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卷烟崛起带动中原崛起

2006-05-02来源:河南中烟郑州卷烟厂作者:李金周
  日前中原地区正在日益崛起中,纵观近段时间中原地区的发展,笔者认为中原崛起也应包含中原卷烟崛起。
 
  一、河南烟草工业正在复兴
 
  河南烟草工业有290万箱的计划资源,占全国总计划资源3930万箱的7.4%,仅次于云南省的17.1%,与湖南不相上下。但长期以来,由于河南卷烟工业整合步伐较慢,资源不能有效集中,品牌培育效果不佳。2005年单箱收入只有4540元,与全国7020元的平均值相差2480元,排名全国倒数第一。不过,从2002年关停并转8家10万箱以下的企业开始,经过2003年的“八变四”、2005年的“四变三”,纵向来比,河南卷烟工业正在凝聚力量,加速追赶全国水平。
 
  1、联合重组之前,河南卷烟工业大面积亏损
 
  2001年,国家对卷烟工业企业消费税率进行了调整,实施从量和从价复合征收的新的征税方式。这次税率调整,对于一二类烟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河南卷烟工业企业来说,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加之当年省内在产工业企业有16家之多,拥有近250万箱销量的省内市场也显得那么狭小,各工业企业为了在竞争对手林立的市场博弈中取得胜利,不惜加大促销力度,形成较为严重的恶性竞争局面。粗放的竞争模式使各个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2001年财务决算后的损益表显示,当年16家工业企业亏损的有13家之多,累计亏损达3.39亿元,特别是原郑州卷烟厂,当年亏损更是达到1.46亿元,企业陷入了空前的低谷状态。
 
  2、联合重组之后,河南烟草工业整合企业和品牌的发展业绩
 
  痛定思痛,河南卷烟决策者开始反思系统存在的问题。
 
  “小、散、乱”是河南卷烟工业的主要问题。小,是指16家企业规模都相对较小,2001年产销规模最大的企业销量不过42万箱,产销规模在10万箱以下的企业有八家,最小的只有几万箱。散,是指市场分布非常散,16家企业的市场布局都存在“点多、面广、战线长”的特点,从财务角度来考虑,许多市场都没有继续维持的价值。乱,是指参与竞争的众多企业为了胜出,使用的手段多是加剧恶性竞争的促销手段,个别企业还严重违规经营,更是给混乱的市场雪上加霜。
 
  2002年,正值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国外烟草巨头跃跃欲试,“狼来了”的呼声不停的在国内烟草行业响起。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如何应对国外烟草巨头的竞争,国内烟草人不得不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2002年,姜成康出任国家烟草局局长,中国卷烟行业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序幕。
 
  2002年,中国卷烟工业开始关停并转10万箱以下的小企业,河南关停了八家企业,工业企业数量减少到了八家。
 
  2003年,中国烟草行业开始进行工商分离的改革,卷烟工业开始新一轮的合并重组,重点对象是三十万箱以下的企业。河南卷烟工业抓住这次机会,实现了“八变四”,产生了新烟集团、许昌卷烟总厂和郑州卷烟总厂三个规模企业。2005年,许昌卷烟总厂和南阳卷烟厂进行合并重组,河南卷烟工业变成了三家企业。
 
  在“十六变三”过程中,品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2006年3月,河南卷烟在产牌号已由几十个减至七个,品牌集中度得到了极大提高。2005年,红旗渠品牌销量达到94.2万箱,全国排名第七,金许昌品牌销量达到71.2万箱,全国排名第八,帝豪销量7.5万箱,全国一类烟排名第十四位。
 
  2002年,全省工业单箱收入3421元,2003年,全省工业单箱收入3583元,2004年达到4077元,2005年达到4540元。
 
  2001年,全省工业亏损3.39亿元,2002年,盈利1.5亿元,2003年,盈利1.51亿元,2004年盈利达到4.52元,2005年达到7.49亿元。
 
  3、河南烟草工业的复兴势头强劲
 
  2005年1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57号文件,对烟草行业提出了要进一步理顺资产体制并加快推进重组步伐的要求。根据2006年元月份全国烟草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烟草工作会议精神,河南卷烟工业企业加快了重组前的准备工作,通过不断调整品牌发展思路,打造精益制造系统,效果明显。
 
