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市全口径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826607万元,增长10.7%。市属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11876万元,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7852万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498839万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615185万元,增长12.6%。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283元,增长12.3%。
农 业
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实现749642万元,增长20.2%。全年粮食总产量26.4万吨,增长3.5 %。其中,玉米产量23.8万吨,增长3.5%;水果产量6.1万吨,增长43.2%。
设施农业优势明显。保护地面积达到42.3万亩,蔬菜花卉大棚20万个。全市蔬菜总产量110万吨,增长7.5%。蔬菜产值348528万元,占全部农业总产值46.5%。花卉种植面积7万亩(其中裸地种植面积2万亩),生产鲜切花54789万枝。 工厂化育苗1.5亿株。荣获“中国百合第一县”称号。规模以上农事企业达到23家。
林业建设快速推进。林业用地面积2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1.8%,全年绿化造林4.8万亩,其中,经济林1.3万亩,荒山造林1.5万亩,三北防护林2万亩。
畜牧业加快发展。畜牧业产值实现284114万元,建成省级标准化畜牧小区292个。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83.9万头、61.1万头、73.7万只、2419万只,分别增长7.4%、33.1%、8.4%和13.7%。
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巩固。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24.7万亩,全面启动节水滴灌工程,生态治河378亩,工程治河27.5公里,农村饮水解困工程265处6.5万人,新打人畜饮水井198眼,抗旱水源井408眼,完成灌溉面积7.6万亩,高效农业配水212处。
工 业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市属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完成1702442万元,增长28.8%;增加值实现421886万元,增长11.2%。其中,市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98860万元,增长16.4%;增加值256009万元,增长21.9%。
市属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961925万元,增长17.7%;产销率97.18%,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5户,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0户。以产业园区为依托狠抓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汽车及零部件、玻璃(建材)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
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9903万元,增长25.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 792652万元,增长19%;房地产开发投资127251万元,增长81%。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千万元重点项目136个。
完成建筑业增加值76943万元,增长28.5%。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达到24户,资质以上房地产开发企业27户。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运行。全市保有普通公路里程1989.5公里全部为晴雨通车里程。凌热线3座桥梁竣工通车,新修“一事一议”农村道路130公里, “101” 国道牛河梁段平移完成主要工程。全年新增营运车辆980辆,完成公路客运量85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0498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887万吨,货物周转量131040万吨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12371万元,增长4.8%。实现了长途传输数字化,光缆传输世界接轨,有效提高对各项业务的支持能力。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12.4万门。城乡固定电话用户9.2万户。移动用户12.3万户。全年特快专递38139万件,增长3.6%。
商 贸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31325万元,增长16.2%,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2.8%。按销售地区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459393万元,增长16.4%;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71932万元,增长1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69181万元,增长16.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62143万元。
出口创汇总额为4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51万美元,引进域外资金102亿元。
城乡建设
城乡建设加速推进,全年完成城市房屋征收25.36万平方米,城市新开发建设面积154万平方米,竣工108万平方米。投资1437万元,新建和改造街路6条,铺设市政油路2.4万平方米,人行步道4.1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08基杆。滨河新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开发建设面积116万平方米,竣工80万平方米。三十家子等小城镇新增建设面积28.5万平方米。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0144万元,增长29.9%。两税收入132999万元,增长14.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8485万元,增长41.8%。
金融系统本外币存储业务不断增长,各项存款余额1614236万元,增长19.6%;各项贷款余额937663万元,增长7.9%;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1281321万元,增长22.9%。
全年商业保险承保额98.5亿元,增长3.4%。保费收入13645万元,增长1.6%。财产理赔金额249万元,未决1789万元,人身理赔及给付金额4368万元。
社会事业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转化应用,全年取得市科技进步奖6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6项,引进新技术25项、新品种30个。
教育“双高普九”通过省级验收,素质教育向纵深层面发展。改造校舍4.3万平方米,全市有各类学校340所,班级2692个,在校生10.2万人,普通高中1.5万人。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入实施。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787个,床位2393张,卫生技术人员2665人。民营医疗机构达到9家。
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成果。现有276家农村书屋,乡村文体广场30个、村文化活动室35个。市图书馆藏书量5.7万册。广播电视水平迈上新台阶,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500户,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 98.9 %以上,模拟电视转换数字电视3万户。
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总户数196720户,户籍人口64583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4054人,占总人口的20.8%;农业人口511782人,占总人口的79.2%。人口自然增长率2.53‰。全市在岗职工4.89万人,增长2.6%,人均工资364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03元,增长15.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8700元,增长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