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3-02-16来源:仙居县统计局

2010年是发展形势极为复杂、困难挑战极为严峻的一年,是仙居经济走出危机影响、持续回升向好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特色名县、跨越兴县”四大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平台建设、项目推进、招商选资、农房改造、优化服务”五个攻坚年活动,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不动摇,始终坚持突出重点不放松,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内生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民生不断改善,节能降耗取得成效,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

一、综合

经济运行表现良好。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74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增幅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88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65亿元,增长17.0%,其中工业增加值39.22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4.21亿元,增长12.0%。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0.8∶45.3∶43.9。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2040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081美元)。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全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67亿元,增长14.8%。完成地方财政总支出14.66亿元,增长18.9%。其中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326.5%、66.1%、36.4%、25.0%、28.4%、48.2%、64.3%。

就业和再就业形势良好。全年全县新增就业人员356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9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二、农业、农村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其中农业11.27亿元,增长8.0%;林业1.77亿元,增长1.1%;畜牧业3.13亿元,增长4.0%;渔业0.35亿元,增长8.5%;农林牧渔服务业0.1亿元,增长9.0%。粮食播种面积20154公顷,比上年下降0.8%,粮食总产量10.63万吨,增长0.7%。

现代农业亮点纷呈。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有序推进,对台合作交流取得新突破。仙居县现代农业综合区被列为全省首批25个现代农业综合区创建点之一。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深化,率先在全国建成“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行粮食统防统治面积9.1万亩,推行杨梅标准化生产12万亩,发展绿色稻米基地7万亩,绿色蔬菜基地2万亩。被确认为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中央财政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面开展“清洁优美家园,文明和谐乡村”建设活动,改造、建设农房6925户,绿化美化村庄434个,改造通村公路127公里,完成除险加固山塘20座、水库3座,整治河道10.7公里。被列入全省13个“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县之一。全年全县完成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5871人,转移就业2301人,下山移民1669人。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效益双增。全年全县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53.09亿元,比上年增长3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8.99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增长34.0%。全行业形成普增格局,三大支柱行业生产态势良好,新增行业势头强劲,其中医化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3.94亿元,增长29.6%;工艺品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07亿元,增长20.8%;橡塑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12亿元,增长58.1%;家具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分别增长44.5%和41.0%。工业销售产值100.78亿元,增长31.2%,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2.5%。出口交货值36.1亿元,增长2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和利税总额6.79和10.75亿元,分别增长59.1%和39.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为235.0分,比上年提高18.4分。

建筑业发展迅速。全年全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6.17亿元,比上年增长43.3%。其中在外省完成产值34.5亿元,增长97.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7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37亿元,比上年增长36.4%,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49亿元,比上年增长44.8%。固定资产投资对GDP贡献率为12.6%,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是GDP增长的重要力量。

工业性投资增速较快。全年全社会工业性投资完成24.84亿元,比上年增长53.4%,其中制造业投资完成19.02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增幅居全市首位。从投资结构看,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3.6%,已经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构成和保证投资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

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全县限额以上新开工项目87个,比上年增长38.1%;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92.96亿元,比上年增长2.5倍。新开工项目及计划投资额的较快增长,为后期投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房地产开发投资先抑后扬。2010年,我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三季度回升68.1、68.4和70.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31.72万平方米,增长18.2%。商品房销售额16.73亿元,增长65.8%。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市场持续走旺。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2亿元,增长18.1%。其中城镇消费市场完成33.38亿元,增长18.2%,农村消费市场完成7.54亿元,增长17.6%。批发业零售额2.07亿元,增长18.7%;零售业零售额33.79亿元,增长18.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05亿元,增长15.7%。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66.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4.3%,日用品类增长8.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6.8%。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2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接待入境旅游者1.34万人次,增长15.7%;入境旅游外汇收入496万美元,增长14.3%。接待国内游客246万人次,增长9.3%;国内旅游收入20.18亿元,增长14.1%。各景区点接待游客506.5万人次,增长12.4%,景点门票收入4466万元,增长12.1%。被评为省旅游经济强县和全省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大幅回升。全年全县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4.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出口4.01亿美元,增长26.0%;进口0.03亿美元,增长24.3%。在出口企业中,生产企业自营出口2.38亿美元,增长34.4%;三资企业出口1.24亿美元,增长18.2%;外贸公司出口0.39亿美元,增长7.2%。在出口产品中,医药化工类1.5亿美元,增长21.2%;工艺美术品类2.28亿美元,增长24.0%;其他类0.22亿美元,增长120.4%。

利用外资较快增长。全年全县协议利用外资144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8.3%,实际利用外资786万美元,增长127.8%,利用外资新签项目2个。

七、城市建设、交通和邮电业

城市建设有效推进。县城总体规划完成编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区一期项目1362亩开发用地成功挂牌出让,城市防洪工程开工建设。城西菜场建成投入使用。完成文化公园、南峰山公园一期和盂溪北段治理工程改造,建成乐安公园、盂溪公园,完成6条小街小巷整治工作。环城北路西延段主车道建成通车,穿城南路二期、省耕路等10条道路完成新建或改建。新增城乡供水管网83公里、污水管网8公里、公共绿化3万平方米。

