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平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3-02-15来源:平湖市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我市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年初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扎实开展“三年”活动、深入推进“十大工程”,努力开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一年来,全市经济在转型中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稳步推进。与此同时,受国内外复杂因素影响,全市经济增长出现下行趋势,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困难和压力明显加大。

  一、综 合

  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9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增速比上年回落3.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全省、嘉兴全市2、2.2、0.6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0978元,比上年增加10919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12538美元。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2.1%,上半年增长12.2%,前三季度增长11.2%,全年增长1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2亿元,增长2.0% ;第二产业增加值251.1亿元,增长12.0% ,其中工业236.3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125.4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6:63.6:31.8。

  2011年,全市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64.1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2.4亿元,增长27.2%,增幅分别比上年度提高5.9、4.7个百分点。

  二、农 业

  2011年,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2亿元,比上年增长2%(实现产值27.3亿元,可比增长1.9%)。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9.9万亩,比上年下降0.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5.2万亩,增长2.9%,粮食总产量达到24.6万吨,产量已连续6年超出22万吨;油菜籽播种面积10.7万亩,下降18.4%;蔬菜播种面积11.1万亩,增长5.1%。粮经面积比为69:31。全年生猪饲养量91.6万头,比上年下降2.7%,肉类总产量3.2万吨,下降1.3%,家禽饲养量319万只,下降3%。水产品产量3.7万吨,比上年增长0.4%。

  年末拥有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95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91只,绿色食品11只。全年完成城乡绿化造林面积6868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5031亩。“两新”工程建设稳步有序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粮食功能区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和面源污染治理卓有成效,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加快。

  年末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嘉兴市级龙头企业20家,新培育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2家。以“12316”为农服务中心为载体,为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深入实施。全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户达16.4万户,保费收入722万元;全年理赔3.3万户,赔付金额294万元。

  2011年,农田水利建设共投入劳力7.6万工日,完成土石方318.7万立方米、投入资金32118万元。全年疏浚河道152千米,长效保洁2302千米;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3.4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4万吨,比上年下降1.4%。农业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全年“新三资”投资农业3.5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5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产值946.8亿元,比上年增长24.8%,不含嘉兴港区和嘉兴电厂实现产值612.7亿元、增长20.6%。全市规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28.3亿元,增长24.9%;高新技术行业实现产值184.6亿元,增长28.3%;全年实现新产品产值292.4亿元,增长62%,新产品产值率30.9%,同比提高9.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销售产值918.8亿元,增长24%,其中出口交货值287.5亿元,增长15.5%。工业总产值分经济类型看,占规上工业总产值35.9%的外商投资企业增长20.8%;占比30.6%的私营企业增长23.9%;占比13.3%的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1.6%。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实现产值580.9亿元,比上年增长28.6%,轻工业实现产值365.8亿元,增长19.2%。分行业看,全市17大行业中13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超过全市平均增幅的有6个行业,新能源行业为全市增幅之最,达82.1%。分行业产值列全市前三位的分别是,临港产业实现产值384.1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石油化工行业实现产值147.6亿元,增长30.9%,造纸行业实现产值58亿元,增长25.9%;光机电行业实现产值213.7亿元,增长24.2%;服装行业实现产值156.8亿元,增长16.6%。光机电、临港和生物医药三大主动力产业共实现产值608.9亿元,增长29.3%。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产值81.4亿元,增长56.8%。服装、箱包、童车、洁具和纸制品五大传统行业共实现产值218.5亿元,增长15.6%。分区域看,全市9个镇(街道)全部实现了增长,其中乍浦镇、曹桥街道、新埭镇等3个镇(街道)增幅超过全市平均。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保持较快增长,经营效益有所下降。规上工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3.1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税总额67.6亿元,下降2.5%;实现利润总额41.1亿元,下降15.6%。其中,不含嘉兴港区、嘉兴电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0.6亿元,同比增长15.5%;利税总额41.5亿元,增长10.3%;利润总额20.8亿元,下降17%。12月末,全市亏损企业107家,亏损面20.3%,同比上升6.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6.4亿元,同比增长1.3倍。分行业看,17大行业中13大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大行业增长。其中,三大主动力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3.0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实现利润总额34.1亿元,下降10.0%;新兴产业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1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实现利润总额9534万元,下降40.1%;五大传统行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实现利润总额4.3亿元,下降31.7%。

