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7-01-27来源:上海市统计局

201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国家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民生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综 合

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24964.99亿元,比上年增长6.9%(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78亿元,下降13.2%;第二产业增加值7940.69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6914.5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8%,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0.31万元。

在上海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045.56亿元,比上年增长7.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919.43亿元,增长6.7%。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746.0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制造业增加值1673.49亿元,下降0.1%;服务业增加值2072.53亿元,增长8.7%(见表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0%。

全年经工商登记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29.67万户,比上年增长8.0%,其中,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6009户,减少6.2%;外商投资企业8824户,增长15.7%;私营企业23.95万户,增长13.6%;个体工商户4.17万户,减少14.1%。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1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91.56亿元,增长19.5%(见表2)。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352.70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84.8%;非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68.9%(见表3)。

以上年价格为100,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4,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02.9,居住类价格指数为104.6(见表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97.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6.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90.6。

以上年末价格为100,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115.5,其中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为118.2;以上年价格为100,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103.0,其中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为103.5。

二、农  业

全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87.84亿元,比上年下降12.7%。其中,种植业145.90亿元,下降16.7%;林业12.19亿元,增长33.7%;牧业64.23亿元,下降11.4%;渔业54.49亿元,下降10.7%;农林牧渔服务业11.04亿元,下降7.5%。上海域外市属农场实现农业总产值24.84亿元,增长12.6%。

全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4.1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4.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6.19万公顷,减少1.8%。粮食产量112.08万吨,比上年下降0.7%;生牛奶产量27.69万吨,增长2.4%;水产品产量30.18万吨,增长0.5%(见表5)。

至年末,全市有1631家企业、7590个产品获得“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其中,绿色食品证书使用企业191家,绿色食品275个;无公害农产品证书使用企业1432家,无公害农产品7289个。

至年末,全市累计建成设施粮田面积86.53千公顷,市级蔬菜标准园150家,标准化畜禽养殖场317家,标准化水产养殖场270家。至年末,全市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302家,经农业主管部门认定的粮食家庭农场3555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109.94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211.57亿元,下降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049.57亿元,下降0.8%。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控股企业11528.27亿元,增长0.7%。

全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064.12亿元,比上年下降1.1%。

全年六个重点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769.44亿元,比上年下降0.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6.9%(见表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5%。全年原油加工量2521.83万吨,比上年增长12.6%;工业机器人产量2.11万套,增长23.1%;手机产量6747.50万台,增长4.7%;汽车产量242.97万辆,下降1.8%(见表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50.59亿元,比上年下降0.9%,实现税金总额2049.41亿元,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3.4%。

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652.47亿元,比上年增长2.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659.77万平方米,增长4.8%;竣工面积7258.69万平方米,下降4.3%。

四、批发和零售业

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826.42亿元,比上年增长4.3%。

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9.3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批发销售额8.44万亿元,增长6.1%。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55.76亿元,比上年增长8.1%(见表8),其中无店铺零售额1250.60亿元,增长26.9%。网上商店零售额1091.35亿元,增长3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至年末,全市购物中心数达163家,其中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71家。全年购物中心实现营业收入128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剔除新开店因素,同口径增长5.4%。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30.88亿元,比上年增长7.3%。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91238.68万吨,比上年增长1.0%。旅客发送量18571.34万人次,增长7.9%(见表9)。

全年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1739.64万吨,比上年下降5.0%;集装箱吞吐量3653.70万国际标准箱,增长3.5%。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为45.0%,国际中转比例为6.9%。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全年共起降航班70.58万架次,增长7.7%;进出港旅客达到9918.90万人次,增长10.6%。其中,国内航线进出港旅客6643.88万人次,增长9.4%;国际及地区航线进出港旅客3275.02万人次,增长13.2%。

全年上海港接待邮轮靠泊341艘次,其中以上海为母港的邮轮317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164.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2%。

至年末,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到15条。全年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80条,其中新辟68条。至年末,公交运营车辆达1.65万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3116辆;运营出租车4.89万辆。全年市内公共交通客运量66.4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0.9%。其中,轨道交通客运量30.68亿人次,增长8.5%;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5.48亿人次,下降4.4%。

至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民用汽车282.32万辆,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私人汽车208.71万辆,增长13.8%。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85.75亿元,比上年增长24.2%;电信业务总量780.3亿元,增长30.5%。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0.06亿件、包裹业务341.30万件、快递业务17.08亿件;快递业务收入455.25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97.3万户,其中住宅电话461.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259.9万户,比上年末减少32.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134.4部/百人。

