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含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23-06-28来源:含山县统计局

2019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县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持续推动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一年来,全县经济保持稳步增长,人民生活福祉持续增进,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5.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高于全市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6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76.95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96.51亿元,增长7.5%。按常住人口计算,2019年全县人均GDP为4944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171 美元),比上年增加5337元。

结构优化升级显成效。三产服务业成主导。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占比调整为11:2:39.4:49.4。三产服务业自2007年以来再次成长为全县最大产业,经济发展由工业为主导转为以服务业为主导,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工业结构调整优化。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低于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个百分点。资源型行业增势削弱,其中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水泥建材增加值增长2.7%,分别低于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8个和9.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快速成长,规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5%,比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快5.8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上年的34.7%提升到35.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比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快7.2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48.8%提升到51.1%。

消费升级持续推进。升级类商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饮料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和书报杂志类分别同比增长40.3%、32.2%和28.9%,增速比限上单位整体增速分别高21.2、13.1和9.8个百分点。

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去库存稳步推进,12月末,全县商品房待售面积 140770平方米,同比下降16.4%,比年初减少27679平方米。降成本落实见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1.66元,同比减少2.22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费用6.33元,同比减少0.64元。盈利水平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8.6%,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13.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9.12%,同比提升0.9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税收总计7.23亿元,同比增长34.4%。

民生福祉持续增加。全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7%、9.1%和10.4%,分别快于全县GDP增速1.2个、0.6个和1.9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快1.3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由上年的1.70缩小到1.68,低于全省的2.44和全市的2.09。

民生支出持续增加。全县民生类财政支出26.77亿元,同比增长9.9%,同比增支24200万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87.5%。

二、人口与就业

2019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9.9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全县户籍人口446107人,比上年末增加559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58885人,乡村户籍人口287222人,年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35.6%,比上年末提升2.7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年末全县就业人员总计24.9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7.62万人,第二产业7.47万人,第三产业9.83万人。城乡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7.88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880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率10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

全年完成就业技能脱贫培训159人,合格146人;完成退役士兵培训142人,合格123人;完成企业新录用人员技能培训2423人,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90人;全年总计开发公益性岗位400个,开发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219个。

三、农业与农村

2019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1.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实现增加值24.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其中农业增加值12.53亿元,林业增加值0.69亿元,畜牧业增加值3.27亿元,渔业增加值5.3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14亿元。

全县粮食种植面积为39994.6公顷,比上年下降0.4%;油料种植面积7255公顷,比上年增长1.8%;棉花种植面积1390公顷,比上年增长0.1%;蔬菜种植面积2185.4公顷,比上年增长1.3%。全年粮食总产量265846吨,比上年增长0.2%;棉花产量1429吨,比上年增长0.6%;蔬菜产量114473.5吨,比上年增长4%。园林水果产量14495吨,比上年增长2.7%;油料产量20007吨,比上年增长1.8%。

年末生猪存栏量12003头,比上年下降71.9%;全年生猪出栏量80973头,比上年下降16%。全年肉类总产量16779吨,比上年下降7.6%;其中猪牛羊肉产量7943吨,下降15.2%。禽蛋产量10301吨,增长19.4%。水产品产量19550吨,增长4%。

农业产业化提升,年末全县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42个,比上年增长5%;省级以上著名农产品商品数33个,比上年增长6.5%;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个数达55个,比上年增长5%;“三品一标”农产品基地面积达13362公顷,比上年增长1%;全县涉农产业园13个,比上年增长2%。

农业机械化持续提高,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共计50.1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6 %。年末全县共计拥有农用拖拉机8294台,排灌动力机械45126台,农用运输车329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5%、1%和34%。机耕作业面积5.03万公顷,机械播种面积2.72万公顷,机械收割面积4.05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0.8%、3%和1%;设施农业占地面积350公顷,比上年增长2%。农村生产生活总用电量17989万千瓦时,增长7.2%。

