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东丽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5-11-12来源:东丽区统计局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区上下认真落实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紧紧围绕“二三三五五”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全力推进经济发展,全区经济运行实现新突破,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总量结构优化。初步核算并经天津市统计局评估审定,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1.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1%。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亿元,比上年下降8.9%;第二产业增加值47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工业增加值4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3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7亿元,比上年增长5.4%。三次产业比重为0.5:56.3:43.2.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三级财政收入17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公共财政收入9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全年地方税收收入 49亿元,占公共财政收入的54.1%,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四项主要税种收入27.4亿元,占全区地方税收收入的55.9%。投资质量提升。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0.1%。从产业投资结构看,一产增速迅猛,三产成为投资的主力军。其中,第一产业投资8.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1.1%,比上年增长216.7%;第二产业投资158.8亿元,占全部投资的20.2%,比上年下降25.5%;第三产业投资619.4亿元,占全部投资的78.7%,比上年增长41.0%。节能成效明显。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2014年单位GDP能耗完成0.966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6.8%,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2.3个百分点。

  二、农业

  都市型农业平稳发展。全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7700亩,总产量11438吨;蔬菜播种面积29791亩,总产量87434吨;瓜类播种面积3732亩,总产量7444吨;棉花播种面积24000亩,总产量1600吨;花卉产量4万支;肉类总产量4040吨、牛奶产量2415吨、禽蛋产量1246吨、水产品产量6530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934.3亿元, 比上年增长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562.8亿元,比上年增长5.8%,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0.8%;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464.3亿元,营业税金及附加实现27.6亿元。

  创新驱动作用进一步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2014年,全区科技型规上工业企业230家,实现总产值45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9.1%,比上年初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97家工业小巨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392.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5.1%。工业八大行业形成全区支柱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八个行业总计完成产值1243.7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9.6%。建筑业增势良好。全年实现增加值41.6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8.5%。其中,全区共有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0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实现利润总额4.9亿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89.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66.5万平方米。

  四、批发和零售业

  商贸市场繁荣活跃。全区批零企业实现销售额22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限上销售额2084.5亿元,比上年增长9%,占全部销售额的94%。全年实现零售额19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在汽车等消费热点受到制约的情况下,信息消费等逐步成为新的热点。2014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2.3%。钢材销售占销售额近八成。全区金属材料类企业实现销售额1701亿元,占全部销售额的76.7%,是我区商贸业的主体。

  五、交通运输、仓储业

  交通运输业效益保持稳定。全年我区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实现增加值63.7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下降1.3%。其中,规上交通运输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9.4亿元,利润总额13.2亿元。年末拥有载重汽车12597辆,吨位数达到10.3万吨。

  六、金融

  贷款余额两位数增长。年末全区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31.6亿元,比上年初增加6.2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为346.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为379.7亿元。全区各项贷款余额达到555.2亿元,比上年初增加61.3亿元,其中新增贷款额160.1亿元。

  七、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深入实施“122”招商计划,重点开展科技招商,引进中科院自动化所、清华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等高水平研发机构31家,与27所高校深化合作关系。2014年全区引进内资项目1365个, 实际利用内资615.7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引进外资项目11个,实际利用外资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9%;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

  八、教育、卫生事业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区提升改选28所中小学校,4所新建幼儿园开园招生,合并后的5所学校顺利迁入新市镇校区,21所学校高水平通过现代化达标市级验收。与北大附中、北大方正教育集团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达成合作办学协议。截止2014年底,全区共有203所学校,学生人数达到55259人,比上年增加800人。

  医疗卫生资源加快调整。实施“健康东丽促进计划”,完成60个惠民服务项目。东丽医院二期住院楼投入使用,妇儿保健中心主体封顶,新增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吴阶平泌尿外科天津中心投入运营。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59所,比上年增加12所;卫生机构床位810张,其中,医院539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5张,门诊部176张。卫生技术人员1431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64人,注册护士409人,药剂人员和检验人员258人。诊疗次数达到91.4万次,入院人数13371人,治愈率62.5%。

  九、文化、广播事业

  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拓展。扎实开展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八大环境”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42场,举办展览1次、训练班8班;组织群众业余演出3场、人数达2000人;图书馆1个,藏书20.04万册,街道乡村图书馆(室)109个。

  广播事业不断提升。全区共有有线广播机构1个,平均每日播出16.8个小时,其中自办节目平均每日播出2小时;播出各类稿件1.2万件;广播覆盖率达到100%。全区共有有线电视机构1个,传输节目套数2套,平均每日播出时间18个小时,其中自办节目4小时,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100%。

  十、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完善拆迁安置工作机制,深入做好群众工作,有效破解难题,完成拆迁124万平方米,新市镇和城中村改造新开工135万平方米,竣工107万平方米,15个村2.3万村民迁入新居。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成重点工程拆迁,推进航新路等道路修建工程,提升改造20条道路,完成军粮城新市镇污水管网铺设,实施低温片改造和还迁项目供热工程,新建换热站9座,供热节能改造和补建41万平方米。

  加快建设美丽东丽。“四清一绿”行动深入实施,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1.55万吨,比上年下降28%,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大力推进绿化美化,实施外环线500米绿化带、郊野公园一期等绿化工程,完成造林1.6万亩。加快清洁村庄和清洁社区建设,建成清洁村庄27个,提升69个社区物业服务管理质量,建成美丽社区16个,清除垃圾87万吨,立面粉刷71万平方米。

  十一、民计民生

  男女人口数量保持平衡。年末全区共有常住人口71.7万人,户籍人口36.06万人,比上年增加0.46万人。其中,男性18.02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女性18.04万人,比上年增加0.31万人;农业人口12.12万人,比上年减少1.16万人,非农业人口23.94万人,比上年增加1.63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全面增长。全年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47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2.5%、3.6%、11%和15.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05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0.2%、2.8%、5.3%和7.9%。就业和社会保障救助范围继续扩大。开展“万人培训促就业,万人竞赛促提升”等活动,新增就业2.2万人,完成技能培训1.1万人次,培训就业率达到94.5%。新增18个村、1.1万人纳入征地养老保险。截至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2.06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3.6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8.37万人;参加医疗保险41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4.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26.2万人。

  注:

  1、2014年各项统计数据为快报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他增长速度按现价计算。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