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4-06-13来源:呼图壁县统计局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呼图壁县委、县人民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变的总基调,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和农业三季连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在困难中求突破,在奋进中求发展,全县经济总体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与上年相比,GDP、投资、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明显好转,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向好,增速趋于稳定

    一、综合

    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40.52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38.33亿元,增长32.2%,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21.93亿元,增长42.1%,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6.4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8.02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37.9%、35.9%和26.2%,其中二、三产业比重达到62.1%,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34亿元,增长35.1%。税收收入完成4.42万元,增长26.5%,其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等主要税种分别增长57.9%、62.5%、56.9%、28.9%、26.7%、24.9%、58.1%。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一般预算支出13.05亿元,增长12.1%,其中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农林水事务等支持分别增长29.5%、22.7%、16.2%、28.6%、40.6%和26.7%。

    信贷投放进一步强劲。截至2012年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7.76亿元,比年初增加12.88亿元,增长19.9%,各项贷款余额51.62亿元,比年初增加14.07亿元,增长37.5%。

    投资增速持续走高 工业性投资明显加快。2012年新开工投资项目117项,比上年增加10项,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63亿元,比上年增长29.6%。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04亿元,增长99.1%;第二产业投资48.21亿元,增长42.7%,其中工业性投资48.21亿元,增长42.9%;第三产业投资11.38亿元,下降22.3%。

    二、农林牧渔业和农业基础设施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7亿元,实现增加值27.65亿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农、林、牧、渔及其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4%、6.5%、8.4%、6.2%和5.6%。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平稳增加,主要农作物产量呈下降态势。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38.8万亩,比上年新增3.4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为49.02万亩,比上年下降3.7%,经济作物面积77.73万亩,增长7.5%,饲草面积12.05万亩,下降2.3%。受农业三季连旱和部分作物种植面积下降因素的影响,农作物生产不如往年,其中小麦产量为10.3万吨,比上年下降23.7%,棉花产量5.75万吨,下降10%,蔬菜54.65万吨,下降0.7%,瓜果产量5.4万吨,增长49.2%。

    畜牧业生产实现较快发展,牲畜、家禽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截止2012年年末,全县牲畜存栏59.85万头(只),比年初增加1.67万头(只)。全年累计出栏122.83万头(只),比上年增长6.2%,家禽出栏3032万只,增长19.6%。肉类产量达到9.2万吨,奶类产量22.06万吨,禽蛋产量3355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2.7%、6.8%和76.1%。

    林业生产继续保持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态势。全县完成合格造林面积3.7万亩,其中农田防护林面积为3500亩,特色林果面积1592亩。完成义务植树和四旁植树10.6万株。年末封沙育林面积达17.6万亩,其中当年新增1万亩。实有育苗面积5.68万亩,其中2012年新育1.6万亩,当年苗木产量为6000万株。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水产品产量平稳上升。全年鱼类产量达4500吨,比上年增长5.9%。

    农牧业基础设施、生产条件和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新修防渗渠40.14公里,打造“千元田”72.6万亩,“万元棚”686座,高标准节水灌溉面积7.1万亩,新扩建标准化养殖小区6个。2012年底,农机推广服务机构达到37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66个。农机装备实力稳步增强,农业机械总动力31.84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84.1%。年末耕地面积120.3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12.93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6.4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3.23亿元,比上年增长4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18亿元,增长87.5%,规模以下工业3.05亿元,下降9%。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47家规上企业全年营业收入38.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实现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4.4亿元,增长189.9%。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县资质等级3级以上的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1亿元,比上年增长25.8%,竣工产值5.37亿元,增长46.4%。实现利润总额824.2万元,比上年下降54.8%,上交税金4497.5万元,比上年增长2倍。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城乡道路建设持续推进 交通运输业保持稳步增长。 96.5公里重要农村公路建成通车,29公里通村油路全面建设开工,列养率达到100%。据统计,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业增加值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邮电通讯事业保持较快发展。邮电服务功能快速完善,发展步伐稳步加快。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1.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87万户,比年初减少0.4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46万户,比年初增加0.26万户,互联网拨号上网12450户,增加4025户。

    五、国内贸易和房地产开发业

    消费市场较旺,消费结构明显升级,消费热点倾向于汽车、摩托车、住宅、通讯、游乐、电子等产品。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6亿元,同比增长17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增长较快,其中批发业增长17.9%,零售业增长16.4%;住宿业增长11.9%,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餐饮业增长19.2%,提高1.7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 房地产市场呈下降态势。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19.36万平方米,实现开发投资2.63亿元,比上年增长53.7  %。年底宅房竣工面积2.33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5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6.3%。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全年引进招商项目54项,签约合同总金额145.45万元,到位资金91.19亿元,比上年增长37.7%。争取国家、区、州投资项目101项,各类资金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

    旅游服务业发展强劲。全年共接待中外旅客13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3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23%。

    七、科学技术、教育和医疗卫生

    科技工作稳步推进 投入不断增加。全县实施科技项目17项,项目落实资金278万元,新增专利35项。全年科学技术投入2564万元,比上年增长38.3%,比一般预算支出增速高26.2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两基”成果不断巩固 。全县共有各类学校20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4所、小学13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幼儿园19所。2012年县一校教学楼、五中食堂楼、第三幼儿园、大泉双语幼儿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建成使用。教学年各类学校在校学生21429人,2012年小学招生1962人、高中毕业生923人;在园幼儿3926人,2012年入园1518人,离园1392人。各类学校教职工总数为1956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教职工61人。专任教师为1744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51人。幼儿园教职工240人,其中专任教师123人。

