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黄冈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22-05-23来源:黄冈市统计局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围绕“干在实处、加快振兴、谱写新篇”工作要求,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盯目标抓落实,把握重点抓生产,强化统筹抓调度,全力服务“主城崛起、两带协同、多点支撑”市域发展布局。一年来,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全年经济社会发展超出年初预期目标,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交出了一份全年精彩的合格答卷。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202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541.31亿元(现价),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3.41亿元,增长11.3%;第二产业增加值807.41亿元,增长18.6%;第二产业中,全部工业增加值627.63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1230.48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3%、24.5%、18.2%、6.3%、10.6%、11.2%。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的20.5:30.1:49.4调整为19.8:31.8:48.4。

价格运行保持平稳。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9.8%。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9%、衣着价格下降4.7%、居住价格上涨0.4%、生活用品和服务价格下降0.3%、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4.2%、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0.5%、医疗保健价格下降0.1%、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下降0.2%。

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全市新发展五类(含内资、私营、外资、个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主体8万户。其中,私营企业1.52万户,个体工商户6.39万户。五类市场主体总量达62.46万户,增长9.26%。其中,私营企业9.24万户,个体工商户50.9万户。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市区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安九高铁、武穴长江大桥、棋盘洲大桥、麻竹高速黄冈段、蕲太高速西段建成通车,黄黄高铁、麻安高速东段即将通车,江北铁路完成铺轨,燕矶长江大桥开工建设。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黄州、浠水获评全国示范县,红安获评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治理水土流失708平方公里,“三湖”湖堤加固、蕲水灌区新建扩建、土司港闸站等项目顺利实施。行政村光网覆盖率达100%。109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成运行,4117个村生活垃圾治理达到“五有”。338个村入选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898.13亿元,增幅15%。粮食种植面积592.81万亩,增长0.2%;棉花种植面积33.97万亩,减少7.6%;油料种植面积318.13万亩,增长5.0%;蔬菜种植面积187.33万亩,增长1.5%。粮食总产量273.18万吨,增长1.5%;棉花产量2.00万吨,减少1.2%;油料产量55.47万吨,增长4.6%;蔬菜产量359.58万吨,增长2.1%。水果产量29.64万吨,增长25.0%。

畜牧业现价总产值228.29亿元,增幅33.8%。禽蛋产量32.53万吨,增长3.4%;生猪出栏435.55万头,增长68.5%;牛出栏23.41万头,增长1.5%;羊出栏56.54万只,减少1.9%;家禽出笼6636.06万只,增长37.3%。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95家,新增144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4%。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2.9%;重工业增加值增长24.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0.2%,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30.8%。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5.4%;实现营业收入1677.06亿元,增长18.7%;利润总额75.62亿元,增长3.9%;税金总额42.18亿元,增长23.1%;资产总计1633.63亿元,增长8.9%。

建筑业单位数565家,增加84家,总产值1100.57亿元,增加275.91亿元,增长33.5%。实现增加值180.33亿元,增长17.6%。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331.67万平方米,增长7.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6%。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增长37.3%;集体经济投资下降23.4%;私营经济投资增长38.7%;其他经济投资下降25.1%。

全年投资项目188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669.04亿元。在建项目1858个,增长22.4%,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866个,增长39.7%;亿元以上项目748个,下降0.8%。在全部入库投资项目中,工业投资项目797个,增加111个;工业新开工项目400个,增加102个。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304.52亿元,增长25.3%。商品房屋施工面积2061.65万平方米,增长5.3%,其中新开工面积590.56万平方米,下降0.3%;竣工面积241.18万平方米,增长15.9%;销售面积507.05万平方米,增长45.9%;商品房屋销售额264.43亿元,增长51.6%。待售面积189.10万平方米,下降8.5%。

五、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3.73亿元,同比增长22.1%。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9.47亿元,同比增长22.2%;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26亿元,同比增长21.3%。

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501.90亿元,同比增长19.4%;零售业实现销售额980.30亿元,同比增长21.4%;住宿业实现营业额20.82亿元,同比增长26.6%;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63.93亿元,同比增长33.1%。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4.5亿元,比上年增加44.4%。其中,出口82.7亿元,增加38.6%;进口11.8亿元,增加104.8%。新批外资企业12家,比上年增加100%。合同外资金额2.3亿美元,增长405.6%,实际利用外资7057万美元,增长18.3%。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0.08亿元,增长24.5%。公路总里程达3.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71公里,桥梁5650座。行政村通畅率100%,行政村通客车率100%。货运量21167.41万吨,货物周转量407.05亿吨公路,客运量2333.21万人,旅客周转量14亿人公里。

邮电业务总量51.12亿元,其中邮政17.41亿元,电信33.71亿元。全市邮政营业网点151处,快递网点428处,信筒(箱)217个,函件11.61万件,快递8347.70万件(出口量),报刊期发数29.40万份,报刊发行累计5887.44万份。邮政邮路总长度41213.6公里,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32565.1公里。

