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适应新常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扩投资上项目,强力推进 “一区四地”建设,全年全县总体经济实现年度目标,除固定资产投资外均实现稳健增长,持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一、综 合
(一)地区生产总值(GDP)稳健增长
2017年,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4.44亿元,同比(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8.3%,增速同比放缓2.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34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同比放缓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0.55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同比放缓3.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39.07亿元,同比增长14.0%,增速同比放缓4.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4.55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同比放缓0.9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看,全县三次产业比例从2016年的28.0:41.6:30.4调整为2017年的25.6:44.2:30.2,一产、三产比例有所下降,二产比例有所提高。从对经济的拉动看,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6、4.7和2.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生产总值增长4.4个百分点。
(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县201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479元,按现行平均汇率计算为7335美元,同比增长7.6%。
(三)财政
2017年,我县财政预算收支执行圆满完成预期目标。全县全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38亿元(执行数,下同),比2016年增长3.6%;其中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61亿元,比2016年增长15.7%,完成年度预算的100.7%。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1.68亿元,比2016年增长5.7%,完成年度预算的101.9%;其中民生科目支出完成25.10亿元,比2016年增长0.8%,占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2%,完成年度预算的110.0%。十项民生科目支出有七个科目完成了年度预算任务,其中住房保障支出完成1.57亿元,比2016年增长68.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91亿元,比2016年增长64.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10亿元,比2016年增长22.2%;教育支出5.61亿元,比2016年下降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50亿元,比2016年下降36.5%。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下降
2017年全县整个投资量较少,在建项目有72个,比上年同期减少7个,完成投资额55.6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3.5%,降幅同比加大31.3个百分点。其中,社会投资在建项目有35个,比上年同期减少8个,完成投资额35.96亿元,比上年下降46.8%,降幅同比加大70.6个百分点;政府投资在建项目有37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个,完成投资额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增速同比加快69.9个百分点。从社会投资方面看:昌江核电一期工程2016年底已竣工,2017年没有投资;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一地采(二期工程)2017年基本完工没有多少投资额。从政府投资方面看:2017年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和计划总投资1000至5000万元以下的政府投资新入库项目比上年减少。综合以上两方面,2017年全县社会投资大幅下降导致总投资快速下降。
(五)重点项目建设
2017年,全县有重点项目67个(含子项目共131个),总计划投资602.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0亿元,年度实际完成投资45.2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8个(含子项目27个),总计划投资506.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5亿元,年度实际完成投资23.7亿元;县重点项目59个(含子项目104个),总计划投资9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5亿元,年度实际完成投资21.5亿元。2017年群升海滩大酒店项目,三期21、23#楼封顶,酒店24#楼基础开挖建设;福源小区项目已完成室外配套工程;中南林海间项目一期已完成竣工验收工作,正在办理不动产登记证;2-3期各项前期工作已完成,已进入施工阶段;棋子湾恒大海上娱乐运动中心及酒店项目20万平产权式酒店已全面封顶,A1地块正在进行2栋风情酒店的建设。
二、人民生活和各项社会事业
(一)居民收支
2017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3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增速同比加快1.1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增速全省排名第八。
2017年补发全县事业单位财拨人员前6月的基础性绩效工资,8月又开始提高并补发前7月所有财拨人员的两年一档工资,7月也开始发放公务员交通补贴,同时旅游业的较快发展也带动第三产业的较好发展为我县城镇居民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因此,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健增长,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31337元,比上年增长8.6%,增速同比加快1.0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增速全省排名第六。
