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3-11-28来源:泉州市统计局

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项目带动、转变提升、和谐进步、跨越发展”工作思路,把握机遇、迎难而上,全力推进“两个加快”和现代化泉州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726.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经济总量连续14年保持全省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0.54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2940.63亿元,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1625.33亿元,增长8.3%。第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6.2%和23.4%,分别拉动GDP增长9.3和2.9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291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9076美元),比上年增长11.2%。

第一、二产业比重有所调减,第三产业继续上升,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3.6:62.3:34.1调整为3.4:62.2:34.4。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3.1%,服务价格上涨1.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0.3%。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下降0.5%,二手住宅交易价格下降3.2%,住宅租赁价格上涨1.5%,住宅物业服务价格上涨2.8%。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5.58万人,全年有2.30万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2%。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5.3万人,转移就业6.39万人。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28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20.26万亩,下降4.8%;其中稻谷面积126.50万亩,减少6.76万亩;油料种植面积32.86万亩,减少0.1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04.26万亩,增加0.03万亩。粮食总产量75.26万吨,比上年减少4.45万吨,其中稻谷48.99万吨,减少3.11万吨。

全年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35.25万亩,比上年增长2.7%,其中,完成更新造林总面积2.19万亩,下降21.7%。更新造林中,荒山造林5.64万亩,下降71.8%;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面积0.58万亩,下降31.8%。全年完成幼林抚育作业面积25.01万亩,下降42.7%。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17.19万亩。商品材产量24.01万立方米,增长13.4%。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28.51万吨,增长0.3%,其中,肉类总产量23.63万吨,与上年持平;禽蛋3.98万吨,增长2.7%;肉猪出栏数246.62万头,增长0.1%,年末生猪存栏数154.37万头,增长0.6%。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01.52万吨,比上年增长0.9%,其中,淡水产品产量2.05万吨,增长2.9%;海水产品产量99.47万吨,增长0.9%,其中,海洋捕捞68.21万吨,增长0.8%;海水养殖31.26万吨,增长0.9%。

全市拥有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和32家;省级农牧业龙头企业16家;无公害农产品324个、绿色食品91个、有机食品11个;中国名牌农产品2个、福建名牌农产品51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 264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1%。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498.3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8375.2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9%和21.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8148.08亿元,其中出口交货值1361.59亿元,现价增长16.6%。拥有超亿元企业1704家,比上年增加207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93家,同比减少6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53.28,比上年上升5.64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9.39,下降0.42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3.52,下降13.37点;资产负债率47.64,提高0.59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66464元/人,提高19284元/人;流动资产周转率2.93次,下降0.23次;工业产品销售率97.29%,下降0.14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分别增长-0.7%、23.0%和42.5%。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40.33亿元,增亏22.07亿元。

全市工业用电量271.53亿度,增长1.9%。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9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全市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有441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76.70亿元。全市建筑房屋施工面积6873.43万平方米,实行投标承包面积4775.58万平方米,招投标率达69.5%。房屋竣工面积2237.4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8%;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及以上的企业120家,其中5亿元及以上的企业29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6.72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其中,项目投资1567.92亿元,增长25.0%;房地产开发投资395.50亿元,增长44.2%;农户投资53.30亿元,增长11.3%。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1.02亿元,增长21.3%;第二产业投资862.37亿元,增长20.7%,其中工业投资844.69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投资1090.03亿元,增长35.4%。

在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1.02亿元,增长21.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62.37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94.53亿元,增长30.9%。

房地产开发投资395.50亿元,比上年增长44.2%。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资243.99亿元,增长49.3 %;办公楼投资26.22亿元,增长249.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8.04亿元,增长90.6%。商品房销售面积553.70万平方米,增长14.7%。商品房销售额365.14亿元,增长7.0%。

全市298个市级在建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764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37.9%。全年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102个项目,新开工118个项目。其中北车轨道客车、晋江正麒化纤、浦西万达广场、鲤城电子汽配城、黄龙大桥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石狮环湾大道、中医联合医院、江南学园、东海学园、晋江防洪工程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

年末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达176.5平方公里。中心市区建成区新增园林绿地637公顷,总绿地面积达6939.98公顷,绿化覆盖面积7448.3公顷,绿化覆盖率为42.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3.7平方米;年末实有铺装道路面积1650万平方米。全年中心市区自来水供水总量13186.48万立方米,自来水供水中居民家庭用水量5255.87万立方米,用水人口113.27万人。至年末共铺装天然气管道724.7公里;天然气用户数3.16万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5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0.25亿元,增长15.6%。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487.76亿元,增长16.9%;餐饮收入额175.31亿元,增长15.7%。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9%,通讯器材类增长-6.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16.0%,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4.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3.5%,汽车类增长15.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5.4%,体育娱乐用品类30.1%。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达2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1%。其中,出口123.74亿美元,增长14.8%;进口127.26亿美元,增长102.6%。