全年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1535.64亿元,比上年增长3.0%。

至年末,全市已有星级宾馆247家,旅行社1276家,A级旅游景区(点)98个,红色旅游基地34个(见表10)。

全年接待国际旅游入境者800.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见图2)。其中,入境外国人614.64万人次,增长0.6%;港、澳、台同胞185.52万人次,增长3.0%。在国际旅游入境者中,过夜旅游者653.59万人次,增长2.2%。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7569.42万人次,增长2.8%,其中外省市来沪旅游者13924.39万人次,增长6.8%。全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59.6亿美元,增长4.5%;国内旅游收入3004.73亿元,增长1.9%。

六、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052.23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全年新增各类金融单位93家。其中,货币金融服务单位17家;资本市场服务单位57家;保险业单位19家。至年末,全市各类金融单位达到1430家。其中,货币金融服务单位618家;资本市场服务单位350家;保险业单位382家。至年末,全市各类金融单位中,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单位达到230家。

至年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3760.60亿元,比年初增加13328.75亿元;贷款余额53387.21亿元,比年初增加4880.58亿元(见表11)。

全年通过上海证券市场股票筹资8712.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发行公司债17413.67亿元,增长4.9倍。至年末,上海证券市场上市证券5914只,比上年末增加2156只,其中股票1125只,增加86只。

全年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462.7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倍。上海证券交易所总成交金额266.37万亿元,增长1.1倍,其中股票成交金额133.10万亿元,增长2.5倍。上海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63.56万亿元,增长0.5%。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417.76万亿元,增长1.5倍。银行间市场总成交金额704.26万亿元,增长94.8%。上海黄金交易所总成交金额10.78万亿元,增长68.8%。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12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85.89亿元,增长12.5%;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39.27亿元,增长14.9%。全年保险赔付支出473.59亿元,增长25.1%。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91.38亿元,增长8.0%;寿险给付229.25亿元,增长44.7%;健康险赔款给付44.28亿元,增长18.0%;意外险赔款支出8.69亿元,增长57.9%。

七、对外经济

全年上海关区货物进出口总额50838.17亿元,比上年下降4.2%。其中,进口19772.45亿元,下降5.4%;出口31065.72亿元,下降3.3%。

全年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28060.88亿元,比上年下降2.1%。其中,进口15832.33亿元,增长0.5%;出口12228.56亿元,下降5.3%(见表12)。按市场分,对欧盟进口3514.07亿元,下降11.9%;出口2250.06亿元,下降5.8%;对美国进口1772.70亿元,增长8.7%;出口2829.60亿元,下降7.6%;对东盟进口1948.45亿元,增长4.4%;出口1366.73亿元,下降5.0%;对日本进口1772.65亿元,下降7.6%;出口1325.00亿元,下降7.5%(见表13)。

全年上海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下同)1966.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出口525.31亿美元,增长6.4%;进口1441.41亿美元,增长14.5%。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市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30.3%,提高3.0个百分点。

全年新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6007项,比上年增长27.9%;合同金额589.43亿美元,增长86.5%;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184.59亿美元,增长1.6%。全年第三产业实际到位金额159.38亿美元,下降2.7%,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为86.3%。至年末,在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65个。在上海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535家,投资性公司312家,外资研发中心396家。年内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5家,其中亚太区总部15家;投资性公司15家;外资研发中心15家。

全年备案和核准对外直接投资项目1338项,比上年增长1.3倍;对外直接投资中方投资额398.97亿美元,增长2.8倍。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111.00亿美元,增长1.9%;实际完成营业额74.55亿美元,增长0.7%;派出人员5866人次,下降31.2%。对外劳务合作派出人员14369人次,下降20.9%。至年末,上海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178个。

全年举办各类展览会项目851个,总展出面积1512.9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0%。其中,国际展览会项目292个,展出面积1124.06万平方米,增长24.8%;国内展览会项目559个,展出面积388.92万平方米,增长14.4%。

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年内完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实施范围扩展至120.72平方公里。其中,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8.78平方公里,陆家嘴金融片区34.26平方公里,金桥开发片区20.48平方公里,张江高科技片区37.20平方公里。

在新扩区域全面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现企业新设、变更的“一口受理、信息共享、并联办事、统一发证”。全年区内新增注册企业18269户。其中,内资企业14943户,注册资本9078亿元;外商投资企业3326户,合同外资396.26亿美元(见表14)。全年对外直接投资中方投资额229.10亿美元,占全市的57.4%。

创新“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自由”的贸易监管制度,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推出32项创新举措。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货物状态监管试点扩大到保税区所有物流企业。

实施自贸试验区新一轮金融开放创新试点,推出40条具体措施。启动自由贸易帐户外币服务功能,年内共有42家机构接入分账核算单元体系,开设自由贸易账户44186个。全年保税区域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12026.40亿元,跨境人民币境外借款业务金额69.82亿元,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收支总额3392.07亿元。黄金国际版正式运行,累计成交4795吨,占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交易量的14.1%。

深入推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完成2014年度年报公示企业13.61万户,占应报送企业数的84.7%,重点行业年报公示率达到98%。

