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9-03-10来源:天津市统计局

  2018年,天津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担当作为,统筹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经济运行整体保持平稳,结构优化持续推进,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民计民生明显改善,高质量发展态势正在形成。

  一、综合

图1 2014—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和服务业比重

  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8809.64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71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7609.81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11027.12亿元,增长5.9%。三次产业结构为0.9:40.5:58.6。

  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6.19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624.8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7.2%,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698.43亿元,增长6.7%;企业所得税319.51亿元,增长3.1%;个人所得税129.78亿元,增长11.4%。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04.53亿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4.08亿元,增长9.7%;教育支出446.67亿元,增长3.3%;医疗卫生支出192.55亿元,增长5.7%;住房保障支出91.71亿元,增长43.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年度任务全面落实。去产能扎实推进,2018年四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粗钢产量增长6.4%,比上年回落13.4个百分点,生铁产量下降0.5%。去杠杆成效明显,201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为57.9%,比上年末降低1.9个百分点,处于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企业成本逐步降低,出台新一批降成本政策措施,已出台的降成本政策措施全年为企业减轻负担约600亿元,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4.01元,比上年降低0.91元。

  民营经济保持活跃。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全面落实“天津八条”及61个实施细则,营商环境不断向好,市场主体继续增加。2018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2.11万户,其中民营市场主体21.88万户,占全市的比重为98.9%,日均新登记599户。主要领域发展势头良好。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8551.76亿元,增长1.5%,占到全市经济的45.5%。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2.5%,工业总产值增长8.3%,分别比上年加快6.6个和6.7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2.8%和31.3%。民间投资增长4.4%,快于全市投资10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民间投资增长30.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99.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1%。民营企业出口增长42.0%,快于全市出口33.4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的比重为32.7%。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18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0%,涨幅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4%,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2.3%,服务价格上涨1.6%。

  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回落。2018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4%,涨幅比上年回落3.0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6.2%,回落4.9个百分点。

  二、农业

表1 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农业总产值391.00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种植业产值187.75亿元,下降3.4%;林业产值12.73亿元,增长50.2%;畜牧业产值96.45亿元,下降4.8%;渔业产值80.40亿元,增长18.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67亿元,增长7.5%。启动实施小站稻振兴计划,菜肉蛋奶等主要“菜篮子”产品供给保持稳定。

  现代都市型农业快速发展。出台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搭建产业发展、改革创新、民生保障、环境建设、乡村治理、政策支持“六大体系”。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共享农庄等新业态加快发展,物联网种养殖应用示范基地达到800个。建成10个中以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园区,开展100个规模化规范化设施园区和10个绿色循环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市级以上农村龙头企业达到182个,一村一品专业村79个。建成美丽村庄150个。

图2 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涨幅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696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建筑业增加值663.38亿元,下降16.7%。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比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0%,民营企业增长2.5%,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增长4.4%。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4%,制造业增长3.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从主要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9.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8.5%,金属制品业增长18.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6%,医药制造业增长8.8%,汽车制造业增长7.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2.0%。

  企业效益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6.5%,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长11.1%,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医药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和食品制造业盈利能力突出,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均达到两位数水平。

  建筑业生产继续下行。全年建筑业总产值3791.10亿元,下降11.1%。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3379.88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4249.25万平方米。截至年末,全市具有特级、一级和二级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988家,比上年末增加134家。

图3 2018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月度同比涨幅

  四、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

  2018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361.45亿元,增长0.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27.94亿元,增长4.5%。

  商贸市场平稳发展。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33.04亿元,增长1.7%。限额以上商品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0.8%,比上年加快6.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1.7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5%;家具类增长6.1%;粮油、食品类增长2.9%。全市交易额亿元以上批发市场共60家,全年交易额1970亿元。

  大众餐饮市场持续活跃。全年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0.8%,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限额以下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2.1%,快于全市1.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快餐营业额增长8.8%,餐饮配送服务营业额增长45.8%。

表2 2018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小幅下降。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下降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9.1%;第二产业投资下降6.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3%。制造业投资下降22.0%,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2%,汽车制造业增长7.0%。

  2018年,我市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调控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长效机制,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6%。商品房销售面积1249.87万平方米,下降15.7%,降幅比上年收窄29.6个百分点;销售额2006.62亿元,下降11.7%,比上年收窄23.0个百分点。