2017年全县大力推广种桑养蚕、雪茄烟叶、辣木种植、大棚瓜菜、特种山猪、和牛和奶牛养殖等高效农业,同时加大旅游区开发经营力度、房地产投资开发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从而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带来更多的打工收入,还有全县各地打造的“一村一品”生产经营模式也给农民带来稳定的家庭生产性经营收入。因此,全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健增长,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0元,比上年增长9.7%,增速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增速全省排名第八。2017年末住户各项存款余额57.58亿元,比2016年增长10.8%。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总面积22.00平方米,比2016年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总面积27.80平方米,比2016年增长1.8%。
2017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534元,比2016年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778元,比2016年增长10.3%。
(二)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
2017年我县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调减低质低效产业,大力提升冬季瓜菜、热带水果、林下经济等特色高效产业,调减甘蔗、桉树等低效产业3.5万亩(累计14万亩),发展冬季瓜菜14.5万亩、热带水果20万亩(其中芒果5.7万亩、香蕉7.6万亩、哈密瓜、火龙果等特色水果发展迅速),种桑养蚕达到7100亩,养殖娟姗奶牛500头、养殖特种山猪近1万头、和牛近3000头、乌烈羊2万头、霸王岭山鸡10万多只,发展林下养蜂等林下经济,养蜂1.3万箱左右,昌江“木棉红蜂蜜”快速发展,引进培育特色种植业12种,建成重要特色种植基地12个,桑蚕、圣女果、哈密瓜、毛豆等特色产业渐成规模,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2017年我县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和特色农业品牌建设,建立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农业发展模式,培育了昌江芒果、霸王岭山鸡、木棉红蜂蜜、乌烈羊、冰糖蜜瓜、姜园圣女果、保平毛豆、昌化乳猪等一批特色农产品。注册涉农商标累计105个,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地认证)17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个(包括广地公司蔬菜产品4个及华超公司芒果、中天公司芒果各1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2个,创建霸王岭山鸡、王品冰糖蜜瓜等农业品牌8个。集中精力打造昌江县域农产品统一的地标性标签,全县农产品包装、营销统一使用“山海黎乡·纯美昌江”LOGO标志,霸王岭山鸡、昌江芒果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王品冰糖蜜瓜被列入海南知名特色农业品牌。加快推进产业精准扶贫,通过抓好产业品种、合作方式、技术、品牌 “四个升级版”,引领贫困户增收致富。
2017年我县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争取省级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资金3000万元,制定《昌江黎族自治县2017年生态循环农业建设项目补助实施方案》,推进实施一批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秸杆还田、生物有机肥技术、植物免疫诱抗技术,生物菌剂应用技术,初步实现了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种养加产业之间的循环利用。
2017年我县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雪古丽共享农庄、江越共享农庄、和丰世纪共享农庄等3家确定为2017年海南共享农庄创建试点;建立野生蔬菜生产基地和圣女果、芒果、草莓等采摘示范基地等,推动我县热带观光果园与旅游相融合;培育特色旅游农产品,黎族制陶、黎锦、牛皮凳等黎族传统手工艺品得到发展;加快推出霸王岭罐装空气、木棉花、昌化玉、黄花梨、沉香等一批昌江旅游特产;推进大章村、水头村等一批黎族特色风情村建设;打造昌化渔业风情、十月田生态农业、海尾湿地渔家、七叉木棉雨林等四大产业小镇;持续扩大“昌化江畔木棉红”“芒果飘香昌江情”“山海黎乡·共享三月三”等旅游主题活动影响力,点线面结合为乡村旅游聚拢人气,推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2017年省下达我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000户,我县实际改造1392户(其中建档立卡832户),投入补助资金832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750万元、省资金1173万元、县配套6404万元),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
(三)扶贫
2017年我县全年共标识脱贫991户4247人, 垦区贫困人口脱贫退出2户9人,6个贫困村实现脱贫出列,完成省下达的年度减贫任务。全年全县安排各级专项扶贫资金投入12330万元,县地财配套安排专项扶贫资金5000万元。
2017年我县投入扶贫资金2575万元,整合交通、水务等各部门投入建设资金5116万元,推进七叉镇乙洞村,石碌镇水头村、山竹沟村,十月田镇塘坊村,乌烈镇峨沟村、白石村等6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及其他贫困村“五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7个,整村推进基础设施项目46个,进一步完善了贫困村道路、饮水、路灯、水利工程、环境整治、文化设施等基础设施,解决57000多人行路难问题、12000人安全饮水难问题、11000人照明难问题,切实增强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6个整村推进贫困村达到“十项标准”实现整村脱贫出列,其他贫困村实现整体改造提升。设立扶贫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300万元,协调金融机构共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840万元,受益贫困户1468户,为贫困地区群众解决了生产资金短缺难题,在2017年度全省金融扶贫考核工作中,我县考核等级为优秀。