  全市年末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59家,全年施工面积121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8.8%,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04.1亿元,增长33.5%。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7.5亿元,比上年增长25%,投资额和增速均列嘉兴各县(市、区)第一位。其中,不含嘉兴港区和嘉兴电厂完成投资154.9亿元,增长26.8%。全年完成工业生产性投资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不含嘉兴港区完成投资83.1亿元,增长19.9%,总量列嘉兴第四,增幅列嘉兴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完成84.1亿元,增长22.6%,总量列嘉兴第五,增幅列嘉兴第三,其中不含嘉兴港区完成投资69.8亿元,增长34.5%。

  全年计划总投资在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09个,共完成投资141.8亿元,占全社会总投资的55%。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亿元以下在建项目178个,共完成投资46.1亿元,占全社会总投资的17.9%。

  2011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6.8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其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在建项目47个,全年完成投资43.8亿元,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93.7%。全年竣工房屋面积81.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2.2%,其中住宅竣工58.5万平方米,增长57.9%。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0.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2.1%,其中预售面积占82%。商品房销售面积中住宅销售38.7万平方米,下降41.8%;商业营业用房销售9.1万平方米,下降48.8%;办公楼销售1.4万平方米,增长105.7%。

  五、交通和邮电业

  2011年,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33.1亿吨公里,增长8.2%。其中:公路运输18.9亿吨公里,水路运输14.2亿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7.8%和8.8%。全年旅客周转量完成5.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1.1 %。嘉兴港全港货物吞吐量5258万吨,比上年增长18.6 %,集装箱51.5万标箱,增长47.1%。

  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0.6万户,比上年下降5%,移动电话用户75.6万户,比上年增长18%。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到10.9万户,比上年增长20%。

  六、贸易和对外经济

  201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增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81.4亿元,增长16.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3.7亿元,增长24.7%。2011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8个,全年实现商品交易额134.1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全市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4个,市场成交额127.1亿元。其中,嘉兴•中国杭州湾钢贸城全年成交额为110.9亿元,同比增长113.1%。

  2011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出口总额35.3亿美元,增长16.8%,出口增幅比上年回落9.2个百分点。全年外贸和出口依存度分别为106.3%和57.8%。全年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8%,出口机电产品10.6亿美元,增长17.8%,出口旅行用品及箱包3.6亿美元,增长22.5%。在出口总额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7亿美元,增长17.3%。

  全年利用内资(含嘉兴港区)51.7亿元,全年新批、增资三资企业97家,合同利用外资6.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其中不含嘉兴港区,全年利用内资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合同外资4.2亿美元,增长3.8%,实到外资1.8亿美元,增长5.3%。

  七、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550.8亿元,比年初增加67.1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8.9亿元,增加33.4亿元。外汇存款余额3.5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2亿美元;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82.4亿元,比年初增加40亿元。外汇贷款余额5.8亿美元,比年初增加2.4亿美元。

  2011年金通证券和银河证券两营业部,证券交易新开户数为4158户,累计账户达到4.7万户。受股市调整拖累,全年证券交易额仅253亿元,比上年减少201亿元,年末股东交易保证金余额为4.3亿元,比上年减少2.2亿元,证券市值为22.3亿元,比上年减少5.3亿元。

  2011年中国人民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湖市支公司等五家主要保险公司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3亿元,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2.8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1.5亿元。全年共支付各类赔款金额1亿元,其中人寿保险赔款0.3亿元,财产保险赔款0.7亿元。

  八、科技和教育

  2011年,全市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支出11992万元,比上年增长20.1%,教育经费支出73446万元,增长31.2%。企业研发经费(R&D)投入8.5亿元,增长20%,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为2.1%。全年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5项。年末全市已有各级高新技术企业92家。区域科技创新机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共117家。全年全市专利申请量1620件,比上年增长12.6%,专利授权1481件,增长1.5%,再创历史新高。全年获得省科学技术奖2项,获得嘉兴科学技术奖8项。技术市场发展较快,全年技术交易金额达1.2亿元,合同数157项。

