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我区历年来任务最繁重、挑战最严峻的一年,也是发展、民生、稳定各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自治区第八次、市第十次、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三区两中心”,加快实施“一河两翼”战略,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扎实工作。
一、综 合
2011年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34亿元,比上年下降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35:23.25:76.4;调整为0.3:23.48:76.22,三次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依次为0.03%、24.67%、75.3%。
二、农 业
一年来,我区充分利用近郊农村依托城市的有利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引导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变农牧民就业观念,认真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全区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91.78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417.74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农业实现增加值1171.98万元,比上年下降25.02%,畜牧业实现增加值2245.76万元,比上年增长26.17%。农作物种植结构继续调整,全年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1117.6公顷,比上年增长0.54%。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12.5公顷,比上年下降13.5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62.2公顷,比上年下降36.95%;蔬菜播种面积474公顷,比上年增长8.93%;其他作物播种面积164公顷,比上年增长186.06%。
全年粮食产量1845吨,比上年增长10.08%;油料产量185吨,比上年下降28.02%;蔬菜产量19554吨,比上年增长6.31%。年末牲畜存栏头数为2.26万头(只),比上年下降22.76%。全年肉类总产量934吨,比上年增长9.5%;奶产量175吨,比上年下降6.91%;禽蛋产量15吨,比上年下降16.67%。
三、工业和建筑业
按照生态型、都市型工业的发展定位,积极扶持传统工业企业,认真落实中小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加快要素集聚和产业提升,着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逐步形成独具水区特色、优势互补、侧重发展、错位竞争、资源共享、梯度发展的都市工业发展新格局。
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6.66亿元,按2011年产值调整后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4.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6 %,其中:规模以上轻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57亿元;规模以上重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3亿元。
2011年,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亿元,按2011年增加值调整后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
2011年,全区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1亿元,比上年增长37.2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1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随着国家对西部投资力度的加大,乌鲁木齐城市规模的发展速度和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水磨沟区城区经济正处于较快发展阶段。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6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8%。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实现投资额35.83亿元,比上年下降1.34%;非国有经济实现投资额32.24亿元,比上年增长34.41%。按投资方向划分,城镇实现投资额44.28亿元,比上年下降3.53%;房地产开发实现投资额23.79亿元,比上年增长65.19%。
五、国内贸易
我区消费品市场消费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82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总额9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91%;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42%;其它行业实现零售额13.23亿元,比上年增长753.72%。
重点挖掘东部片区旅游资源潜力。按照“依托资源、注重项目、突出特色、锤炼精品”的思路,完成水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和东部山区登山健身步道项目。在对现有农家乐进行规范整合的基础上,全力打造水磨沟村高档农家乐,提高我区农家乐品质和接待能力。根据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加大东部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整合旅游文化资源,将我区打造成为距离市区最近的休闲度假、健身娱乐的旅游胜地。2011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达4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全区旅游业实现收入19678万元,比上年增长5.53%。
六、财政收支和税收
2011年,我区财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区委八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抓财政增收,保民生增惠,促社会和谐为目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组织各项收入,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切实保障民生民计政策实施,全年预算执行良好,为全区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财力保障。2011年我区财政收入总计完成136977万元,较上年的91601万元增长49.54%;财政支出总计完成172327万元,较上年的102947万元增长67.39%。圆满完成了我区全年财政收支预算任务,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2011年区财政预算完成情况:全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6977万元,完成预算134871万元的101.56%,比上年增长49.5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4094万元,比上年增长48.83%,基金收入完成2883万元,比上年增长92.20%。
分税种完成情况:营业税完成59546万元,比上年增长40.56%;增值税完成4180万元,比上年增长23.09%;企业所得税完成31419万元,比上年增长108.96%;个人所得税完成9138万元,比上年增长43.48%;资源税完成441万元,比上年下降12.85%。
财政支出预算完成情况: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支出172327万元,完成预算172354万元的99.98%,比上年增长67.3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49743万元,比上年增长50.72%;基金支出22584万元,比上年增长528.73%。
支出分项目完成情况:教育支出31227万元,比上年增长48.71%;科学技术支出1672万元,比上年增长54.39%;医疗卫生支出4026万元,比上年增长20.0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848万元,比上年增长77.2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387万元,比上年增长23.05%。
在各部门预算等财政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的情况下,财政支出日趋合理,在保证机构正常运转的同时,实现了对教育、社会保障、维护稳定等方面重点支出的资金保障,突出体现了公共财政的需要。
2011年,完成一般预算地方税收收入259710万元,比上年增长47.88%;完成全口径国税收入168931万元,比上年增长63.04%。
七、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2011年末全区共有公共图书馆(室)1个,各类体育场地145个,组织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活动16次,举办各类演出27场次,书画摄影展11场次,参展人员300余人次。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和监督文化市场有序运行,全区拥有文化市场经营户297家,其中音像制品销售56家、印刷经营户117家、娱乐场所10家、书刊43家。
加强卫生监督,完善医疗制度,健全疾病防控体系。2011年,全区儿童免疫建卡率达到96%以上,五苗覆盖率为97%。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03个,医院有14家。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862人,其中:职业医师2366人。卫生机构床位数1757张,其中:医院床位数1549张;社区卫生服务站22个;乡镇卫生院1个,乡村医疗点5个,乡村医生7人,卫生人员21人。
八、科技和教育
