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气象,苍茫奔腾。
上海,历史的如椽巨笔在这片热土上绘就了民族工业的壮美画卷,勾勒出中国卷烟工业和卷烟品牌的发展跃迁。
回眸百年上海,1916年“大前门”创牌,1919年“牡丹”创牌,1951年“中华”创牌,这些应时代而生的品牌承载着振兴民族卷烟工业的历史使命,成为民族工业历史与文化的一道缩影。
踏着时代潮头,1993年11月26日,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历史与未来,传承与创新,在这一刻交接。做强企业与做强品牌相辅相成,以“中华”品牌为代表的上海卷烟品牌由此迈上新的发展起点,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三十载初心不改,三十载风云壮志,上海烟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找到坐标,从行业改革发展全局中找准定位,聚焦“做精做强”,在新时期以更长远的品牌战略、更高级的产业基础、更现代的制造水平,推动品牌谱系更加健全、品牌结构更加优化、品牌韧性更加强劲,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紧扣发展脉搏
彰显时代价值
时代发展川流不息,洗练出深沉恒久的经典。
上海烟草品牌众多,“中华”“熊猫”“牡丹”“红双喜”“中南海”“大前门”“恒大”,每一个卷烟品牌都历经时间的打磨和沉淀,以不同的目标定位为中式卷烟发展贡献着一份力量。特别是“中华”品牌,始终肩负一份责任与使命,成为民族品牌的经典符号。
紧跟时代,彰显价值。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赋予的历史机遇,行业改革发展赋予的有利条件,为“中华”品牌乃至整个上海卷烟品牌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把时间的镜头拉得更长,更能看清企业、品牌在时代洪流中的波澜起伏。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恰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十周年,烟草行业成为国家财政增收的重要力量。次年的黄浦江畔,上海烟草(集团)公司诞生。作为民族卷烟品牌的代表,“中华”品牌开始以崭新的姿态书写“春天的故事”。
上海烟草集团成立的第一个十年,生产、质量、管理、文化、营销网建等全方位巩固提升,牢固的基础支撑品牌在市场中快速成长——2001年,“中华”品牌卷烟市场综合占有率位列行业第一名,同时荣登全国名优品牌榜首,成为中国高端卷烟市场的标杆品牌。
上海烟草集团成立的第二个十年,正是国家经济布局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的时期,国家不失时机地整体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为国有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这一时期,行业“卷烟上水平”的战略方针和“532”“461”的品牌发展目标有力地传递出打造大品牌、建设大企业的明确信号,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大市场,中式卷烟竞争力整体提升,行业市场化取向改革促进品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瞄准“做精做强”,完成“中华”品牌“百万千亿”工程是这个阶段上海烟草努力作出的答卷,体现了大企业响应改革、开拓进取的勇气与魄力。2011年,“中华”品牌成为行业第一个实现千亿市值的品牌,之后又用不到一年时间达成了“百万”目标。“中华”品牌为国家经济和行业发展作出贡献,已是毋庸置疑的中式卷烟品牌“领跑者”。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高质量发展的语境下,“做中国人自己最好的卷烟”的历史使命有了新载体。上海烟草以“做精做强、创新驱动”拉响新一轮发展的“引擎”,“中华”品牌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实现准全品类布局,在品牌活力得到激发的同时,也为中式卷烟发展提供了富有启发的探索实践经验。
从36种名优卷烟到卷烟产品百牌号名录,从“两个十多个”到“532”“461”,“中华”品牌从未缺位,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不断超越,以崭新的姿态融入时代、回报时代。
立足大局大势
把握战略走向
历史长河奔涌,时代考卷常新。
回顾上海烟草30年来的品牌发展之路,一条解题之道清晰可见——树立战略思维,把握战略机遇,作出战略谋划,始终牢牢掌握品牌发展的战略主动权。
何为战略?它是一个品牌不断成长、走向辉煌的价值依托和宏观指引。
从“做精做强”战略引领“中华”品牌乘上改革的快车,到“百万千亿”工程把“中华”品牌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再到当前的“做精做强、创新驱动”战略构筑起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每一步战略走位,无不是一次立足时势、布局深远的精准落子,在关键的历史关口,将上海卷烟品牌引向更加开阔的发展空间。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年也是上海烟草发展中的里程碑,“中华”品牌逐梦的步伐加快,达成了“百万千亿”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目标。“百万千亿”工程的实现,既是“中华”品牌对行业“532”“461”品牌发展目标的有效践行,也是破解发展难题、释放成长潜力而达到的“规模效应”,是勇挑行业重担与勇于突破自我的战略统一。