农资使用保持稳定,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2772吨,比上年下降3.9%;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10吨,其中地膜115吨,地膜覆盖面积达1298公顷。

全年完成4个省级、4个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点规划,污水管网铺设工作全面启动,村内道路建设、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村内亮化、饮用水安全巩固提升建设全面完成。围绕村庄环境绿化、美化、净化、硬化及改水改厕6项建设任务,成功认定2019年省级重点示范村2个、省级示范村7个。全年投入各类资金近1000万元,实施沟塘清淤活水“双千行动”,总计清淤塘口735个,打造水清岸绿美丽新乡村。

全年扎实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总计完成9467户改厕,累计处理农村生活垃圾4.36万吨,农村生活垃圾整治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全面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完成105个行政村(1817个自然村)四类村庄类型分类,整治自然村1761个,整治覆盖率达96.9%。清理村内塘沟1013个,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725吨,清理乱搭乱建的户数1678户,清理废旧广告牌1932个,清理无功能建筑1.79万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更加美好。

四、工业、建筑业、能源消耗和电力供应

2019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5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截至12月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190家,累计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8%。

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6%,集体企业增长8.1%,股份制企业增长12.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5%,其他私有类型企业增长8.3%;采矿业增长1.8%,制造业增长12.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2.2%。

规模以上工业25个行业大类中有1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68%。机械制造、陶瓷制造、水泥建材和农副食品加工等四大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合计同比增长12.4%;其中机械制造产业增长速度达18.3%。

工业经营效益情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79.2%,比上年提升32.2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良好,全年产品销售率达98.5%,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盈利水平提升,全年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10.8%,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45815元/人,比上年增长22.3%。

2019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44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全年纳入统计范围的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施工企业19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8.1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43.74万平方米,年末建筑业从业人员6804人,比上年增长4.1%。

201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总计54.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3%;每万元工业产值单耗0.3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4.8%。重点能源消费品种中,原煤消费量52.97万吨,同比下降1.5%;电力消费量9.1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4%。

2019年,全县全社会用电量14.5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其中居民生活用电2.2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全行业生产经营用电12.3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全行业中,第一产业用电208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7.6%;第二产业用电10.8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4%,其中工业用电10.7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6%;第三产业用电1.2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4%。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2019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2%。其中民间投资增长51%;基础设施投资下降7.6%。

从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同比下降70.9%;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2%,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工业投资中制造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3.1%,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1.6%;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7.5%。

全年全县房屋施工面积121.5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5.5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4.41亿元。

六、商贸流通与旅游

2019年,全县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按经营地域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0.63亿元,增长1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1亿元,增长13.1%。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批发零售额62.92亿元,增长12.7%;住宿餐饮收入2.62亿元,增长21.1%。按经营规模统计,全县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8.67亿元,同比增长19.1%,占全社会零售总额份额达13.2%;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56.87亿元,占零售总额的87.8%。

农村电商优化提升。全年共计扶持22个稳定实现农产品上线的网点成为“综合服务点”,培育“三品一标”获证企业26家,认证产品55个,新增绿色产品2个,有机食品1个。全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5.2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农产品网上交易额1.28亿元,同比增长53%。

对外经济稳定发展,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41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出口13609万美元,增长25.5%;进口551万美元,下降42.1%。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35亿美元,增长10.6%。

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全域旅游有力推进。年末全县拥有三星级以上酒店1家,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9处,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3个,三星级以上农家乐28家。全年举办各类旅游活动15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达45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6%;实现综合旅游收入31.97亿元,比上年增长22.5%。

七、交通运输仓储邮政和电信

2019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83亿元,比上年增长5.3%。

2019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累计达1779公里,同比增长8.5%。年末共计开通公共交通路线7条,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数91辆,同比增长32.3%;实有出租车361辆。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1029万人,比上年下降7%;货物运输量1213万吨,比上年下降5%。旅客运输周转量20340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6%;货物运输周转量36159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7%。

