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卷烟总厂打造河南烟草工业核心企业

2006-08-09来源:中国烟草作者:齐建华 马连俊 李红娜 魏侠利
    入夏,郑州卷烟总厂的气氛如同天气一样火热起来。在郑烟2006年度第二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会上,来自各分厂的1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车间调研,展开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其内容就是“如何打造河南烟草卷烟工业核心企业”。郑烟厂长邵富根说:“这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是在深入贯彻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贯彻全国、全省烟草行业一系列会议精神,企业面临改革与重组的新形势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集中精力,排除杂念,提高履职能力,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企业发展,努力将总厂打造成河南烟草工业核心企业目标情况下所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是郑烟自新改革运动的一个阶段性回顾,同时更加突出了郑烟今后的战略发展目标。而郑烟整个企业的自新改革运动,还要从“十五”技改说起。
 
    七车间的隐退和郑烟的“十五”技改
 
    今年3月,郑烟的七车间顺利关闭。七车间曾经生产软包卷烟和部分硬包卷烟,但是由于设备陈旧、生产水平低,已经不适应正在全面革新的企业生产发展的需求。这一事件的发生,只是郑烟“十五”技改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但是这一事件发生在郑烟力主“打造河南烟草卷烟工业核心企业”的起始阶段,在一定意义上表明了郑烟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果断的、坚定的发展方向。
 
    在郑烟的自新改革运动中,“十五”技改无疑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2003年之前的郑烟,其制丝生产线为“七五”改造时期建设的6000kg/h打叶制丝线,虽然近年来进行了一些局部改造,但由于设备老化,制丝质量难以进一步提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于是,一场旨在进一步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实力、投入近5亿元的“十五”技术改造工程于2003年2月开始了。
 
    为了充分体现工艺设备的先进性、前瞻性和扩展性,郑烟结合企业发展整体规划,采取了技术改造一、二期工程相对分开以及交叉作业的建设办法。一期新建制丝主厂房、部分公用配套工程及安装6000kg/h制丝生产线一条;二期规划卷接包车间,改造气、电、水、热等配套工程,新增卷接包连接设备16台以及其他配套设备。一期总投资近3亿元,总建筑面积24300平方米,采用大跨度单层网架结构和框架结构合理结合的方式;二期工程总投资近3亿元,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由于是在低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在整个工程进展中,郑烟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自工程开始建设,全体人员就把整个身心都交给了技改工程,从方案设计到工程招标,从基础工程到设备安装调试,夜以继日地操劳着。所有人员没有休息过一天假期。2005年4月26日,新的6000kg/h制丝线正式投入使用。而今年8月,二期工程的设备搬迁和调试也将完成。
 
    以技术改造为契机,再加之在管理、品牌、工艺等方面卓有成效的努力,使得郑烟2005年的经济运行逐步迈向良性循环轨道。
 
    于是,在2006年2月的职工代表大会上,厂长邵富根在工作报告中,认真分析了郑烟面临的形势和企业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定位,即:“立足自身,加快发展,以创建行业级技术中心为衡量标准,加快形成企业核心技术优势,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技术装备水平、品牌培育能力居省内领先地位,综合发展指数超过河南烟草行业平均水平,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将企业打造成河南烟草工业的核心企业。”同时,对品牌和市场也进行了明确的定位。这一理念的提出,把郑烟从“十五”技改以来的企业自新改革运动推向了高潮。
 
    经过几个月的实践,郑烟的五车间(动力能源车间)、六车间(制丝车间)和八车间(卷接包车间)脱颖而出,在郑烟2006年度第二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会上,这三个车间被评定为学习的榜样。经过调研和座谈,他们发现,这几个车间的员工在工作中透出了一种活力、一种张力、一种精神,他们有着明晰的思路、明确的目标和创新的工作意识,而这,正是郑烟“打造河南烟草工业核心企业”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精神。
 
    制丝车间面对的新挑战
 
    对于制丝车间来说,2005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2005年4月,新制丝生产线投入运行。全新的设备、全新的工艺理念、全新的生产环境,给他们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当时员工的技术水平、思想观念和车间管理水平等软件方面与新线要求相距甚远,所以各方面的工作显得比较滞后。虽然新线在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职工认识不到位,拿老眼光看待新线,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工作状态复制到新线就可以了,工作主动性不强。而职工技术水平与技改新线要求也相距甚远,车间管理工作亟待规范、创新,以适应新形势。这就使得产品质量稳定性差。面对这些问题,制丝车间经过认真分析,明确提出了各项工作积极主动,真抓实干,努力打造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制丝车间的工作目标,理清了“围绕一个中心,推进一项建设,实施三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即围绕质量稳定提高这一中心,快速推进车间队伍建设,以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基点,以设备管理为重点,以6S管理工作为切入点,全面推进车间各项工作。
 
