,全区科技型企业达238家。扩建科技企业孵化器1万平米,已通过国家级认定。
年末全区各类学校共计145所,在校学生51642人,教职员工5278人,当年招生14539人,毕业生14267人。其中有幼儿园72所,学生8735人。
十、文化、广播、卫生和体育
年末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9个,图书馆1座。广播电视机构1个,覆盖率100%。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36个,其中医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卫生机构拥有病床737个,其中医院600个;治愈率达到55.6%,好转率达到66.35%。全区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118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460人,注册护士335人。
十一、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开工在建工程达472万平方米。完成集中供热设施建设和改造并网,新增供热面积47万平方米。
全年共完成环境治理项目6个,投资总额达13050万元。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1032.2万吨,其中工业废水1030.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1万吨。年末环保仪器设备共112台/套,比上年增加27台/套。积极创建园林城区,新增林地面积3520亩,植树2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达15.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5%。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救助
全区常住人口79.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27万人,增长了13.2%。其中外来人口37.83万人,比上年增加1.21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比重为47.6%。有户籍人口34.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22万人,非农业人口13.97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5.3%。,人口死亡率为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计划生育率为98.9%,一孩率77.5%。
全区有城镇全民集体职工从业人员15312人,人均劳动者报酬62756元。其中:在岗职工14401人,人均劳动者报酬65934元;区属全民职工从业人员12084人,人均劳动者报酬58458元,比上年增长31.7%。全年安置就业15289人,其中本区劳动力12372人。开展技能培训和定向培训,全年培训5799人次,培训就业率达80%。
全年投入3.47亿元用于提高保障水平。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4.53万人。提高了优抚对象抚恤、城乡低保、特困救助标准,9735人受益。为农村五保户发放生活费补贴,154人受益。政府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04人,比上年增加411人;城乡低保对象8731人,比上年增加784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5805人,比上年增加434人。全年救助870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