新疆上海科技合作基地于2011年6月29日迎来成立六周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平台作用日益显现。目前,合作基地入驻企业达79家,比上年末新增14家。合作基地设立了300万元孵化资金。一年来,帮助在孵企业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6项,为在孵企业争取专项资金55万元。建立健全“企业联络员、创业辅导员、创业导师”三位一体的创业服务体系,制定了《乌鲁木齐市创业孵化基地服务手册》,成立了“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新疆服务驿站”,举办了乌鲁木齐市中小企业创业专题报告会、“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新疆上海两地IT企业沙龙” 、知识产权专题讲座、3场大学生创业宣讲会、“科技政策、项目申报、小额贷款”专题讲座、“水磨沟区首届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培训班和“新疆首届青年创业沙龙”活动等。
为了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项目的引导作用,促进我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进一步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支撑和服务作用,重点支持城市建设、改善民生、信息化建设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布了《2011年度水磨沟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拟定了《水磨沟区2011年第一批科技项目计划》4项,安排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专项资金354.5万元,第二批科技项目计划12项,安排专项资金867万元,第三批科技项目计划9项,安排专项资金328.5万元。项目涉及新型建材、新型塑料母料、食品研究、外墙保温材料、新型户外用品开发等新技术领域。一年来,实施科技项目25项,累计安排科技资金1550万元。
继续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条件,投入6480万元新建了1所小学,完成3所学校教学楼、教学配楼建设和3所“双语”幼儿园筹建。投入1285万元新建水磨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学校80所,在校学生37564人,专任教师2018人。其中:小学20所,在校学生19866人,专任教师917人;普通中学12所,在校学生10783人,专任教师710人;全区共有幼儿园48所,在校学生6915人,教职员工391人。
九、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
2011年,我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完成观园路改扩建和立井街道路建设工程,打通节点路、丁字路15条,整治背街小巷31条,道路修补14.7万平方米。健全“大建委”工作体制,建立了长效督查和奖惩办法,保障了公共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加强老旧无物业小区管理,全区145个无物业管理小区实现了社区代管。开展了市场化运作无物业管理小区清扫保洁试点工作,收到初步成效。大力实施大气污染治理,新增热电联产和清洁能源供热面积570余万平方米,老旧管网改造19个小区20公里,拆并改造燃煤分散锅炉322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1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完成征收面积8.43万平方米。顺利实施会展片区征收工作,在没有任何征收经验情况下,快速完成土地征收面积4300余亩、房屋70余万平方米,搬迁企业370余家。围绕迎接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以“一线一片”为重点,突出抓好环境卫生治理、户外广告整治、立面景观改造、夜景灯光亮化和园林绿化等整治工作。投入1亿元配置环卫设施,新增保洁员2251人,清理整改卫生死角1277处,清运垃圾9.5万吨,清理各类广告4.5万条,整治规范门头牌匾1453块,清洗粉刷楼体359栋,亮化各类建筑130多座,拆除违法建筑23.97万平方米。新增荒山绿化面积500亩、庭院绿化面积100亩,游园、街头绿地10块,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建成人工湖面3个,创花园式单位3个、绿化合格单位2个、花园社区1个。集中打造会展中心片区和观园路绿化景观,种植、移植乔灌木近26万棵,提升了城区净化、美化、亮化、绿化水平。强化冬季道路清雪保障,做到“下雪即清、雪停路净”,在全市率先为全区3762名保洁员提供免费早餐。
十、综合治理
2011年,我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完善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应急指挥系统为基础,有效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专职巡逻队伍规范化建设,推行警务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全年刑事发案2714起,较前三年发案平均值下降6.8%。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强化民族团结,荣获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严打、严防“三股势力”、非法宗教活动的分裂破坏活动。“大政法委”统一指挥、研判决策、综合协调和应急处置的维稳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亚博会期间,整合各类维稳力量1.2万人,圆满完成了首届亚博会安保任务。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抓好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确保辖区大局稳定。投入400万元,在17个重点社区推行了“单位化”管理。有效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调解率100%。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受理信访问题375件(次)涉及1200余人(次),办结率98%。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消防等工作,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全年安全生产事故死亡23人(其中道路交通死亡21人,工矿商贸死亡2人),占全年指标的92%。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0.2,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2.3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3.09,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据区公安分局户籍统计:年末全区总人口281956人,其中:男性人口148050人,女性人口133906人,男女人口比例为111:100。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44185人,占总人口的15.67%。全区农业人口9571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39%。暂住人口82273人。
2011年,全区新出生人口2164人,人口出生率为7.9‰;死亡人口613人,人口死亡率为2.2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6‰,比上年增长0.94个千分点。全区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为99.41%,已婚育龄妇女人数达57005人,晚婚率为60%。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41元,比上年增长12.0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756元,比上年增长14.82%;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38亿元,同比增长8.8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530元,比上年增长14.17%。
按照“民生优先、群众第一”的原则,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改善民生12个方面100件实事。全年区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11.1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74.4%,比上年增加3.9亿元,增长55.3%。积极落实了各项就业政策。安置就业12018人次,职业培训9322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50人;实现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3%以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养老保险净增5089人,参加城镇居民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3296人。追讨农民工工资700余万元。落实“应保尽保”,全年发放低保金、困难救助金、居家养老补助金、廉租房补贴等1646万元。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扩大,解决廉租房586套。建成53个蔬菜直销点并投入使用。社会慈善救助、困难职工帮扶和社会福利、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有了新进展。
说明:
1、水磨沟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人口数据均取自水磨沟区公安分局统计年报。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4、限额以上批发企业指年销售总额(含税)2000万以上,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指年销售总额(含税)500万以上。
5、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指年营业额200万以上。
6、劳动工资(一)(二)数据出自劳动工资年报,范围包括城镇非私营单位。
7、地税收入包括水磨沟区地税分局和乌鲁木齐市地税一分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