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收录时间:2014-06-10来源:和静县统计局

    2012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经济总量扩张,结构改善,效益提高,活力增强,实现了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5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29亿元,增长25.3%,其中:工业增加值26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19%。三次产业结构为27∶45∶28。

二、农 业

    2012年,和静县大农业总产值为25.68亿元,较上年增长28.65%,其中:农业产值为13.57亿元,较上年增长27.44%;林业产值为0.74亿元,较上年增长45.59%;牧业产值为10.75亿元,较上年增长29.8%;渔业产值为0.04亿元,增长47.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0.57亿元,较上年增长19.68%。

(一)农作物生产情况

    2012年,农作物正复播种面积为47.1万亩,较上年增加1.66万亩,增长3.65%。农作物产品产量:粮食63743吨、油料2446吨、棉花7710吨、甜菜128934吨、工业用辣椒301312吨、工业用西红柿195545吨。

(二)畜牧业生产情况

    2012年,和静县牲畜存栏93.47万头(只),较上年增长1.23%,其中:大牲畜8.92万头,羊81.75万只,猪2.8万头。今年牲畜繁殖成活数为62.7万头(只),下降1.77%,牲畜出栏84.91万头(只),增长5.32%。

    2012年,和静县全部肉产量为22123吨,较上年增长0.33%,其中:牛肉6125吨,增长20.33%,羊肉7753吨,增长2.28%,猪肉6952吨,下降7.12%。

(三)林业生产情况

    2012年,和静县当年造林面积为3015亩,较上年增长34.89%,零星植树9.95万株,较上年下降 25.19%,各类木材采伐量为6882立方米,较上年下降17.34%。

(四)渔业生产情况

    2012年,和静县水产品总产量为300吨,面积987亩,单产300公斤。

三、工 业

    2012年和静县工业实现稳步发展,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04.04亿元,同比增加29.49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4.41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2.69亿元,同比增长43%,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87.84%;实现工业总产值93.58亿元;销售产值94.54亿元,同比增长52%,产销率达101.0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生产情况
    钢材208.93万吨,同比增长72.37%、生铁218.01万吨,增长80.05%、铁矿石605.19万吨,增长49.48%、水泥47.72万吨,下降6.33%、发电量9.4亿千瓦时,下降13.85%、售电量15.15亿千瓦时,增长56.51%、番茄酱1.51万吨,下降20.9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民生环境得到新改善。

2012年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3.58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县属31.45亿元,同比增长34.07%。在完成投资额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7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投资0.05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3.82亿元。在完成投资额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20.41亿元,股份合作、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投资33.93亿元;私营企业完成投资9.19亿元;个体投资完成0.05亿元。

和静县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完成投资达3.82亿元,同比下降36.47%。

五、贸 易

    2012年和静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31303.2万元,同比增长27.7%。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24426.2万元,同比增长29%;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6877万元,同比增长23.2%。

    按行业分类,2012年批发业消费总额累计3669.2万元,同比增长28%;零售业消费品总额累计22068.2万元,同比增长24.2%;住宿业消费总额累计1776.1万元,同比增长59.3%;餐饮业消费总额累计3789.7万元,同比增长36.8%。

    我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六、交通运输、邮电、旅游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能力不断提高,运输业务量大幅增长。全县有348辆运营载客汽车共发送车辆次数15.09万辆次;输送旅客153.25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2212万人公里。全县境内现有国道3条216、217、218线和省道4条206、301、305、321线,全县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2062.90公里,公路网密度为502公里/百平方公里,通村油路35.4公里,全县柏油路里程达1158.33公里。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2012年邮政业务总收入1100万元,同比增长7.1%。现有自办营业网点9处,其中城镇网点2处,团结路支局、阿尔夏特路支局,乡镇及团场7处。22团支局距离县城40公里,属营投合一网点,投递里程160公里;23团支局距离县城20公里,属营投合一网点,投递里程120公里;上游支局距离县城30公里,属营投合一网点,投递里程180公里;先行支局距离县城33公里,属营投合一网点,投递里程30公里;和钢支局距离县城60公里,巴仑台支局距离县城65公里,属营投合一网点,投递里程25公里;五区距离县城280公里,属手工网点。营业和投递网点遍布全县各乡镇、农牧团场。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5500户,其中:住宅电话年末用户18850户;全县固定电话普及率13.84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10500户,互联网专线18条,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38075户,全县移动电话普及率74.96部/百人。