全年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06项,比上年下降37.6%,投资总额25.4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8.5%;合同外资金额12.06亿美元,下降39.1%;按历史可比口径统计,实际利用外资31.69亿美元,增长11.2%;按验资口径统计,实际利用外资13.20亿美元,下降18.3%。新批外商投资超千万美元(含增资)的项目由上年的40家下降到28家。在新签利用外资合同中,投向第二产业的合同金额8.5亿美元,下降39.3%。外商投资企业当年累计开业投产85家。

全年共签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合同金额6539万, 美元,下降46.1%;共完成营业额3515万美元,下降40.9%;全年派出劳务人员5469人,年末在外劳务人员共有4251人。批准境外投资企业7家,境外投资总额2370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2370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共新建、改建公路212.05公里。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701.58公里,比上年增加352公里;其中:二级及二级以上高级公路里程2248.9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62公里;公路密度达133.65公里/百平方公里。

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达到67.43万辆。其中私人汽车59.07万辆,增长19.5%。全市共有营运汽车总数66013辆,其中客运班车6212辆(含出租车2990辆),货运汽车59801辆。年末拥有省际运输船舶222艘,总载重180万吨。

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371.51万吨,比上年增长11.2%。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69.7万标箱,增长8.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05.62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邮政业务收入5.90亿元,增长10.7%;电信业务收入99.72亿元,增长7.1%。全年局用固话交换机总容量451.12万门,移动通信交换机总容量[4]1508万门。全市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235.5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000.67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159.88万户,增长16.3%;其中,宽带接入用户159.71万户,增长16.3%。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246.8万人次,增长22.9%。其中,国内游客3086.2万人次,增长17.8%;接待境外游客160.6万人次,增长10.3%。境外游客中,外国人及华侨19.7万人次,增长10.0%;港、澳同胞114.4万人次,增长10.3%;台湾同胞26.5万人次,增长10.4%。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76.1亿元,比上年增长22.9%,旅游创汇9亿美元,增长13.5%。

八、财政和金融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3.46亿元,比上年增收51.37亿元,增长21.2%,加上上划中央“三税”收入278.97亿元,全市公共财政总收入合计完成572.43亿元,比上年增收72.08亿元,增长14.4%。公共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12.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6.44亿元,比上年增加59.45亿元,增长20.0%。其中:教育支出82.63亿元,增长18.0%;科技支出7.4亿元,增长9.8%。另外,基金收入212.56亿元,基金支出215.34亿元。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地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297.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税收收入230.4亿元,增长13.0%;国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467.5亿元,增长12.4%,其中,国税税收收入336.13亿元,增长9.1%。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687.9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5%,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510.7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3%。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724.2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2%,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527.6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8%。人民币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536.71亿元,当年新增62.72亿元,其中住房贷款余额371.6亿元,当年新增59.38亿元。

全年证券市场通过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26亿元,比上年减少67亿元。其中,境内新发行A股1只,配发1只,筹集资金25亿元;境外新发行上市2只,筹集资金1亿元(按发行时汇率折合人民币)。截至2012年末,累计境内上市公司数量由上年末的13家增加到14家,市价总值476亿元,增长10.8%;累计境外上市公司数量由上年末的61家增加到63家。

全市保险业实现各项保费收入81.05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5.65亿元,增长14.6%;人身险保费收入55.40亿元,增长2.3%。支付各类理赔款13.32亿元,其中财产险理赔支出11.51亿元,增长25.9%。人身险各项给付支出9.71亿元,增长8.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拥有高等院校17所,其中本科高校4所,独立学院1所,高职高专12所。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11.76万人;招生3.4万人;毕业生3.31万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58所(含技工学校),普通高中111所。高中阶段在校生25.88万人,招生8.62万人。全市普通初中220所,初中在校生21.23万人,招生7万人。全市小学1381所,在校学生59.20万人,招生11.6万人。全市幼儿园1224所,在园幼儿32.08万人,招生13.34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95.14%。全市特殊教育学校11所,特殊教育在校生5451人。

年末全市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含退休及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9.9万人,其中高级职称9265人,中级职称3.27万人,初级职称5.31万人。共设立了10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148人(次),目前在站博士后38人。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总数达255家;新增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0家,总数达24家;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分别有10个、65个和150个;拥有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和111个;有25家企业被评为福建省创新型企业。全年共实施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72项,其中,国家级70项,省级159项,市级343项。有23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全年专利申请13519件,授权9744件,累计专利授权数达40784件。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6项,合同金额0.11亿元。

年末共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2个。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8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0.31万台(件),非强检计量器具3.29万台(件)。全年监督抽查2355家生产企业的产品2862批次,合格率达91.67%。