迈过“百万千亿”大关后,“中华”品牌来到一个新的发展方位。面对竞争激烈、增量明显的高端卷烟市场,“中华”品牌将以什么样的路径、朝着什么样的方向继续发展?上海烟草坚持从大局大势中把握战略走向。
当品牌发展速度和规模达到一定阶段后,产品结构升级、发展动能转换的任务变得更为迫切。2012年下半年,上海烟草正式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企业改革发展的主线,以科技创新、市场营销和机制变革为三大突破口,着力提高“中华”品牌发展的支撑能力和保障能力,打造“中华”品牌“百万千亿”工程升级版,努力实现从规模向价值转变。
保持战略定力,发挥闯关魄力。
从2016年到2020年,“中华”品牌陆续推出了“新五包”,既实现了“常规+细中短”的准全品类布局,也形成了以金中支、金短支、金细支合力推进品牌结构升级的“金”系列。更重要的是,“中华”品牌开拓丰富了中支品类,为中式卷烟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上海烟草聚焦以“中华”品牌为核心的“1+3”品牌发展新目标,着力保持品牌良好发展状态,始终保持“中华”品牌优势地位;加快构建高端品牌集群,充分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不断丰富中端品牌规格,切实体现基础和稳定作用,“中华”“熊猫”“牡丹”“红双喜”“中南海”“大前门”“恒大”等名优卷烟在中式卷烟的赛道上保持着独具特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进入“十四五”,“做精做强、创新驱动”战略是上海烟草应对时代考题的作答。这是一条连接历史、当下和未来的科学发展之路,“做精做强”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创新驱动”则是品牌发展的重要依托。
随着行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向深入,“136”“345”品牌发展目标成为“中华”品牌的新一轮引擎。在“十六字”方针指引下,上海卷烟品牌立足差异化定位,在各自的赛道上不断创新求变,努力为国家财政增收、为行业发展助力。
坚持创新求变
转换新旧动能
时代在变,品牌的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品牌的发展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如何变?考验的是创新创造、超前布局、顺“市”而为的能力。
沿着“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走向,围绕新“1+3”品牌发展路线图,上海烟草始终聚焦“中华”品牌这一核心明确战术打法,确保其始终走在一条符合自身定位的创新发展之路上,依靠品牌布局和品类创新,保持高端引领的份额和势头。
2016年12月,“中华”品牌首款中支产品——“中华”(金中支)正式上市。之后几年,“中华”品牌“出新”的脚步不停。2017年,意在夯基的“中华”(双中支)问世;2018年,“中华”(金短支)问世,“中华”品牌在高价位市场再次落子布局;2020年,“中华”(金细支)和“中华”(细支)两位新家族成员的加入,让高端集群优势更为明显。
“中华”品牌之外,“牡丹”品牌的丰富创新也在有序推进。2020年,高端价位段的“牡丹”(蓝中支)和二类烟价位段的“牡丹”(飞马)上市;2021年,普一类价位段的“牡丹”(红中支)上市,中高端全品类布局的“牡丹”已不再是靠“牡丹”(软)一个规格打天下,而是在主流价位段具备了综合竞争实力。
从战略规划到战术执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上海烟草调动优质资源,将品牌发展的战略由“规划图”变为“实景图”。
原料保障上,上海烟草找准烟区风格定位,加强基地单元建设和特色优质烟叶开发。“中华”品牌采用多地区、小比例的原料配方理念,经过模块化、均质化复烤加工,以最大程度增强配方的稳定性,确保“天在变,地在变,原料质量标准不改变”。
聚焦生产创新,发挥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集聚效应。2019年建成的浦东科技创新园区,不仅仅是为了优化产能布局,更是站在品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致力于打造开放、多元、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在这里,集成创新的源源活力转化为品牌的发展动力。
定位智能制造新高地,上海卷烟厂始终传承的“一丝不苟、支支一流,一包一箱、不优不休”质量方针与智能生产场景逐步融合,以“现场连着市场”的负责态度,精准把控烟支质量。
强大的品牌力离不开扎实的营销力。上海烟草始终秉持“状态为先”原则,建立“一地一策、一品一策、一时一策、一价一策、一量一策”,不断深化消费研究与竞争分析,优化全国市场布局,还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数字化工具,将品牌产品与零售消费数据进行链接,以数据赋能精准营销。
以市场为导向,各个环节充分联动、动态跟进,多元化投资领域也在发挥品牌支撑作用。“围绕主业,服务大局”,多元化投资调动储存养护、烟草薄片、滤棒技术、包装设计、香精香料5个领域的产业链创新资源,为产品的研发创新做好产品储备、技术储备和动能储备。
从产业分工、产能布局到产品创新、品类优化,上海烟草与时俱进、顺“市”而为,让资源要素的价值最终集中体现在产品上,让品牌的根系扎深、扎牢、扎实。
一棵蓬勃生长的参天大树,根系愈深而枝叶愈繁。上海烟草集团三十而立,枝繁叶茂;上海卷烟品牌逐梦百年,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