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卷烟厂:紧扣生产线 密连“创新线”

2021-12-29来源:东方烟草报

“北线烘梗丝机出现水汽标准偏差波动大的问题有段时间了,厂家派人来了几次,都没能彻底解决。咱们试试吧!”近日,在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济南卷烟厂制丝车间,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尉泽民、刘玉民、段志勇共同勘查烘梗丝机的运行情况后,准备着手制定解决方案。

在济南卷烟厂,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共有9个,汇集了车间生产一线的技术创新人才近百人。这些创新人才分布在制丝、卷包、动力和雪茄烟4个车间,多年来为厂里解决了许多“疑难杂症”。

近年来,济南卷烟厂通过建章立制、加强考核、强化培训等方式,不断丰富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内容,扩大创建工作面,为企业发展和职工成长开辟了新天地。

建机制 推动技术攻关

生产车间内,设备的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张成鹏是卷包车间包装机维修主管,同时也是张成鹏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今年11月初,车间挡车工郑辉向张成鹏反映,他负责的GDX6包装机组在包装新牌号卷烟时出现了成品商标纸粘合不紧造成小盒烟包易开边的问题,设备生产效率从原来的600包/分钟下降到了400包/分钟。

“必须尽快解决问题,不能影响生产进度。”张成鹏敏锐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组织工作室成员对故障设备展开现场勘察。

他们在勘察后发现,新牌号卷烟的商标纸表面有一层覆膜,容易造成胶粘区粘接不牢,进而导致设备的生产能力大幅下降。

找到了故障原因,接下来的重点在于如何解决。在工作室会议上,成员们充分调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集中开展了一场头脑风暴。

“把胶水换成白乳胶试试。”

“在商标纸上胶辊上增加涂胶排孔,扩大粘合面积。”

……

根据大家集思广益得出的方案,张成鹏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用了一周时间对设备进行调整改进。到11月11日,这台ZB48包装机组的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500包/分钟。

但张成鹏和工作室其他成员并不满意:“我们还要继续改进,力求让它恢复到最佳状态。”

在济南卷烟厂,组织创新工作室针对生产和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以群众性创新推动生产管理各项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为更好地发挥创新工作室的作用,济南卷烟厂今年制定和完善了《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创新工作室的工作内容、目标及任务,同时要求各工作室建立相应的管理和考核制度,确保团队成员责任明确、工作室运行规范。

除了加强制度保障,济南卷烟厂还加大对创新工作室的扶持力度,让职工创新有场地、有设施、有经费。比如,他们制定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划,通过多种渠道累计为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投入专项资金161.88万元,用于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为创新工作室配置了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制作了铭牌与各类展板、看板。这些工作为创新工作室成员开展创新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营造了良好的群众创新氛围。

近年来,济南卷烟厂9个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在推进技术攻关及创新工作方面持续发力,为顺利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提供了保障。截至目前,9个创新工作室共承接行业科技项目1个、山东中烟公司级科技项目14个,获得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专利46项,累计实现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

搭平台 助力员工成长

走进动力车间的李桐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一排排书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时间的形状》《班组现场绩效管理》……多个门类的书籍整齐排列在书架上,随意翻开一本,上面还有一些读者的标注。

“这些书,工作室的成员都可以自由借阅。”李桐告诉记者,“工作室不仅是开展技术创新、科技攻关的场所,也是成员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园地,只要是对提升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有帮助的活动,我们都可以在工作室里开展。”

济南卷烟厂组织各创新工作室制定了专门的学习交流制度,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鼓励成员参加各类群众性技术创新与竞赛活动;定期组织成员外出观摩,学习行业兄弟单位先进经验。同时,为了激发工作室成员自我提升的动力,济南卷烟厂还建立完善了激励机制,在评优推先、考察交流、培训学习和进修深造等方面给予优秀成员适当倾斜。

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济南卷烟厂近年来新引进了不少员工。如何把新进员工培养成具有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专业技能人才?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是一个重要平台。

在济南卷烟厂看来,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不仅可以是技术创新试验场,还可以是高技能人才孵化基地。近年来,济南卷烟厂借助创新工作室这一平台积极开展“师带徒”分层次人才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其培育人才主阵地作用。

11月11日上午,制丝车间的“工匠育成基地”里,王进安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王进安正在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台前向徒弟刘源演示如何实现气动组件的应用与装调。之后,刘源在实训台上反复练习直至掌握独立操作的技能。

“在这里训练,既不影响生产,又能让新进员工获得直观的感受。”王进安告诉记者,在济南卷烟厂工会的支持下,各车间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均配备了相应的实训设备。“除了演示教学,创新工作室成员作为企业兼职内训师和专业技能带头人,还可以通过参与各类技能培训教材和课件的编写实现对新进员工的传帮带。”王进安说。

为充分发挥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在技术传承上的作用,济南卷烟厂在《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中,将“加强对团队成员、职工的培训和帮带”作为工作室的考核指标之一,规定授牌后连续3年未取得规定成绩的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将被取消。此外,济南卷烟厂还通过广泛宣传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为企业育人才的先进事迹,总结推广帮扶带教的做法,营造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

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是一个传承和创新的基地。济南卷烟厂通过进一步深化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充分激发其在人才“选育管用”工作中的作用,为企业打造了一支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