  九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水平稳步提高。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101.05%,初中升学率79.08%;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99.94 %;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9.04%;幼儿学前受一年、三年教育率分别达到99.95%和92.86%。

    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新成效。县中医院完成主体建设,在全疆率先探索实行“先治疗、后付费”服务模式,与区州16家医院开展新农合即时结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更倢的就医服务。据统计,2012年末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达5.41万平方米,总资产为1706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3383万元,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4998万元。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19个,其中县、乡镇级卫生机构15所,拥有床位数919张,卫生技术人员815人,其中执业医师266人,执业助理医师51人。全年各医疗卫生机构诊疗60.04万人次,入院2.49万人,出院2.48万人。妇幼保健综合服务稳步提高,全县产妇住院分娩比例达到99.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2.06‰,婴儿死亡率9.93‰。

    八、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

    "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县科技文化中心、文化广场开工建设,数字化影剧院完成主体工程,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各乡镇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全年开展文化体育等活动258场次。成功举办新疆首届乡村艺术节暨呼图壁首届新疆曲子文化节。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广电基本实现全覆盖。截止2012年末,广播电视台1座,全县电视人口覆盖率98.9%,“村村通”直播到户工程实现全覆盖。广播站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

    九、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快  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全县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7.29亿元,比上年增长50.8%,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资金投入3.4亿元,新建成供排水、供暖、供气管网86.8公里,天然气用户3600户,既有建筑节能即热计量改造16.5万平方米,改扩建城市道路2.5公里,主要农村公路96.5公里,通村油路29公里,使全县城乡供排水、供暖和路网布局进一步优化。

    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全年棚户区改造601户,新建公租房102套、廉租房300套,完成安居富民1900户、牧民定居150户。

    大气污染治理进一步强化 全县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强化污染物的控制、治理、减排和城镇绿化规范化整治,全年财政对环境保护投入3958万元,环境污染治理投资1899万元,城镇绿化投资5570万元。全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4314吨,比上年减排3091吨,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达到80%,废气治理率92.5%,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1%。大中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和“三同时”合格率为100 %,小型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执行率100%。年末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48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54平方米。全年实现区域集中供热面积268万平方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2.5%,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2012年,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89起,死亡19人 ,受伤6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7万元,与去年相比,事故起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18.7%和228%,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分别下降13.6%和14.3%。据测算,全县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18人/亿元,比上年减少0.05人/亿元;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继续保持为0;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4.87人/万车,比上年减少1.03人/万车;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31人/百万吨,比上年减少0.12人/百万吨。

    十、人口、劳动就业、计划生育、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事业

    全县户籍人口略有下降。据公安部门统计,2012年年末户籍总户数为(含兵团)77742户,比年初增加280户,户籍总人口为21.73万人,比年初减少787 人,下降0.36%,其中汉族16.51万人,比年初减少1449人,少数民族5.21万人,增加662人。地方人口为14.19万人,比年初增加1028人,增长0.73%,其中汉族9.11万人,少数民族5.08万人,分别比年初增加375人和653人。

    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发放就业专项资金1554万元,实现就业和再就业867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6万人次,外出务工9606人。2012年年末全部从业人员达到7.14万人,其中女性3.3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871人和445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不含私营、个体、乡镇企业)11159人,比年初增加133人,其中企业单位5248人,增加112人,事业单位4054人,增加18人,机关单位1734人,减少2人,民间等其他单位从业人员123人,增加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14人、失业率为3.4%。

    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  人口低水平增长保持稳定。全年全民族计划生育率达到100%,全县已婚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为90.9%,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其中汉族综合节育率为92.48%、少数民族为87.71%。全年户口登记新出生1410人,比上年增长12%,出生率为9.17‰;死亡404人,比上年下降8%,死亡率为2.63‰;全年自然增加人口1006人,比上年增长22.7%,自然增长率为6.54‰,比上年提高1.1个千分点,其中汉族自然增长率3.31‰,提高0.85个千分点,少数民族为12.86‰,提高1.6个千分点。

    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融资资产快速增加。2012年,全县城镇单位(不含私营、个体)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薪收入为42583元/人,比上年增加6846元/人,增长19.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6467元/人,比上年增加1937元/人,增长13.3%。消费支出为11528元/人,增加1408元/人,增长13.9%。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13178元/人,比上年增加1682元/人,增长14.6%,消费支出为7034元/人,增加758元/人,增长12%。截止2012年12月底,全县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为(不含驻县兵团)38.2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4.2%,按户籍人口计算,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达27073元/人,增长23.4%。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年实施传统救济5677人次,救济款为149.7万元,医疗救助5048人,救助金额168万元。城乡居民享受低保4166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383.7万元。全县城镇职工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21004、19919、12716、28796和19801人,分别比上年新增1117、6871、618、1817和1316人。农村居民参加养老40128人,参加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68905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4357人,分别比上年新增1737人和118人。

注:1、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均为现价,其增减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地区生产总值及金融、邮电部门数据包括兵团,其余数据不包括兵团。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