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独特的管理创新文化——看红云集团如何在重组中做强

2006-12-09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周斌
    红云集团重组后,面临不同的管理理念、价值观的碰撞,重组后企业之间文化融合的难度不亚于重组过程本身。
 
    红云集团明确提出要靠企业文化的建设来提高竞争力,总裁朱绍明给记者勾勒出了红云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路线图:传承—融合—提升—创新。红云集团运行初期,提出了大力构建“和谐红云”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随着企业整合的推进,把以文化为先导的人心融合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立了集团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深入开展“我为红云添光彩”、“青春献红云,岗位添光彩”等大讨论学习实践活动,鼓舞了职工斗志。干部职工普遍把“低调、谦和、诚信、务实”作为行为准则,“严、细、实”的管理理念得到认同和强化。
 
    党委副书记朱俊英告诉记者,昆(明)曲(靖)两厂都是具有多年历史的老企业,形成了各自的企业文化传统,其余几个厂在过去的经营中也积淀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我们将采取各种方法把他们挖掘出来,融合起来。
 
    重组后职工的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十分重要。红云集团副总裁俞瑞方举例说:“比如在运行初期,曲靖卷烟厂年产量过百万箱,税利达到50亿元,在一段时间内职工发工资、福利绝对没问题,但为什么还要重组呢?大家形成的共识是:红云集团整合的目的就是要做强企业、做大品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俞瑞方在集团成立后负责营销,“最大的变化就是老在市场上跑,当副总经理10个月,跑市场的时间比过去当厂长两年还多。”
 
    红云集团发展改革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干部4月份到新办公楼办公后经常晚上自愿加班。仅以事业心强来解释这一现象显然是不够的,与过去工厂制的干部管理方式相比较,红云集团对干部人事制度管理进行改革,打破了职务终身制,把集团的所有人员分为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和技术工人。管理人员任命上采取一级任命一级,打破了过去管人不管事,管事不管人的状况。岗位与分配和福利待遇直接挂钩。
 
    朱绍明认为,按照这种设置,红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文化。首先,打破了过去管理层一经任命就基本不能改变的变相终身制,形成了能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其次,体现了企业在发展中稳定、员工则在自身素质的提升中稳定的指导思想。这一机制的建立,使真正会干事,愿干事的人能够脱颖而出,直接推进了管理团队的年轻化和专业化。
 
    朱绍明对记者说,从长远看,设备、技术、资金、原料等,即使有比较优势也是暂时的,事业还是要靠人去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竞争力是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应通过加强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员工转变观念,增强员工综合竞争能力。实现管理统一要靠制度作保障,要靠文化来引导,没有文化内涵的企业制度会导致员工的僵化,没有制度支撑的企业文化将导致企业的涣散,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现代企业制度与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充分结合,是集团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目前,《红云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划》、《调研阶段实施计划》和调查方案已经制定,对1200多名员工和400多名中层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对集团高层管理者的访谈工作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企业文化理念的提炼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