接待游客418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5.2亿元,增长26.3%。拥有旅游强县4个、旅游名镇6个、旅游名村19个,AAAA级景区达到20家,AAA级景区发展到54家,A级景区总数达到78家,星级宾馆(饭店)29家,其中四星级7家、三星级20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地方财政总收入227.63亿元,增长30.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01亿元,增长35.6%;上划中央收入86.62亿元,增长2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02.58亿元,增长34.1%;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7%;非税收入38.43亿元,增长39.6%。

财政支出857.26亿元,下降8.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5.37亿元,下降15.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1.41亿元,下降8.1%;教育支出93.43亿元,下降7.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3.20亿元,下降27.6%;医疗卫生支出57.53亿元,下降23.8%;节能环保支出16.54亿元,下降31.1%;农林水利事务支出81.96亿元,增长2.0%。民生事务支出合计411.6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1.5%,下降16.7%。

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4373.93亿元,各项贷款2553.57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369.25亿元,增长9.37%,当年新增374.21亿元,比上年减少14.93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50.85亿元,增长17.65%,当年新增贷款382.60亿元,比上年多增73.85亿元。

全市商业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18.51亿元,增长9.04%;各项赔付和给付支出37.15亿元,增长20.33%。

全市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分别达到15家和545家,挂牌企业总数达到560家。股权、基金、债券及票据融资净增达90.34亿元。直接融资达81.45亿元。社会融资规模2844.91亿元,增长15.04%。新设平安银行黄冈分行。全市银行业机构达34家,网点688个,银行业机构数和网点数均已上升位居全省市州第3位。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幼儿园1099所,在园幼儿21.30万人;小学687所,在校学生45.38万人;普通中学311所,在校学生32.90万人;中等专业学校21所,在校学生5.74万人;大学5所,在校大学生4.92万人。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0所,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义务教育巩固率99.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1.2%。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55.9亿元,占GDP比重10.07%,预计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6家。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58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2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家。全市科技特派员150人。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22项,新品种10个。有4家示范基地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科创基地。全市授权专利608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75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建有文化馆12个,总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群艺馆12个,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2个,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藏书总数为419.6万册;文博单位21个,总建筑面积8.93万平方米,文物藏品总计近15万件。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家,城关电影院27家,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和“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进展顺利,数字电视实现整体转换。广播覆盖率99.67%,电视覆盖率99.63%。县级以上新华书店36个,文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现有标准农家书屋3995个,新建和扩建乡镇文化站8个。

卫生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全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4110个(包括私营和个体),其中:村卫生室3366个。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44747张。卫生机构人员4747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8018人,执业(助理)医师14960人,注册护师、护士17123人。全市每千人拥有床位数7.7张,每千人拥有职业(助理)医师数2.6人。

竞技体育成绩斐然。参加田径、篮球、足球、拳击、体操、短道速滑等21个项目的省级年度比赛。共获41枚金牌,24枚银牌、40枚铜牌,总分1301分,金牌数比上年增加18枚,奖牌数比上年增加3枚。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78.82万人,其中,城镇281.60万人,乡村297.2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65%。全年出生人口3.69万人,出生率为6.38‰;死亡人口4.37万人,死亡率为7.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6‰。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32元,增长10.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56元,增长12.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6.8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7.78%。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27平方米,增加0.2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8.06平方米,增加0.53平方米。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24万人,培训劳动力7.55万人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9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68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2%。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加人数561.98万人,缴费收入50.84亿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16.87亿元,财政补助收入32.83亿元。总支出51.86亿元,其中住院费用支出37.25亿元,门诊费用支出4.15亿元,购买大病保险支出3.91亿元。为2.41万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19亿元,为18.84万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7.12亿元,城乡低保月补金分别达到398.47元和311.87元。全市新开工城市棚户区改造住房1203套,占目标计划103.6%,基本建成1092套。当年发放租赁补贴548户,发放补贴资金122.13万元。

医疗救助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3.56万人,医疗救助资助参保资金12257.27万元,门诊救助3.02万人次,支出资金1515.37万元,住院救助人次17.36万人次,支出资金16465.53万元。福利彩票销售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福利彩票总销量3.03亿元,其中电脑票销售2.75亿元,网点即开票销售2681.52万元,无纸化投注69.14万元,积累公益金2730万元。

十二、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实施水重点减排工程项目163个,实际减排COD10225.50吨,超额完成省定1500吨的年度目标,实际减排氨氮715.28吨,超额完成省定30吨的年度目标;实施大气重点减排工程项目34个,减排氮氧化物1636.2吨、挥发性有机物1078.9吨,均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年度控制目标。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4天,优良率为86%;PM2.531微克/立方米,两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省考核目标任务,PM2.5首次达到二级标准。

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35处,其中国家级14处。完成造林总面积4.55万亩,育苗0.71万亩,封山育林10.4万亩。森林覆盖率43.41%,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个。

注:

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统计快报数。

2.根据地区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规定,年度GDP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黄冈市2020年GDP数据最终核实主要结果为: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核实数为2142.48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27.07亿元;按不变价计算,2020年比上年下降6.9%,比初步核算数下降0.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初步核算数的20.2:34.6:45.2调整为20.5:30.1:49.4。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