2019年,全县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获“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光荣称号。投资5100万元,实施扩面延伸工程,共66条道路总长计51公里;投资2200万元,实施县乡公路养护工程,共6条路总长计25.8公里;投资327.3万元,实施乡道安防工程,共12条路总长计39.3公里;投资169.1万元,实施村道安防工程,共16条路总长计13.4公里;实施昭关镇谢集桥危桥改造。

干线公路建设有序推进。S367马鞍山段(北部通道)改建工程完成交工验收;投资530万元,完成对G346(K83+000-K84+000、K87+000-K88+000)及连接线路面的大中修。

全年路警联合治超,效果显著,累计精检车辆6683台次,查处违法超限车辆267台,卸载货物5108.03吨, 累计超限罚款282.1万元,其中非现场处罚214台,罚款122.1万元,现场处罚53台,罚款159万元,制作执法卷宗267份,其中查处异地超限30%以上车辆15台(超75吨或100%的14台),折算奖励金额106万元;交由公安交警处罚车辆86台次,处罚金额4.39万元,记分465分。

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10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全年快递业务总量97.59万件,比上年增长53.2%;订销报纸累计数320.12万件,比上年下降4.8%;订销杂志累计数12.02万份,比上年下降28.8%;

全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4%。全县电信业务收入1.76亿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8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9.81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71部,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9.59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2019年累计完成财政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10.2%,增幅比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14亿元,同比增长3.9%;税收收入16.23亿元,增长10.9%,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为81.14%。全年财政支出30.58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1亿元,增长2.2%;教育支出6.09亿元,增长0.1%;民生类支出共计26.77亿元,增长9.9%。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5.35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居民存款161.16亿元,增长14.5%。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9.97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中长期贷款82.13亿元,同比增长8.4%。

全县各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09亿元,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01亿元,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2.09亿元。全年赔款和给付1.25亿元。全年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417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赔付2588万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9年,全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84元,比上年增长9.7%,高出全县GDP增幅1.2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幅跑赢总体经济;城乡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0872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43元,比上年增长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68元,比上年增长10.4%。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来源分,工资性收入19671元,经营净收入4224元,财产净收入1687元,转移净收入9161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156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9132元、衣着支出1746元、居住支出2953元、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368元、交通通信支出5027元、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113元、医疗保健支出1379元、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437元。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来源分,工资性收入12468元,经营净收入2293元,财产净收入74元,转移净收入5832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420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6612元,衣着支出1388元,居住支出4232元,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484元,交通通信支出1390元,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273元,医疗保健支出1767元,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275元。

2019年,全县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政策,建立健全风险预案和管控措施,切实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截至年末,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1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0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6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6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71万人。全年完成6个乡镇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6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累计发放高龄补贴296.23万元;全年保障农村低保1.43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8108万元;累计保障特困人员2668人,支付钦定1484万元;累计提供孤儿基本生活保障103人,发放保障金额119.3万元;累计救助生活无着人员308人,支出救助金额28万元;全年全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待遇享受1.18万人次,累计支付2929万元。

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全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935万元,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四季攻势”“重补促”等专项行动,认真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等问题整改,完成106户299人脱贫任务。坚守“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脱贫底线,发放教育补助资金254万元,享受综合医保8万余人次,扩面延伸贫困地区道路47.5公里,贫困户住房安全鉴定全覆盖,贫困人口安全饮水“四个指标”全部达标。持续推进“绿游游”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新增经果林5000亩、星级农家乐7家,铜闸镇太湖村、仙踪镇六衖村荣获省AA级旅游村称号;深化“四带一自”扶贫工程,新建司徒油茶等产业扶贫项目17个,1209名从事特色种养业贫困户达省标准;全面推广“建实体、促融合”产业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户利用扶贫小额贷款组建农民合作社13个,吸纳586名贫困人口入社务工、入股分红,贫困人口年均纯收入达11617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9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0所。全县普通中学22所,在校学生16467人;其中普通初级中学19所,在校学生10687人。全县共有小学57所,在校学生22441人;全县共有幼儿园50所(含学前班),在园幼儿9263人。中职教育学校一所,在校学生4089人。