  年末全市拥有幼儿园47所,在园幼儿11940人;小学30所,在校学生28683人;普通中学17所,在校学生26817人。学前三年入园率97.6%。九年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100%。小学、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均为100%。初中升高中段比例达到98.8%,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现有中等职业类学校5所,在校学生8716人;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7个,注册学生89085人,全年结业85927人。年内向普通高校输送新生2896人,高考重点上线率11.6%、本科上线率57.9%、总上线率94.5%。高职(单考单招)录取497人,上线率97.5%。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已创建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8个,嘉兴市级文化示范村(社区)16个。年内百场广场文艺演出40场次,全市送戏下乡251场,注册业余文体骨干队伍147支,总人数达到2828人,送电影1550场次,观众33.5万人次,放映广场数字电影176场,观众7万人次,万册图书下农村进社区,在44个馆外服务点送书102次,共送36690册。年末全市各镇、街道文保员40名。我市5家文博场馆免费开放,全年接待观众48万人次。

  年内成功创建浙江省先进体育总会,年内组队参加嘉兴市七运会青少年部田径、游泳等10个项目的比赛,以158.8枚金牌、345.8枚奖牌、3357.8分的团体总分分获青少年部金牌总数第二名、奖牌总数第三名和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组队参加七运会大众体育部钓鱼、轮滑等9个项目比赛,获得奖牌27枚、总分234分,团体总分位列嘉兴五县(市)两区第三名,还获得本届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荣誉称号。年内积极组队参加省及嘉兴市各类体育比赛,并共向上输送运动员31名。体育中心全年免费接待健身市民达40万人次。2011年获得全国冠军2个。

  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195个、床位1469张。有卫生技术人员2755人,其中执业医师870人、执业助理医师147人、注册护士945人。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受益水平。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加人数达17万人,参加率97.4%,城镇居民参加人数8.7万人,参加率97%。

  十、生态环境和城乡建设

  2011年,市区全年空气质量:“优”的天数占26.6%,“良”的天数占64.7%,“轻微污染”的天数占7.7%,“轻度污染”天数占0.3%,“中度污染”天数占0.3%,“中度重污染”天数占0.3%,“重度污染”天数占0.3%。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85.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100%。全市7条河流水域水质均劣于五类,主要污染物指数总和为89.2,平均指数为12.7,平均指数比上年下降0.5。

  新仓镇创建成全国优美环境乡镇,实现了我市国家级生态镇零的突破,钟埭街道创建成省级生态街道。2011年度全市共建成省级绿色企业2家、绿色社区2个、绿色家庭3户、绿色医院1所和生态旅游区1个;嘉兴市级生态村32个、生态农庄1个、绿色学校2所、生态示范村3个;平湖市级绿色学校6所。

  2011年,城乡建设取得较好进展,呈现了不少亮点。新建阳光嘉苑保障房758套,其中廉租房150套,经济适用房608套,工程主体结构已封顶,2012年7月份交付使用。市域总体规划修编已完成初步成果,全年编制和修编各类详规与专项规划11个。严格按照创卫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落实创卫市政民生问题交办1100多项。分步实施立面改造和灯光亮化工程。全年完成太浦河取水工程52.6公里管道铺设。全年完成城市绿化面积46万平方米,城市绿地总量达到923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总量735万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8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41.3%,绿化覆盖率42.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约12.3平方米。

  十一、人口和居民生活

  2011年,全市出生人口3009人,死亡人口350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487797人(201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7.2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3726人,农业人口254071人。全年计划生育率98.8%。

  2011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90元,比上年增长14.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641元,增长16.4%,剔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分别增长8.2%和10.3%。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73平方米,分别比上年提高0.4、6.1平方米。每百户城市居民拥有汽车21辆,彩电203台,空调器239台,洗衣机95台,电脑103台。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汽车10辆,彩电208台,空调器152台,洗衣机82台,电脑68台,摩托车60辆。城市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和38.1%。

  2011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655人,帮助4475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525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79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充分就业村(社区)创建达标率100%,为5628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1172万元;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12个,推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岗位9942个。

  年末,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6.6万、25.5万、24.5万、16.1万、15.9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人数16.9万;全年落实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5911人;全市户籍人员社会养老保障率97.1%。

  2011年,全市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402.5万元,其中城镇低保支出912.1万元,农村低保支出1490.3万元;年末低保人数5894人,其中城镇1894人,农村4000人;实施农村医疗救助18580人次(其中大病救助1196次),救助金额436.8万元;城镇医疗救助5218人次(其中大病救助436人次),救助金额135.4万元。年末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10585人,为贫困重度残疾人发放全额低保或全额低保补助金386.3万元,为贫困残疾人发放康复补助款等135.7万元,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补助集中托养、居家安养补助金157.6万元。2011年末拥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12个,床位1664张,收养人数782人。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