全市9家企业参与8项国际标准研制,11家企业参与1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4家企业参与5项行业标准制修订,22家企业参与14项地方标准制修订。全市累计获批独立承担或联合承担7个专标委秘书处和工作组。全市有30家企业35项产品申报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全市累计有46项中国名牌产品,341项福建省名牌产品。新增获工商总局认定全国驰名商标32件 ,累计105件。累计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项。

全市共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7个,其中国家基准气候站1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个、国家一般气象站5个,区域气象自动站219个。全市共有地震前兆台站20个,前兆测项49个;测震台站17个,强震动观测台站10个;GPS观测基准站5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3个,影(剧)院20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0个,图书馆藏书总量446.98万册(件),博物馆11个,乡镇文化站155个。文化系统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1903场。年末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调频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8座,广播节目11套,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84%;电视台1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电视节目11套,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16%。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05.87万户,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总长3.7万公里。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含个体诊所)1041个,其中医院115个,卫生院127个,预防保健机构(含妇幼所、院)34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8410人,其中医生11225人,护师、护士10796人。卫生机构实有病床25648张。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100%,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441人。

全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病例17311例,报告发病率210.12/10万。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网络直报覆盖率为100%,乡镇卫生院覆盖率为100%,儿童预防接种四苗接种率保持在98%左右;乙肝疫苗接种率98%。

全年运动员取得2项2人次世界冠军,3项3人次亚洲冠军。共建设36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成功举办第四个“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1.40亿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8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6.28%。人口出生率为13.1‰,死亡率为5.7‰,自然增长率为7.4‰。全市城镇化水平为60.4%。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83元,比上年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053元,增长8.9%。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84平方米。年末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67台、洗衣机99台、电冰箱113台、空调器242台、家用电脑115台、微波炉87台、汽车31辆、移动电话272部。农民人均纯收入11915元,比上年增长12.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484元,增长10.2%。农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55.16平方米。年末农村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28台、摩托车112辆、电冰箱98台、洗衣机70台、固定电话79部、移动电话264部。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7.5%和42.7%,分别比上年下降0.8个和上升0.2个百分点。

全市年末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35.15万人,比上年新增14.86万人;其中: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102.37万人,比上年新增14.66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数8.86万人,比上年新增0.2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23.92万人。年末离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人数7.89万人,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6.4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69万人;全市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2.65万人,新增8.34万人;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80.2万人和79.96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数556.51万人,参合率达99.47%;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居民66.75万人。

年末全市收养性单位有121个,床位数8639张,年末在院人数3179人;其中城镇老年福利机构17个,床位1423张。全市城镇社区服务中心达348处。城市有2.25万人、农村有10.91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9.71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0.78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共投入重点流域整治资金17.3亿元,其中上游水资源保护资金9.86亿元。全年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整治投入资金9.56亿元。截至年末全市有1968家企业办理了水污染物排污申报登记,1510家企业办理了大气污染物排污申报登记,33家企业办理了固体废物污染排污申报登记。辖区各城市、县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泉州市区空气质量一、二级优良天数364天,占总天数99.5%;市区饮用水源达标率为100%,晋江流域水质监测省控断面Ⅲ类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86%;城市污水处理率86.89%。

全市拥有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4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24%;全市拥有森林公园39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2个,森林公园总面积4.0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68%。全市森林面积64.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8.7%,活立木总蓄积量2657.96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为2594.88万立方米。

全年发生特大森林火灾4起,过火面积11公顷,因森林火灾造成受害森林面积8.8公顷,损失林木204立方米,幼树0.3万株。

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2916起,比上年下降26.9%;死亡609人,下降4.2%;受伤2102人,下降35.3%;经济损失4265万元,上升5.1%。各类较大事故10起,上升25%。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3人,下降27.8%;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7.35人,下降3.9%;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上年死亡人数2人;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2.24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金门县。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是指移动电话交换机根据一定话务模型和交换机处理能力计算出来的最大同时服务用户的数量。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水产品产量数据来自海洋渔业局;木材产量、林业、森林火灾数据来自林业局;工业用电量来自市电业局;铁路运输数据来自南昌铁路局漳州车务段、泉州高铁站和晋江高铁站;新建公路、公路运输、水运、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交通委;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电话用户、上网人数等通信数据来自市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和铁通公司;城市污水处理、建成区绿地、自来水供用水、天燃气用户等数据来自公用事业局;货物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数据来自外经局;民航数据来自晋江机场;民用汽车数据来自交警支队;邮政业务总量数据来自邮政局;旅游数据来自旅游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上市公司数据来自发改委;高新技术企业数、行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利授权等数据来自科技局;保险业数据来自在泉保险企业;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质量检验、国家标准制定修订数据来自质监局;气象预警、平均气温、登陆台风数据来自气象局;地震数据来自地震局;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档案数据来自文广新局;体育数据来自体育局;卫生、新农合数据来自卫生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环保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安监局;价格指数、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泉州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自泉州市统计局。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