    现在,当你走进郑烟制丝车间的工具间,一套套工具整齐地摆放在工具台上,其摆放出的形状,宛如一串串美妙的音符,这就是他们经过内部管理改革后,实现6S管理的成果。诸如此类的变化,体现在车间管理上,更融入了员工的头脑中。在新制丝线参数的调整和优化上,制丝车间员工与郑烟的工艺小组一起,对烘丝、制梗丝、掺配等关键性的技术参数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调整优化涉及9个主机设备的210多个参数,大大提高了制丝在线的控制精度;为提高职工素质,开展“进入新生产线,我应该用什么标准要求自己”、“稳定提升产品质量,在本岗位上应该如何做”的大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了创新管理机制,推行内部收入分配、设备管理、基础管理的突破;等等,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到位,使制丝车间的活力明显增强,制丝质量稳步提升,车间管理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82个问题打造精益加工系统
 
    在卷接包车间,有一个特殊的组织——车间战略规划小组。它由车间里的骨干组成,对卷接包车间的整体发展进行规划和设计。为了汲取行业内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小组成员决定奔赴南方四个兄弟卷烟生产企业进行学习。临行前,小组成员多次召开碰头会,统一了思想,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分工,汇总出82个问题。今年3月,车间战略规划小组一行对长沙卷烟厂、杭州卷烟厂、玉溪红塔集团、红河卷烟厂的企业文化、生产车间、设备管理、6S管理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并带回来了数千字的调研笔记、几百张图片和新的管理理念。通过精心的设计,卷接包车间形成了“努力打造精益加工系统,实现由传统向卓越转变”的战略思想。
 
    他们认为,精益的生产方式就是再造高效、节能、有效利用资源的生产加工系统,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就要建立一个高效节能的组织结构。比如,在岗位设置上,将车间岗位分为三大岗位系列,即管理岗位系列、工程技术岗位系列、技术工人岗位系列;由于生产中工艺环节的重要性,将工艺管理从质量管理中剥离出来,单独建立一个工作系统。在设备管理方面,将班保制更换为日保制,即后夜班生产结束后保养一个半小时,一方面使设备得到了充分保养,提高设备利用率;另一方也考虑到员工的各项身体机能在白天和黑夜有所差异,体现管理的人性化。在员工培训方面,增加管理人员与职工之间、各岗位之间的沟通;聘请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一些相关的培训,提高员工各方面的素质。不仅如此,卷接包车间还制定和完善各种旨在鼓励厉行节约、节能降耗、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方针、措施、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用柔性化的手段对人心智模式进行改造,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运用各种强化措施,使它内化为员工的意识、观念、态度和习惯。
 
    虽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卷接包车间的这一车间战略规划只是一个局部,但是它却对企业在全面的自新改革运动中起了带头的作用。厂长邵富根在对卷接包车间进行调研以后说:“思路决定了他们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行为,所以,在具体工作中,他们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探索、敢于实践。”
 
    动力能源车间:向内使劲
 
    来到动力能源车间,我们不仅看到了密集复杂的变压电路系统、位于地下粗重的动力管道、轰隆作响的锅炉,同时还看到了在车间各个角落存在的文化宣传栏,这些宣传栏会写上充满诗意、铿锵顿挫的车间文化口号,会展出员工充满诗意的文章,会贴上员工郊游的照片,甚至还有员工子女的生活照被集中展出。车间主任马少军介绍说,动力能源车间是为整个工厂的安全有效运转提供动力和能源保障的,其主题就是安全、节能,同时,车间文化则是完成这些任务的精神动力。
 
    为了提高企业生产柔性加工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转变观念、提高职工技能,动力能源车间不断地克服各种技术难题,创造和谐的车间文化。
 
    在燃气锅炉的使用中,“蒸汽带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制丝过程,它导致了制丝设备温度偏差过大。对此,动力能源车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组织人员进行外训,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去年11月,他们首先对烘丝机蒸汽管道进行了技术改进,烘丝机薄板温度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烘丝质量也进一步得到改善。
 
    今年1月,动力能源车间对去年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又决定对制冷机冷却和冷煤系统进行联机改进,缩短开机时间,以节约用电。方案确定后,技术人员立即行动。他们从早上8点一直坚持到晚上7点,有的同志从工作台上下来时,竟累得坐在地上站不起来了。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原计划10天完成的工作量,他们只用了8天就全面完成了。通过分析,4月份制冷机的用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9.3万度,节约电费10.4万元。
 
    配合车间的基础工作,动力车间还突出了车间的文化建设。组织员工学习和研讨《细节决定成败》和《没有任何借口》等书籍,组织拓展训练,尤其是今年4月,他们还组织员工到市人才市场进行了应聘体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许多岗位开出的工资比去年低了许多,员工们意识到,虽然只要有技术就可以找到工作,但是要想找到像郑烟这么正规的企业是很难的。因此,员工的岗位意识和对企业的忠诚度进一步增强。
 
    在郑烟的自新改革运动中,有技术改造,有管理创新,还有文化的延伸,有的车间消失了,有的车间壮大了,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为了企业的发展。从郑烟2006年2月的职工代表大会到5月的年度第二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会,我们可以看出,“打造河南烟草卷烟工业核心企业”将是郑烟今后一段时间企业发展的目标,而郑烟的每一个“细胞”都充分地活跃了起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