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卷烟厂:以恒心聚恒力 以创新谋长远

2020-10-16来源:青岛卷烟厂作者:张淑娟 徐敏

今年上半年,在全行业卷烟工厂指标对标过程中,22项对标指标有20项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6项行业排名第二,指标整体控制水平在行业名列前茅,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明显。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青岛卷烟厂持续推进精益管理,在生产经营中挖潜降本增效的重要体现,也是该厂不断强化管理创新,向管理要效益、要方法、要提升的阶段性成效验证。透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到一条企业管理升级的精益与创新之路。

深耕精益管理土壤

2013年以来,青岛卷烟厂厚植精益理念,应用精益方法,培育精益文化,围绕精益工艺质量、精益现场、精益组织等模块全面推进精益管理工作,实现了企业精益管理的蝶变。近年来,青岛卷烟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沉下心来搞精益”的意志恒心,也验证了,唯有持续深耕精益管理才是企业提质增效的治本之策。

全面精益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实施精益管理的过程中,该厂首先统一思路:摒弃无序做法,建立一套系统化的精益管理体系。按照这一思路,他们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把精益管理融入全局工作,用精益视角重新审视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从不同维度全面夯实基础管理工作,打造了管理体系化、流程信息化、作业标准化、现场可视化、对标常态化、创新多维化、氛围全员化的“七化”基础管理体系。

扎实的基础管理工作是青岛卷烟厂完善精益管理体系的前瞻布局。以此为基础,他们聚焦精益实战,开展以精益工艺质量、精益设备、精益物耗、精益物流、精益现场、精益安全、精益组织、精益营销工作为主,其他精益工作为辅的全面精益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青岛卷烟厂已经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精益管理体系,实现了精益管理的全面布局、精准发力,各项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按照精益工艺质量管理的“同标准”指标规范要求,青岛卷烟厂聚焦消费者关注指标,持续优化内控工艺标准。在标准实施过程中,他们曾遇到小盒内衬纸拉舌拉启不畅、小盒盒盖关闭不畅等难题。于是,该厂成立多个专业团队,对问题进行自主攻关、逐项击破。“全国劳动模范”王彬主动请缨,带领卷包车间创新工作室成员,全力攻关小盒内衬纸拉舌拉启不畅这一棘手难题,通过改进铝箔纸拉舌切刀,将断点数量由11个减少至9个,断点宽度由1毫米增加至2毫米,提高了拉舌拉启的顺畅性。同时,他们自主研发拉力检测装置,制定拉舌拉启顺畅性检测标准,在行业内实现了首创。

2013年全国烟草行业设备管理现场会在青岛召开后,青岛卷烟厂进一步加快了“六精”设备管理(精确数据管理、精准状态预测、精心维护保养、精算成本控制、精实绩效管理、精干队伍建设)的推进步伐。2014年,国内首批国产卷接包设备ZJ116-ZB48型超高速卷接包机组在该厂顺利通过设备验收。青岛卷烟厂对该机组快速、优质、高效的安装调试做法,被业内人士誉为“青岛模式”。

此后,青岛卷烟厂持续发力,实施“三联三化”工程(推进一体化联动安装调试、全方位联合技术改进、多层面联手人才培养,打造网格化精准健康保障体系、即时化精算成本管控模式、信息化系统管控平台),促进国产样机快速安装调试技术不断提升,强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形成了更加系统完备的国产烟机综合管控“青岛模式”,实现了“青岛模式”的接续传承。

在“三全”精益组织管理的全员、全系统、全流程管理框架下,青岛卷烟厂探索实施开放式培训。他们综合企业和员工需求,从培训形式、培训内容、结果应用、岗位考核等方面入手,打破传统培训的局限。开放式培训模式推行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公文写作开放式培训采取“开放信息+培训—考试—再培训—再考试”的形式,被青岛市办公室工作研究会作为优秀培训案例在全市宣传推广;质量检验开放式培训采取“定向培训+自愿报名”的形式,将实际工作与员工意愿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员工检验技能……开放式培训让普通员工愿意学、优秀员工愿意讲,既激发了员工活力、提升了业务技能,又为企业储备了人才,实现了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探索智能制造路径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只有把创新求变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积极探索和开辟新路径,才能抓住发展机遇,释放发展动能。青岛卷烟厂深谙这一道理。

他们始终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理念,积极搭建企业创新管理平台,建立创新管理机制,汇聚全员智慧和创造力,营造出浓厚的创新氛围。多年来,该厂数百项课题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并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烟草行业“精益十佳”标兵单位等称号。

近年来,青岛卷烟厂敏锐地将创新视角延伸向智能制造新领域。2019年,面对发展新形势,该厂适时启动智能制造试点项目,以5000公斤/小时制丝生产线为试点,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赋予制丝生产线“类脑智能”,积极探索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的新路径。

他们首先在完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立足企业信息化基础,建立标准化接口和流程1836个,打通生产制造执行(MES)、物流、制丝中控等5个系统,实现了数据集中统一管理;在制丝生产线部署400个智能传感器,应用无线通信技术,采集原料储柜和物料状态等实时数据,实现了生产状态全面感知;建立数据采集标准,系统梳理、修订业务数据45542个,构建大数据平台,将物料信息、设备状态、生产过程等数据纳入平台统一管理,配合移动平板、混合现实眼镜和二维码、无线射频等技术,实现了设备、人员、物料、标准和现场信息的实时互联互通;引入成熟的工业无线网技术,在最优功耗的前提下,建立全覆盖的无线网络,实现了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为项目开展打好了头阵,一项项智能化转型工作随之全面铺开:立足关键参数在线优化,探索建立制丝单机智能控制模型、工序联动控制模型、空调智能控制模型;立足精益生产,探索建立智能制造系统、过程监控模型、数据分析模型等数据服务平台,“黑灯”车间的梦想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如今走进青岛卷烟厂制丝车间,不时会产生科幻场景进入现实工作的感觉。操作人员打开智慧制丝APP,在线查看生产进度,进行生产数据收集和分析,对订单式问题实现一键响应;戴上混合现实眼镜,通过手势或语音随时调取关键设备和指标详情,完成设备组合拆装;携带手持移动巡检设备,随时随地查看生产信息、掌握设备状态,让故障响应时间大大缩短……

项目实施以来,生产线关键主机设备和环境保障设施实现预测性控制,部分工序设备实现自适应控制,具备了自主执行的能力;生产现场操作人员减少25人,加料、回潮、烘丝出口物料水分标偏分别降低0.24、0.42、0.04个百分点,烘丝机出口水分标偏等5项质量关键绩效指标明显改善,环境温度、湿度标偏分别降低67.9%和62.6%,预计全年节约能耗600吨标准煤。

设备智能化控制水平提高了,工作流程精简了,管理效能提升了;生产现场操作人员减少了,车间储备人才增加了,员工的干劲更足了。智能制造让青岛卷烟厂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而创新正是这一切变化背后的原始动力。

以深厚精益管理基础为底蕴,以创新求变为不竭动力,尝到智能制造甜头的青岛卷烟厂,将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发挥人工智能作用,走好持续升级的精益之路,努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