2017年省民宗委下达我县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95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650万元、省资金300万元。资金用于:一是特色村寨项目建设。做好石碌镇牙营村委会牙营村特色村寨生态文化墙项目和十月田镇好清村委会椰子村特色村寨黎族文化景观提升项目,有效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同时也保护了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1602人受益。二是特色产业与县扶贫资金整合,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户)+基地”模式,饲养山鸡、山羊、山猪等特色产业项目。以农民群众为主体,整合资源,多方筹资,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1114人受益。三是传统手工业保护与传承类项目。建设石碌镇保梅村黎族传统技艺传习基地和王下乡浪论村传统手工业传习点,扶持当地农户制作和展示传统手工业,带动村民致富增收,500人受益;在七叉、王下等少数民族乡镇举办传统黎族黎锦技艺、藤编技艺、黎陶技艺、乐器技艺等8期培训,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掌握黎族传统文化技艺,提升技艺水平,促进其脱贫增收,385人受益。
2017年全县集中投入产业扶贫资金8680.77万元,优选出一批发展前景足、带动作用强、质量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产业扶贫项目,采取“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合作模式,组织贫困户以产业扶持资金参与合作,贫困户扶贫产业组织化程度达97%,年底1297户贫困户喜获分红收益1041万元,户均增收8000元;春、秋两学期共资助建档立卡家庭学生6616人次,资助生活补助金额876.8万元,劝返3名辍学返校上学;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救助制度,全额补贴贫困人口购买新农合276.045万元,为贫困人口购买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和家庭人身保险145.1685万元;县级医院设立贫困户就诊绿色通道,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和“一站式”结算服务,每位贫困患者医疗费用总额报销达到90%以上;投入贫困户危房资金8794.28万元,1407户贫困户住上新房;将4513户10535人困难群体纳入农村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进行兜底保障,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78户2225人纳入农村低保;落实“三保障”和产业扶持的低保对象738户2099人,完成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危房改造225户,开工建设104户;为1044名农村低保、特困家庭学生发放教育救助金157.5万元;投入医疗救助资金 200万元,对全县3775户8436名帮扶对象进行医疗兜底补充;投入92.8万元为3751户8126人购买商业保险,确保了低保和特困群体同等享受“三保障”政策。
(四)就业
2017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696人,完成县下达任务目标2500人的108%;组织招聘会38场,472人实现就业,多人进场。原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479人,通过职业介绍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7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399人,其中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29人,转移就业脱贫109人。
截止2017年12月,已向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发放122笔创业担保贷款,贷款金额共计1191万元,涉及餐饮店、服装店、商行、海产养殖、果菜种植等多个创业项目,总计带动284人就业。截止至2017年12月,全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9174人,发放失业金和代缴医疗保险共计797万元,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4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41%,控制在4%以内。
(五)社会保障
2017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36585人(其中在职24334人、离退休12251人),实际征缴养老保险费31048万元(含公务员征缴收入),比2016年增长73%;领取待遇12251人,比2016年增长1%。2017年末全县足额支付养老金共37370万元,比2016年增长31%,期末滚存累计结余26759万元。2017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3949人,实际征缴基本医疗保险费9452万元,比2016年增长20.2%,期末滚存结余13889万元。2017年末全县参加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22587人,实际征缴工伤保险费695万元, 比2016年增长3.3%,期末滚存结余1241万元。2017年末全县参加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2351人,实际征缴生育保险费456万元,比2016年增长18.4%,期末滚存结余1063万元。
2017年,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93000人,实际缴费到账人数为53700人,到账金额919.32万元,缴费率达72%;有18081人领取待遇,共发放养老金3425.19万元,发放率100%;被征地农民养老缴费补贴18900人,共计8820.23万元;社保卡成功制卡9829张;全民参保登记16861人,入户调查率97.8%。
2017年末全县城镇居民医疗参保人数为36575人,比2016年增加347人,保费收入1641万元,期末滚存结余2732万元。2017年全县新农合参合人数154533人,比2016年增加1991人。筹资标准为个人缴费150元,各级财政补助450元,共600元/人。
(六)社会救助、福利和优抚安置
2017年全县城乡低保对象6483户16138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4222户10758人,城镇低保对象2261户5380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3855.1万元。2017年我县为90名低保家庭应届大学生发放临时求助助学金45万元。2017年我县清退城乡低保对象289户159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62人;新增低保户479户158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6户1153人。
2017年,我县落实省政府“十大为民办实事”要求,将供养标准由原来的450元/月提高至600元/月,安葬费提高至5000元,为628名特困供养人员发放454.92万元;继续发挥临时救助的兜底保障作用,为2134户困难家庭发放救助资金291.4万元。
2017年,我县按时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的发放工作,为7370名残疾对象发放护理补贴和生活补贴共841.89万元,同时对这类人员进行核查,共清退不符合人员153人,其中特困供养对象中领取残疾人两项补贴的147人、领取离休金和工伤护理费又同时领取残疾人两项补贴的7人。