    我县旅游业得到了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开发旅游景区(点)8处。各类旅游企业、宾馆、饭店105家(包括县城内各家庭旅馆业)。国内旅行社1家,旅游公司8家,星级酒店9家,星级酒店客房总数626间,其中:2星级酒店2家,客房总数147间、3星级酒店7家,客房总数519间;星级景区共4处,2A级景区2处,3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1处;3星级农家乐24家,星级饭店9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666间。2012年,我县共接待旅游人数85万人次(其中外宾22998人次),同比增长14.2%;旅游直接收入1.7亿元,旅游总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97.7%。

七、财政和金融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下,全年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12年全口径财政总收入127211万元,同比增长54.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4.8%,其中:地税46457万元、国税12118万元、非税10125万元、基金113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7%、14%、116.3%、36.5%。
地方财政支出228899万元,比上年增长39.4%,其中:农业支出31147万元、教育支出63639万元、工资性支出4212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6%、33.7%、0.1%。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和静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456934万元,同比增长15.5%。全县单位存款为175835 万元,同比增长1.8%;全县储蓄存款为273946万元,占全部存款余额的60%,同比增长25.4%。和静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69698万元,同比增长80.2%,其中:短期贷款月末余额130274万元,同比增长54%;中长期贷款月末余额130274万元,同比增长114.4%。

八、科学技术、教育

    科学技术事业进一步发展,科技培训力度不断加大。科技特派员工作全面推开,科技普及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加大。2012全县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60期,培训40000人次,印发培训材料16000份。县级实施重点科研项目35项,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2006万元,科技经费支出2200万元。

    统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素质教育实施全面深化,双语教学有了质的突破。全县现有学校31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中学2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12所、幼儿园14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7283人,其中:高中生2870人,初中生441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其中: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女童入学率100%。全县教职工人数共计2359人,高中教师213人,其中:女教师116人,少数民族教师63人;中学教师401人,其中:女教师303人,少数民族教师206人;小学教师966人,其中:女教师739人,少数民族教师573人;全县在校学生24507人,其中:在校高中生2870人、初中生4413人,小学生10711人。幼儿园14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所,民办幼儿园11所,在园儿童6513名;初中升学率96.8%,高中升学率98%。全县校舍总面积达22.33万平方米。

九、文化、广播电视、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市场布局逐步从县城向乡镇延伸,经营项目日臻多样化、现代化,已基本形成演出、娱乐、音像、电影、文物、艺术品、网络以及出版物在内的八大门类的综合性市场体系。现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物保护管理所1个,藏书6.2万册;文化站12个,村级文化室61个。2012年底我县共有各类文化市场个体经营户339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238家(包括歌舞厅 5 家、酒吧 46家、电子游戏厅38 家、棋牌室 123 家、网吧26家等)音像制品26家、书店16家、打字复印56家、印刷厂5家。文化市场从业人员1164人,文化市场收入4309万元,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多样的文化市场经营格局。

