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全面贯彻落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经济圈、大别山革命老区等政策叠加机遇,同心同 德,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目标,全区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运行质量稳步提升,社会事业长足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0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47.3亿元,增长21.4%;第三产业增加值36.5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2.1:39.2:38.7调整为20.6:44.8:34.6。一产和三产比例继续下降,二产比例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46.89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增长2.6%。其中:第一产业19.0万人,同上年持平;第二产业19.4万人,比上年增加0.8万人,增长4.3%;第三产业8.49万人,比上年增加0.39万人,增长4.8%。年末城镇单位在岗职工2.1万人,同比增长5.0%。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105.6 13.9
第一产业 21.8 4.7
第二产业 47.3 21.4
# 工业 34.9 25.5
建筑业 12.4 10.7
第三产业 36.5 10.6
# 运输邮电、仓储业 4.7 8.7
批发零售业 6.4 10.9
住宿和餐饮业 2.8 11.4
金融业 1.4 6.0
房地产业 5.7 8.8
其他服务业 15.4 11.3
二、农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2011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8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6.6千公顷。粮食总产量46.7万吨,增长3.7%。油料总产量3.07万吨,下降22.8%;棉花产量5171吨,增长10.9%;蔬菜总产量22万吨,增长 3.5 %;玉米产量 3 万吨,增长9.1 %;小麦产量 6.3 万吨,增长1.8 %。
全年生猪出栏33.1万头,增长 0.04 %,全年肉类总产量5.07万吨,比上年下降3.1%,水产品产量2.46万吨,同比增长7.3%。
全年造林面积 1080公顷,增长35 %。年末森林覆盖率36%。
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82.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万吨,比上年 15.7 %。农村用电量 22780 万千瓦时,增长 39.8 %。
201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粮食 万吨 46.7 3.7
油料 万吨 3.07 -22.8
棉花 吨 5171 10.9
蔬菜 万吨 22 3.5
小麦 万吨 6 1.8
玉米 万吨 3 9.1
肉类 万吨 5.07 -3.1
生猪出栏 万头 33 0.04
水产品 万吨 2.46 7.3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2.5亿元,比上年增长 25.5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0 亿元,增长 29.5 %。全区规模工业企业56 家,比2010年末净增6家。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6.0 ,比上年提高 49.6 个百分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8.7亿元,增长 84.9 %;实现利税 6.77 亿元,增长91.1 %。其中利润5.4亿元,增长97.4 %。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规模工业企业24家,增加8家。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资质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4亿元,实现总产值20.6亿元,增长9.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7亿元,同比增长 32.1 %。其中:城镇投资56.7亿元,增长 103.2%。各类在建项目20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24个。
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1亿元,比上年增长 0.7 %。全年施工房屋面积91.1万平方米,增长10.8 %;竣工房屋面积 12.9万平方米,下降23.2 %。商品房屋销售面积 28.4万平方米,增长10.5 %;实现销售额 9.89亿元,增长 10.13%。
五、贸易、旅游业
贸易、旅游市场持续繁荣。2011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2亿元,增长18.2%。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051万美元,同比增长13.1%。
全年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253万人次,增长3.8倍;实现旅游总收入12.65亿元,增长 3.9倍。
六、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平稳增长,全年实现行业增加值4.68亿元,比上年增长8.7%。
全区境内公路里程2400公里。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238万人次,增长3.9%;公路客运周转量1.32亿人公里,增长4.7%。公路货运量1403万吨,增长3.4倍;公路货运周转量9.70亿吨公里,增长2.7倍。
七、财政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66009万元,增长3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8300万元,增长34.3%。各项税收收入36260万元,增长42.1 %。
全年财政支出197085万元,增长39.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8.4%,教育支出增长25.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4.5%,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43.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404.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8.4%。
八、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卫生和体育
2011年末,全区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所,专任教师279个,在校生12437人,毕业生3740人。普通中学61所,专任教师3748人,在校生76504人,毕业生23361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41589人,初中在校学生34915人。小学197所,专任教师2947人,在校学生47396人,毕业生8752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7% 。
2011年末,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年末馆藏图书13万册;专利申请188件,增长141.1%;发明专利授权量93件,增长69.0%。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39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村卫生室299个,床位336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27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52人,注册护士1661人。全区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65.4万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1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5.7万人,比上年增长0.58%。其中男性44.7万人,女性41.0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2011年,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2052元,增长14.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746元,增长2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95元,增长17.8%。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人数为20583人、29630人和27000人,分别增长5.4%、3.9%和14.9%。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数2526张,比上年增长10.6%。
十、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全年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1780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为92.0%,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7.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为62.0%,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
社会治安形势稳定。受理各类案件4185件,办结案件1098件,分别比上年上升32.5%和38.3%。受理刑事案件197件,审结196件,判处罪犯207人。受理民商事案件2983件,审结2654件。2011年新收信访案件5件,同比下降70.0%。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区生产总值与各产业增加值为初步核算数,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其主要指标均为统计快报数,基期对比数据也为快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