交通基建全面推进。全年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4.23亿元。诸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35省道田市至湫山段改建工程基本完成路基建设。台金铁路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全县公路里程达1751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87.9公里/百平方公里,新增公路里程63.1公里。

营业性运输量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64万吨,货物周转量37225万吨公里,双双比上年增长20.0%。营业性旅客运输量142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89089万人公里,双双增长19.0%。

汽车拥有量迅速攀升。全县年末汽车拥有量24219辆,比上年增加5590辆,增长30.0%。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1046辆,增加5227辆,增长33.0%

邮电通信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实现邮电业务总量7.29亿元,比上年下降1.1%。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8.6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6.09万户,比上年增长25.4%。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3.95万户,比上年增长33.9%。

八、金融业

金融业运行稳健。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8.73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47.73亿元,比年初增加2549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城乡居民存款81.75亿元,比年初增加1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9.02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98.84亿元,比年初增加18.70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短期贷款67.34亿元,比年初增加15.75亿元,比上年增长30.6%;中长期贷款30.74亿元,比年初增加2.70亿元,比上年增长9.5%。

九、科技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年全县科技总投入2.32亿元,比上年增长38.1%,R﹠D经费支出0.64亿元,增长47.2%,占GDP的比重为0.64%,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全年全县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3个,省级36个,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新增海关出口A类企业11家,仙居生物医药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被列入全省50个出口基地之一。专利申请量200件,授权量19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9件,增长50%;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61件,增长134.6%。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44.84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23.73亿元,比上年增长46.7%,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1.8%,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教育均衡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大学重点率、本科率分居全市第五、第四位。县第四小学一期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完成中小学校校舍改建6.4万平方米。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207所,在校学生90358人,教职工5345人,专任教师4435人。其中普通中学24所,在校生25628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习的比例达到94.0%;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数5101人;小学58所,在校生37753人;幼儿园124所,在园幼儿2172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54人。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惠民显成效。全年下乡送戏234场、送电影3440场,送书1.86万册,新建社区服务站7家、改造7家、租用5家,新建基层文化俱乐部14家,建成省级文化示范村1个,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率116%。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县实有病床946张,拥有专业卫生人员1801人,卫生技术人员1690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828人,注册护士504人。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建设,省级卫生县城通过复评。县人民医院扩建工程开工,县疾控中心大楼投入使用,县中医院改造工程完工。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率达85%,农医保参保率达97.7%。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7.1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6‰,均保持在历史较低水平。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成功举办县十二届运动会、第二届老年人运动会,全年全县举办综合运动会4次,单项比赛6次。参加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取得3金4银1铜的好成绩,组队参加省首届体育大会,取得了3.67枚奖牌。创建2个省级体育强镇、45个省级小康体育村。农村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达36.4%,全民健身活动正迈向正规化、长效化。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适度。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95279人,比上年增长6.46‰,其中非农业人口49832人。人口出生率13.11‰,人口死亡率7.43‰,人口自然增长率5.68‰。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31元,比上年增长1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22元,增长15.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9年的2.612︰1缩小为2010年的2.559︰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408元,增长13.2%,恩格尔系数为31.79%,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64元,增长6.6%,恩格尔系数为32.59%,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

社保覆盖着力扩面。年末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4552、42249、31647、96123、11300人,比上年净增6285、4033、3888、14097和4008人,全县累计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56803人,其中年满60周岁按月领取养老金达4645万元,并提高了企业退休(职)人员每月基本养老金101元。全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9582人。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3%。

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全县低保对象5494人,其中城镇302人,农村5192人。全年支出保障金936.1万元,比上年增长45.9%。年末拥有收养性社会福利院1所、光荣院1所、城乡养老服务机构12家、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站1个,拥有床位1545张,收养人员416人,救助7103人次。

十二、生态建设、社会安全

生态县建设取得实效。全年全县化学需氧量排放削减至1397吨,比上年下降8.0%;二氧化硫排放削减至685吨,下降8.0%,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97.6%,“十一五”减排任务提前一年完成。重点环境问题污染得到整治,工业园区重点环境监管区通过省级“摘帽”验收。农村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31套,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4.7%,横溪、白塔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4个,市级生态村161个。完成永安溪生态修复造林2636亩,国家级森林公园总规通过评审。企业通过工艺创新、节能技术改造和升级,政府启动节能降耗预警调控方案,加强有序用电等措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4051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2.3%。

“平安仙居”建设进展良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得到加强,“平安仙居”建设扎实推进,天网工程建成使用,刑事发案率逐年下降,命案与五类恶性案件全部告破,顺利完成“环沪护城河”安保任务。创新信访巡调工作机制,信访基层基础不断夯实,信访积案逐步化解,人民调解工作有效开展,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99.67%。全年全县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比上年下降5.03%,死亡人数下降6.98%,直接经济损失下降22.37%。食品药品监管、消防安全、森林消防、防台防汛、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取得实效。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企业。

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企业指:

批发业:年末从业人员20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

零售业:年末从业人员60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

餐饮业:年末从业人员40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以上。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