图4 2014—2018年外贸进口与出口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

  2018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16.33亿元,增长3.1%。

  交通运输稳步发展。全年货运量53548.07万吨,比上年增长1.0%。其中,公路34711.14万吨,铁路9247.70万吨,水运8260.94万吨。货物周转量1984.28亿吨公里,增长2.3%。其中,公路404.10亿吨公里,铁路245.02亿吨公里,水运1326.60亿吨公里。客运量1.92亿人次,增长0.3%;旅客周转量553.49亿人公里,增长4.9%。港口货物吞吐量5.08亿吨,增长1.4%;集装箱吞吐量1600.69万标准箱,增长6.2%。机场旅客吞吐量2359.14万人次,增长12.3%;货邮吞吐量25.87万吨,下降3.6%。截至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298.69万辆,其中私人汽车250.14万辆;民用轿车192.02万辆,其中私人轿车173.88万辆。

  邮电业务量成倍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851.05亿元,增长1.1倍。其中,电信业务总量735.71亿元,增长1.4倍,比上年加快73.4个百分点;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15.34亿元,增长8.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648.5万户,增长4.3%。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909.3万个,增长14.3%。移动互联网用户1421.8万户,固定互联网用户437.9万户,分别增长8.6%和29%。

表3 201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七、金融

  2018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1966.89亿元,增长7.2%。

  金融存贷款余额保持增长。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983.17亿元,比年初增加42.3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0.1%;各项贷款余额34084.90亿元,比年初增加2439.09亿元,增长7.9%。

  证券交易市场平稳发展。2018年,全市新增境内外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18家,累计达到259家。年末证券账户516.7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8.2%。全年各类证券交易额37183.74亿元,下降14.6%。其中,股票交易额17661.73亿元,下降20.8%;债券交易额16930.48亿元,下降13.5%;基金交易额2526亿元,增长58.1%。期货市场成交额66614.89亿元,增长10.2%。

  保险市场稳定发展。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559.98亿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415.54亿元,下降1.9%;财产险保费收入144.44亿元,增长2.0%。全年赔付额164.14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人身险赔付83.75亿元,增长3.1%;财产险赔付80.39亿元,增长8.5%。截至年末,全市共有保险类机构3936家,保险从业人员9.86万人。

  八、开发开放

  招商引资扎实推进。2018年,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3339个,实际利用内资2657.06亿元。引进制造业项目524个,到位资金176.63亿元,占比6.6%;引进服务业项目2625个,到位资金2414.36亿元,占比90.9%,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到位资金分别增长64.2%和32.2%。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88家,增长14.4%,合同外资额246.49亿美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48.51亿美元。

  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成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经贸合作,建设双向产业合作基地,持续推进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扩展区建设,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全年新设境外企业机构132家,中方投资额21.05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44.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3亿美元。截至年末,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在外人员1.69万人。

  外贸出口增幅提升。201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8077.01亿元,增长5.6%。其中,进口4869.85亿元,增长3.8%;出口3207.16亿元,增长8.6%,增幅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1555.71亿元,增长8.3%,比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1426.38亿元,增长6.9%,比上年加快6.9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东盟出口分别增长60.5%和23.0%,对美国、欧盟出口分别增长7.2%和2.0%。

  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持续深化。90项改革任务和两批175项制度创新基本完成。“深改方案”获中央批准实施,128项任务已完成84项,率先落地企业经营许可一址多证、融资租赁特殊目的公司外债便利化等创新政策。自贸试验区累计新登记市场主体5.1万户,是设立前历年总和的2.2倍;2018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5.51亿美元,占全市的32%。融资租赁、平行进口汽车业务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旅游业发展较快。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198.31万人次,其中外国人175.98万人次,入境旅游外汇收入11.10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2.2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9.1%;国内旅游收入3840.89亿元,增长16.7%。我市居民出国旅游89.75万人次,增长85.1%。年末全市共有星级宾馆82家,A级及以上景区104个。

  九、京津冀协同发展

  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建设成效明显。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941家,京津合作示范区、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等承接平台建设提速,国家会展中心项目启动建设,中交建京津冀区域总部、中国核工业大学等一批项目签约。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津冀合作协议8方面事项加快落实。全年京冀企业来津投资到位资金1233.88亿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内资的46.4%。