九、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

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25.08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其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投资854.89亿元;市政建设投资374.10亿元;公用事业投资66.73亿元(见表15)。

中环线全线贯通,轨道交通11号线迪士尼段、12号线西段、13号线部分区段建成通车。至年末,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达到617.53公里,公交专用道路达到312.4公里。国家会展中心建成运营,迪士尼主题乐园主体结构基本建成。

全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1137万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全年供水总量为31.22亿立方米,下降1.6%;售水总量为24.58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全年全市用电量1405.55亿千瓦时,增长2.7%(见表16)。年内全面实现城市管道燃气天然气化,至年末,全市家庭人工煤气用户0户,家庭液化气用户335.5万户,家庭天然气用户651.8万户。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468.94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住宅投资1813.32亿元,增长5.1%;办公楼投资654.54亿元,增长22.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67.67亿元,增长2.1%。商品房施工面积15095.33万平方米,增长2.8%;竣工面积2647.18万平方米,增长14.4%。商品房销售面积2431.36万平方米,增长16.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009.17万平方米,增长12.8%。全年商品房销售额5093.55亿元,增长45.5%,其中住宅销售额4319.93亿元,增长47.8%。全年存量房买卖登记面积2647.83万平方米,增长66.9%。

十、城市信息化

全年实现信息产业增加值2747.64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信息服务业增加值1753.49亿元,增长12.0%。

至年末,全市光纤到户覆盖总量达910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9万户,实际使用用户达到454.9万户,新增45.7万户。家庭宽带平均接入带宽达30M。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覆盖680万户家庭,比上年末增加80万户。全市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已基本全覆盖,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用户总数达到2211.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47.1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1773万人,互联网上网人数普及率为73.1%。城市公共区域WLAN接入热点累计达14.2万个;新建450处i-Shanghai接入场所,总量达900处。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51.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9.0万户。各类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机架数总量达6.0万个,比上年末增加1.9万个。IPTV用户数达177万户,减少23万户。数字电视用户数达662万户,增加58万户。

全年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16452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B2B交易额12312亿元,增长15.7%,占电子商务交易额的74.8%;网络购物交易额4140亿元,增长42.6%,占25.2%。全年口岸税费电子支付系统电子单证传输量为27015万张,实现电子支付金额12445亿元,下降2.7%。

至年末,共有120万家单位持有有效法人数字证书“一证通”153万张。至年末,“市民信箱”累计注册用户483.10万人,比上年增长6.8%。

年内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运行。至年末,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已有包含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公用事业单位在内的99家信息源单位,归集信息事项3444个,基本覆盖全市常住人口及138万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和社会组织法人。

十一、教育和科学技术

至2014-2015学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7所,普通中等学校875所,普通小学764所,特殊教育学校29所。普通小学毕业生数有所增加,普通高等学校和普通中等学校的毕业生数均有所减少(见表17)。全市共有48家机构培养研究生,全年招收研究生4.60万人,在校研究生13.83万人,毕业研究生3.79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9.9%以上,高中阶段新生入学率达97.1%。

至2014-2015学年末,全市共有民办普通高校20所,在校学生10.01万人;民办普通中学117所,在校学生7.39万人;民办小学173所,在校学生13.94万人。全市共有成人中高等学历教育学校33所,成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636所,老年教育机构291所。全市共有校外教育机构22所。其中,少年宫(含青少年活动中心)17 所,少年科技站4所,少年之家1所。

全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925亿元,相当于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7%(见图3)。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00006件,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受理发明专利申请46976件,增长20%。全年专利授权量为60623件,增长20.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7601件,增长51.5%。至年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69982件。全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和小巨人培育企业共1427家,高新技术企业6071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53家。年内全市认定和复审高新技术企业2089家。年内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603项,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项目占83.4%。至年末,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0500项。全年经认定登记的各类技术交易合同2.25万件,比上年下降10.8%;合同金额707.99亿元,增长6.0%。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内成功举办第三十二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三届市民文化节等重大文化活动。全年市民参与文化活动人数达到1233.9万人次。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人员“三年万人培训计划”,三年共培训公共文化服务人员10150人次。至年末,全市有市、区(县)级文化馆、群众艺术馆25个,艺术表演团体233个,市、区(县)级公共图书馆25个,档案馆44个,博物馆100个。全市共有公共广播节目21套,公共电视节目25套。有线电视用户754.83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640.42万户。全年生产电视剧52部,共2102集;动画电视3318分钟。全年共出版报纸10.80亿份、各类期刊1.27亿册、图书3.53亿册;摄制完成44部影片。

至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016所,卫生技术人员17.02万人(见表18)。全年全市医疗机构共完成诊疗人次数2.65亿人次。全年共批准单独夫妻再生育申请1.73万例,占同期再生育审批总量的68%。全市婴儿死亡率为4.58‰,孕产妇死亡率为6.66/10万。