2017年,我县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努力提高救助标准、扩大救助范围,降低救助起付线,提高救助比例和年度封顶线,延长救助时限,五保户实行零起付线救助。2017年全县城乡医疗救助1174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287.7万元,帮助农村五保户、孤儿、优抚对象、低保、一至二重度残疾对象以及三级以上残疾人员缴纳2016年新农合费共计7408人110.2万元。
2017年,全县安置7名转业士官到财政供养的事业单位工作,为73名退役士兵发放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金和优待金289.9万元。全面开展优抚对象身份信息采集和数据更新工作,现有各类优抚对象651人,发放各类优抚金624.62万元,对全县517名优抚对象进行体检。
(七)教育
2017年秋季,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14所(公办84所,民办30所)。其中,幼儿园40所(公办15所,民办25所)、完全小学33 所(公办32所,民办1所)、小学教学点19个(公办)、初级中学7所(公办)、九年制学校11所(公办8所,民办3所)、完全中学2所(公办)、十二年制学校1所(民办)、职业技术学校1所(公办)。全县在校学生41933人(公办35801人,民办6132人)。其中,小学阶段在校生19192人(公办17948人,民办1244人)、初中阶段在校生8802人(公办8401人,民办401人)、普通高中阶段在校生4286人(公办3989人,民办297人)、职业高中阶段在校生982人。全县在园幼儿8671人(公办4481人,民办4190人)。全县教育系统教职工有2972人(含未入编的特岗教师55人、政府购买服务21人)。其中:职业学校教职工84人、普通高中教职工334人、初中教职工850人、小学教职工1461人、幼儿园教职工176人。
我县认真落实学前教育资助、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职业教育“八免一补”及普通高中“两免”和大学生资助等普惠政策。2017年,全县有1244名幼儿享受学前教育国家助学金共93.4万元;4661名学生获得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共992万元;拨付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335人生活补助资金共429万元;投入职业教育“八免一补”经费683万元,受益学生830人;发放1129人的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共222万元;免除昌江籍4178人的普通高中学费和课本费共585万元;筹措资金202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413人;发放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660.9万元,受益大学生2420人。
(八)科学技术
2017年我县以海南省科协委托培训项目为重点,应群众需要,开展科技助力扶贫。深入海尾镇大安村,十月田镇保平村、南岭村,王下乡三派村、牙迫村、浪沦村、洪水村和石碌镇鸡实村开展政策解读、瓜菜种植、水稻科学管理、橡胶割胶技术培训班共12期,培训农民群众1230人次,其中贫困户582人次。邀请海南省蜂业协会高景林教授针对蜜蜂养殖户举办养蜂技术培训班,培训蜂农60人。
2017年我县联合中国科学院传播局、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组织开展科技巡展、科技活动月和知识产权周等系列科普活动,启发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培养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累计群众10000多人次参观。开展科技扶贫结对帮扶活动,各科技110服务站、挂职科技副镇长与6个整村推进贫困村和14户贫困户签订科技帮扶脱贫协议,带动和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县工信局(科技局)获省科技厅颁发“第六届海南省中西部市县科技副镇长派遣计划先进单位”和“海南省第十二届科技活动月优秀组织单位”称号,我县第七期派遣的两名挂职科技副镇长获省科技厅颁发的“优秀挂职科技副乡镇长”称号。
2017年我县组织实施科学素质行动,获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科技辅导员成果奖二等奖1项,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优秀少儿科幻绘画2等奖5项、三等奖1项,海南省科学主席奖1名;七巧科技团体赛作品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科普小先生”演讲比赛一、二等奖个1名,优秀指导教师1名;机器人竞赛获获综合技能小学组三等奖2名、WER工程创新三等奖2名,获科技创新奖单位1个。协调组织3052名干部、学生和群众参观中国科学院在昌江举办的科技创新年度巡展活动。
2017年我县三项基层科普服务能力项目(昌江县石碌镇东风路居民委员会科普示范社区项目、昌江县第一小学科普示范学校项目、昌江县蜂业协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项目)均获批准通过。
(九)文化体育
2017年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宣传文化中心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影剧院1个,成功举办首届棋子湾中国围棋冠军邀请赛、“昌江芒果飘香,棋子湾杯”自行车公开赛等大型文体活动,县图书馆获评海南省“最美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协会优秀会员,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获评海南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县歌舞团、昌江哥隆歌协会获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2017年我县“多馆合一”、体育中心等公益性场馆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建设10个村级文体活动室、6个篮球场、3个戏台和一批张乒乓球台、棋牌桌、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村级文体基础设进一步完善;建成2个公共电子阅报屏、8个公共电子阅报栏,为群众读报看报提供便利。成功举办“首届昌江书香节暨2017书香昌江阅读季”活动,全年开展各类读书活动13场,为全县79家农家书屋更新藏书。组织昌江本籍作者创作文艺作品132篇(首),出版《昌江民俗》一书、《昌江文艺》4期、《昌江诗联》1期,全县阅读氛围浓厚。完成1个国家级、2个省级、12个县级文物保护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测量工作,并及时上报县政府审定。开展“重走史图博之路”大型活动,参与黎族生产生活技艺展示人次达88人。完成“村话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新增8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举办制陶、黎族织锦、藤编技术等培训班12期/场/学期,培训学员近2000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举办“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博物馆日”等系列活动4场,文物保护知识得到有效普及。