  重点领域突破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协同加快推进,津雄城际纳入国家规划,京滨、京唐铁路加快建设,天津至北京新机场联络线前期工作提速推进,京秦高速冀津连接线开通,津石高速天津东段开工,天津港与曹妃甸港首条环渤海内支线开通。对来津北京牌照小型、微型客车限行实行同城化管理,京津冀交通“一卡通”覆盖全部公交和地铁线路。京津冀(天津)检验检疫综合改革试验区挂牌运营,天津口岸进出口总额13846.04亿元,增长9.2%,其中来自京冀的货物比重达到30.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产业对接协作继续深化,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处理中心、西青电子城数据中心等项目顺利推进。生态环保联防联控联治不断强化,出台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区域大气、水、土壤协同治理不断深化。

  十、新经济

  新产业加速成长。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4%,快于全市工业2.0个百分点,占比13.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1%,占比21.8%,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9.2%、11.9%和12.2%,利润率分别达到8.5%、7.3%和7.5%。

  新产品产量增势较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1倍,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分别增长94.3%和20.0%,集成电路圆片、锂离子电池、电子元件和电子计算机整机分别增长44.1%、23.7%、22.8%和12.4%。

  新业态蓬勃发展。“互联网+”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2018年,快递业务量5.76亿件,增长14.7%。新零售加快布局,京东便利店、天猫小店、苏宁小店、便利蜂、小麦铺、京东X无人超市等新零售便利店迅速兴起,京东7FRESH、绿地G-Super、宝燕到家等新零售生鲜超市落户开业,全国首家京东X未来餐厅在天津生态城开门迎客。

  十一、城市建设和公用事业

  城市载体功能持续提升。地铁建设提速,地铁5、6号线通车运营,1号线东延线完成跑图测试,李楼、双林两站开通试运营,全市地铁通车线路增加到6条,运营总里程达到220公里。城市交通路网持续完善,整修城市道路49条190万平方米,光荣道等主干道路通车,新开优化公交线路95条,我市成为首批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全年公共交通客运量15.05亿人次,其中轨道交通客运量4.08亿人次,增长15.9%。新建提升北宁、天津湾等8座城市公园,全市最大的城市公园水西公园建成开放。新建改造公厕375座。截至年末,全市公路里程1625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62公里。

  公用事业发展取得实效。完成水气热旧管网改造230公里,实施208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71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连续第三年提前启动集中供热。海绵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持续推进,解放南路海绵城市PPP项目开工。全社会用电量861.44亿千瓦时,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1.62亿千瓦时。

  十二、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新建改扩建112所幼儿园,完成300所义务教育学校第三轮现代化标准建设,我市成为国家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市。截至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56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2所,普通中学536所,小学879所。全年研究生招生2.48万人,在校生6.81万人,毕业生1.72万人。普通高校招生15.27万人,在校生52.33万人,毕业生13.8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3.45万人,在校生11.22万人,毕业生3.77万人。普通中学招生14.61万人,在校生44.01万人,毕业生12.94万人。小学招生12.73万人,在校生67.32万人,毕业生9.89万人。幼儿园2223所,在园幼儿26.29万人。

  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成功举办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全面创新改革向纵深拓展,高标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等高端智库建设。全市8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际合作奖1项,自然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6项。市级科技成果登记数2331项,其中,属于国际领先水平94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62项。“天河三号”百亿亿次超算原型机研制成功,12英寸半导体硅单晶体打破国际垄断,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再创新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038家,科技领军企业达到55家,新认定市级“杀手锏”和重点新产品279项。启动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新备案25家市级众创空间,新认定2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年受理专利申请9.90万件;专利授权5.4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5626件;年末有效专利16.89万件,其中发明专利3.21万件。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1家。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1315项,合同成交额725亿元,增长10.2%;技术交易额553亿元,增长11.3%。

  引才步伐明显加快。“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引进人才13.3万人,其中技能型、资格型人才4.7万人,一批顶尖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汇聚天津。在津院士37人,新建博士后工作站10个,年末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339个,新进站博士后394人。

  十三、卫生、文化和体育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全市所有二、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加医联体建设,组建10个专业的专科医联体。“天津健康体育云平台”上线启动,动态监测市民体质状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提升,签约失能老人4.3万人,入户服务22.5万人次。截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68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66个。卫生机构床位6.82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6.4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0.4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30万人,注册护士3.94万人。

