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卷烟工业联合重组的思考

2006-11-23来源:郑州日报作者:陈锋
    彷徨、躁动、期待、梦想……经历了连续几年的等待和煎熬,河南卷烟工业的干部职工终于迎来了这一天。22日,河南中烟工业公司与河南新郑烟草(集团)公司、许昌卷烟总厂、郑州卷烟总厂合并重组,成立新的河南中烟工业公司。新郑集团、许烟总厂、郑烟总厂则取消法人资格,成为河南中烟的下属生产厂。
 
    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坊间关于河南烟草工业合并重组的版本就广为流传,但直至国家烟草专卖局正式批复,最后的版本才揭开神秘面纱。对于这一改革的意义,业界不少人形容为“划时代”。“握指成拳”的河南卷烟工业,在新的起点上孕育着新的憧憬和希冀。
 
    卷烟企业重组势在必行
 
    2003年以来,为应对入世挑战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烟草行业进入了重组改革的快速调整期。国务院也曾下文要求大力推进卷烟大企业联合重组,明确表示将重点培育10多个重点骨干企业和名优品牌。截至目前,全国规模超过150万箱的卷烟企业已达11家,其中超过200万箱的有5家。烟草行业强者趋强、弱者趋弱的“马太效应”日渐显现。
 
    与全国卷烟强省相比,河南的卷烟工业虽然历史悠久,但优势并不突出,之前最大的企业产销规模也刚过百万箱。全省卷烟工业整体竞争实力弱,大而不强的矛盾十分突出。进一步整合全省资源、集中力量向前冲已成为河南卷烟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近几年,河南卷烟工业企业相继走过了8变4、4变3的合并重组之路,并于昨天实现了3变1“握指成拳”式的大一统。
 
    规模优势开始凸现
 
    新的河南中烟工业公司负责人指出,新公司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规模、人才、技术、装备几个方面。整合后,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在生产上将实行资产、品牌、采购、销售“四统一”,逐步建立统一的市场营销中心、生产管理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物质采购中心,以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优势。
 
    规模方面,重组后的河南中烟工业公司总资产126.7亿元,年产销香烟近300万箱,这一规模在国内具有法人资格的卷烟企业中居第一;装备方面,几家卷烟企业前几年都相继经过大规模技改,整体水平已进入先进行列;人才方面,河南中烟工业公司拥有在册职工1700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28人,博士生、国家级评吸员等高精尖人才分布在各个企业。重组后,工业公司可以本着最优原则,集中高精尖人才,开展专题研究与技术攻关。
 
    重组之前,河南三家企业在烟叶采购上各自为战,相互争夺优势资源,采购区域分散,标准不一。更为重要的是,单个企业在外省一两万担的采购量,与规模采购所要求的5万担相差甚远。整合后270万担的烟叶采购规模,居全国前列,不仅可与大企业分庭抗礼,而且通过建立规模化烟叶生产基地,还可为重点品牌的发展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料基础。
 
    必须警惕“大企业病”
 
    河南中烟工业公司负责人坦言,新成立的河南中烟工业公司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人员多、底子薄、摊子大;二是与优势企业的优势品牌相比,河南卷烟重点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仍需提高;三是卷烟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偏低。
 
    更为重要的是,重组后的河南卷烟工业“个头”变大了,但不灵活、反应慢的“大企业病”可能也随之而来。国内外企业重组的经验教训表明,规模扩大并不必然带来经济运行的高质量,企业实力不是“规模排行榜”排出来的,资产总量并不等于竞争实力;通过重组,可以很快把规模做大,却不一定能把企业做强。对于新成立的河南中烟工业公司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河南卷烟工业能否真正战胜自己、谋大谋强,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