新建6个农民健身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投入近60万元支持全县村级组织开展春节文体活动,支持新港社区举办龙舟赛,举办第一期城镇社区广场操(舞)培训班、全县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乡镇行·健康行”广场操(舞)培训班等多项全民健身活动,获得海南省群星奖二等奖和优秀奖、全省广场舞大赛三等奖、组织奖、优秀奖。举办迎春杯足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第五届职工足球赛、韦海英七人制足球邀请赛等体育活动,参与人数2万多人。组队参加海南省青少年田径赛,获得1个第一名、1个第二名;参加绿橙杯羽毛球赛,获得1个第五名;参加全民健身运动会乒乓球赛,获得1个第五名;参加全民健身运动会,获得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优秀奖。举办“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培训”,对全县69个使用软件正版化的单位进行安装和检查,并开展工作培训,实现69个单位2026台计算机使用正版软件全覆盖。
(十)医疗卫生
2017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60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个、乡镇卫生院11个、农林场医院3个;卫生机构共有病床位837张;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有1623人(含144名村医、村卫生员),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96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291人、执业助理医师88人、注册护士590人、药师(士)72人、技师(士)80人、检验师(士)59人;取得正高技术资格2人、副高65人、中级235人、初级818人、无职称144人。全年没有报告甲类传染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2455人,比2016年上升了32.6955%;报告死亡1人,与2016年持平;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每十万人有1082.8812人;死亡率每十万人有0.4411人。
(十一)保障性住房
2017年省下达我县城市棚户区改造50户,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将该任务落实到县文体中心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50户,该项目建设11层共44套安置房,6户为货币化安置,总建筑面积3952.18平方米,总用地面积965.65平主米,计划投资1000万元,目前累计投资900万元,项目已封顶。
(十二)生态环境保护
2017年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有效天数354天,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优良。县城区、旅游景区监测项目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微颗粒(PM2.5)、臭氧、一氧化碳等6项监测因子,除部分监测日出现臭氧浓度超标外,其余监测日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叉河工业园区环境空气质量除部分监测日出现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超标外,其余监测日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水环境质量中,石碌河水质总体保持优良,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Ⅲ类标准、石碌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Ⅱ类标准、昌化江流经我县境内干流和支流监测河段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水质优良率100%。县城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49.3分贝,达到声环境质量一类标准。
2017年全县共有4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34个省级小康环保示范村;完成了2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和11个小康环保示范村申报工作;完成了18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完成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审批15个,环评登记表备案32个。
2017年我县继续抓好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园林绿化管护、市政设施维护及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努力营造有序、整洁、优美城市环境。年末全县城区绿地面积502.41万㎡,绿化覆盖率达46.20%,绿地率41.0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04㎡/人。保持路灯设施完好率到98%以上,亮灯率达98%以上。2017年昌江县城污水处理率为100%,比2016年提高35%。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量由80吨/天提高到180吨/天。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2017年全县大力开展绿化宝岛植树造林,完成造林绿化8696.3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08.7%,森林覆盖率达60.22%,共发放生态效益补偿金752.184万元,受益人口达10447人。
(十三)节能减排
2017年我县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口,优化增量,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依法开展节能审查,全年落实工业备案项目10个;制定《昌江黎族自治县2017年燃煤小锅炉淘汰工作计划》,联合质监、环保等部门督促8家企业认真开展锅炉淘汰工作,淘汰9台燃煤小锅炉;推动昌江鸿启皮带长廊输送及破碎系统节能环保工程和华润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等项目建设,完成华润水泥厂2500t/d生产线篦冷机技改项目和叉河水泥厂脱硫技改项目建设;支持海南昌江鸿启实业有限公司叉河水泥分公司完成1#、2#窑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升级;淘汰高污染排放机动车312辆,完成161辆提前淘汰换标车共167.7万元的财政资金补贴发放;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3辆,在棋子湾生态旅游区停车场完成18个公共充电桩的建设。经核算,2017年我县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4988.04吨、氨氮408.28吨、二氧化硫3651吨、氮氧化物16700.7吨,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化学需氧量5291吨、氨氮450吨、二氧化硫4042吨、氮氧化物16866吨四项减排指标范围内;PM10完成年初省考核目标。