  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第三届市民文化艺术节,发放市民终身学习卡2万余张。推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电视剧《换了人间》全国热播。建成区级公共图书馆分馆100个,基层服务点900个,举办各类展览464个,接待观众899万人次。截至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3个,文化馆17个,博物馆65个,公共图书馆29个,街乡镇综合文化站244个。全市影院共计101家,银幕总数684块,座位数超过10万个;全年城市电影实现票房收入8.82亿元(含服务费),放映场次超过130万场,观影人次超过2500余万人次。全年出版图书9200万册,杂志2692万册,报纸3.21亿份。

  体育事业成绩优异。2018年,我市运动员在国内高水平比赛中获得35枚金牌,在国际高水平比赛中获得14枚金牌,其中在雅加达亚运会上取得7金、6银、3铜。天津女排第11次勇夺全国联赛冠军。全民健身丰富活跃,发行体育惠民卡5万张,新建改造健身园、健身广场、体育公园1200多个,成功举办天津市第十四届运动会。

  十四、人口、就业和人民生活

  常住人口小幅增长。截至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59.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3万人。其中,外来人口499.01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2.0%。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296.81万人,城镇化率为83.15%。常住人口出生率6.67‰,死亡率5.42‰,自然增长率1.2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81.63万人。

  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实施22项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妥善安置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保证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全市新增就业4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5%。截至年末,全社会就业人口896.56万人。其中,外来就业人口359.78万人,增加1.6万人;城镇就业人口714.21万人,增加4.1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口60.07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口285.02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551.47万人。

  居民收支稳定增长。实施17项增收措施。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06元,增长6.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76元,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65元,增长6.0%。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903元,增长7.4%,其中,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支出分别增长18.4%、14.3%和12.0%。

  十五、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标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补助标准、城乡老年人生活补助标准,推进医保提标扩面,大幅上调基本医保门急诊报销限额。截至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16.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2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44.31万人,增加32.4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工伤保险人数398.52万人,增加3.1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人数323.44万人,增加12.14万人;参加城镇职工生育保险人数330.42万人,增加33.47万人。建成保障房2万套,完成棚户区改造57万平方米,提升老旧小区及远年住房1300个片区、4000万平方米,65万户家庭受益。农村危房改造5000户,累计3万户困难农民家庭住上放心房、暖心房。

  社会救助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提高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救助、特困供养、优抚对象抚恤等标准,建成老年日间照料中心30个,医养结合覆盖95%以上养老机构。截至年末,全市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达1301个、床位1万张;全市低保对象14.25万人,救助站12个,提供救助服务7656人次。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拥有床位5.33万张,各类服务机构年末收养人员3.18万人。全年医疗救助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9.96万人,直接医疗救助72.66万人次,医疗救助资金支出6.46亿元。为6.2万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了水、电、燃气补贴。

  十六、脱贫攻坚和生态环保

  精准脱贫深入推进。加强全市困难村结对帮扶,安排1000个困难村发展经济扶持资金11.2亿元,累计向14.8万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房补贴。制定实施我市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三年行动方案,足额安排对口支援省市帮扶预算25.7亿元,扎实推进对口帮扶82个县(市、区)工作,实施帮扶项目842个,选派干部人才1100余人,帮扶2万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助力10个贫困县率先脱贫摘帽。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完成全国首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实现了一条红线管控生态空间。积极实施煤改电、煤改气等环保治理工作,建设资金总投入超过300亿元,涉及121.3万户居民。在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规划建设736平方公里“双城夹绿”生态屏障,完成起步区7400亩绿化任务。全市新增植树造林38万亩,新建提升绿地1500万平方米。深入落实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对七里海、北大港、团泊、大黄堡等875平方公里的湿地进行全面升级保护。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全市PM2.5年均浓度5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6.1%,重污染天数比上年减少13天,创2013年监测以来最好水平。劣Ⅴ类地表水比例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对全市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

  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是指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

  5.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6.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及有关制度规定,对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数进行修订,2018年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7.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口径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全部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8.电信业务总量按2015年价格计算。

  9.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10年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天津市财政局;市场主体注册数据来自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机动车数据来自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邮政数据来自天津市邮政管理局;电信数据来自天津市通信管理局;文化、旅游数据来自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上市挂牌企业数据来自天津市金融工作局;证券、期货数据来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天津监管局;保险数据来自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天津监管局;利用外资、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数据来自天津市商务局;进出口数据来自天津海关;利用内资数据来自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用电量数据来自天津市电力公司;教育数据来自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创新数据来自天津市科学技术局;专利数据来自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人才、新增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事业数据来自天津市体育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天津市公安局;社会救助服务数据来自天津市民政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其他数据来自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