  2006年第一季度,河南三家工业企业单箱收入达到5231元,同比增长17.33%,实现税利23.6亿元,同比增长26.22%,实现利润3.66亿元,同比增长68.29%。主要品牌红旗渠一季度销售28.3万箱,帝豪销售3万箱,黄金叶销售7.2万箱,主要规格黄金叶世纪之光销售6.9万箱。预计红旗渠品牌全年销量将突破100万箱,跨入“百万俱乐部”行列,帝豪全年销售有望突破10万箱,成为省内高档卷烟不可撼动的霸主,黄金叶世纪之光全年有望突破23万箱,连续第二年实现超过100%幅度的增长。
 
  二、中原崛起应包含中原卷烟崛起
 
  根据河南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实现中原崛起,做大做强第二产业意义重大。第二产业做强了,既可以反哺农业,又可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为此,河南省政府确定了食品工业等优先项目,卷烟工业作为河南的重要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为中原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在“中原崛起”这个内涵丰富的短语中,理应包括中原卷烟崛起。
 
  1、中部崛起战略与中原崛起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分别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措施进行研究部署。促进中部崛起,是中央政府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河南人口全国第一,经济总量全国第五,中部第一。实现中部崛起,中原崛起意义重大。
 
  2、河南烟草工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
 
  河南烟草工业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天然的,包括国内最大的卷烟消费市场,良好的烟叶资源,仅次于云南的生产计划指标;劣势是人为的,包括企业、品牌整合滞后,市场布局不合理等等。
 
  只要认识到位,借助正在进行的资产体制改革和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重组,河南烟草工业还是具有很明显的比较优势的。
 
  河南坐拥全国数一数二的生产指标和市场资源,如果不能在国家局设定的“双十”中占有一席之地,势必会在本轮的重组过程中被各个击破,这是河南烟草人决不愿意看到的。
 
  “十五”期间,河南卷烟工业共实现税利269.78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103.99亿元,按可比口径,最近3年年均增长10亿元以上,是行业组建以来经济效益最好的一个时期。
 
  年初召开的河南烟草工业系统会议已经明确了河南卷烟工业与中国烟草总公司实施二级母子公司体制的改革思路,河南烟草工业这次下定决心“一步到位”,既和全国形势的快速变化分不开,也是实现中原崛起的现实需要。
 
  河南中烟公司总经理赵九来指出,“实现河南卷烟工业崛起,必须加快两个结构调整,走品牌结构效益型的发展路子。”据此,河南卷烟工业提出了“努力打造全国重点名优大牌和全国重点骨干企业,使税利增速保持在10%以上,确保2010年实现税利突破110亿元,‘十一五’期间累计实现税利470亿元以上,有效提升整体竞争实力,全面实现河南卷烟工业崛起,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发展目标。
 
  3、中原崛起需要依赖烟草提供更强大的财政支持
 
  我们分析中原崛起,不仅仅是经济的崛起,还包括文化的崛起,包括和谐社会的构建。河南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中,亟需充裕的财政资金。近年来尽管烟草经济争议颇多,但给地方带来巨大财政支持却是不争的事实。2005年,河南烟草上缴税利超过100个亿,工业企业就有72个亿之多。在河南卷烟工业“十一五“规划中,累计税利目标为470亿,这将会为地方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河南烟草工业的发展潜力
 
  当前,河南与湖北正在激烈地角逐中部崛起的龙头地位,湖北强在武汉,河南强在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在两省的激烈竞争中,两省烟草工业的发展也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湖北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湖北卷烟工业以武汉卷烟厂为核心,克服了财税划分、人员安置、品牌整合等诸多困难,快速实现了省内工业的 “大一统”局面,经济效益显著增长,“做精黄鹤楼,做强红金龙,做大黄金龙”的品牌发展目标给湖北烟草带来了一片希望。
 
  而河南烟草整合步伐则比湖北要慢得多,原因很多,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河南在“十六变八”、“八变四”、“四变三”的过程中,始终呈现群雄并起的局面,没有出现象湖北那样 “一强独大”的状况,在几家企业势均力敌的情况下,重组就艰难的多;二是在品牌的取舍过程中,知名度高的老品牌彩蝶、散花、金芒果和黄金叶,发展势头和质量明显不及新兴品牌红旗渠和帝豪,在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权衡取舍中,河南卷烟工业错失了几年的时光;三是目标定位不明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和本世纪初,国内烟草格局并不明朗,明星企业都是靠一己之力打拼出来的,并未出现集团化的特点,河南工业企业“武力”一般,未能脱颖而出。从2002年开始,关停并转、合并重组的浪潮风起云涌,河南卷烟工业看到了“由单兵作战向集团作战”的趋势,却囿于各种利益纠纷,未能跨出超前一步,结果陷入今日之被动局面。
 