全县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2%,学前一年毛入园率106.08 %;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1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89.0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9.7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13%。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上报率达100%。

2019年全县高考报名2676人,分类考试录取316人,一本达线人数457人,达线率20.88%,本科达线1115人,达线率50.94%,艺体类本科达线人数52人。

全县县属国有及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829人,其中,农林牧渔技术人员62人,科研技术人员76人,教育人员3241人,卫生技术人员790人,其他类型人员660人。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3077人,工程技术人员451人。

年末全县市级以上研发平台50个,其中,市重点实验室4个,企业技术研究中心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个;科技“小巨人”企业29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计42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科研机构73个,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支出为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年末,全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08件,年末专利授权量305件,其中发明专利82件,实用新型专利202件,外观设计专利21件。

十一、卫生和文化体育

2019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67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血防站1个,个体诊所41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11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22人,注册护士885人,药师(士)54人,技师(士)102人。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1605张;村卫生室96 个,乡村医生142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100%。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公共博物馆1个,馆藏品量867件;公共图书馆1个,年末藏书55万余册;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8个,农村文化乐园6个;国家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资料34.7万卷(件)。

全年组织各类文艺汇演212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140场,农村文艺演出155场,全年正常开放公共文化场馆10个,全年开放2001场次,农家书屋免费开放21095场次。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县拥有体育场馆3个,全年组办体育赛事活动73场,参与活动人数达1.61万人次;全年组织农民健身活动102场;年末从事体育产业活动的组织与企业4家,全年体育彩票销售收入2500万元,全年体育产业规模达1.25亿元。

十二、城市建设与管理

全年完成棚户区改造37户,顺利通过省住建厅第三方验收。完成县中央花园和翰林小区两个老旧小区改造,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常住户401户,惠及人口约1400人。

城市防洪能力提升,全年完成易涝点大范桥段、西门大转盘、九五广场等排水管网埋设,完成西门建行、滨河小区、大范桥等易涝点整治,完成城防南站扩建工程,污水管网主管道闸门维修等项目,完成老城区排水管网清淤及疏通78公里,完成雨污水管网清淤约60公里,及时更换雨污水井盖、雨水篦530处。

城市维护力度加大,全年修复人行道破损约800平方,华阳路全线沥青路面维修6000平方,文化广场及太湖山路西侧面砖修复1100平方,豪盛汽配城与S105连接线沥青路面修复2000平方,枫香路西侧人行道新建约1300平方,完成人行道维修约3公里。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矿产资源丰富。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兼有燃料矿产和少数金属矿产。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白云石、石膏、耐火粘土、萤石、重晶石、磷矿、硫铁矿、建筑砂矿、磨刀石矿、砖瓦粘土矿等;燃料矿有烟煤、无烟煤、泥炭等;少数金属矿产有赤铁矿、褐铁矿、方铅矿等。全县可供开采的矿种10余种,其中,硬石膏矿品位高,石灰石矿和建筑砂矿储量大、质量好、品种多。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922.5吨,同比下降23%;氮氧化物排放量3268.6吨,下降1%;烟(粉)尘排放量2511吨,下降18%;PM2.5浓度年平均值45微克/立方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9天,环境空气全年达标率71.5%。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起,死亡6人,直接经济损失24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上升60%,死亡人数上升100%,受伤人数下降100%,直接经济损失增长96%。其中,道路交通事故4起,死亡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上升300%,受伤人数下降100%。火灾事故2起,无人员伤亡;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持平,直接经济损失上升118.5%。工贸企业事故2起,死亡2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均持平。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农机农电、渔业船舶、水上交通等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开发投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业和餐饮业单位。

5.部门指标数据由涉及部门提供,来源于其年度总结或统计年报。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