    全县共有有线电视转播台1座,无线电视发射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2%。有线电视用户12700户,有线电视主干线长65公里。2012年全县共播出广播电视新闻4756条(汉、维、蒙三种语言),外发广播新闻436条;外发电视新闻485条。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全县共有医院数16个,医院拥有床位数596张,村级设置的医疗点61个,乡村医生82人。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9个,其中:县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14个,县疾病控制中心1个,卫生局卫生监督所1个,县妇幼保健机构1个,五区防疫妇幼分站1个;年末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57人,其中:医生278人、执业医师105人、执业助理医师45人、注册护士96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县各区、乡(镇)、各单位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共举办小型多样体育活动150余次,参与人数达50000余人次,其中举办两次以上活动的单位就达50余个。常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已达到了35%。2012年,我县共开展百日文化广场活动155场,参与活动人数26000人次,观众65万人次,举办广场舞会400场,举办了社火活动、元宵节灯展、少儿三独、老年健身舞大赛等活动并且举办广场舞会17场、文艺活动98场,参与人数17400人次,演出节目1400个,创作节目48个。参与自治州级以上赛事活动7个,自治区文艺调演中有三个节目获奖。举办了“元宵节社火活动暨2012年百日广场文体活动启动仪式”、“麦德尔节文艺晚会”、“纪念建党91周年汇报演出”等大型文艺专场演出活动。

十、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全县年末总人口达22.8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9.77万人比上年增加0.35万人,增长1.8%;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8.79‰,死亡率为8.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68‰;符合政策生育率99.59%。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9元,同比增加2369元,增长14.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81元,比上年增加1727元,增长18.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0223元,增长9.4%。

2012年度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为20475人,比去年同期增加634人,同比增长3.2%。其中:国有单位人数为 9412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56人,同比增长1.69%;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人数为23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5人,同比增长2.22%;其他经济单位人数为1083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73人,同比增长4.57%。

十一、就业与社会保障

     劳动就业领域不断拓宽。加强了对下岗职工的就业培训和安置。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统筹工作进展顺利,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1.78%,2012年全县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人数4232人,其中:妥善安置418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技校生170人,复转军人24人,其他城镇失业人员3064人,城镇新增劳动力601人。社会保险保障人次为82286人,累计发放金额21463万元。

    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452人 ,发放基本养老金8806人,金额为16527.6万元;参加失业保险14201人,征收失业保险金额1015.81万元,支付失业金和医疗补助人数247人,支付失业金109.75万元;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7974人,征收保险金额635.8万元,支付人数216人,支付金额727.43万元;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5913人,征收生育保险金额373.56万元,支付人数266人,支付金额221.4万元;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5840人,收缴基本医疗保险金额5595.52万元,支付基本医疗保险金额3876.85万元,医保参合率为100%。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38938人。
全县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050人次,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882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3人,全县有社会福利院3家,收养人数248人,拥有床位270张;全年累计接受社会捐赠81.39万元。

十二、招商引资

    2012年1-12月,签约项目72个,协议引资额197.7亿元,其中上亿元项目 31个,实际到位资金84.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34亿元、第二产业61.35亿元、第三产业15.80亿元;签约项目中目前已有32个开工建设,8个项目已投产。协议引资与实际到位资金较上年分别增长21%、100%。

十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县现有污水处理厂1座,垃圾填埋场3个。2012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达5100万元,化学需氧量(COD)工业排放249.8吨,烟尘排放量4978.4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4492.8吨,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82%;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2%;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82%;年末城镇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率100%,城镇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2012年,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183起,死亡20人,受伤87人,直接经济损失185.1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上升112.8%,死亡人数上升5.26%、受伤人数上升42.6%、经济损失上升138.4%。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年指标数23人的86.96%。其中:

    道路交通事故78起,死亡19人,受伤87人,经济损失21.7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上升12.5%、死亡人数持平、受伤人数上升26%、经济损失上升72%。

    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无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直接经济损失均持平。

    发生火灾事故104起,无死亡、受伤人,直接经济损失123.36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直接上升,死亡、受伤人数持平,直接经济损上升375.9%。

    无农机事故发生。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下降100%,受伤人数持平,经济损失下降300%。

注:1、和静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农林牧渔业总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本年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法人企业。
3、生产总值的核算含兵团,分项农林牧渔业、工业数据不含兵团。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