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托起企业的载舟之水:感受许昌卷烟总厂的创新之路

2006-07-02来源:许昌晨报作者:李金遥 赵鹏 张振
    认同,顾名思义:认可,赞同。
 
    一个人被认同,他的威信就高。
    一个政党被认同,它就有可能执政。
    一个国家被认同,它的内政、外交就会游刃有余。
    那么一个企业呢?如果被它的职工高度认同,又会怎样?
 
    那就是一股托起企业的合力,一泓只有浮力没有风浪的载舟之水!
 
    无论是在许昌卷烟总厂,还是在其驻马店、南阳的分厂,记者采访时都有一个深切的感觉,在职工说起企业时,那眼神里分明蕴含着感情,那语气中分明流露着自豪!
 
    说起产品,他们谦虚中带着自信;说起待遇,他们“保密”中藏着兴奋;说起管理,他们则透出“士兵”对“指挥官”指挥有方、总打胜仗的钦佩……这说明什么?说明职工对企业高度认同!
 
    是的,走进车间,你会惊奇地发现,车间内操作台上的工具整齐划一,每一样工具都有自己的固定位置。它们像军人一样,按“级别”、按“兵种”排列有序,“叫”谁谁“到”!不光是工具,就连喝水用的茶杯,都摆得如队列那么整齐。带队采访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楚长顺半开玩笑道:“真应该让家庭主妇都来这里瞧瞧,看看人家烟厂职工是怎样收拾自己‘家’的!”
 
    虽为玩笑,却一言中的。
 
    这些“茶杯印”、“工具印”,还有职工签到时的“鞋印”,让员工时刻感受到自己在企业里的“位置”,时刻提醒员工:我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缺我不行。一位员工告诉记者,刚开始时不怎么习惯这种做法,甚至有些抵触情绪,但在习惯之后,有了“家”的感觉。既然是家,我们自己愿意为家多做事。
 
    是的,职工只有高度认同企业,才能对企业有“家”的感情,只有有了这种感情,什么事才会按最高标准,无怨无悔地做好!
 
    驻马店分厂的一个职工刘继军说得好:“企业好比一只船,员工就像船员。当员工感觉企业这艘船不但漂亮、很大,而且抗风浪能力很强,他会有一种安全感、一种自豪感,哪怕一个小小的螺钉松了,他都会自觉去紧紧;哪怕是一块漆掉了,他都会自觉地补上去。”
 
    在南阳分厂工作的张新峰,抱着对企业高度的认同感,在工作之余,充分发挥所学的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特长,利用在计算机和PLC逻辑控制系统方面的优势,对制丝电器不断大胆进行技术创新,使他所在车间的设备故障率由原来的4%降到现在的不到1%,设备完好率由原来的95%上升到100%,单箱耗叶由原来的42公斤降到了现在的不足40公斤。他先后组织实施了10余项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这些项目不仅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的奖励,而且每年为企业节约维修资金上百万元。2005年他被授予“河南省技术能手”、“全国烟草行业职工创新能手”荣誉称号,2006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张新峰只是“许烟”所有职工中创新的一个缩影。在“许烟”,平凡人做出的“惊人之举”随处可见。
 
    烟厂制丝过程中最怕的就是振槽摇杆损坏,一旦损坏就无法更换,这不但影响生产,而且维修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烟厂维修班车间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自行开发研制的更换减震橡胶条的专用工具,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不仅使原来根本无法更换的减震橡胶条得到更换,而且更换的时间仅仅需要一刻钟。
 
    在一支支香烟中,滤棒的功能不可小视,但它的吸阻指标是由辊子的压力、辊子间的速比以及风压因素的综合作用共同决定的,而几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一直是一个难题。以往,机台操作工都是各自为战,各人凭借自己的经验操作,滤棒吸阻指标的优劣也就往往取决于个人操作水平的高低,缺乏稳定性、连续性。  “许烟”五车间职工经过努力,最终找到了辊子的最佳压力值和速比关系,使吸阻指标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值得一提的还有四车间,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他们的技术创新成果就达到了12项。
 
    为什么职工有如此的创新能力?仅仅靠奖金等物质刺激能做到吗?那只能是短暂的、被动的。只有职工对企业高度认同,他们潜藏的智慧、激情与创造力,才能主动自觉地释放出来。
 
    是的,如果说“许烟”是一艘“航母”,那么,这些高度认同企业的数千职工,已经成为只有浮力没有风浪的载舟之水。这种水,不仅蕴藏着一股巨大的浮力,而且蕴藏着企业在市场风浪中增强“抗风力”的巨大动力……这,也许是“许烟”最大的创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