年内成功举办国际滑联花样滑冰锦标赛、F1中国大奖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等71项国际性体育赛事和全国跳水锦标赛、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等93项全国性体育赛事。上海运动员在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获得30枚金牌、19枚银牌和28枚铜牌,在第三届全国智力运动会上获得14枚金牌、6枚银牌和6枚铜牌。市民体育大联赛全年参赛市民达到238万人。至年末,全市共建成社区健身苑点9905个、社区公共运动场390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33个、百姓健身房125个、百姓健身步道317条、百姓游泳池37个。上海市民体质达标率达到97.1%,连续3次位列全国第一。

十三、人口和就业

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33.62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8.19万人,出生率为7.52‰;死亡12.28万人,死亡率为5.07‰;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5‰。全年户籍常住人口出生10.38万人,出生率为7.25‰;死亡11.5万人,死亡率为8.03‰;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8‰。

全市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2.75岁。其中,男性80.47岁,女性85.09岁。

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9.66万个(见图4),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10.33万个。全年新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3358人,新消除零就业家庭168户。全年帮扶引领成功创业人数10592 人,帮助9776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全年共完成职业培训51万人,其中,农民工职业培训24.55万人。至年末,累计有77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676人入选上海“千人计划”。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0.2%。至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4.8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抽样调查,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67元,比上年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0%。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962元,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05元,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784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946元,增长5.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152元,增长9.0%。

全年新建和筹措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实施旧住房综合改造19.7万套,基本建成20.5万套。完成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65.9万平方米。至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5平方米,折合人均住房居住面积18.1平方米(见图5)。居民住宅成套率达到96.8%。

至年末,全市共有1493.80万人(包括离退休和“镇保”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89.7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上年的每人每月710元提高到79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620元提高到790元,城乡低保标准实现统一。月最低工资标准从1820元提高到20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17元提高到18元。

至年末,全市共有1377.32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至年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达262.87万人。

至年末,全市民政部门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706个,床位12.97万张,其中养老机构699家,床位12.6万张。在全市养老机构中,由社会投资开办的有344家,床位5.8万张。至年末,全市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244家,为30.2万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442家,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634个。

全年各级政府支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4.20亿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94亿元、农村五保供养资金0.18亿元、粮油帮困资金0.55亿元、医疗救助金2.67亿元(含资助参保金3319.8万元)。年内新办福利企业10家,新安置180名残疾人就业。

十五、环境保护

全年全社会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708.83亿元,相当于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8%。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AQI)为70.7%,比上年下降6.3个百分点。二氧化硫年日均浓度1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6%;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日均浓度69微克/立方米,下降2.8%;细颗粒物(PM2.5)年日均浓度53微克/立方米,上升1.9%;二氧化氮年日均浓度46微克/立方米,上升2.2%;一氧化碳年日均浓度0.9毫克/立方米,上升12.5%;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达标率89.9%,下降3.0 个百分点。全市平均区域降尘量4.9吨/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下降10.2%。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794.6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0.9%;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1%,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全年清运生活垃圾789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年内新增2020个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场所,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居住区覆盖家庭400万户;“绿色账户”激励机制覆盖105万户。

全年新建绿地119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515公顷;新增造林面积3241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241公顷。至年末,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5%,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5.0%。至年末,自然保护区达到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

十六、安全生产

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工矿商贸、火灾、铁路交通、农业机械生产安全事故5954起,造成死亡1147人,分别比上年下降19.2%和3.3%。其中,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295起,造成死亡226人,分别上升4.2%和0.4%;道路交通事故1044起,造成死亡868人,分别下降10.9%和3.8%;火灾事故4606起,造成死亡52人,分别下降21.9%和11.9%;铁路交通事故2起,下降60.0%,未发生人员死亡。农业机械事故7起,上升40.0%,死亡1人。全年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46人。

说明: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上海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015年上海市生产总值数据执行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3.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国有或集体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口径计算。

4.战略性新兴产业包含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两个部分,是本市根据国家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品目录进行的行业划分。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和总产值均为规模以上口径。

5.域外市属农场是指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外地农场,其产量和产值不包括在上海市总量中。

6.电信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

7.旅游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增加值是依据若干行业的有关资料进行跨行业核算的,不能将其与上海市生产总值中其他行业的增加值进行简单加总,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8.银行间市场成交额包括银行间本币市场和外汇市场成交额。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按双边计算,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银行间市场成交额按单边计算。

9.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一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10.2012年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统一了城乡居民收入名称、分类和统计标准,在上海选取6000宅(户)城乡居民家庭,直接开展调查。2015年起,发布城乡可比的新口径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AQI)是国家发布的新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AQI监测体系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六项污染物指标。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