  但从2005年开始,河南卷烟工业协同作战的意识明显增强,新烟集团全年让出了结构较高品牌红旗渠9万多箱的计划指标,让许昌卷烟总厂和郑州卷烟总厂加工,对全省卷烟结构和效益的提升、对红旗渠品牌的做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6年年初国家局姜成康局长提出打造“双十”目标,如果从企业层面来考量,“十多个重点骨干企业”显而易见,几成定局。如果从品牌层面来考虑,由于品牌的“三度”、结构、市场布局、成长性、可持续竞争力等都是变量,“十多个重点品牌”则充满变数。
 
  河南具备进入“十多个重点骨干企业”的天然条件,三家工业企业也正在分别以品牌为支撑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如果下一步加快品牌整合步伐,品牌进入“十多个”也极具希望。
 
  应该指出的是,“双十”只是中国烟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目标,而非终极目标。中国卷烟工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打造出能够与跨国巨头竞争的超大型企业集团。根据当前跨国烟草巨头的分量,中国卷烟工业若要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至少要有1000万箱以上的规模,也就是说中国卷烟工业的终极目标是2-3家,这样的话即便失去专卖的“保护”,也具备了屹立不倒的实力。
 
  1、计划指标也是资源
 
  河南卷烟工业下半年重组成功之后,凭借290万箱的计划指标,具备了参与竞争的良好条件。届时,以省际来看,河南计划指标仅次于云南,与湖南相当;从企业层面来看,即便是长沙和常德合并,河南也仅小于红塔和红云,与湖南相当。当然,从目前的成长性来看,河南卷烟工业要逊于湖南。
 
  去年,国家局在杭州、深圳和大连三个副省级城市实施了订单组织货源的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这是中国卷烟供货体制颠覆式的改革举措。今年,国家局又在山东和山西两省推进,并明确提出下一步的改革目标是由订单组织货源向订单组织生产延伸。近日河南省会郑州市场已经开始试运行订单供货体制,从近几年来烟草行业各项改革推进速度都远远快于国家局设定的改革期限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旦试点经验总结完毕,全国会迅速推行这种新的供货形式。到时延续几十年的生产计划指标体制恐怕会迅速让位于由市场决定的“浮动式”的生产体制,行业内部工业企业的优胜劣汰将会加速。
 
  因此,河南卷烟工业应该充分意识到当前290万箱计划指标的重要性,充分抓住体制还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的短暂时机,加快发展自己,把指标资源利用好,使其成为河南卷烟工业抢抓机遇、抢占竞争制高点的有效手段。
 
  2、河南卷烟工业要素禀赋优势仅次于云南,与湖南相当
 
  单从计划资源和原料资源两方面做比较,河南卷烟工业确实不及云南,与湖南相当。但河南的优势也显而易见,一是位于中部腹地,工业基础要优于云南、湖南;二是国家唯一的行业级研究中心郑州烟草研究院和唯一的烟草培训基地都在郑州,河南卷烟工业有着良好的行业技术和智力支持,这也是云南和湖南无法相比的;三是尽管工商分离、订单供货等改革举措促进了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但割不断的地缘关系仍是河南卷烟工业因为坐拥全国第三大卷烟市场(2005)而具有相对优势。
 
  2005年,河南省GDP突破1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五位。近几年来经济环境的持续优化,使河南卷烟工业获益非浅。名优品牌帝豪2006年有望突破10万箱,红旗渠突破100万箱,而在几年前,这还是不可想象的。现在河南卷烟工业的多个生产点都在进行技术改造,一方面是着眼于重组后战略布局平衡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需要。辨证的看,河南卷烟工业的技改虽然不及先进省份,但却为今后实现“追赶型、跨越式”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平均单箱利税低意味着后劲足
 
  前面已经提到,河南卷烟工业单箱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有着2000多元的差距,这一方面反映了河南卷烟工业目前在行业排位中落后的事实,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河南卷烟工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河南卷烟工业2005年的销售利润率约为6%,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4.7%,差距非常大。如果河南卷烟工业的单箱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销售利润率势必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不大,由于基数大,届时河南卷烟工业盈利能力将会跃升到全国前几位。而且从发展水平与河南相近的江西、湖北来看,达到这样的水平也并非不可能。
 