2017年我县能耗总量为210.31万吨标煤,比上年增加12.14万吨标煤;单位GDP能耗(等价)为1.95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2.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价)为5.31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9.7%;单位GDP电耗为1817.30千瓦时/万元,同比增长13.9%。
(十四)安全生产
2017年,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99起,比2016年增加3起;死亡41人,比2016年增加16人。分事故类别看:道路交通事故58起,比2016年增加3起,死亡40人,比2016年增加18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4起,比2016年增加1起,死亡3人,与2016年持平;火灾事故40起,比2016年增加2起,死亡0人,与2016年持平;工矿商贸事故1起,比2016年减少1起,死亡1人,比2016年减少1人;烟花爆竹、水上交通、农业机械、渔业船舶、铁路交通等行业领域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实现“零死亡”。我县在海南省2017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中以94.5分的成绩获得先进等次。
三、国民经济各行业
(一)农林牧渔服务业平稳发展
2017年由于昌江县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推广种桑养蚕、雪茄烟叶、辣木种植、特种山猪、和牛和奶牛养殖、大棚瓜菜设施等高效优质农业,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因此,2017年全县农业获得平稳增长,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6.54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同比放缓1.2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30.89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同比放缓1.3个百分点。从内部行业看,种植业增加值15.69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同比放缓2.2个百分点;林业增加值1.87亿元,同比增长17.0%,增速同比加快12.2个百分点;牧业增加值3.03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同比放慢1.1个百分点;渔业增加值9.49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同比放缓2.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81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见表1:
表1: 2017年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二)工业经济增长较快
2017年,昌江县规模以上工业的三大支柱行业生产情况喜大于忧。喜在:因为昌江核电一期工程2号机组于2016年下半年投入商业运行,所以核电生产的上年基数较小;铁矿石的综合平均销售价格和水泥平均销售价格比上年提高,产量也比上年增加。忧在:海矿公司现已转入地下开采矿石,成本加大;润丰水泥厂的石灰石原料接近枯竭,目前仍找不到新的石灰石原料开采地。在核电生产的强有力拉动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及水泥制造业的有效推动下,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完成产值87.93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同比放缓7.8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37.66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同比放缓4.1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全增):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8.0%的重工业实现产值86.13亿元,同比增长13.0%;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0%的轻工业实现产值1.79亿元,同比增长0.5%。分工业类型看(全增):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8.0%的股份制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7.33亿元,同比增长12.0%;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0%的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0.59亿元,同比增长18.3%。分工业行业看(四增二降):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3.4%的电力供应业实现产值29.36亿元,同比增长27.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7%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产值12.92亿元,同比增长52.0%;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0.8%的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实现产值0.74亿元,同比增长12.4%;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0.7%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产值0.64亿元,同比增长6.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8.3%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产值42.46亿元,同比下降4.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0%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79亿元,同比下降9.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见表2:
表2:201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三)建筑业平稳增长、房地产业高速增长
2017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50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同比放缓2.8个百分点。
2017年在全省房地产热销的大好环境下,全县房地产投资也水涨船高。全年全县在建房地产项目有16个,比2016年增加1个,完成投资额23.07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41.4%,投资额比上年增长27.4%,增速同比加快1.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22.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8%,增速同比放缓59.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4.14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同比放缓78.7个百分点。
(四)旅游业稳步发展
在“昌化江畔木棉红”、“芒果飘香—昌江情”、“玩海体验棋子湾”、“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环岛国际自行车赛等一系列旅游活动的带动下,2017年12月底全县累计旅游接待过夜人数达91.4万人次,比2016年增长6.3%,增速全省排名第17。2017年12月底全县累计旅游收入5.58亿元,比2016年增长6.9%。2017年,海南石碌铁矿矿山公园获批建设国家矿石山公园,海尾湿地公园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昌江县荣获“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称号。
(五)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发展较快
2017年在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旅游基础设备不断完善和全县大力推进“昌化江畔木棉红”、“芒果飘香昌江情”和“激情玩海棋子湾”等旅游月活动的带动下,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等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增速同比加快0.7个百分点。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地区的销售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72亿元,比上年增长9.7%,增速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乡村地区的销售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增速同比加快2.4个百分点。
2017年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6.11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同比加快0.5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完成增加值3.26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同比加快0.6个百分点。
(六)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
2017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34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同比放缓7.2个百分点。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和旅客周转量及其增长速度见表3:
表3: 2017年货物和旅客周转量及其增长速度
2017年全县电信业务总量3.64亿元,比2016年下降20.9%;邮政业务总量0.24亿元,比2016年增长9.8%。2017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06万户,比2016年增长1.1%;固定宽带用户4.09万户,比2016年增长25.1%;手机用户21.27万户,比2016年增长16.9%。
(七)银行信贷业稳健运行
2017年全县金融业完成增加值3.22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同比加快9.9个百分点。201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4.32亿元,比2016年末增长2.4%;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6.12亿元,比2016年末增长14.9%。其中,住户贷款57.58亿元,比2016年末增长10.8%;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5.93亿元,比2016年末降低0.5%。
(八)人口
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2017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3.20万人,人口出生率16.27‰,死亡率6.40‰,自然增长率9.87‰,城镇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4.71%。
注释:
1.本公报大部分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最终核实数以《昌江统计年鉴¾2018》公布的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三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和“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三个大类。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来自人行昌江支行,森林数据来自县林业局,货物、旅客运输及周转量数据来自县交通局,节能和邮电通信数据来自县工信局,重点项目数据来自县发改委,旅游数据来自县旅游委,保障性住房数据来自县住建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计委,社会救助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就业数据来自县就业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社局,农村扶贫数据来自县扶贫办,民族地区发展数据来自县民宗委、科技数据来自县科技局和科协,文化体育数据来自县文体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县环保局,城镇绿化和垃圾处理数据来自县城管局,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县水务局,减排数据来自县环保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安监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