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蓟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22-05-16来源:蓟州区统计局

2020年,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蓟州区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经济社会经受住了前所未有考验,经济运行加速恢复,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实现圆满收官。

一、综合

根据天津市统一初步核算,2020年蓟州区地区生产总值22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5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47.9亿元,同比下降9.2%;第三产业增加值142.55亿元,同比增长3.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2:21.3:63.5。

二、农业

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农业增加值34.23亿元,同比增长3.6%。农业产值83.67亿元,增长3.6%。蔬菜产量33.74万吨,增长4.2%。生猪产能持续恢复。12月末,生猪存栏34.29万头,同比增长75.6%;生猪出栏43.27万头,同比增长12.2%;牛存栏5.96万头,同比增长16.4%;牛出栏5.95万头,同比增长8%;羊存栏9.72万头,同比增长16.5%;羊出栏11.9万头,同比增长2.3%;家禽存栏404.01万只,同比增长2.1%;家禽出栏568.58万只,同比增长17.5%;禽蛋产量4.54万吨,同比增长6.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恢复。随着全区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工业经济加快恢复。工业增加值29.78亿元,同比下降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4%。27个行业大类中,11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达40.7%。工业生产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医药制造业增长52.3%,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增长5.3%。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8.17亿元,同比下降20.5%。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0.87亿元,其中,房屋建筑业产值21.28亿元,土木工程建筑业产值24.96亿元。签订合同额106.87亿元,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54亿元,占签订合同额的比重为50.6%。

四、服务业

服务业生产不断改善。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77亿元,同比下降4.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5亿元,增长2.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29亿元,下降14.4%;金融业增加值14.06亿元,增长13.8%;房地产业增加值33.02亿元,增长4.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72.77亿元,增长2.8%。

全面推进交通网建设,全区路网通行能力大大提高。2020年,全区境内通车总里程达3076公里,同比增长1%。其中,干线公路352公里,区级公路240公里,乡级公路2484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40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95亿元,邮政业务总量0.45亿元。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稳步复苏。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下降6.5%,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下降0.2%。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销售额中,烟酒类增长3.9%;粮油、食品类增长36.8%;汽车类下降2.2%;中西药品类增长4.7%;石油及制品类下降21.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1%。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2.0%,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5.6%;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8.5%,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84.4%。

六、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强劲。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7%,增速领跑全市,超出全市平均水平14.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7%;第二产业投资下降52.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5.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2.3%,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9.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5.5%,对全区投资增长贡献率达90.8%。商品房销售面积48.7万平方米,增长12.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6.8万平方米,增长9.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7.7万平方米,增长6.1%。其中,住宅待售面积15.8万平方米,增长13.1%。

七、对外经济

进出口总额3.75亿元,下降51.3%。其中,出口总额3.42亿元,下降50.4%;进口总额0.33亿元,下降58.9%。

招商引资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全区签约重点项目30个,协议投资额146.8亿元。京津冀重点项目25个,协议投资额96.5亿元。其中:签约北京地区重点项目16个,协议投资额91.5亿元;签约天津地区重点项目9个,协议投资额5亿元。全区实际利用内资 23.36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5.17万美元.

八、财政金融

财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1.8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8%。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3.45亿元,企业所得税1.46亿元,个人所得税0.41亿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5亿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82亿元,教育支出22.71亿元,卫生健康支出7.61亿元。

年末中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84.86亿元,增长12%。各项贷款余额481.09亿元,增长18.9%。

九、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73元,同比增长3.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61元,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03元,增长3.6%。

社会保障网进一步筑牢。全年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2万人,增长6.7%;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增人数9884人;参加城镇职工工伤保险人数6.7万人,增长2.7%;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人数6.4万人,同比增长6.2%。城乡居民养老保障覆盖28.4万人,其中养老保险参保20.8万人。失业保险金提到每人每月1420元,发放失业保险金2507万元。2020年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1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3.28万人,分别同比增长7.3%和0.1%。

十、教育

全年学校招生26283人,毕业生25478人。其中,高级中学招生3922人,在校生10655人,毕业生3483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1222人,在校生3922人,毕业生1373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2%;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1%。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2020年,全区有剧团1个,演出场次达355场,接待观众达76.55万人次。年末全区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36.46万册;文化馆(站)28个;影剧院1个,演出场次达1142场,接待观众达2.62万人次。

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4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24个,其中,乡镇卫生院2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个,门诊部24个,村卫生室550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520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212人,注册护士1225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985张,其中医院1245张,乡镇卫生院740张。

年末全区共有体育场地1418个,体育场地面积268.46万平方米。协助举办了天津市第十届山野运动大会暨“多威”杯长城十英里越野挑战赛、2020中国新能源汽车拉力锦标赛(京津冀)天津赛段比赛及第七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天津)启动仪式和天津市首届大众冰雪开板节等赛事活动。2020年向市体校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7名。参加了天津市青少年篮球、乒乓球、自行车、田径锦标赛,共取得第一名3项次、第二名3项次、第三名5项次。

十二、生态环境

2020年,我区拥有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市级自然保护区1个。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污染防治成效显著,PM2.5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达标天数比例为70.2%,同比增长3.6%。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