  4、河南烟草工业一定是中国烟草未来的一个重要生产基地
 
  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从全国卷烟工业大的战略布局来看,河南卷烟工业具备迈入“双十”的诸多有利条件。
 
  首先,从规模来看,河南卷烟工业条件具备。按照2006年全国3930万箱的生产计划指标来看,如果是15个企业,平均每个企业的规模应为262万箱,从这个指标来看,河南问题不大。根据行业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趋势,满足消费需求将是各个企业所面对的现实问题,这样规模就超过单箱收入、盈利水平等,成为“十多个工业企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
  
  其次,从品牌来说,河南卷烟工业条件具备。从2005年4月份工业经济运行会议开始,河南中烟公司就开始有意引导资源向红旗渠和帝豪两个品牌倾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了全省计划指标保名优大牌的良好氛围。当前河南还存在红旗渠、帝豪、黄金叶、金芒果、金许昌、沙河和芒果七个品牌,相对来说,前三者各有优势,后三者的发展更多的要让位于前三者。今后,河南品牌的定位还是“突出中间地带,狠抓两头产品”,河南中档产品目前在全国位置靠前,在今后2-3年内紧跟全国大牌“不掉队”难度不大,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做好两头产品的发展。
 
  第三,从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来看,河南卷烟工业条件具备。目前烟草系统内有七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十个行业级技术中心,其中八家具有博士后流动站,河南具有一个行业级技术中心,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当前三家工业企业都在进行“十五”技改,重组之后整体装备水平也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河南烟草工业的尴尬
 
  1、烟草大省但不是烟草强省,大到让人不可忽视;弱到谁都可以忽视
 
  国家局副局长张保振2006年4月11日到郑州卷烟总厂考察工作时无限感慨的说:“现在发展较快的是广东,1988年以前,河南卷烟工业发展是全国最好的,但1988年以后,云南上来了,后来上海上来了,再后来湖南上来,在90年代中期,山东上来了,到了90年代末期,江浙一带上来了。可以看出,烟草工业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是有规律的。”
 
  随着诸多强势企业和省份的出现,河南卷烟工业却落伍了。尽管卷烟产销量始终排在国内前三位,但卷烟产品价值和附加值低,品牌培育工作滞后。在规模竞争让位于价值竞争的过程中,河南烟草不断被边缘化。
 
  鉴于河南卷烟产量和消费市场的巨大,上至国家局下至国内诸多强势企业,谁也不能忽视河南这个烟草大省。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国家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烟草局和河南省政府也逐渐认识到河南卷烟工业所处的尴尬境地。不论是行业主管部门,还是地方政府,任谁也不会轻言放弃河南烟草经济。因为他们知道,不论对行业还是对地方,河南烟草的分量太重了。
 
  2、河南烟草工业有道难以跨越的、无形的“坎”
 
  现在有许多专家都在提云南的“三红重组”,也有许多人在憧憬长沙和常德的完美组合,还有人在设想江浙沪的大一统。
 
  但正如上述建议、设想难以迅速实现一样,指望河南卷烟工业在短时间内整合到位,形成强的竞争能力并不现实。
 
  原因很多,最突出的一条是,相互“斗”了这么多年,一下子坐到一起,共谋天下大事,毕竟有难度。心理隔阂需要一个调整时间,关键是重组后品牌怎么摆置、生产布局如何布置、人员如何妥善安置,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然而河南卷烟工业已经意识到了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河南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已经错失许多发展壮大的良机,这次重组也许是河南能否在全国崭露头角的最后机会,不能再驻足观望,只能坚定前行。
 
  没有退路,自然也就敢于不按常规出牌。
 
  河南卷烟工业若要给自己“正名”,需要做好三件大事。
 
  一是以现实的利益观统一思想。就是充分动员系统的宣传力量,让系统内部所有人员都明白一个最为浅显的道理,那就是不融合到一起,整体利益都受损;若向前看,眼光长远,则整体受益。
 
  二是坚持自主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常德卷烟厂低档烟占60%-70%以上,但他们发展的却很好,关键在于他们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高档烟培育的好,有自己的特色。所谓核心技术,一是看创造了多少专利,二是看使用了多少专利,三是看专利带来了多少效益,只有用这些指标来衡量核心技术,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
 
  三是提高职工素质。坚持在创新中、在实践中提高职工素质,而不能平铺直叙。职工素质真正提高了,才能把技术开发、内部管理与转变增长方式有效结合,真正提升河南卷烟工业的竞争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